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590项符合查询结果。(搜索耗时:1.0000秒)

. 颐和论坛2024 mdash mdash 营养创新与健康养殖大会4月17日上午听课笔记

2024年4月17日上午 ldquo 颐和论坛2024 mdash mdash 营养创新与健康养殖大会 rdquo 精彩继续 主持人 王洪燕 天津瑞孚农牧科技集团董事长 报告主题 肉鸭维生素营养与健康 主讲嘉宾 侯水生院士 中国工程院 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主要内容 一 我国肉鸭产业发展成就 1 目前我国饲养的主要肉鸭品种类型 White Peking Duck 82 24 Mallard 12 33 Muscovy and Mule Duck 5 43 2 不同类型肉鸭品种的主要产区 White Peking Duck 山东 江苏 安徽 河北 广东 广西 四川 内蒙 Mallard 湖南 江西 广东 江苏 四川 重庆 广西 贵州 Muscovy and Mule Duck 福建 台湾 广东 安徽 浙江 吉林 3 我国不同类型肉鸭的出栏量 产肉量与产值 2023年我国白羽肉鸭出栏34 9亿只 麻鸭5亿只 番鸭与半番鸭2 3亿只 淘汰蛋鸭1 2亿只 鸭饲料一年约3600万吨 2023年鸭肉总产量1023万吨 占禽肉约三分之一 4 肉鸭产业为我国南方 北方不同的鸭肉食品提供了原料保障 二 肉鸭维生素营养研究进展 1 北京鸭维生素A营养需要量 1 日粮VA缺乏导致北京鸭发病率显著提高 2 日粮VA添加量达到2500IU kg时 北京鸭的生产性能达到较高水平 且肠道粘膜细胞完整性较好 建议 0~3周龄北京鸭饲料VA的添加量为2500IU kg 2 北京鸭维生素D需要量 1 维生素D可显著提高北京鸭胫骨灰分含量 2 高 低钙磷水平下达到最佳胫骨灰分含量维生素D需要量分别为1000IU kg和2000IU kg 3 北京鸭VD3与25 OH D3需要量及其相对生物学效价 以生产性能和胫骨发育为评价指标 采用折线模型估测1 21日龄北京鸭维生素D3需要量为542IU kg 25 OH D3需要量为255IU kg 以生产性能和胫骨发育为评价指标 采用指数模型估测1 21日龄北京鸭25 OH VD3的生物学效价为VD3的2 03 5 52倍 4 北京鸭核黄素需要量及其营养调控 5 北京鸭泛酸需要量研究 6 北京鸭胆碱需要量及其营养调控 7 北京鸭生物素需要量研究 以21日龄北京鸭日增重为衡量指标 直线折线模型和曲线模型分别估测北京鸭生物素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0 187 mg kg 和 0 206 mg kg 三 小结 我国2023年肉鸭出栏量超过43亿只 鸭肉及其副产品的产量超过1000万吨 我国鸭肉产量和消费量是仅次于猪肉和鸡肉的第三大肉类产品 对我国民众的肉类消费 多元化市场供应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过去20年 我国科学家在 ldquo 肉鸭维生素需要量与生理功能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 为制定我国肉鸭饲养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 促进了我国肉鸭养殖业标准化发展 报告主题 动物的炎症管理及解决办法 主讲嘉宾 Waraporn Kraitavin 博士 德国仹犇泰 Phytobiotics 亚洲区技术经理 主要内容 1 炎症的起因和后果 炎症是机体的重要保护机制 它普遍存在而且是先天性免疫系统对病原体和机体损伤的一种暂时性反应 但是它增加代谢性消耗 降低生产性能 损害肠道完整性 使机体对若干病原体更加易感 因此炎症必须得到控制 炎症的起因 日粮 接种疫苗 应激 饲养密度 饲料和水的来源 传染性病原 2 植物源饲料添加剂的解决办法 仹犇威 reg 产品描述 单一 稳定 明确的植物源产品 全球专利 从原料到产品的全生产链控制 活性成分 异喹啉类生物碱 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标准化的产品活性物质 产品功效 调控肠道炎症 稳固肠道完整性 优化采食量与生产性能 缓解应激反应 预防腹泻 异喹啉生物碱 苯丙菲啶生物碱 原阿片生物碱 仹犇威 reg 3代产品的演变史 第三代产品仹犇威 reg F ndash 受保护的稳定功效 3 炎症管理的概念及验证研究 1 仹犇威 reg 支持热应激下的家禽恢复生产性能 热应激引起炎症 减少采食量 损害肉鸡肠道完整性 从而降低生产性能和健康 在热应激条件下对肉鸡饲喂Sangrovit reg 可减轻炎症反应 减少应激 改善肠道完整性 调节采食量 对肠道微生物组有积极影响 从而提高生产性能 2 仹犇威 reg 对家禽坏死性肠炎有间接的作用 坏死性肠炎是鸡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 通常感染2 6周龄的鸡 由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在小肠中过度生长引起 仹犇威 reg 通过调控炎症间接影响肉鸡 使其有更高的营养物质消化率 更好的肠道完整性 改善绒毛形态 因此 导致坏死性肠炎的诱发因素被最小化 3 仹犇威 reg 支持断奶仔猪 仹犇威 reg 显著增加了断奶后的采食量 从而提高了体增重 饲喂仹犇威 reg 猪的粪便评分更好 结论 炎症代价高昂 会降低健康和生产性能 仹犇威 reg 有助于调节炎症和减少应激 仹犇威 reg 是您提高生产绩效的解决方案 仹犇威 reg 是标准化 独特的植物源性产品 作用机理明确 具有专利的 并得到科学验证和大量研究的支持 报告主题 大豆酶解蛋白在畜禽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主讲嘉宾 许啸副教授 武汉轻工大学 主要内容 1常用蛋白原料的应用瓶颈 2023年我国进口大豆9941万吨 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833万吨 同比增长11 4 豆粕市场价格波动大 被国外市场控制价格 饲料和养殖企业被 ldquo 卡脖子 rdquo 2023年我国进口鱼粉165万吨 价格高居不下 饲料端应用压力大 鱼粉替代方案亟待解决 从2020年我国发布了一系列关于豆粕减量替代的政策 豆粕如何减量?精准饲喂 非常规蛋白原料替代 高效利用豆粕 鱼粉如何替代?动物源性蛋白 优质植物蛋白原料 开发一种适口性好 消化率高 抗营养因子低 有生物活性的植物蛋白 预消化技术是根据不同原料的具体特性 模拟动物的消化过程 进行特定前消化处理的新型饲料加工工艺 在饲料行业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物理预消化技术 是通过水 热力 机械等物理作用 化学预消化技术 是利用化学试剂处理饲料原料 生物预消化技术 是通过酶解或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饲料原料 2大豆酶解蛋白的简介 团体标准 T CSWSL 021 2020 大豆酶解蛋白和发酵豆粕的区别 稳定性不同 稳定复合酶vs 不稳定单一菌种 工艺不同 液态酶解vs 固态或液态发酵 底物不同 纯豆粕酶解vs 非蛋白氮和糖蜜发酵 结果不同 酸溶蛋白 大豆球蛋白 beta 伴大豆球蛋白 微生物菌群不同 3 大豆酶解蛋白的特点 产品优点 优质原料 高酸溶蛋白 低大豆抗原 低不良寡糖 高生物活性肽 1 优质原料 mdash mdash 单一原料豆粕经酶解制得 2 高酸溶蛋白 mdash mdash 营养物质溶解度高 提高消化率 3 低大豆抗原 mdash mdash 致敏性降低 缓解腹泻发生 4 低不良寡糖 mdash mdash 降低胀气因子 促进肠道健康 5 高生物活性肽 mdash mdash 清除自由基 提高免疫力 4大豆酶解蛋白的试验例证 通过一系列大豆酶解蛋白在猪 禽和水产上的试验数据 验证了大豆酶解蛋白在畜禽养殖方面的功效 5大豆酶解蛋白的前景展望 5 1 制定标准 mdash mdash 大豆酶解蛋白 1 大豆或者大豆制品来源的蛋白来源 2 通过酶解工艺加工 不含微生物发酵工艺 3 高酸溶蛋白水平 酸溶蛋白占总蛋白30 以上 4 高KOH蛋白质溶解度 0 2 KOH蛋白质溶解度在70 以上 5 2 肉鸡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 现市场肉鸡料中高豆粕高油脂添加量 2 替代部分豆粕对料肉比是否还有继续改善有待研究 5 3 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的效果 通过添加大豆酶解蛋白来降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是否对动物生长性能有影响? 5 4酶解后大豆异黄酮的吸收 代谢效率 对母猪 蛋鸡等母畜的作用效果如何? 5 5在蛋雏鸡 犊牛 羔羊等幼龄反刍动物上的应用效果 开口料 代乳粉等相关试验研究还是空白 报告小结 大豆酶解蛋白提高了酸溶蛋白 肽 游离氨基酸 水平 提高了营养物质消化率 大豆酶解蛋白降低了抗营养因子 大豆抗原 不良寡糖 改善生长性能 大豆酶解蛋白提高了功能性肽含量 提高动物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改善健康 综上优点 大豆酶解蛋白可替代饲料中鱼粉 豆粕 发酵豆粕等重要原料 报告主题 水解单宁酸及没食子酸在仔猪生长中的应用研究 主讲嘉宾 蒋显仁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主要内容 1研究背景 1 断奶后腹泻 仔猪断奶后腹泻引发僵死每年可造成100亿损失 造成的死淘数占全期 25 以上 应激引发的厌食和病原菌是导致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关键因素 2 仔猪肠道损伤 断奶会造成仔猪肠道形态显著性变化 引发高通透性和菌群失调 造成免疫失衡 诱发强烈的炎症反应 3 饲用抗生素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提升仔猪抗病力和生长效率 降低腹泻率和死淘率 产生的耐受菌及超级细菌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4 高剂量氧化锌 高剂量氧化锌具体替代抗生素的功效 缓解仔猪断奶后腹泻 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 6 肠道健康调控 通过提高仔猪肠道健康 限制抗生素和高剂量氧化锌使用 7 生长迟缓仔猪 生长迟缓哺乳仔猪是弱仔猪的典型代表 占断奶后腹泻仔猪的50 以上 哺乳期生长迟缓引发的肠道免疫失衡是造成仔猪断奶后肠道损伤的关键 研究目标 仔猪肠道健康营养调控关键技术 早期筛选 精准救助 平衡免疫和提升健康 2水解单宁酸和没食子酸 水解单宁酸 Hydrolysable tannins HTs 由中间结构和多个小分子结构酯化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五倍子单宁为葡萄糖和没食子酸酯化而成 酸 碱 酶都可使其水解 研究证实 水解单宁酸具有收敛 抑菌 抗氧化和抗炎等生物学功能 没食子酸 Gallic acid GA 又名 3 4 5 三羟基苯甲酸 五倍子酸 是五倍子单宁酸的水解产物 具有多酚类和酸类物质的通性 通常以游离酸或形成酯类物的形式广泛存在 体外研究发现 没食子酸具有抗炎 抑菌 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生物学功能 3 HTs和GA调控仔猪的研究 研究一 饲粮添加水解单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水解单宁酸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但可提高血浆抗氧化酶活性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改善机体抗氧化和免疫能力 饲料中添加50mg kg单宁酸可增加仔猪肠道中乳杆菌属的数量和粪便中丙酸的含量 改善断奶仔猪大肠有益菌丰度并提高丙酸浓度 研究二 饲粮添加没食子酸调控断奶仔猪肠道炎症反应的研究 没食子酸通过调节NF kappa B信号通路 抑制断奶仔猪肠道炎症反应 提升肠道完整性 缓解腹泻 研究三 没食子酸调控IPEC J2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没食子酸通过抑制NF kappa B磷酸化 调控促炎性因子表达 改善屏障功能 研究四 饲粮添加没食子酸对低断奶重仔猪生长和健康的影响 饲粮添加没食子酸对低体重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腹泻率和机体抗氧化能力具有特异性改善作用 研究五 