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鳜鱼价格持续冲高,虽近日略有回调但仍维持高位运行。与5月初对比,短短21天内全国各产区鳜鱼价格全线暴涨。以广东地区3成中鳜为例,从5月初的23.5元/斤飙升至35~36元/斤,涨幅高达11.5~12.5元/斤。

  目前养殖成本方面,自驯自养饲料鳜成本约20元左右/斤,外购非自驯苗饲料鳜成本23元左右/斤,而鱼仔鳜成本较高,达28元左右/斤。结合当前塘头价来看,养殖户均能保持盈利。

  近期高温多雨天气导致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产后综合症、斜管虫、细菌性败血症高发。为有效防控疫情,业者建议养殖户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水质监测与调控,保持良好养殖环境;二是科学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投喂;三是严格落实消毒措施,对养殖工具、场地等进行定期消杀;四是加强日常巡查,一旦发现病鱼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通过以上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预防病毒传播,降低养殖损失。

  广东地区

  受高温暴雨天气影响,广东地区近日病鱼比例明显上升,对市场造成冲击,导致鱼价自5月19日起开始下跌,此前最高价达42元/斤。目前,1成小鳜、2成中鳜(鱼仔鳜)报价34元/斤,比上周涨了2.5元/斤;1成小鳜、1成中鳜(鱼仔鳜)34.5元/斤,比上周涨了2~3元/斤;3成中鳜(鱼仔鳜)35~36元/斤,比上周涨了2~3元/斤;4~5成中鳜(鱼仔鳜)35元/斤,比上周涨了4元/斤。目前,鱼仔鳜和饲料鳜价格相差2元/斤左右。

  "近期病鱼问题严重,我几乎每天都在塘口处理鱼病,尤其是昨天和今天,市场上病鱼流通比例明显偏高。现在无论规格多好,只要价格超过35元/斤,流通商基本不会考虑。养殖户普遍存在'卖跌不卖涨'的心理,导致当前集中出鱼现象明显。"佛山市恒宝泰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庆平说道。

  对于近段时间大家期望的冲破50元/斤,曾庆平认为:"今年价格突破50元/斤的可能性存在,但持续时间估计非常短暂。由于终端消费力有限,餐饮端可能选择替代品种,加上端午节前备货已基本完成,短期内难现大幅上涨。预计7月中旬~8月初青黄不接时期可能出现价格突破,但当前行情将维持相对稳定,波动空间有限。"

  江苏地区

  目前,标鳜报价40元/斤,比上周涨了4~5元/斤;中鳜报价27~28元/斤,比上周涨了5~6元/斤;大鳜报价29元/斤,比上周涨了3~4元/斤。

  当前鳜鱼存塘告急,且小规格鳜鱼已基本售罄,现存塘鱼以中大规格为主。据当地流通商赵总反映,由于存塘量持续减少,市场已呈现"有价无市"状态,养殖户普遍持惜售观望态度。

  湖北地区

  目前,小鳜报价25~26元/斤,同比上周涨了2元/斤;标鳜报价43元/斤,同比上周涨了12元/斤;中鳜报价33~35元/斤,比上周涨了8元/斤;大鳜报价25~26元/斤,涨了2元/斤。

  据当地流通商陈总透露:"目前鳜鱼存塘量已处于低位,市场流通以广东货源为主,但整体走货量有限。当前养殖户已陆续开始投苗,预计新鱼将在国庆节前后上市。"

  广西地区

  当前标鳜价格再度上涨3元/斤,报价30元/斤。然而由于存塘量持续低位,市场成交量并未同步提升,养殖户惜售情绪浓厚,出鱼意愿普遍低迷。当地业内人士韦总表示,受长期行情不振影响,多数养殖户因此亏损,导致今年投苗积极性不高。预计至少3/1的养殖户将转养加州鲈。因为,即便养殖出优质鳜鱼,在高企的养殖成本和剧烈的价格波动下,盈利仍难以保障。

  湖南地区

  当前标鳜塘口报价37元/斤,较上周大涨8元/斤。近期市场流通加快,走量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