近日,罗非鱼市场呈现显著区域分化,主产区价格涨跌不一,叠加美国加税计划带来的出口压力与饲料企业降价减负的应对举措,短期面临供需双重挑战;翘嘴红鲌行情持续向好,大规格产品因供需错配成为市场核心竞争力,养殖效益显著提升;大黄鱼则受规格差异、季节消费变化及存塘量影响,呈现 “大紧小松” 的供需格局,不同规格价格走势分化明显。全文通过梳理各品种价格波动、供需矛盾及政策环境,为养殖户提供市场判断依据与应对建议,同时展望短期与长期行情走势及关键影响因素。

  一、罗非鱼:多产区分化明显,出口与成本压力交织

  近期国内罗非鱼市场呈现明显区域分化,价格与流通情况差异显著。福建芗城因红罗非鱼供应短缺,行情顺势上涨;云南芒市今年罗非鱼走势迟缓,节后销量持续下滑,局部清塘养殖户出鱼价格低至4.3元/斤,且受流通受阻影响,1.2斤规格价格约4元/斤,较上周下跌0.25元。

  广东作为主产区,近期出鱼量较大,价格基本稳定:茂名1斤规格约3.3元/斤,江门1斤规格约3.05元/斤,肇庆1.5斤规格约3.2元/斤。广西南宁存塘量持续增加,价格走低,1.7斤规格市场售价约3.6元/斤,加工厂收购价仅2.8元/斤;海南地区价格同样下行,1.2斤规格约3.3元/斤,较上周下跌0.1元。

  从细分规格及时间维度对比,2025年10月13日各产区价格与上周呈现不同变化:广东茂名0.6-1斤(2.4元/斤)、1.5斤上水车(3.85元/斤)与上周持平,1-1.6斤(3.3-3.35元/斤)较上周(3.3-3.4元/斤)微降0.05-0.1元/斤;海南文昌0.6-1斤工厂价(2.6元/斤)、1-1.6 斤(3.6元/斤)也处于上周价格区间,1-1.6斤规格持平于区间上限;广西北海0.6-1斤(2.7-2.8元/斤)、1 斤上(3.2元/斤)价格稳定,1.2斤上水车(3.8-3.9元/斤)较上周(4元/斤)下跌0.1-0.2元;广东阳江、湛江、云浮各规格价格均与上周保持持平。

  出口政策冲击:美国加税计划或加剧国内供需压力

  特朗普于美国时间10月10日发文称,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收100%关税。当前美国对华商品平均关税约57%,若政策落地,关税将升至150%以上,罗非鱼产品关税率或达155%,对出口造成重大冲击。

  为缓解养殖户压力,饲料企业率先行动:海南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10月10日起,罗非系列饲料下调160元/吨(4元/包),鱼苗宝A/健苗宝下调200元/吨(4元/包),并对10月1-9日购料客户返还差价;茂名鼎壹饲料有限公司在10月7-31日期间,对多款罗非鱼料每包让利2元,助力养殖户降低成本。

  短期来看,罗非鱼市场仍将面临 “内忧外患” 的双重压力。“内忧” 方面,广西、海南等主产区存塘量持续增加,云南流通受阻问题尚未改善,国内供应过剩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外患” 方面,美国加税计划若落地,出口渠道收窄将进一步加重国内市场负担,价格仍有下行空间。

  不过,饲料企业的降价举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殖户成本压力,避免出现大规模弃养或提前清塘,对市场供给形成基础支撑。综合判断,未来1-2个月内,罗非鱼价格将以低位震荡为主。长期来看,罗非鱼市场走势需重点关注三大因素:一是中美经贸摩擦进展,若后续双方重启谈判或调整关税政策,出口端压力有望缓解;二是国内消费需求恢复情况,随着餐饮、商超等消费场景回暖,罗非鱼终端需求或逐步提升;三是主产区存塘去化速度,若养殖户合理控制出鱼节奏,推动存塘量降至合理水平,价格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二、翘嘴红鲌:行情持续向好,大规格成市场核心竞争力