没食子酸对断奶仔猪有效性评价研究 日粮中添加没食子酸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提高血清免疫能力和抗氧化能 改善肠道形态 增强回肠黏膜免疫 以全期ADG和F G为效应指标二次模型评估结果 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推荐剂量200 300 mg kg的没食子酸 研究六 没食子酸对断奶仔猪耐受性评价研究 日粮中添加5倍推荐剂量和10倍推荐剂量没食子酸 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血常规指标 脏器指数和各器官形态结构均无明显不良影响 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推荐剂量200mg kg的没食子酸 安全系数为10倍 研究七 灌服没食子酸对生长迟缓哺乳仔猪后续生长的影响 以哺乳早期生长速率作为关键指标 建立了生长迟缓哺乳仔猪的早期分选方法 发现肠道免疫失衡是生长迟缓哺乳仔猪的主要特征 明确灌服没食子酸对生长迟缓哺乳仔猪后续生长具有显著性促进作用 小结 水解单宁酸和没食子酸在仔猪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饲粮添加水解单宁酸可改善断奶仔猪机体健康 增加粪便中乳杆菌属的数量和丙酸的含量 创新性地将没食子酸应用于仔猪 率先阐明了其调控仔猪断奶后肠道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 没食子酸对断奶仔猪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对生长迟缓仔猪和低断奶仔猪的生长具有特异性改善作用 与五峰赤诚联合就没食子酸向农业农村部申报新饲料添加剂 未来应用潜力很大 4 未来研究展望 核心 机制探索 关键代谢产物 仔猪肠道免疫平衡 仔猪骨骼肌发育 应用延伸 关键生理节点调控 地方猪种应用 最佳功能成分配伍 支撑 母子一体化营养调控 HTs和GA的高效应用 动物健康和产品品质 全产业链下系统理念 报告主题 我国肉牛营养需要量与饲料评价体系的建议 主讲嘉宾 孟庆翔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主要内容 1 肉牛产业对于营养需要量的需求非常迫切 1 1我国肉牛产业大数据 2023 1 2当今低迷的肉牛产业尤其需要标准的引领 牛肉市场行情低迷 牛肉价格低至12年前的水平 养殖端亏损严重 母牛淘汰增加 东北地区养殖户每头牛年亏损5000元以上 消费端喜忧参半 消费者乐见少花钱吃牛肉 但吃到本土好牛肉将会越来越难 营养需要量标准可为行业走出低谷助力 饲料成本占肉牛养殖成本70 以上 基于营养需要量的肉牛精准饲养的作用不可小觑 1 3肉牛精准化饲养要以营养需要量为基础 精准饲养定义 给群体动物中每一个体供给成分适宜 数量适当饲粮的饲喂技术 精准饲养的重要性 代表肉牛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精准饲养的基础 准确的肉牛营养需要量和饲料成分表 是肉牛精准饲养的基础 1 4我国肉牛低饲料效率的主要原因是营养标准欠妥 我国肉牛饲料转化率低 以饲料 增重比计 美国是6 4 5~7 5 1 我国是8 5 7 5~10 1 数字经济学 我国肥育牛饲养至600kg 每头牛比美国多耗1500kg饲料 5023万头出栏牛 每年多耗费7535万吨饲料 饲料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 我国肉牛业缺乏有效的肉牛营养需要量标准 1 5低碳 环保的可持续肉牛业发展需要 肉牛养殖场的碳中和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减少和抵消牛场的碳排放 以实现净碳零排放的目标 采用绿色低碳饲养方式 包括关键性能指标 KPI 控制 优化饲料配方 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措施 冬季使用太阳能给牛舍保温减少饲料用于维持体温的消耗等 可以减少肉牛养殖的碳排放量 优化饲粮配方 可提高养分的消化率 降低肉牛场粪尿的排放量 优化肉牛营养需要量 可以在保持最好的生产性能的同时 降低肉牛胃肠道甲烷的排放量 1 6没有营养需要量无法实现肉牛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随着5G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数字化 智能化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肉牛养殖端 加工端与消费端 在养殖端 通过给牛戴电子耳标 配备 ldquo 身份证 rdquo 安装AI智能摄像头 环境传感器等电子设备 使牛从进场管理 营养管理 繁殖管理 健康管理 日常记录 增重等环节实现全程跟踪服务和精准管理 其中 营养管理和增重管理的基础 就是肉牛营养需要量和饲料采食量的基础数据 1 7营养需要量标准就是最重要的肉牛产业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指在科技发展和信息化进程中 通过创新和变革产生的新型生产力 其核心在于创新和科技 特别是数智化科技 通过引入新的科技手段和生产方式 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肉牛业中的新质生产力体现在哪些创新和技术方面?体现在买好牛 养好牛 卖好牛的各个环节的技术创新上 把好种 料 病 管 销的关口 肉牛业的新质生产力内容 包括品种选择与杂交 饲料配方标准化 疾病防控 环境健康 运输和营销管理等 其中 基于肉牛营养需要量的饲料配方标准化 是最重要的新质生产力 2 2004版 肉牛饲养标准 亟待更新 概述 2004年 由中国农业大学冯仰廉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团队主持的首部中国肉牛饲养标准 NY T 815 2004 行业标准发布 结束了我国肉牛业没有标准的历史 为开创我国肉牛养殖标准化生产发挥了关键作用 自2004版标准发布以来 我国肉牛产业的业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肉牛存栏数从5276 4万头 2004年 发展到8454 1万头 2022年 今天我国已是全球公认的肉牛业大国 2 1能量体系 采食量和相关影响因素落后于生产实际 采用综合净能NEmf有很大局限性 只能反映肉牛生产水平的一小部分 复杂的校正系数在生产上难以应用 采用肉牛能量单位RND有局限性 该概念与国外的大麦单位和淀粉价如出一辙 以1kg玉米的综合净能值定为1个RND 这在今天的肉牛生产上也难有代表性 而且易造成混乱 采食量模型有局限性 动物为能而食 干物质采食量主要是体重和所供应饲粮能量浓度的函数 这是常识 该标准对饲粮能量浓度完全没有考虑 预测值与生产实际的误差很大 影响维持的能量需要和采食量的因素问题 牛的性别 体型 品种以及环境因素对维持能量需要和采食量都有显著影响 但该标准完全没有考虑 2 2设定的肉牛个体体重范围和日增重水平与当今实际不符 牛的体重范围设定为生长肥育牛100~500kg或母牛150~550kg 目前生产实际中肉牛的体重远远大于这个范围 肥育牛的日增重范围0~1 2kg 生产上由于杂交和饲养技术的改善 今天肉牛的实际日增重水平已经超过1 5kg 甚至个别阶段超过2 0kg 与肉牛体重和日增重相关的因素 肉牛饲养的目的是生产牛肉 确定肉牛营养需要量的绝食体重指标要优于自然体重 绝食日增重要优于自然日增重 2 3获得产业可用的数据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 获得肉牛营养需要量的数据需要大量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首先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 其次是产业的需求 三是科学家队伍的广泛合作 获得有价值的数据需要经费和条件的投入 改革开放前 我国经济落后 科研条件差 开展科学研究困难重重 时间投入是更大的成本 美国肉牛营养需要量标准从1945年颁布第1版到2016年发布第8次修订版 经历了71年时间 其中第7 8版之间经历了20年 2 4我国牛种数量多 肉用性能差且参差不齐的限制 我国牛源种类和品种数量多 我国牛源种类和品种数量多 为每一个牛种和每一个品种制定营养需要量标准 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我国肉牛的肉用性能参差不齐 我国肉牛是从役牛演变而来 肉用性能需要多年的杂交和育种才能实现真正的改良 在这样一个肉牛群体基础上建立营养需要量标准的难度可想而知 科学家需要找到新的方法来建立我国自己的标准 如将不同品种牛进行体型分类 在此基础上制订不同体型的肉牛营养需要量 2 5饲料资源种类繁多的限制 饲料原料种类多和营养差异大 我国肉牛饲料种类经常应用的就有50种以上 而且季节不同 应用的原料也不同 饲料资源的南北方营养差异大 在肉牛养殖方面 南北方气候不同 养殖模式和所用饲料都不同 饲料营养评价的复杂性很大 饲料评价体系和方法尚待统一 在饲料采样 评价方法 动物选择 评价设备 计算模型等方面 都有待全国标准化和规范化 评价方法的的国际化 与国际实验室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来完成我国的肉牛饲料评价 也是可选的路径之一 3 新版肉牛营养需要量制订的基本思路与建议 3 1制订肉牛营养需要量需要破除几个观念壁垒 产业数据缺乏的困惑 不宜等待 参考国外已有数据先有选择地用起来 待我国数据积累后再逐步评估 修订和完善 与谁对标的问题 与世界各个肉牛业先进国家对标 其中以北美最新颁布的肉牛营养需要标准 NASEM 2016 为主 肉牛品种多且性能不一的问题 依体型大小分类 考虑宜粗不宜细的原则 国外肉牛业 我国奶牛业与役牛养殖的融合问题 肉牛业的养殖阶段划分也要参考国外肉牛业 我国奶牛业与役牛养殖实践 要兼容并蓄 肉牛从业者的专业水平不高的考虑 肉牛营养需要量标准的文本不能过于学术化 要深入浅出 便于农民理解和使用 3 2制定肉牛营养需要量需要的主要参考资料 3 3关于营养需要量 3 3 1营养需要量和饲料成分的表示基础 绝食体重 SBW 和绝食体增重 SBWG 基础 饲料成分 105℃ DM基础 3 3 2营养需要量指标 能量 TDN ME Mcal NEm Mcal NEg Mcal 蛋白质 粗蛋白 代谢蛋白 代谢赖氨酸 和代谢蛋氨酸 碳水化合物和纤维 粗料比 NFC 淀粉 NDF peNDF ADF 矿物质 7种常量元素和9种微量元素 以及4个矿物质平衡值 维生素 A D E 3 4关于干物质采食量 为能而食原则 肉牛采食量与体重呈正比 与饲粮能量浓度呈反比 与增重无关 公式预测 犊牛 架子牛 肥育牛 母牛采食量均采用不同估测模型 而体型不同则由校正系数进行校正 析因原则 按照维持 生产的原则确定动物维持和增重 妊娠 的净能需要量 再除以与TDN有关的饲粮净能含量值 得出肉牛维持 生产的干物质采食量 考虑体型和性别的差异 基于NASEM 2016 和我国的数据 对不同体型和不同性别的肉牛干物质采食量进行校正 3 5关于养殖阶段划分的建议 3 6关于饲料成分表及评价指标 3 6 1饲料分类6位编码 格式为x xx xxx 计算机可以自动设定 第一段 1位 为国际分类八大类 干草粗饲料 青绿饲料 湿贮饲料 能量饲料 蛋白饲料 矿物饲料 维生素饲料 添加剂饲料 第二段 2位 为饲料的名称 如玉米为40 高粱为44 第三段中第1位 1位 为饲用部位与来源 10个 如1为茎枝叶苞芯盘 2为地下或根茎等 第三段中第2位 1位 为加工方法 10种 如1代表脱水 干燥 2代表粉碎 破碎 碾压等 第三段中第3位 1位 为系统编号 10个数字 用户自己设定 3 6 2营养指标 化学成分 生物学指标 能量指标 蛋白质和氨基酸 矿物质 维生素 矿物质和离子平衡值 3 6 3 230多种饲料原料 3 6 4饲料成分表列入的营养价值指标分为化学指标 33个 和计算指标17个 3 6 5化学指标通过实验室测定 或者利用近红外模型快速测定 3 6 6如果是一个新饲料 只要提供要求的化学成分 计算机软件可以自动给出各种能量计算值 提出几个重要的矿物质比例关系 钙磷比 与肉牛钙 磷吸收以及尿结石的发生率有关 钾钠比值 是饲粮诱发瘤胃胀气的重要指标 阴阳离子差 DCAD值 描述了肉牛饲粮的酸化和碱化能力 是表示母牛产后瘫痪的一个指数 镁钾钙比值 K Mg Ca 与放牧阶段繁殖母牛和架子牛发生低镁痉挛症比例有密切关系 3 7不同于2004版 肉牛饲养标准 的显着特点 能量体系和蛋白质体系的指标显着不同 部分采用国际上最新发表的权威模型公式计算 考虑了影响维持需要量的动物因素和环境因素 考虑了影响采食量的动物因素和环境因素 提供矿物质间的合理比例关系 配套一套饲料配方软件 与国际盛行的肉牛营养需要量标准保持在同等水平 预计新国标将在2026年上半年正式发布

