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晋城储备库入库玉米100吨,屯留储备库收购1500吨……10月14日,山西省秋粮政策性收购工作正式启动。然而,稍早前的连续降雨曾给秋粮收购出了道“难题”——高水分粮食难晾晒、易霉变,粮食加工企业采购趋于谨慎,农户“卖粮愁”的担忧悄然升温。

  昔阳县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粮仓粮食满仓。

  山西省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80%以上,秋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重中之重。面对连绵阴雨,山西省各级政府、金融机构、收购主体与粮食企业迅速联动,以“有仓收粮、有钱收粮、有人收粮”为核心,合力筑起秋粮颗粒归仓的坚实防线。

  打出组合拳 破解储销难题

  原平市下薛孤村农户王志军曾因玉米受潮担心不已。在收粮点“随到随收”的政策下,他家的7万斤玉米卖出56000元,比去年多赚3800元左右。

  王志军的经历,正是山西各级政府部门统筹推进秋粮收购的一个缩影。

  运粮车辆正在出库。

  随着秋收重点从“抢收”转向“储销”,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打出“组合拳”,夯实“三有”保障基础:

  “有人收粮”:召开粮食经纪人座谈会,落实全省秋粮收购主体462家;“有钱收粮”:组织秋粮收购资金协调会,联动多家金融机构落实收购贷款资金95亿余元;“有仓收粮”:积极组织腾仓并库,落实周转仓容约84.4亿斤。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还通过官网、短视频平台公布46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地址与联系方式,让农户快速找到收粮渠道。不仅如此,该局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秋粮收购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动员全系统做好“服务农户、服务收购主体、服务用粮主体”的“三服务”行动,推动市场主体积极入市。

  工作人员正在打包。

  与此同时,全省多地因地制宜破解难题:忻州市通过“四措并举”打通收购“堵点”。 据忻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急储备科三级主任科员杨雅琴介绍,该市主动对接企业与金融机构,落实收购资金超8800万元;督促企业配齐人员、检修设备,同步腾仓并库,全市可用仓容达8亿斤,同时配备1060台机械与334台检化验设备,满足收购需求;引导103家收购点、98名粮食经纪人入市,让农户卖粮有更多选择;推出粮食产后“五代服务”(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降低农民产后损失。

  作为粮食生产大县,寿阳县2025年播种总面积82.05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79.88万亩。面对阴雨天气影响,该县及时向农户推送天气信息与防汛保秋收举措,帮助农户对接农机作业、湿粮烘干、粮食销售资源,抢排田间积水,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引金融活水 保颗粒归仓

  10月23日,在忻州原平市山西亿家农粮油购销股份有限公司的院子里,运送粮食的车辆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忙着称重、检测玉米水分。

  “目前已收购玉米5000多吨,比往年同期收的多。要是没足够的资金周转,根本收不了这么多。”山西亿家农粮油购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利军介绍,银行主动上门为其服务,审批100万元贷款,用于秋粮收购资金周转。 ‌

  秋收工作开展以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原平市支行通过量身定制的信贷支持、普惠创新的金融服务和对核心企业的重点扶持,努力为当地粮农排忧解难。“今年以来,我们推出纯信用的‘粮食产业贷’,最高金额300万元,已为原平当地140多户收粮户授信8160万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原平市支行负责人姜波说。

  农户卸下玉米。

  收购资金是秋粮收购的“源头活水”,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秋粮收购资金协调会,协调省内多家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规模约95亿元,加上收购主体自筹资金约40亿元,资金总量达135亿元。

  在此基础上,该局创新推出《粮食收购贷款信用积分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数量和利息,以及粮食市场收购企业和经纪人的收购数量和还款信用进行赋分,鼓励银行多发放贷款、少收利息,鼓励粮食市场收购主体多收购粮食、按时还款。

  各金融机构也迅速响应。“近期,我们已向昔阳县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投放贷款752.8万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晋中市分行行长昝伟鹏表示,农发行晋中市分行已备足2亿元秋粮收购专项信贷资金,将持续跟踪全市秋粮收购进展,积极开展粮食供需、工贸和产销对接,开辟绿色办贷通道,以充足的信贷资金和“7x24小时”结算服务,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激活市场主体 夯实粮安根基

  10月24日,在昔阳县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粮食入库设备正高速运转。一上午就有4车玉米运抵,完成入库150吨。

  昔阳县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是县属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为应对连续阴雨等不利天气对秋收的影响,该公司发挥政策性收储“稳预期、兜底线”作用,适时开展玉米收购轮换工作。

  工作人员正检测玉米。

  “今年,我们玉米收储轮换任务2500吨,轮换工作于10月20日开始,目前已入库1000吨。”昔阳县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乔乃斌表示,将加快收购进度,及早完成轮换任务。

  市场化收购主体同样活力迸发。在忻州市忻府区金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烘干设备不停运转,将高水分玉米处理至安全标准。

  作为以“五代服务”为核心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该合作社辐射周边3个乡镇、26个自然村,成为应对阴雨天气的关键力量。

  “我们深入田间地头、农村院落,为农民解决粮食的加工、储存、销售等问题,目前已收购6000多吨湿玉米。”金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班晓东介绍道。

  智能化设备传送玉米。

  他说:“区发改局协调银行贷款500万元收购金,区鑫塬公司提供3000吨库房用于储存粮食。有了这些支持,能更安心收粮。”

  粮食经纪人和收购企业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重要纽带,山西省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积极落实粮食收购服务机制,帮助他们解决烘干能力不足、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让“小主体”也能在秋粮收购中发挥大作用。

  当前,山西秋粮旺季收购正有序展开,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处副处长阎伟表示,将密切关注收购进度和形势变化,及时发布价格信息,帮助农民把握行情、有序售粮;优化为农服务,指导农户科学储粮,从源头上降低粮食损失;积极帮助各类收购主体纾困解难,促进产销对接和银企合作,解决农民“卖粮”和企业“收粮”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秋粮收购平稳有序进行,全力守住三晋大地的“粮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