  近期翘嘴红鲌成为淡水养殖 “潜力股”,行情持续向好。自6月起价格开启上行通道,6月上旬仅7.5元/斤,7月后稳步攀升,截至目前各规格价格较6月均明显提升,整体 “稳中有增”,养殖效益显著改善。

  浙江湖州行情利好,国庆假期带动消费,大鱼存塘量低、供小于求,1.3斤规格价格稳定在9.5元/斤,较上周涨0.5元,较去年同期涨25%,后续或延续稳中上升趋势。湖南岳阳价格同样强势,8两-2斤规格塘口价9元/斤(较8月底涨0.8元),4-5斤规格10元/斤(较8月底涨0.7元)。

  市场需求呈现 “大规格偏好”,4斤以上翘嘴红鲌因肉质鲜美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成为行情上行核心动力,中小规格涨幅相对有限。短期行情或保持向好,主产区存塘低、消费需求恢复,供需错配支撑价格,且临近年底消费场景活跃,需求或进一步增加。但后期新鱼上市可能加大供给,存在价格波动风险。建议养殖户调整养殖结构,增加大规格鱼比例;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出鱼时间;坚持科学养殖,控制成本、保障品质,提升竞争力。

  尽管短期行情向好,但仍需关注潜在风险:随着养殖周期推进,后期新鱼将陆续上市,市场供给将逐步增加,若新鱼上市量集中且消费需求未同步提升,可能对价格形成一定冲击,存在波动风险。此外,若其他品种(如鲈鱼、鳜鱼)价格下行,或分流部分翘嘴红鲌的消费需求,间接影响其价格走势。

  三、大黄鱼:规格分化显著,供需与季节因素主导行情

  当前大黄鱼市场呈现 “规格分化” 的显著特征,不同规格产品价格走势差异较大,核心影响因素包括存塘量、季节变化与消费需求。今年春苗培育的大黄鱼目前已达到2-4两规格,该规格产品供应量集中释放,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明显;而4-8两、8-13两大规格大黄鱼存塘量同比去年显著减少,供需关系相对紧张,价格整体保持较高水平,成为市场价格的 “支撑力量”。

  近期部分规格大黄鱼价格小幅下跌,主要受两大季节性因素影响:一是开海后,海鲜市场整体供应增加,虾、蟹、贝类等海鲜产品分流了部分大黄鱼的消费需求,导致大黄鱼终端需求有所下降;二是国庆节假日消费热潮消退后,市场进入短暂的消费淡季,家庭与餐饮采购需求减少,进一步压制了价格走势,尤其对中大型规格产品影响更为明显。

  本周具体价格为:100-200g/尾(17.0元/斤,与上周持平),近期价格保持稳定,但较9月1日30元/斤的高价已跌价13元;200-300g/尾(24.0元/斤),与上周持平;大规格鱼整体跌价趋势缓慢,价格较为坚挺,300-400g/尾(23.0元/斤,微降0.1元,较9月初持平),500-600g/尾(21.8元/斤,降0.4元,较9月初降0.7元),600-700g/尾(稳定在21.3元/斤,较9月初降0.5元)。

  从存塘量同比对比来看,大黄鱼市场供需结构呈现 “大紧小松” 格局。4-8两、8-13两大规格大黄鱼存塘量同比去年减少,主要因去年同期养殖亏损导致部分养殖户减少大规格鱼的培育,且今年生长周期内气候条件对大规格鱼生长有一定制约;而2-4两中小规格存塘量充足,源于今年春苗投放量增加且成活率较高,当前集中达到上市规格,导致供应过剩。

  长期来看,大黄鱼行情走势需关注两大节点:一是年底消费旺季(如元旦、春节),届时餐饮与家庭采购需求将显著增加,或带动大黄鱼价格上行,尤其大规格鱼或迎来价格高点;二是新鱼上市节奏,若后期中小规格新鱼上市量逐步减少,市场供需关系改善,中小规格价格或逐步企稳,而大规格鱼若存塘量持续偏低,价格或保持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