更新时间:2024-04-17 13:25:15

.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

01导读 研究表明 饲用维生素在促进动物的生长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降低发病 节约饲料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据统计 在全世界的维生素总量中 饲用维生素占总量的60 以上 与此同时 饲用维生素稳定性问题一直是行业技术的关键 维生素易受光照 温度 湿度 氧化等因素的影响降低活性 发生损耗 这成为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的难题 本系列文章分析了饲用维生素损耗的三个主要因素即 饲料成分因素 贮藏环境因素 加工工艺因素 并就对策加以分析和说明 02影响维生素稳定的相关特性 2 1 抗氧化性 维生素A 维生素C 类胡萝卜素对氧化剂敏感 室温条件下存贮三个月维生素损耗在七成以上 维生素E 维生素K3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烟酸 烟酰胺 泛酸钙 叶酸 生物素 氯化胆碱对氧化剂不敏感 室温条件下存贮三个月维生素损耗不到二成 其余维生素对氧化剂弱敏感 2 2 抗还原性 维生素K3 维生素B1 维生素B2对还原敏感 室温条件下存贮三个月维生素损耗在七成以上 维生素A 维生素D3 维生素E 维生素B6 烟酸 烟酰胺 泛酸钙 叶酸 生物素 维生素C 氯化胆碱 类胡萝卜素对还原剂不敏感 室温条件下存贮三个月维生素损耗不到二成 其余维生素对还原剂弱敏感 2 3 酸碱环境 维生素A 维生素D3 维生素K3 类胡萝卜素最适稳定范围为中性 弱碱性环境 维生素E 烟酰胺最适稳定范围为中性环境 维生素B2最适稳定范围为中性 弱酸性环境 维生素B1最适稳定范围为酸性环境 维生素B6最适稳定范围为弱酸环境 维生素 B12 烟酸 生物素最适稳定范围为弱酸 弱碱环境 泛酸钙 叶酸最适稳定范围为弱碱环境 维生素C 氯化胆碱最适稳定范围为酸性 中性环境 03影响维生素稳定性的因素 3 1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高浓度预混料中对维生素的影响相当大 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高结晶水的硫酸盐等 例七水硫酸亚铁 七水硫酸锌等 一些烘干至2 3结晶水的硫酸盐在一定条条下吸湿返潮后对维生素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下表研究了各种主要微量元素原料在高浓度预混料中对维生素A胶囊在40温度下30天贮藏后的影响 某些微量元素添加剂既是氧化剂或还原剂 又是某些氧化作用的促进剂 如铜 在微量元素存在的条件下 某些不稳定的维生素容易引起失效 微量元素的浓度越高 时间越长失效越多 例如经测定 无微量元素的维生素预混料在室温下贮藏三个月后 维生素K3 甲萘醌亚硫酸氢钠 仅损失了17 而如维生素预混料中含有微量元素氧化物和碳酸盐时 则维生素K3的损失达92 以微量元素硫酸盐替代氧化物时 则维生素K3的损失率为84 单纯的维生素预混料中 硫胺素 叶酸 吡哆醇相当稳定 但若与由氧化物和碳酸盐的微量元素配合 则在贮藏中分别损失其原始效价的70 44 与23 如添加的微量元素是硫酸盐时 则叶酸的损失率为51 但对硫胺素和吡哆醇影响不大 3 2 酶 原料中的各种酶对维生素的稳定性亦有一定的影响 大麦中有一种酶可降低维生素A的稳定性 但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一丙酸 可抑制这些酶的活动能力 从而保持维生素的稳定 鱼粉内有抗维生素B1的酶 可破坏添加于饲料中的维生素B1 菌体脂肪酶由有机体青霉菌等产生 是引起饲料原料成品中脂肪重组的主要原因 脂肪酶会使饲料原料和饲料中的脂肪氧化 不同商品等级的饲料原料 维生素含量和稳定性差异较大 以玉米为例 商品等级高的玉米 其维生素的稳定性所受的影响要比低等级玉米小 3 3 氯化胆碱 氯化胆碱具有强烈的吸湿性 它与微量元素 特别是铜 铁 锰的硫酸盐 相互作用下 对维生素的破坏性较大 据德国巴斯夫 BASF 公司介绍 以小麦细麸为载体 加有12 65 微量元素及10 氯化胆碱的维生素A预混料在室温下贮藏24周后的维生素A损失情况如图一所示 试验中所用的氯化胆碱有三种制剂 即80 的氯化胆碱液体 50 玉米芯吸附型氯化胆碱 50 二氧化硅吸附型氯化胆碱 试验表明 不加氯化胆碱的维生素预混料在贮藏24周后维生素A只损失5 左右 大概每月损失平均1 添加二氧化硅吸附型的氯化胆碱共损失15 左右 而添加玉米芯吸附型 液体型氯化胆碱的维生素A损失率在50 以上 04解决方案 4 1 添加稳定剂 抗氧化剂 由于大多数维生素极易氧化失效 故为保证维生素不受氧化的影响 在生产维生素商品时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以防止维生素的氧化 保证维生素产品在贮藏 生产 动物体内利用过程中的稳定 确保其生物效价 4 2 用适当的填充剂使其标准化 大部分的维生素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 厂家 技术等的不同 其产品的浓度也不尽一致 若不进行规范化则会影响其使用的方便性 故一般对某些维生素原料进行浓度的标准化生产 形成标准化的商品性维生素产品 例维生素A D3为50万国际单位 克 维生素E为500国际单位 克 或称50 维生素B12为1 的产品 生物素多为2 的产品 H2 氯化胆碱为50 的产品等 4 3 溶解性处理 维生素主要分脂溶性和水溶性二大类 但在维生素的使用时 有时脂溶性维生素需要易溶于水 例脂溶性维生素在作饮水使用时 而有时水溶性维生素需要溶于脂肪 例在维生素的油脂外喷涂技术等 故有时必须将维生素生产成衍生物从而改变其溶解特性 以便更好用于动物的生产中 4 4 正确选择载体与稀释剂 改进预混合技术 某些维生素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易失效 例泛酸钙在酸性条件稳定性很差 因此不能与烟酸同时添加 此外泛酸钙吸湿性极强 因此必须先制成单体预混剂 并在其中添加适量的碳酸钠以保持碱性 添加适量的氯化钙 可防止其吸湿返潮并改善其流动性 选择合适有载体或稀释剂 降低水分 并混合充分 使维生素单体能 ldquo 粘附 rdquo 于载体表面以减少分级与静电的作用 在高浓度条件下尽量维生素不与微量元素 氯化胆碱等混合 而制成多种维生素复合预混料 在生产低浓度预混料时才同时加入 选择对维生素影响程度小的微量元素 氯化胆碱等的预处理原料 以减少对维生素的影响 例烘干并包被的硫酸亚铁 氧化锌替代硫酸锌 硅型氯化胆碱替代一般氯化胆碱等 4 5 适当添加维生素超量 为了保证各类饲料产品中的维生素最终效价 必须要估计到维生素本身的稳定性 加工贮藏中的维生素损失 微量元素 氯化胆碱等原料对维生素的影响 动物在各种应激条件下对维生素的额外需求量 维生素对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提高等因素 一般在设计维生素配方时 对各种维生素进行不同的超量添加 以保证全价配合饲料的质量

更新时间:2024-04-11 14:48:30

. 推动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全方位营养调控

2023年 在农业农村部 促进肉牛肉羊生产五年行动计划 的强力推动下 全国肉羊存栏总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然而尽管存栏量增长 但我国肉羊养殖仍以传统放牧饲养为主 这种模式普遍存在饲料营养配方搭配不合理 管理粗放 标准化与机械化程度低 养殖场设施条件简陋 疫病防控风险大等问题 这些因素制约了养殖效率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保障 也增加了养殖户应对市场波动和环境变化的风险 因此 新时期推动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就是要从品种优化 饲养管理 设施设备 产业链整合 品牌建设到环保责任等多方面进行全面革新与提升 从而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其中强化肉羊的全方位营养调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所谓的肉羊全方位营养是指为了确保肉羊健康生长 提高肉质品质以及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为它们提供全面且均衡的营养物质 需要兼顾能量 蛋白质 矿物质 维生素 水分 粗纤维 脂肪酸等多个方面的均衡供给 并结合科学的饲喂管理策略 以实现肉羊的最佳生产性能和肉质品质 同时 还应关注饲料质量 水源安全以及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确保肉羊养殖的健康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而在肉羊全方位营养调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 近些年 兰州大学李飞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 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有力推动了肉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 将于2024年4月15 17日于福建厦门召开的 ldquo 颐和论坛2024 mdash mdash 营养创新与健康养殖大会 rdquo 上 西安鑫汉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特别邀请兰州大学 mdash mdash 李飞教授作题为 肉羊全方位营养调控的理论与实践 主旨报告 届时李飞教授将从采食调控 消化层次调控 吸收层次调控 代谢层次调控以及产品品质调控五个层面全面阐述肉羊全方位营养调控的理论与实践 为推动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机会难得 敬请关注 报告专家 李飞 教授 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现任兰州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入选农业农村部 ldquo 神农英才 rdquo 计划 担任全国动物营养指导委员会分委会委员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 主要从事牛羊营养调控 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向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重大专项子课题等15项 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二等奖3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篇 企业名片 西安鑫汉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浓度酵母代谢物后生元研究生产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与陕西省科学院生物农业研究所科研合作共同选育的酵母菌株 通过采用活性培养基定向培养 膜净化气流式溶氧三级液体深层发酵 两级高密度固体发酵和低温连续干燥工艺 是国内具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高浓度酵母代谢物生产工艺 公司目前拥有西安和咸阳两座生产基地 2022年在陕西省农产品贸易园投资占地60亩的全自动化新工厂 拥有120立方三级液体发酵和2万吨固体连续发酵设备 是国内领先的酵母高浓度代谢产物生产企业 公司是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联盟成员单位 奶牛 ldquo 金钥匙 rdquo 联盟成员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陕西省瞪羚企业 陕西省创新型企业 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陕西省畜牧协会理事单位 公司全面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拥有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产品 为客户长期提供稳定化产品 公司始终坚持菌株自主研发 净化高纯水 膜过滤空气 精益发酵7天的生产过程控制 长期以来坚持以科研研究与现场产品实证效果相结合 以优良的产品结果服务于众多集团规模化客户 以明确的效益 为合作伙伴提供更高效更有价值的产品 西安鑫汉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 ldquo 健康食品 健康人类 rdquo 为理念 以坚持科技创新产品 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己任 精益求精的服务每一位客户

