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速报:加州鲈跌势难止,海鲈稳站高位!

  八月本该是水产品消费的黄金旺季,鲈鱼市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加州鲈价格 “跌跌不休”,主产区全线飘绿,最高跌价达2.5元!海鲈则凭借强劲的需求支撑,虽有小幅回落,但整体价格稳居高位。

  一、加州鲈:病鱼冲击 + 小鱼扎堆,价格下行压力陡增

  进入八月,加州鲈市场一反旺季常态,价格持续走低。全国主产区报价普遍下跌1-2元/斤,部分地区跌幅甚至超过2元,市场呈现 “旺季不旺” 的低迷态势。

  病鱼入市拉低整体行情  规格失衡加剧流通难题

  近期高温天气持续,加州鲈虹彩病毒高发,大量病鱼流入市场。病鱼因品质下降,收购价远低于正常成鱼,直接拉低了新口鱼的整体价格。同时,病鱼集中上市导致市场供应短期过剩,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行压力。

  当前全国加州鲈存塘结构呈现 “小鱼多、大鱼少” 的特点。广东地区1.2-1.3斤规格的加州鲈集中上市,养殖户因担心后期价格继续下跌,纷纷加快出鱼节奏,导致该规格鱼价下跌约1元/斤。而市场急需的大规格鱼供应紧缺,供需错配使得流通端陷入 “小鱼难卖、大鱼难寻” 的困境。

  从各主产区报价来看,价格下跌已形成全国性趋势,但区域间仍存在一定差异:

  广东作为加州鲈养殖大省,近期价格跌幅尤为明显。养殖户因担忧新鱼后续跌价,纷纷加快出鱼节奏,1.2-1.3斤规格的加州鲈集中上市,直接拉低市场价格。佛山地区1斤上规格报价15-16.5元/斤,较上周下跌1.5-2元;统货价格11-14元/斤,跌幅达1元。南海九江地区8两上规格更是猛跌2元,当前价格仅为13.5元/斤。

  四川成都市场同样未能幸免。0.9斤规格加州鲈报价21元/斤,下跌2元;1 斤上规格坚挺在23元/斤。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地区新口鲈鱼长势良好,8月中旬打样显示规格普遍达到7两,炮头(最大个体)已超1斤,预计9月中上旬将陆续出鱼。行业人士预测,随着新口鱼大量上市,后期价格或进一步走低,建议养殖户把握时机适时出鱼。

  江浙地区价格同步下滑。浙江湖州塘口发价1.7-2元/两,8成统货价格约17.5 元/斤,较此前下跌2元;江苏吴江市场9两起规格16元/斤,同样跌2元。不过高邮地区表现相对坚挺,1斤规格17元/斤,较两周前跌1元;1.2斤规格19.5元/斤,较两周前反而上涨0.7元。

  两湖与河南地区跌势同样显著。湖北武汉、湖南华容9两起规格均跌2元,分别报16.5元/斤、16元/斤;河南郑州1斤上塘口价格18.5-20元/斤,较上周下跌2-2.5元,成为近期跌幅较大的区域。

  终端消费市场的低迷进一步放大了价格下行效应。夏季高温导致居民肉类消费偏向清淡,加州鲈终端消化速度放缓,流通商库存压力上升。为加快出货,流通端不得不压低收购价,形成 “消费疲软-库存积压-压价收购-养殖端恐慌出鱼” 的恶性循环。

  短期承压,中长期看供需调整

  短期内,加州鲈行情大概率延续 “稳中有降” 趋势。新增供应持续释放,加上消费端尚未完全回暖,价格小幅下行压力仍在,但暴跌可能性较低。行业人士指出,八月十五和国庆是关键节点,若新口鱼能在此时顺利出鱼,养殖户仍有盈利空间。

  中长期来看,鱼价走势将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病鱼情况是否得到控制,若病害蔓延导致供应进一步失衡,价格可能继续承压;二是小鱼存塘剩余量,若小鱼集中出塘的压力缓解,大鱼供需矛盾改善,价格有望在9月后逐步回升。养殖户需密切关注鱼病防控和存塘结构,适时出鱼以规避风险。

  二、海鲈:预制菜 + 消费偏好双重加持,价格韧性凸显

  与加州鲈的低迷行情不同,海鲈市场表现稳健。尽管部分规格价格小幅下调,但整体仍处于近几年高位,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海鲈各规格报价如下:

  水车:1.3斤以下报价13.8元/斤,较上周下调0.2元/斤;

  冰车新鱼:0.9斤以下11.4元/斤,0.9-0.95斤11.6元/斤,0.95-1斤11.8元/斤,1斤以上12元/斤;

  冰车老鱼:1.4-1.5斤12.6元/斤,1.5-1.6斤12.8元/斤,1.6-1.7斤13元/斤,1.7斤以上13.2元/斤。

  虽然水车报价小幅下调,但整体价格仍高于往年同期,且老鱼大规格报价稳定在12.6元/斤以上,市场高价特征明显。

  海鲈价格的稳健表现,得益于两大核心消费驱动力:

  预制菜产业拉动:海鲈肉质紧实、刺少味鲜,是预制菜加工的优质原料。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对海鲈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形成稳定的刚性需求支撑。

  消费偏好溢价:消费者对 “野生”“海鲜” 标签的偏好,使得海鲈在终端市场更具竞争力。即便价格高于普通淡水鱼,仍能吸引追求品质的消费群体,形成消费溢价。

  节日备货或推高价格,中期需防供应冲击

  海鲈市场短期利好明确,中秋、国庆双节备货需求可能进一步推高价格。但需警惕天气变化和病害对养殖端的影响,若供应出现波动,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调整。

  中期来看,若天气正常、养殖顺利,新鱼大量上市后价格可能理性回落。但成本端压力(如饲料、人工成本上涨)仍可能支撑价格中枢上移,整体行情或保持稳健。

  无论是加州鲈的 “跌势” 还是海鲈的 “高位”,本质上都是市场供需、消费偏好、养殖周期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养殖户而言,需跳出 “追涨杀跌” 的惯性思维,一方面加强养殖管理、优化存塘结构,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结合节日节点和自身养殖情况制定出鱼计划。

  对于流通商和终端商户,应根据不同品种的市场特点调整采购策略,加州鲈可适当关注后期大规格鱼的机会,海鲈则需警惕供应放量带来的价格波动。

  鲈鱼市场的 “冰火两重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唯有顺应市场规律、精准把握周期,才能在波动中实现稳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