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5月8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预计,5月8日14时至9日14时,江淮南部、江南西南部和中东部、华南北部以及华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江西东部、湖南南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30~6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广东启动今年首次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中新网广州5月8日电(记者王坚)广东于5月8日15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介绍,据气象部门监测预报,8日夜间至10日,全省将有一次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降雨时局部伴有8级至10级雷雨大风和小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出现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城乡内涝等灾害风险较大。

  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和广东省防总有关规定,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已于5月8日15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广东省防总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紧急!广东六部门联发暴雨提醒

  这几天又一个冷涡深度异常南下。广东几乎每天都来一场暴雨或大暴雨,阳江出现了晴天和散装特大暴雨并存的局面,局部最大24小时雨量超过250毫米,佛山江门肇庆惠州等地都出现了大暴雨,广州几乎一顿饭的功夫就来一场暴雨。而5月7日凌晨起,一块非常小的暴雨回波赖在珠海不走,当地在早高峰前后出现猛烈大暴雨,8小时雨量170毫米。这是2025年以来珠海的最大暴雨,虽然缓解了旱情,但对市民的出行造成了影响,珠海附近的海域还出现了水龙卷。

  据广东省气象部门预计,8日夜间至10日,全省将有一次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主要落区为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强降水相对集中在9日到10日白天,局地雨势强,雨时局部伴有8级至10级雷雨大风和小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在新冷涡的强势打击下,5月9日傍晚前后暴雨带将会再次回归广东广西,而后被推入南海解散,华南将迎来5月中旬难得的暴雨暂停。

  江浙沪风雨似刮台风

  5月8日白天,随着副热带高压的猛推,华南、江南的暖湿气流将达到急流强度,江南暴雨区迅速冲压成型,形成横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的暴雨带。

  这场雨伴有狂风,江浙沪阵风最大可达9级甚至9级以上,有类似刮台风一样的感觉;第二,这场雨最大可能在5月8号晚高峰时,将严重影响放学下班时的交通;第三,由于江淮气旋走的很快,江浙沪雨量也会严重不均,有的地方可能有大暴雨造成积水甚至内涝,有的地方只是中雨不足以缓解旱情。所以说,这场雨可能好中带坏,甚至变坏,请江浙沪的朋友做好准备。

  ‌水产养殖防暴雨减灾‌建议

  ‌加固设施‌:池塘、渔排和水库要注意天气和水位变化,必要时采取加高堤坝、设置围网等措施,防止因洪水漫堤造成损失。大棚养殖要做好棚架、配套设施等加固措施,网箱养殖要采取加固绳索和网箱框架等措施,预防网箱被冲走、冲垮‌。

  ‌水质调控‌:强降雨期间,养殖水体质量下降,容易引发鱼病。要加强对疫病的监测,仔细观察水质变化及养殖鱼类情况,暴雨期间少投或不投饵料,对突发疫情做到早准备、早发现、早防控、早处理‌。

  ‌防缺氧泛塘‌:强降雨前气压低,水中缺氧,容易引发泛塘。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开启增氧机,根据池塘水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每天早、中、晚三次巡塘,发现缺氧立即紧急增氧‌。

  ‌应急物资准备‌:备好池塘养殖应急型化学增氧剂、防涝拦鱼网片、钢绳、竹竿、救生衣、手电筒等应急物资。同时,定期检查养殖设施和用电设施的安全,疏通排洪沟渠等‌。

  ‌灾后自救‌:如因暴雨造成设施损坏及养殖损失的,要及时清理修复损毁的池塘或网箱,做好渔场场区环境和鱼塘水环境消毒工作;对死亡养殖鱼类及时进行无害化、规范化掩埋,防范灾后疫情发生;及时检查池塘、养殖网箱和养殖笼内存留的养殖鱼类,因灾损失的要及时补充苗种,确实无法补充苗种的,要及时调整养殖模式或调整养殖品种‌。

  ‌关注水质变化‌:暴雨后养殖池塘普遍浑浊,pH偏低,水质偏瘦。渔民可根据养殖对象采取改善水质和底质条件的措施。增氧机要按照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雨天半夜开的规律使用。加强巡塘检查,特别是凌晨和清晨巡塘,如果发现少量浮头,及时打开增氧机,防止泛塘‌。

  ‌防病防疫‌:及时清理池塘、养殖设施及其周边死鱼和漂浮物等,对死亡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对工具和人员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滋生和传播。灾后水体病原菌复杂繁多,容易使鱼类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等细菌性疾病以及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性疾病。为防止灾后病害暴发与传播,可根据“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科学合理使用药剂对养殖水体进行及时消毒,有效杀灭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