更新时间:2024-04-03 15:59:15

. 2024年03月25日苏州茂一儒业科技有限公司添加剂报价

品种 含量 规格 品牌 报价 元 kg 品牌 报价 方式 氨基酸 赖氨酸 98 5 25kg 件 宁夏伊品 梅花 10 50 金玉米 东晓 丰原 10 40 自提或者送附近地 赖氨酸 70 0 25kg 件 梅花 伊品 5 60 金玉米 万里润达 5 50 自提或者送附近地 液体蛋氨酸 88 0 250kg 桶 四川和邦 15 70 进口 16 00 自提或者送附近地区 蛋氨酸 99 0 25kg 件 进口 22 40 宁夏紫光 新和成 22 00 自提或者送附近地区 苏氨酸 99 0 25kg 件 伊品 梅花 10 70 象屿 阜丰 10 60 自提或者附近地区送到 色氨酸 99 0 25kg 件 希杰 象屿 阜丰 76 00 苏源 74 00 发到 缬氨酸 99 0 25kg 件 希杰 18 00 梅花 巨龙 华恒 16 50 发到 精氨酸 0 99 25kg 件 希杰 38 00 发到 异亮氨酸 0 99 26kg 件 阜丰 梅花 39 00 沂利泓 宜昌三峡 38 50 发到 维生素 烟酰胺 99 0 25kg 件 兄弟 龙沙 37 00 凡特鲁斯 昆达 瑞邦 36 00 发到 烟酸 99 0 25kg 件 DSM 37 00 昆达 36 00 发到 生物素 2 0 25kg 件 圣达 新和成 34 00 海嘉诺 泰格 33 50 发到 纯品生物素 98 5 2kg 箱 天新 新和成 1200 00 发到 VE 50 0 25kg 件 浙江医药 BASF 68 00 威仕 万方 华诚海生 67 00 发到 肌醇 99 0 25kg 件 浩天 64 00 博浩达 华恒 57 00 发到 VA500 25kg 件 国产 BASF 86 00 新发 84 00 发到 VB2 80 0 25kg 件 梅花 昆达 97 00 海嘉诺 广济 100 00 发到 VK3 MSB96 25kg 件 云南陆良 浙江兄弟 87 00 MNB96 陆良 兄弟 97 00 发到 VB1 99 0 25kg 件 天新 华中 160 00 盐酸VB1 218 00 发到 VB6 99 0 25kg 件 天新 新和成 146 00 泰格 广济 144 00 发到 VB12 1 0 25kg 件 金维 玉星 100 00 发到 泛酸钙 99 0 25kg 件 新发 鑫富 56 00 泰格 华恒 精晶 55 00 发到 叶酸 98 0 25kg 件 天新 圣达 牛塘 185 00 泰格 恒丰 183 00 发到 VD3 99 0 25kg 件 新和成 浙江医药 55 00 威仕 天新 54 00 发到 羟基VD3 壮骨素 20kg 件 DSM 25万单位 电议 国产 0 05 60 00 发到 VC 99 0 25kg 件 石药 26 20 天力 新和成 25 80 发到 包膜VC 93 0 25kg 件 浙江明珠 桑普 26 20 民生 天农 26 50 发到 VC磷酸酯 35 0 25kg 件 新和成 泰格 17 00 发到 水溶VA 25kg 件 BASF 国产 97 00 发到 水溶VE 26kg 件 浙江医药 BASF 88 00 发到 水溶VD3 金达威 65 00 新发 国邦 62 00 发到 色素 加丽素红 10 0 20kg 件 DSM 电议 发到 加丽素黄 10 0 20kg 件 DSM 电议 发到 巨元红 来立红 10 0 10kg 件 广州巨元 160 00 发到 巨元黄 10 0 10kg 件 广州巨元 325 00 智特黄 318 00 发到 胡萝卜素 浙江医药 10 0 20kg 件 浙江医药 275 00 BASF 400 00 发到 左旋肉碱 国产 纯品 电议 50 含量 电议 发到 复合酶 单体酶 丹尼斯克 云南百佳益康 电议 脂肪粉 畜禽 反刍 98 0 25kg 件 马来西亚 电议 港口自提或者附近地区送到 备注 以上为中等批量 先款含税价格 仅供参考 具体根据数量 付款条件 开票情况另议 联系人 黄齐升 手机 微信号133 3866 9698 姜经理133 38669298 另有部分特价VD3 生物素 VA VB12清仓销售

更新时间:2024-03-25 08:11:09

. 家禽羽毛生长发育特点及营养策略

1前 言 现代家禽养殖中 羽毛生长与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家禽商业养殖过程中 家禽常出现啄羽 蜕皮和羽毛覆盖不足等问题 羽毛生长不仅影响家禽的外观 还是家禽健康状态和生产效率的辅助指标 因此 本文主要综述了家禽羽毛发育特点及营养物质促进羽毛发育的策略 2 羽毛发育特点 2 1 羽毛结构 羽毛是源于外胚层表皮细胞的独特表皮结构 其结构精细且复杂 对于鸟类而言 羽毛不仅是一种飞行工具 还有助于身体保护 游泳 温度调节 也是一种个体之间的交流方式 家禽羽毛由毛囊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具有多个分支结构 羽毛分支的发育开始于羽毛生长早期 可分为3个层次 羽轴 rarr 羽枝 rarr 羽钩 这三个层次形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羽毛 绒羽 毛羽和飞羽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2 2 羽毛毛囊发育 羽毛是由毛囊发育衍生而来 而毛囊形成于胚胎期 毛囊是真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形成的 控制着羽毛的生长 更替及其形态结构 鹅胚胎发育第10天 间充质细胞的快速增殖形成真皮层 并在胚胎发育第11天和第12天完成真皮层发育 接着 真皮细胞的柱状细胞堆积形成毛乳头 为羽毛生长提供营养 在鹅胚胎发育第13天或第14天 毛乳头变厚 与上皮细胞形成羽毛原基 这些羽毛原基进一步分化 表达信号分子 细胞生长和黏附因子 进一步形成羽芽 羽芽进过活跃的细胞增殖 迁移和分化形成初级毛囊 鹅胚胎发育第18天形成次级毛囊 不同类型的家禽有不同的羽毛发育模式 研究表明 鸡胚胎发育第5 8天可见羽芽 第9天羽芽开始逐渐分化 而肉鸭羽芽形成于胚胎期第11天 且第15天初级毛囊中可见羽鞘填充 第20天 毛囊和羽鞘紧密连接成单层羽毛 并覆盖全身 羽毛的生长伴随着毛囊的发育 位于毛发或者羽毛基部 插入皮肤真皮中的部分成为毛根 包在毛根外面的上皮或结蹄组织形成的鞘成为毛囊 毛根和毛囊下端合为一体 膨大成为毛球 毛球底面有结蹄组织突入其中形成了毛乳头 毛乳头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 在家禽的一生中 羽毛会反复脱落和再生 羽毛可以自然脱落再生 也可以通过人工拔毛再生 家禽经理3 4次以上的羽毛脱落和替换 形成成年羽毛 胚胎结束时形成的第一代羽毛称为绒毛羽毛 第二代称为幼年羽毛 第三代称为青年羽毛 第四代为成年羽毛 2 3 羽毛毛囊再生 毛囊是一种形态结构较为复杂的再生组织 羽毛可通过毛囊组织循环产生 正常情况下 羽毛毛囊可以通过分子信号完成自身发育 控制细胞增殖和细胞程序性死亡 以确保羽毛覆盖鸟类的整个生命周期 羽毛毛囊因家禽种类而异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生长期 静止期和启动期 在初始阶段 在细胞信号刺激下羽毛原基分化为羽毛毛囊 羽毛开始变长 在静止期 羽毛原基通过程序性细胞死亡而终止分化 羽毛停止生长 羽毛毛囊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分裂和多向分化潜力 在感知分子激活信号后 干细胞进入羽毛生长的下一个再生周期 羽毛毛囊干细胞的周期性激活或静止状态决定了羽毛毛囊生长或退化状态 因此 保持或增加羽毛毛囊干细胞的活力可以维持或恢复羽毛的健康状态 3 营养因素 羽毛结构健康与再生与毛囊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密切相关 并且羽毛毛囊组织可塑性很强 日粮营养供应不足将导致羽毛毛囊萎缩 羽毛畸形 羽毛脆弱 甚至羽毛脱落 日粮营养物质 特别是粗蛋白 氨基酸 矿物质和维生素 在调节羽毛毛囊发育和羽毛生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如下表所示 3 1 蛋白质 家禽羽毛蛋白质含量高达89 97 因此日粮粗蛋白是影响羽毛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因素 研究发现 在日粮粗蛋白水平在17 25 时 ROSS肉鸡羽毛重量随着日粮粗蛋白水平升高而增加 另外 在开产期 饲喂低蛋白日粮 12 13 VS 14 16 会降低肉种鸡羽毛覆盖率 羽毛主要由 alpha 角蛋白和 beta 角蛋白组成 而这两种角蛋白之间相互依存 任何一种角蛋白的突变都会抑制羽枝的形成 3 2 氨基酸 研究表明 羽毛主要由角蛋白组成 而角蛋白的合成需要高水平的含硫氨基酸 胱氨酸是角蛋白的主要成分 而蛋氨酸在羽毛毛囊和肝脏中转化为胱氨酸 但胱氨酸无法反向转化为蛋氨酸 因此 蛋氨酸是家禽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研究发现 与添加0 45 和0 56 蛋氨酸相比 添加0 3 和0 39 蛋氨酸组显着降低35日龄肉鸭的羽毛覆盖率 目前研究关于于蛋氨酸对羽毛生长的影响 而蛋氨酸对羽毛毛囊干细胞的作用尚未见报道 而研究发现 在补充蛋氨酸后 蛋氨酸代谢产物S 腺苷甲硫氨酸 SAM 将促进干细胞蛋白质 继而增加肠道干细胞的分裂能力 在蛋氨酸缺乏时 肠道干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 Wnt beta catenin信号通路受到抑制 在添加SAM后 Wnt beta catenin被重新激活 除了含硫氨基酸外 支链氨基酸 缬氨酸 异亮氨酸和亮氨酸 的代谢对羽毛发育也很重要 羽毛蛋白中支链氨基酸含量丰富 日粮低缬氨酸水平 0 63 降低了肉鸡羽毛中蛋白质含量 且出现羽毛异常情况 而采食高缬氨酸 0 83 日粮的肉鸡 羽毛粗蛋白含量增加 羽毛未出现异常情况 同样地 在采食缬氨酸 异亮氨酸和亮氨酸缺乏日粮后 雏鸡出现了羽毛粗糙弯曲的异常情况 随着缬氨酸 异亮氨酸和亮氨酸水平的降低 羽毛外观异常情况加剧 近年来 低蛋白日粮逐渐应用于家禽养殖 鉴于含硫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对羽毛健康的作用 配制日粮时需要额外关注 而体内蛋氨酸可以转胱氨酸 日粮亮氨酸含量充足 因此 对于注重羽毛健康的家禽 日粮需要充足的蛋氨酸 缬氨酸和异亮氨酸 3 3 矿物质 日粮中矿物质元素对羽毛生长有着重要作用 其中关于锌元素的研究较多 研究表明 商业日粮中添加60或120mg kg锌 可以有效减少肉鸡羽毛的磨损 在另一项研究中 添加锌元素则可减少肉鸡羽毛异常发生率 另外 在高温条件下 采食锌含量84和104mg kg的肉鸡 羽毛缺陷低于锌含量44mg kg组 也就是说锌可以减轻羽毛生长缺陷 但尚不清楚其中机制 此外 日粮缺乏硒也会影响羽毛正常生长发育 而补充有机硒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肉鸡羽毛健康 总之 尽管日粮矿物质含量低 矿物质在家禽羽毛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3 4 维生素 维生素是家禽羽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辅酶 对羽毛生长和形态维持至关重要 一项研究发现 日粮缺乏B族维生素 泛酸 叶酸 生物素和烟酸 将导致3 6周龄肉鸡出现羽毛异常情况 另一项研究观察到 雏鸡采食维生素E缺乏的日粮后 羽毛发育异常 目前 关于维生素D3对羽毛毛囊发育和毛发周期的研究最多 维生素D3参与调节细胞增殖 分化与凋亡 促进毛囊再生 而维生素D3衍生物钙泊三醇可以提高毛囊生长期 静止期的细胞比例 而敲除维生素D3受体后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活性降低 毛囊生长受阻 宏观表现为脱发增加 维生素D调节毛囊生长发育的机制可能是维生素D受体启动了毛囊的周期 4 结语 1 家禽毛囊干细胞的发育和再生依赖于Wnt SHH Notch和BMP等信号通路的调节 并信号通路作用于真皮和表皮细胞 最终促使毛囊发育形成完整的羽毛结构 2 家禽羽毛毛囊组织再生与日粮粗蛋白 氨基酸 维生素及矿物质水平有关 家禽日粮需要充足营养供给 以保障家禽羽毛健康生长 3 蛋白质和氨基酸是毛囊发育的物质基础 其中含硫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对家禽羽毛发育尤为重要 考虑到缺乏情况 需要重点关注日粮蛋氨酸 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水平

