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盘温和上涨,基准期约收高1.2%,收复周三的部分失地,反映了中国方面确认将下调对美国部分产品关税,这使得市场再次关注中美贸易休战协议。

  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上涨6.75美分到14.25美分不等,其中11月期约上涨11.50美分,报收1119.75美分/蒲式耳;1月期约上涨12.75美分,报收1134.25美分/蒲式耳;3月期约上涨14.25美分,报收1142美分/蒲式耳。

  成交最活跃的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116.25美分到1137美分。

  中国正式宣布暂停部分美国产品的报复性关税一年,并自11月10日起下调部分农产品关税,使市场重新聚焦中美贸易休战带来的潜在采购承诺。

  据美方官员透露,北京承诺在11月至12月采购约1200万吨美豆。然而,因美农业部在政府关门期间暂停发布大宗出口销售报告,市场难以验证具体成交量。

  分析师表示,关税削减与技术性买盘共同支撑了盘面,尤其豆粕价格的同步上涨进一步带动市场人气。

  但美国大豆仍面临13%的关税,实际采购意愿存在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市场短期情绪改善,但基本面仍偏向谨慎,后续价格能否持续反弹取决于中国实际采购规模与美豆出口节奏。

  一项调查显示,分析师们预计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将会显示,截至2025年10月30日的一周,美国2025/26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量位于40万到200万吨之间。

  贸易商称,在过去四天,中国又订购了20船巴西大豆,其中一半将于12月发货,另一半将于2026年3月至7月之间发货。据报道,中国近期也从美国购买了大豆,但由于联邦政府持续停摆,具体细节难以确定。

  交易商估计投机基金周三在大豆市场净买入8,500手,相比之下,周二净抛售1500手。

  周三,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151,744手,上个交易日为161,878手。空盘量为374,679手,上个交易日为373,949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