更新时间:2024-03-20 14:12:18

. 玉米副产物及其在蛋鸡上的饲用价值

摘要 本文比较了玉米酒精糟及可溶物 DDGS 玉米蛋白粉 玉米胚芽粕 玉米胚芽饼等玉米副产物的营养价值 并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将玉米副产物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最后提出了玉米副产物的应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 玉米酒精糟及可溶物 DDGS 玉米蛋白粉 玉米胚芽粕 玉米胚芽饼 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国际谷物理事会 IGC 统计 2007 年全球玉米产量已达到创记录的 7 33X 10t 我国玉米产量在 1 49X10 deg t左右 居世界第 2位 仅次于美国 随着玉米的深加工越来越广 玉米副产物品种繁多 现代饲料生产中采用可利用氨基酸技术配方设计后 玉米副产物显示出了其优越性 已作为畜 禽饲料原料被广泛使用 现就玉米副产物及其在蛋鸡上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为今后玉米副产物在蛋鸡料中合理利用起到借鉴作用 1玉米深加工 玉米利用大体经历了作为人类口粮 牲畜饲料和工业生产原料的三个阶段 玉米是粮食作物中用途最广 可开发产品最多 用量最大的工业原料 在我国 玉米主要用于生产玉米淀粉 玉米酒精 玉米油及玉米糖等 对玉米的加工目的不同 所得的副产物也不同 1 1玉米用于生产淀粉及相关副产物 首先 玉米经清理 用水湿润后 即可脱胚 用旋流分离器分离后得到比较完整的胚芽 胚芽可用于生产胚芽饼饲料 经脱胚后的玉米再经研磨 洗涤筛选 即可将玉米皮分离出来 除皮后的产物再经离心分离 便可得到面筋质及玉米黄浆 玉米黄浆再加上浸泡过程中的溶解物一起构成了蛋白饲料及玉米蛋白粉 除皮离心后的产物如再进行水洗并干燥就可制得淀粉 玉米胚芽饼榨油后得到玉米胚芽粕 可以看出生产淀粉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是玉米皮 玉米蛋白粉 玉米浆 玉米胚芽饼 玉米胚芽粕等 1 2玉米用于生产酒精及相关副产物 用玉米制酒主要是利用了玉米中的淀粉 首先将玉米精选除去石块等杂质 再将干燥的玉米粉碎 便得到了玉米粉 玉米粉进一步的筛选 便得到了合格的玉米粉 再将合格的玉米粉装入拌料罐 加入各种配料后经蒸煮酸化 糖化 最后发酵而制得酒精 过去对玉米酒精蒸馏废液的处理只作简单过滤 将滤渣干燥作饲料 滤清液排放掉 这种滤渣干燥获得的饲料简称 DDG Distillers Dried Grains 将过滤后的滤清液浓缩干燥获得的称作DDS Distillers Dried Solubles 意即可溶性的干燥酒精饲料 DDGS 是由玉米干烧糟及其可溶物组成 为玉米酒精糟及可溶物 Distiller rsquo S Dried Grains withSolubles 在此过程中所得的主要副产物还有玉米蛋白粉 玉米蛋白饲料等 2玉米副产物的营养价值 各玉米副产物营养成分含量及氨基酸含量如表 1 所示 由表 1可以看出玉米副产物的氨基酸含量普遍较玉米中的氨基酸含量偏高 从表 2可以看出 鸡对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消化利用率较玉米高 但鸡对玉米蛋白饲料 玉米胚芽饼 DDGS 等其它玉米副产物的氨基酸消化利用率均比玉米的消化利用率低 玉米蛋白粉也叫玉米质粉 主要由玉米蛋白组成 含有少量的淀粉和纤维 它含蛋白质 60 以上 有的高达 70 其余是 20 的淀粉和约 13 的纤维素 维生素 A 等多种营养物质 还含有 15 种无机盐 能量和蛋白含量高 蛋氨酸 胱氨酸 亮氨酸含量丰富 叶黄素含量高 有利于禽蛋及皮肤着色 一般只作饲料使用 与饲料工业常用的鱼粉 豆饼相比 产品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少 饲料的安全性能好 DDGS 蛋白质含量高 富含 B 族维生素 维生素 E 矿物质和未知生长因子 但DDGS 中的 CF 含量高达 12 5 因而在单胃动物日粮中使用时应控制用量 在蛋白质品质方面 DDGS 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绝对含量高于玉米中相应的氨基酸含量 但与玉米一样 其氨基酸不平衡 且利用率略低于玉米 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胚芽饼氨基酸较平衡 赖氨酸 色氨酸 维生素含量较高 3玉米副产物的饲用价值 开发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品为配合饲料工业的原料 已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饲料工业生产成本的技术措施之一 玉米蛋白粉蛋白质含量高 氨基酸丰富 在豆饼 鱼粉短缺的饲料市场中可用来替代豆饼 鱼粉等蛋白饲料 以玉米蛋白粉为主的蛋鸡配合饲料可提高产蛋率 15 左右 可防治鸡的软骨症以及其他疾病 起保健促生长作用 有利于提高鸡蛋蛋白品质 玉米蛋白粉叶黄素含量高达 90 180 毫克 千克 是黄玉米的 5 倍以上 能有效地被吸收 可用玉米蛋白粉替代化工合成着色剂来提高蛋黄与鸡肉着色度 李佩华等 1994 报道 玉米蛋白粉是一种高蛋白 高代谢能饲料 用以代替豆粕饲喂蛋鸡时 试验组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 经济效益显着 王芳 2007 报道用蛋白含量达 69 49 的玉米蛋白粉替代 20 40 的豆粕时 可提高产蛋率 增加蛋重 降低采食量 饲料成本和破软蛋率 增强抗病力 还能使鸡皮肤呈黄色 蛋黄呈金黄色 当替代量达到 60 时 会降低鸡的生产性能 试验鸡为 50 57 周龄的海兰褐商品蛋鸡 用 ldquo 星杂一579 rdquo 产蛋鸡做的代谢试验测定结果 玉米酒精糟喂鸡的表观代谢能含量为12 07MJ kg Shibbald 1982 发表的酒精糟颗粒喂鸡的真代谢能 TME 为 13 5MJ kgMatterson等 2006 在评价蛋鸡赖氨酸需要量时指出 千玉米酒精糟取代饲粮蛋白质的1 3仍能满足维持最佳生产的赖氨酸需要量 Vandepouliere 1978 在笼养蛋鸡饲粮中将玉米酒精糟加到43 9 对产蛋率基本没有影响 但蛋重和饲料转化率都显着降低 乔红 2000 试验研究了 DDGS 对伊莎褐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试验用 5 的 DDGS来替代对照日粮中部分玉米 豆粕使饲料营养水平一致 结果表明 试验组的耗料量比对照组每羽鸡高 5g 天 产蛋量和产蛋率 85 一82 亦有明显提高 说明 DDGS 对于蛋鸡具有良好的适口性 可以替代部分豆粕和玉米 徐奇友等 2004 试验分别以 10 20 和30 的DDGS 代替对照组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中的豆粕和玉米 试验表明 添加不同水平的DDGS 对蛋鸡的产蛋率 产蛋重和鸡的增重无显着影响 P gt 0 05 但添加20 的DDGS组产蛋率较对照组提高 3 71 添加不同水平DDGS 试验组的采食量普遍高于对照组 P gt 0 05 但不同试验组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同时 添加不同比例 DDGS 提高了第7天和第14 天蛋黄的颜色 其中添加 10 DDGS 达到显着水平 P0 05 添加20 和 30 达到极显着水平 P lt 0 01 还有资料报道 随饲粮中玉米酒精糟添加量的增加 产蛋量和饲料转化率下降 但蛋的品质不受影响 Diaz Medina 等 1976 但 Jensen等 1982 却发现 可能是由于其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的原因 酒精糟可提高蛋的哈夫单位 他们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铬可使蛋的内部品质得到改善 Vandepouliere 1978 在笼养蛋鸡饲粮中将DDGS 加到43 9 对产蛋率基本没有影响 但蛋重和饲料转化率都显着降低廖诗英 2008 报道给种鸡日粮中添加 8 DDGS 能使种蛋的孵化率从90 降至 76 80 不等 给 40 周龄罗曼商品蛋鸡日粮中添加 6 9 的玉米胚芽粕代替皮 2 的玉米和2 的豆粕 同对照组比较 生产性能无显着差异 P lt 0 05 而且节约成本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王林 2003 给 43 周罗曼褐商品蛋鸡日粮中添加 8 16 的玉米糖渣能显着提高蛋黄高度 王立克 2007 钱元诚 1990 报道玉米淀粉渣在蛋鸡日粮中的添加量为 20 25 时 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最好 章世元 2007 报道作为鸡饲料饲喂100 或 50 的玉米皮浸泡液饲料 比只喂玉米的母鸡产蛋量高 增重快 玉米胚芽饼是玉米胚芽经烘干榨油后而制成的 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含量均较玉米高 且胚芽饼有香味 比玉米有更好的适口性 在产蛋鸡和生长肥育猪饲料配方设计中 常使用玉米胚芽饼与玉米搭配调节蛋能比 以满足产蛋鸡在冬 夏季不同的营养需求 胚芽饼脂肪含量比较稳定 有效能量变异小 机械压榨方法保证了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被破坏 但目前尚无玉米胚芽饼在蛋鸡上的相关试验报道 4 玉米副产物在蛋鸡上应用注意事项 由于玉米特殊的组织结构特点 1 玉米胚大 唿吸旺盛 2 玉米胚部含脂肪多容易酸败 3 玉米胚部的带菌量大 容易霉变 4 玉米胚部是虫害首先侵害的部位 5 玉米原始水分高 在秋收日照好 雨水少的情况下 含水量也在 17 一22 6 玉米成熟度不均匀 因此在玉米收获和贮存期间易产生霉菌和霉菌毒素 在我国总的分布情况为 华中 华南 华北产毒株多 产毒量也大 东北 西北地区较少 玉米原料品质是影响玉米副产物品质的主要因素 玉米副产物毒素含量不均也限制了其在蛋鸡日粮中的用量 玉米蛋白粉中赖氨酸 色氨酸含量低 氨基酸欠平衡 黄曲霉毒素含量高 蛋白含量越高 叶黄素含量也高 在蛋鸡饲料中用量不宜超过 5 玉米胚芽粕 玉米能值随着油量的高低而变化 品质变异较大 黄曲霉毒素含量高在蛋鸡饲料中用量不宜超过 5 玉米胚芽饼 粗脂肪含量高 在蛋鸡饲料中用量不宜超过 5 品质变异较大 黄曲霉毒素含量高 在蛋鸡饲料中用量不宜超过 5 DDGS 赖氨酸含量偏低 粗纤维含量高会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品质变异较大 添加量过大会影响种畜禽繁殖率 DDGS 夏季不能久贮 应防止发霉变质 在应用 DDGS时 应该了解产品的来源 营养成分 可消化氨基酸 有效磷以及有无霉菌污染等情况 DDGS 中粗脂肪含量较高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应防止氧化变质 在蛋鸡料日粮中用量不宜超过5 玉米皮粗纤维含量过高导致用其喂鸡后的饲料干物质利用率和总能利用率均很低 因此玉米皮不可用于集约化家禽饲养实际 建议将玉米皮经水解后用于生产饲料酵母或搭配用于饲喂猪牛等家畜

更新时间:2023-10-31 15:33:20

. 菜籽饼粕的饲用价值

导言 油菜籽是北半球温带气候条件下最重要的油料和蛋白作物 也是我国重要油料之一 在现代工业条件下加工菜籽 通常可得到将近60 的菜籽饼粕 按照营养需要 人们蛋白质营养水平较好为每天75 80g 其中动物性蛋白质应占25 约15g左右 我国畜牧业生产所需的蛋白质饲料主要依靠饼粕 因此 作为菜籽饼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菜籽饼粕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含量同大豆饼粕蛋白质接近 蛋氨酸加上胱氨酸的含量还优于大豆饼粕蛋白质 这是在动物喂饲试验中除去有毒成分后的菜籽浓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于大豆蛋白质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 双低品种 已在我省部分地区推广 这样既解除了人们对菜籽油中芥酸的顾虑 又可得到无毒的菜籽饼粕 这些饼粕不需脱毒即可直接用作动物蛋白饲料 这可大大缓解我国食品工业对大豆蛋白源 大豆饼粕的需求压力 1 菜籽饼粕的成分及性质 菜籽饼粕的化学成份因原料品种 栽培条件 加工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情况下 菜籽饼粕含蛋白质 35 45 其中的主要蛋白质组份是白蛋白 约占整个蛋白质的 50 机榨菜籽含干物质91 2 其中粗蛋白占 37 4 纤维素占 11 7 钙为 0 16 磷为 0 95 每公斤含总能量为1 75X104KJ 菜籽饼粕中的氮约80 以蛋白质形式存在 饼粕中的氮质约 70 为可溶于盐 净化剂或稀碱液中的球蛋白 其性质和膜蛋白相似 菜籽饼粕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糖类和纤维素 其中糖类占碳水化合物总量的66 0 66 7 纤维素为33 0 34 4 经榨油后的菜籽饼粕中的芥子甙 mdash mdash 烃基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为3 8 其水解物有害于人畜 它破坏饼粕的营养 过量食 饲 用后引起人畜生理功能素乱 造成甲状腺肿大和肝出血 菜籽饼粕中还含有1 的磷酸盐 它大半表现为植酸 植酸能引起禽畜矿物质营养缺乏 在饲料中添加锌可克服这一缺陷 除此之外 饼粕中还含有4 6 的灰份 它来源于原料中的金属氧化物 硫 磷及维生素除外 2 菜籽饼粕的营养价值 菜籽饼粕中的蛋白质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 而且比例恰当 其品质可与大豆饼粕相媲美 这可由表1所列的氨基酸含量反映出来 菜籽饼粕的营养价值 主要体现菜籽蛋白质上 它的含硫氨基酸的含量比大豆蛋白高 是一种优良的全价蛋白质 研究表明 在碎肉中加入33 的菜籽蛋白质后 混合肉的营养价值显地着改善 生物价和蛋白质净利用率均由76 3 提高到86 3 菜籽饼粕作为蛋白质补充饲料 其珍贵之处正在于此 见表2 结果说明 菜籽蛋白质的蛋白质功效比值 蛋白质净利用率及增重极显着地 P lt 0 01 优于酪蛋白和商品大豆粉 其平均生物价比酪蛋白和商品大豆粉高得多 而真实消化率则介于酪蛋白和商品大豆粉之间 菜籽蛋白补充了大豆蛋白含硫氨基酸的不足 菜籽饼粕中除含丰富的蛋白质外 还含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其具体含量 mgkg 铁180 铜6 6 锰4 3 硒 0 98 维生素 B1 1 7 维生素 B2 3 6 烟酸 150 泛酸 86 胆碱 630 菜籽饼粕中的胆碱比大豆饼粕高1 5倍 比花生饼粕高4倍 比鱼粉高1倍 因此 菜籽饼粕不失为理想的优质饲料蛋白质营养源 3 菜籽饼粕在饲料中的应用 国外配合饲料中各种饲料原料的比例 谷物饲料占70 饼粕等饲料和其它副料占30 菜籽饼粕不仅可以代替粮食 而且优于粮食 由于菜籽饼中含有芥子甙 其分解产物噁唑烷硫酮 异硫氰酸酯 腈类化合物等能导致动物中毒 所含的植酸 单宁 芥子碱等抗营养成分影响适口性并使得蛋白质消化利用率降低 这些都使得菜籽饼粕在饲料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针对这一情况 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其中以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的脱毒技术为优 它成功地解决了脱毒技术工业化问题 并有示范工厂诞生 采用该技术对菜籽饼粕脱毒 能有效防止有效赖氨酸的流失 脱毒饼粕适口性好营养利用率提高 3 8 这使得去毒的菜籽饼粕可作为家畜家禽的饲料 有育肥 增乳的作用 根据报道 国内的仔猪 架子猪 育肥猪的配合饲料中 未去毒的菜籽饼粕的运用比例可达8 去毒后其运用比例可达17 24 运用比例可提高到2 3倍 与此同时 配以10 12 去油后的米糠饼 更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 使牲畜更喜欢食用 特别是双低菜籽品种的逐步推广 更为畜牧业提供了优质的饲用蛋白质资源 这为我国的畜禽养殖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更新时间:2024-02-28 14:07:17

. 动物临床营养 动物营养学基础 能量

第一节 概述 本部分将简要介绍必要的营养基础知识 以便于临床兽医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临床营养的关键原理 动物营养 指动物摄取 消化 吸收 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 是一系列化学 物理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营养是动物一切生命活动 生存 生长 繁殖 产奶 产蛋 免疫等 的基础 整个生命过程都离不开营养 动物营养学 研究动物摄入 利用营养物质过程与生命活动关系的科学 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动物营养学的任务 研究动物对养分的需求 养分的作用及功能 饲料养分的利用效率 mdash mdash 形成营养需要或饲养标准 营养与动物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 动物营养学的目的 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mdash mdash 实现高效饲养 营养物质又叫营养素 饲料中含有6大类营养素 分别是水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矿物元素 维生素 其中 蛋白质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动物必需的6大类营养素还可进一步细分为更详细的营养素 见下文详细 第二节 能量 动物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 经过消化吸收 转变为自身成分 称为同化作用 同时 经过唿吸和氧化 把自身成分分解 并将终产物二氧化碳 水及尿素等排泄到外界环境中 称为异化作用 这种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构成生物体的物质代谢 动物在进行物质代谢的同时也在进行能量的转换 在同化过程中 以合成大分子的方式将能量储存起来 在异化过程中释放出能量 其中一部分变成热量维持体温或散失 一部分用于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这种能量的转换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构成动物的新陈代谢 而新陈代谢是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之一 研究动物能量代谢的目的在于研究能量平衡及能量平衡状态对动物生产及健康的影响 能量不是一种营养素 只是一个营养指标 是对以蛋白质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形式存在的能量值的总的衡量 因此 能量不仅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也影响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代谢 因此 能量代谢是营养学应首先考虑的问题 一 能量的单位与转换 在我国 能量的法定计量单位是国计计量制单位焦耳 J 在科研和文献工作中 实际常用千焦耳 kJ 或兆焦耳 MJ 1 MJ 1000 kJ 1000 000 J 在生产上 习惯使用千卡 kcal 作为能量的单位 二者的换算关系为 1 kJ 0 239 kcal 1 kcal 4 184 kJ 为了实际应用方便 本书中能量按kcal表述 二 能量的来源 蛋白质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三大来源 三类营养素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水和尿素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 蛋白质在体内的主要功能是构成体蛋白 以体蛋白质的形式沉积能量 分解供能是其次要生理功能 蛋白质可分解成氨基酸 氨基酸再分解成碳架和氨基 碳架部分进入三羧酸循环被氧化利用 氨基则经过系列生化反应形成氨 尿素或尿酸后随尿排出 这部分尿氮在体外仍可进一步氧化释放能量 我们称这部分能量为尿能 1克蛋白质在氧弹式热量计中可产生5 65 kcal能量 脂肪是动物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是机体储存能量的重要形式 1克脂肪在体外氧弹式热量计中可产生9 45 kcal能量 脂肪经 beta 氧化形成乙酰辅酶A后 必须进入三羧酸循环才能被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并释放出能量 乙酰辅酶A还可以在肝脏中形成酮体 正常情况下 酮体进入血液 在骨骼肌和心肌中再形成乙酰辅酶A 进入三羧酸循环继续氧化代谢 由于三羧酸循环是由系列糖代谢中间体的代谢构成 因此 脂肪的氧化必须依赖糖代谢 1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外氧弹式热量计中可产生4 1 kcal能量 碳水化合物是动物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 通常约占60 以上 脑组织所需能量的唯一来源是碳水化合物中的糖类物质 这使得糖类在能量供给上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动物虽然可以利用其它物质供给能量 但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进食一定数量的糖类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以保障大脑的功能 此外 饲料原料中的可发酵纤维在肠内发酵亦可产生部分被动物体利用的能量 但因纤维的来源和种类而异 1克可发酵纤维提供的有效能量平均约为2 kcal g 1克乙醇可产生7 0 kcal g的能量 现将部分营养素的能量值总结于此 三 能量分配及有效能体系 动物通过摄入饲料获得能量 饲料中的能量随着营养物质的消化和代谢发生一系列的转化 依据这一系列转化过程可以将饲料能量划分为若干部分 图 1 消化能 DE 代谢能 ME 和净能 NE 是动物的能量需要和饲料的能量含量常用的有效能表示体系 DE GE ndash FE ME DE ndash UE ndash Egas NE ME ndash HI 目前 NRC 2012 主要采用代谢能体系 欧洲国家多采用净能体系 净能体系在我国也逐步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本文主要采用净能体系来表述动物的能量需要和饲料的能量含量 动物的净能 net energy NE 需要可以表示为维持净能需要 NEm 蛋白质沉积净能需要 脂肪沉积净能需要 及温度变化产热的净能需要 之和 生产中各类动物常用的能量体系如下 反刍动物 消化能 代谢能和净能 其中净能又分为维持净能 产奶净能 生长净能和综合净能 猪 消化能 净能 家禽 代谢能为主 目前已经开始研究并应用净能体系 水产 消化能 宠物 总能 消化能 图 1 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分配 摘自 陈代文 amp 余冰 2020 四 食物热效应和适应性生热作用 一 食物热效应 食物热效应即食物热增耗 又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和全价配合饲粮的食物热效应占摄入食物所含能量的比例分别为5 10 0 5 20 30 和10 食物热效应约在餐后1小时左右达到最高 由两部分构成 一部分是必需性的 源于营养素的消化 吸收 代谢 沉积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另一部分是调节性的 并非生理过程所必需 由交感神经系统调节 动物试验证明 血糖水平下降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细胞内葡萄糖的利用是决定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主要因素 脂肪能增加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脂肪分解代谢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可介导细胞对正肾上腺素的反应 刺激褐色脂肪的分解代谢 细胞内分离出的游离脂肪酸既可通过 beta 氧化供能 也可作为改变线粒体的功能信使 脂肪也可通过高血糖素或胆囊收缩素 CCK 刺激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二 适应性生热作用 适应性生热作用又称为代谢适应 主要是动物对环境应激适应引起的静息代谢率的改变 通常在每日能量总消耗量的 plusmn 10 15 以内 对能量平衡和长期体重变化有重要的作用 这一作用受神经 激素 儿茶酚胺 甲状腺素和胰岛素等 的调节 机体生化过程的变化包括代谢过程的激活或抑制 氧化磷酸化效率的改变 蛋白质合成与分解效率的变化 以及钠钾泵的活性变化等 代谢适应是在能量摄入量发生变化时 通过调控能量的代谢效率而使体内的潜在能量维持稳定状态 达到新的稳定的状态

更新时间:2024-02-27 14:45:22

. 浅谈DDGS质量控制的要点

1概述 过去对谷物酒精蒸馏废液的处理只作简单过滤 而滤清液排放了 这种滤渣干燥获得的饲料 简称 DDG 为了能将酒精废液中可溶物回收 将过滤后的滤清液浓缩干燥 获得的称DDS 即可溶性的干燥酒精饲料 现在国际上比较定型的是将酒精蒸馏废液先经过滤 然后滤渣干燥 滤清液同时浓缩 最后将干燥的滤渣和浓缩的滤清液混合干燥 挤压成颗粒 称为全价干酒糟 即DDGS 人们俗称为酒精 DDGS 中的可溶固形物 DDS 约占30 2 制造方法 玉米首先经过清理之后粉碎 然后混入淀粉酶 液化之后再经过蒸煮的过程 这些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将玉米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 以便在接下来的过程有利于酵母菌将糖转化成乙醇 经过蒸煮之后再加人酵母菌及酶 以便发酵将萄糖转化成乙醇 发酵完成后 经过蒸馏的过程将乙醇分离出来 其它的半固体物质 先经过离心 分离出来的固状物就是 ldquo 玉米酒糟 rdquo 离心分离出来的液状物就是 ldquo 可溶物 rdquo 将可溶物一部分水分蒸发形成 ldquo 浓缩的蒸馏可溶物 rdquo 但是浓缩的蒸馏可溶物通常被加回玉米酒糟中 经过滚简干燥形成所谓的 ldquo 含可溶物蒸馏玉米干酒糟 rdquo 即DDGS 3成分含量 4 DDGS的利用 酒糟的蛋白质含量属中上等 维生素 B 族丰富 可与其他饲料配合喂牛 猪和鸡 4 1 乳牛和肉牛 酒糟作乳牛和肉牛的饲料有 良好的效果 可以代一部分糠类使用 但如果喂多了 就会降低能量值 而且使饲料变得不适口 在饲粮配合中用量为 20 25 在精料配合量 1 2 下 喂马则在精料量中占 1 4 以下 这样可以代替饲料中一部分谷类 干燥的酒糟也可作为肉牛的蛋白质饲料 它的能量值高 但是对于犊牛 只用酒糟作蛋白质来源 其营养价值比不上油饼类 因此用干燥酒糟作为蛋白质来源 同时补喂一半数量的油饼类饲料 对于幼龄牛的肥育有很好的效果 4 2猪 用酒糟做猪的饲料可以代一部分糖类 增加适口性并当蛋白质来源但是它对于猪来说 能量值不高以及氨基酸不平衡性 不应在猪料中大量配合 在饲料中配合酒糟的量 生长育肥猪以不超过 7 为宜 一般用量为3 5 仔猪在2 左右 仔猪 后期孕母猪的喂量不宜过多 否则易引起流产 死胎和仔猪下痢 4 3鸡 由于酒糟体积较大 作为鸡饲料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做产蛋鸡饲料用量 它的配合量在 10 以下为宜 可以改善孵化率 并减少腹脂 雏鸡饲料中添加酒糟的量应在 7 8 以下 对肉鸡具有促生长及食欲的效果 但因比重轻 热能不高 用量宜低 以 5 以下为宜 5 影响 DDGS品质的主要原因 1 如果原料玉米品质差 或是使用非玉米的谷物 如大麦 小麦及高梁 DDGS 的品质及营养成分也会受到影响 2 玉米淀粉被转化成葡糖的程度或是发酵程度都会影响 DDGS的品质及营养成分 3 浓缩可溶物的品质及加入玉米酒糟的量都会影响 DDGS的品质 干燥过程所使用的温度及时间变异性也很大 如果加热过度 会降低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 6质量控制的要点 1 热变性指标 中性洗涤纤维 NDF 小于等于32 为合格要求 目前国内行业在用 DDGS 的 NDF平均为45 2 感观要求 颜色浅亮 黄色为最好 不应含有黑色小颗粒 应有发酵气味 3 DDS 的含量 DDGS 中的DDS 的含量至少要大于 20 4 常规 蛋白质大于 28 纤维小于 8 脂肪6 12 的为优质酒糟 7总结 当前 玉米酒糟在饲料中的应用较广泛 笔者在猪 鸡 牛料配方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添加 如果控制好酒糟的质量 在饲料中添加能够带来很好的效益

更新时间:2023-12-19 13:46:36

. 大麦的饲料营养价值与提高利用率的措施

我国已成世界饲料生产大国 但我国饲料资源存在严重缺乏 饲料原料对进口的依存度非常大 2012 年我国进口大豆5 838 万吨 同比增长 11 2 2012 年全国玉米产量为 20 812万吨 增产 1 534 万吨 全年进口玉米 520 74 万吨 同比增长 197 08 其中累计进口美国玉米 511 33 万吨 同比增长 20 3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 饲料用粮对玉米 大豆等粮食的刚性需求量将会逐年增加 针对饲料资源紧缺现状 我国 ldquo 十二五 rdquo 发展目标提出 ldquo 坚持开源节流 优化饲料资源配置 rdquo 始终把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作为保障饲料工业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因此 为了缓解玉米紧张的局面 急需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如大麦 小麦 燕麦 黑麦等代替玉米 以缓解玉米市场的供需矛盾 本文主要对大麦的品种特性 饲料营养价值 抗营养因子组成及大麦作为饲料开发利用的方法进行概述 以为很好的开发利用大麦能量饲料资源提供指导 1 大麦的品种特性与营养价值差异 1 1品种特性 大麦是一 二年生草本植物 在植物学分类上属禾本科 大麦属 植株似小麦 比较软叶片略厚而短 颜色淡 叶舌 叶耳较大 无毛 穗状花序 穗轴各节着生三个小穗 每小穗小花一朵 护颖细长呈针状 无芒或具长芒 钩芒 子实扁平 中宽两边较尖 于紧密结合 大麦一般可分为二棱 四棱 六棱大麦 两种大麦杂交后产生一种四棱大麦可以提供相同的营养 但质量要差些 有经济价值的是普通大麦中的两个亚种 即二棱大麦亚种和多棱大麦亚种 通常我们将多棱大麦叫六棱大麦 二棱大麦穗轴每节片上的三联小穗 仅中间小穗结实 侧小穗发育不全或退化 不能结实 二棱大麦穗粒数少 籽粒大而均匀 六棱大麦穗轴每节片上的三联小穗全部结实 一般中间小穗发育早于侧小穗 因此 中间小穗的籽粒较侧小穗的籽粒稍大 两棱大麦具有丰满的内核和更高的容重 淀粉含量要高于六棱品种 平均的营养成分组成仅有一些轻微的差异 两棱大麦通常更适合干燥生长环境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酶 高蛋白质的大麦适合作为食品或饲料 含较多酶的大麦麦芽可用来酿酒 在饲喂动物方面 两棱和六棱大麦品种上的差异并不能提供明显的在饲喂动物上的差异 1 2能量和蛋白 大麦籽粒中含粗蛋白为 11 7 14 2 这一数字在谷类籽实中是比较高的 略高于玉米 而与小麦和燕麦相似 但低于豌豆 氨基酸中除亮氨酸 0 87 和蛋氨酸0 14 外 均较玉米含量高 赖氨酸含量 0 44 接近玉米的 2 倍 但利用率低于玉米 大麦的能量值稍低于玉米和小麦 原因是由于其纤维含量较高 中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纤维 大麦是育肥肉牛和肥育猪获得白色朋体所需的良好能量饲料 是肉牛日粮中主要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源 其养分含量 表 1 并不逊色与玉米 燕麦 小麦 高梁和豌豆 1 3矿物质和维素含量 所有谷物的钙含量相对要低 而磷含量要高些 表 2 因此 在高谷物型日粮中有必要补充钙 大麦中的磷含量类似与玉米和高梁 但低于小麦或燕麦 大麦中钾的含量要比其他谷物饲料高 维生素 A 和E 也要高于其它谷物 1 4淀粉 谷类的主要成分为淀粉 大麦淀粉含量通常在 52 60 之间 但田间生长条件会影响到籽粒淀粉含量和淀粉的自然属性 Myllarinen 等 1998 在同一地点种植的品种 随着天气的变化 Holtekjglen 等 2008 每年会有不同的淀粉成分 随着大麦育种的发展 二棱大麦比六棱大麦含有更多的淀粉和少的纤维 因此 二棱大麦一般比六棱大麦的能量要高出 1 一5 大麦含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两种主要类别 ldquo 正常 rdquo 的大麦品种含有约 27 的直链淀粉和 73 的支链淀粉 而 ldquo 糯大麦 rdquo 品种具有较低的直链淀粉 2 一10 和较高的支链淀粉 90 一98 的含量 Anker Nilssen 等 2006 一些糯大麦品种已被证明含有 100 的支链淀粉 Copeland 等 2008 1 5脂肪和其它成分 与玉米 燕麦相比 大麦中脂类含量相当低 仅为 2 3 Fedak 和 Dakoche 1997 其中绝大部分是甘油三醋 其脂肪酸部分主要为软脂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大麦灰分含量为 2 0 3 0 主要是钾和磷 另有少量的氯 镁 硫 钠 钙 铁 锌 和锡 大麦也含有丰富的B 族维生素 而基本上不含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A D K 2大麦中的抗营养因子 2 1呕吐毒素 呕吐毒素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eoxynivalenol DON 是一种常见的由禾谷镰刀菌分泌的物质 作为单端抱霉烯族的一员 呕吐毒素一般由寄生在小麦 玉米 大麦与秣草等谷类产品上的真菌生物所产生 呕吐毒素的毒性影响包括 恶心 呕吐 拒绝进食 肠胃炎 痢疾 免疫抑制与血液病 DON 可导致猪采食量减少 呕吐 但并没有证据表明 DON 对奶牛 育肥牛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初产青年母牛饲喂内含浓度 36 8 PPM 的 DON 打捆大麦 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分别饲喂 8 磅 头 天和 12磅 头 天 并没有观察到对牛的负面影响 肥育牛饲喂被 DON 感染的大麦 浓度高达 12 6 ppm 并不影响牛的生产性能或胴体性状 生长和育肥牛饲喂被 DON 感染的大麦 浓度高达 21 ppm 时 并不会对牛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Dicostanzo 等1995 2 2非淀粉多糖 大麦中非淀粉多糖 Non Starch Polysaccharides NSP 主要包括阿拉伯木聚糖和 beta 葡聚糖 含量分别为 3 3 和 7 6 要高于玉米的 0 3 和 3 3 beta 葡聚糖包括 1 4 beta 葡聚糖 1 3 beta 葡聚糖 1 3 1 4 beta 葡聚糖 研究表明以大麦为主的日粮粘度增加是由于水溶性葡聚糖所致 也可能是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 阿拉伯木聚糖是一种聚戊糖 是阿拉伯糖和木糖的五碳糖分子组成的多糖 大麦胚乳细胞壁中含有 20 的戊聚糖 Henry 1987 对 2种大麦品种检测结果表明阿拉伯糖含量平均为2 20 木糖平均为 5 29 小麦中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相对较低 与其它谷物相比 大麦中的阿拉伯木聚糖的量低于黑麦 但高于燕麦 高粱 或大米 无芒大麦阿拉伯木聚糖含量显着低于二棱或六棱大麦 六棱大麦品种的阿拉伯木聚糖水平一般比二棱品种略高 beta 葡聚糖含量相同的情况下 糯性基因的有无并不对阿拉伯木聚糖的含量产生影响 经过对大麦无芒基因和糯性基因的遗传选择 以选育出更适合于人类所需的大麦品种 Xue 等 1997 研究已表明 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 特别是 B 葡聚糖 可以改善人类健康 NSP 在人类的饮食中已被证明对肠道健康有正面的影响 并可减少冠状动脉心脏疾病 糖尿病和癌症 Holtekjolen 等 2008 的发病率 然而 NSP 含量与鸡肠道的粘度 平均日增重 血浆中的总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脂类和蛋白质消化率之间是负相关性 Wang 等 1992 雄性肉鸡已被用来作为动物模型研究 beta 葡聚糖对人类饮食的影响 Wang等 1992 2 3单宁 单宁 又称原花青素 或缩合单宁 在动物饲料中使用对生产性能产生负面的效果 大麦中的单宁主要存在于种皮之中 单宁的浓度 因大麦的种类和生长条件而发生变化 一般小于5克 kg 干物质 Eggum 和 Christensen 1975 分析了 29 个品种的大麦中单宁含量水平范围为 0 55 至 1 25 蛋白质消化率的研究表明 大麦单宁含量对蛋白质消化率只有轻微的影响 2 4 植酸 植酸 6 肌醇磷酸 是植物体中磷的主要储藏形式 而磷是动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它不仅是骨骼组织的必需成分 而且对机体其他代谢功能的正常发挥也起重要作用磷是自然界有限的非再生资源 植酸广泛存在于作物种子和果实中 谷物籽实中胚乳 糊粉层富含植酸 Becraft 2001 植酸与磷结合 减少了家禽对磷的获得量 因此谷物中磷的有效性依赖于磷与植酸结合的水平 Leytem 等 2008 与其它谷物相比 在大麦中植酸的水平低于小麦和燕麦 但高要于黑麦 Salarmoini 等 2008 测量了一些大麦品种中磷的水平 结果表明 尽管测定的样品中总磷水平相似 但植酸含量却表现为显着差异 含量小于 0 55 至 1 38 家禽体内植酸酶的水平是不会有显着变化的 大多数饲料原料中植酸酶的活性也是可以忽略的 但大麦 黑麦 小黑麦 小麦和小麦副产品中的植酸酶有着显着的活性差异 Eeckhout和 De Paepe 1994 分析了 285 个不同样品中植酸酶活性 植酸磷 总磷含量 发现黑麦 小黑麦 小麦和大麦富含植酸酶 大麦中植酸酶的水平和小麦相似 但低于黑麦 高于燕麦在不同大麦品种中 植酸酶水平与总磷 植酸磷的含量并无相关性 因此 不能根据大麦中植酸酶的活性来预测总磷或植酸的含量 谷物中内源性植酸酶的水平是不会影响到家禽生产性能的 低植酸大麦品种应得到推广应用 研究表明 低植酸大麦品种中磷的生物利用率为 49 而一般大麦仅 28 Li 2001 低植酸大麦应用于家禽饲料中 可以减少磷的添加量 类便中磷排泄量水平将会降低 50 Salarmoini 等 2008 以减少磷对环境的污染 Jang 等 2003 低植酸植物中除了磷的利用率增加外 锌的利用率也会得到提高 Linares 等 2007 3 提高大麦利用率的措施 3 1水浸泡处理 研究已报道将大麦谷物浸泡在水中之后再规划到家禽日粮中饲喂家禽 对家禽的生长性能具有正面的影响 原因可能是由于水溶性的 beta 葡聚糖得到了去除 或是由于内源性的酶对 beta 葡聚糖进行了酶解 或两者共同作用的效果 谷物中的化学成分通常是被细胞壁或者其它组分相互隔离的 例如 碳水化合物和酶解碳水化合物的酶是相互分离的 当相互间的屏障被打开内源性的酶就会作用与碳水化合物 在浸泡的大麦中加入抗生素会抑制水对侵泡大麦营养组分的变化 可能是由于产酶微生物的生长被抑制 不能产生降解酶而使大麦的营养组分发生变化 Thomas 等 1961 在大多数研究中 浸泡大麦时水的加入量通常按重量计为 1 份大麦1份水 浸泡时间从30 分钟到 24 小时 Moss 等 1982 大麦经水处理已被证明可以改善肉鸡 Yasar 和 Forbes 1999 生长期蛋公鸡 Lepkovsky 和 Furuta 1960 幼龄种火鸡 Fry等 1958 日本鹤鸭 Moss 等 1982 的生产性能 Yasar 和 Forbes 1999 报道侵泡过的大麦有利于降低肠道粘度 促进增消化道分绒毛层的发育 降低肠上皮隐窝细胞的增殖 3 2发酵处理 无芒糯大麦与真菌 Rhizopus oligosporus 一起发酵后饲喂肉鸡 可以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 Newman 等 1985 大麦被降解 beta 葡聚糖的乳酸菌发酵后 也可以改善肉鸡生长和早期的饲料转化效率 Skrede 等 2003 3 3热处理 热处理后的大麦谷物可提高肉鸡的早期生长性能 但肠道粘度会有所增加 Gracia 等2003 大麦经蒸汽处理 50 分钟 通过滚揉再磨碎 此过程中大麦谷物中淀粉和纤维成分被裂解 促进了酶与营养物质的接触 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动物的消化吸收 3 4 制粒 Allred 等 1957 报道 大麦制粒可促进新汉夏鸡x白奥海鸡的生长 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Pettersson 和Aman 1991 报道了相似的结果 以大麦为主的日粮经过制粒可以提高日粮的消化率 但也有相反的报道 Ankrah 等 1999 研究表明制粒并不会改善生长 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但可降低肠道食糜粘度和提高淀粉的消化率 Arscott 等 1958 报道 大麦基础日粮经过制粒 可以促进肉鸡的生长和改善饲料转化效率 但效果要低于以玉米为主的日粮 Sibbald 1976 报道 制粒还可以增加大麦真代谢能 3 5发芽处理 糊粉层为种子胚乳的最外层组织 在大多数谷类 小麦 黑麦 燕麦 水稻 玉米 中 它是一种单细胞层 但在大麦中是一个多细胞的煳粉层 谷物中胚乳 煳粉层中含有约 30 谷物蛋白质 种子发芽过程中 植物胚胎将会产生赤霉素 这将触发的煳粉层细胞释放出淀粉酶而有助于淀粉的水解 并促进贮藏蛋白发育成胚乳 淀粉胚乳提供糖分而促进根的发育 这种发育过程可以被植物脱落酸抑制 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Macgregor 和 Matsuo 1982 报道 在培养皿中发芽的大麦 a 淀粉酶活性将会增加 在发芽 48 小时内酶合成的速度相对缓慢 48 小时后合成速度加快 到 164 小时后也并未减弱 Peer 和 Leeson 1985 水培发芽大麦 17 天 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 大麦芽代谢能逐渐减少 干燥和研磨豆芽可以提高大麦芽的消化率 发芽在 48 至 96 小时 发大麦水取物粘度降低 鸡试验表明 发芽大麦并不影响鸡的生长 饲料转化率 干物质和脂肪的消化将会得到改善 3 6辐射处理 用伽玛钻 60 射线照射无芒和有芒大麦后用作鸡饲料 可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Campbell等 1986 且辐射剂量和 3 周龄体重具有曲线相关性 6 毫拉德辐射水平时 鸡生产性能的改善达到最高 辐照会使大麦样品中 beta 葡聚糖的溶解性增加 肠道提取物粘度降低 可溶性的粘性纤维 如大麦中 beta 葡聚糖 很容易在辐照下发生裂解 同样 AI Kaisey 等 2002 报道了射线照射后的大麦可以减少肠道粘度 辐照处理的大麦种子中 beta 葡聚糖聚合物的结构可以被打破 从而导致低的 beta 葡聚糖结构和粘度 3 7高湿储存 高湿环境下储存 60 干物质 大麦已被证明可以降低 beta 葡聚糖的水平 提高饲用价值 Svihus 等 1997a Svihus 等 1997b 报道 在高湿度下 纤维含量水平发生迅速的变化 粘度降低 因为水溶性 beta 葡聚糖含量的减少 此过程与酶的活性和乳酸菌活性并没有相关性 Aman 等 1990 报道 高水分密闭贮存下大麦总的化学成分发生微小变化 但蛋白质 淀粉和 beta 葡聚糖中的溶解度却有着显着的变化 然而 这些变化并没有显示出会影响到大麦的营养特性 高水分贮存饲料大麦是一种可行的替代干燥的方法 Perttila 等 2001 研究表明 青增加大麦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代谢能 此外 青贮会减少 beta 葡聚糖的负面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所用的青贮大麦收获于成熟阶段 水分含量 42 3 大麦被与甲酸保存在一起 然后将其存储在小规模的筒仓并压实 大麦在高水分 60 条件下存储 可以减少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同时高湿度存储导致的真菌污染和相关的真菌毒素的出现也是可能会发生的问题 3 8添加酶制剂 以大麦为主的日粮中添加酶制剂 可以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 Leeson 和 Caston 2000 J6zefiak 等 2006 来航雏鸡 Marquardt 等 1994 火鸡 Moran 和 McGinnis 1968 和鸭 Hong 等 2002 但在蛋鸡日粮中补充酶的效果报道并不一致 Brenes 等 1993 报道以大麦为主的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并不影响初始蛋重 平均蛋重 蛋壳质量和死淘率 Francesch 等 1995 报道添加复合酶 beta 葡聚糖 木聚糖酶 果胶酶 不会影响蛋鸡生产或卵子质量 但可增加早期蛋重 减少类便水分含量和脏蛋的数量 酶制剂对大麦利用影响的效果取决于大麦品种以及大麦种植的环境条件 补充酶制剂是由于大麦胚乳细胞壁中 beta 葡聚糖的存在 日粮中的 beta 葡聚糖的水平将会影响酶制剂剂量反应Campbell 等 1989 对 16 个大麦培育品种进行研究 所选择的大麦品种不同之处在于其提取物的粘度不同 这个迹象暗示 beta 葡聚糖水平将会不同 雏鸡采食低粘度的大麦要比高粘度大麦品种具有更好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 Campbell 等 1993 比较了无大麦和有芒大麦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酶制剂的影响效果对有芒大麦比无芒大麦更明显 两种大麦中补充酶要比不补充酶制剂的日粮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具有更好的改善效果 此外 Ravindran等 2007 报道 酶制剂补充对糯大麦要比普通大麦品种具有更好的效果 可能是由于糯大麦品种相对与普通大麦品种含有较多的水溶性 beta 葡聚糖 家禽的年龄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家禽在孵化后肠壁结构发生变化 特别是在第 7天之后 lji 2001 Brufau 等 1991 报道 以大麦为基础的颗粒日粮中补充酶制剂 可以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 然而 在饲养的后期其改善的效果要明显的好于前期 同样 Boguhn 和 Rodehutscord 2010 报道以谷物为基础的火鸡日粮 小麦 大麦 黑麦 添加酶制剂可以改善生长和饲料转化效率 尤其是在后期的生长阶段 Salih 等 1991 报道日龄大的鸡似乎能更好地应对高粘度的大麦 大麦日粮中酶制剂的有效性也受家禽类型的影响 Rotter 等 1989 报道 在大麦基础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对肉鸡和来行雏鸡产生相似的影响效果 肉鸡对不补充酶制剂的大麦日粮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要更敏感 Sott 等 2001 报道 来杭鸡喂大麦基础日粮其肠道粘度是肉鸡的两倍 补充商业性饲料酶可以增加家禽对日粮中植酸磷的利用率 非植酸磷水平低的肉鸡大麦基础日粮中补充植酸酶可增加磷的沉积 减少类便中磷的排泄量可达到 45 Juanpere 等 2004 植酸也可以结合蛋白质 使消化酶不能作用于蛋白质 已报道在家禽日粮中补充植酸酶可以增加氨基酸的可利用率 但增加的程度有限 Bedford 等 2000 Juanpere 等 2005 和 Cowieson 等 2005 报道在大麦基础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和 beta 葡聚糖具有相加效应目前 已选育出了转基因大麦品种 转基因大麦可以产生耐热性的芽抱杆菌葡聚糖酶 VonWettstein 等 2000 是一种沉积在谷物蛋白体内的酶 肉鸡日粮中添加麦芽 发芽 的转基因大麦可以改善生长和饲料转化效率 减轻但不能完全消除粪便粘性的现象 转基因大麦内含大量的高活性 beta 葡聚糖酶 将转基因大麦添加到饲料日粮中可以起到与酶制剂相同的作用 Horvath 等 2001 用转基因麦 4 28g 葡聚糖 g 总可蛋白 添加到大麦料中饲喂幼鸡 结果发现幼鸡增重明显 幼鸡小肠和排泄物中可溶性葡聚糖的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75 和 50 排泄粘性物质的幼鸡数量显着减少 Wettstein 等 2000 4 小结 饲料资源紧缺的情况下 为了缓解主要能量饲料玉米的供需矛盾 大麦 小麦 黑麦是良好的玉米替代品 大麦中含有呕吐毒素 非淀粉多糖 丹宁 植酸等抗营养因子 经过水侵泡处理 发酵处理 高湿度贮存 制粒 辐照处理 发芽处理 添加酶制剂等措施可以使大麦得到很好的利用 家禽饲料中添加大麦并补充 beta 葡聚糖酶 可作为家禽能量饲料的来源 日龄较大的家禽比幼雏能更好的利用大麦 添加大麦所补充酶的水平将取决于家禽的年龄 以及所使用的大麦品种 生长条件 收获时期和贮存时间 家禽日粮中添加转基因大麦可以改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 减轻但不能完全消除类便粘性的现象 植酸酶可以补充到家禽大麦型日粮中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 以降低对无机磷的补充 大麦基础日粮中添加植酸酶 beta 葡聚糖酶具有相加效应

更新时间:2023-11-27 14:00:21

下载饲料行业信息网AP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