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货方面
国内贸易粮库存偏低给市场价格带来一定的支撑,但是下游利润表现一般,需求端对价格向上驱动不足,叠加新季玉米的丰产预期较强,新玉米上货量逐步增多,玉米现货价格继续承压。东北产区新玉米陆续集港,北方港口晨间集港量约1.5万吨,集港量与下海量失衡,导致港口库存持续下降。南方港口玉米库存43.6万吨。受盘面持续下跌影响,贸易商报价趋弱,库存玉米下滑,价格下跌幅度有限。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基本稳定,局部小幅下跌。东北产区受天气影响新季玉米上市时间同比推迟5-10天,基层贸易粮库存降低、余粮存量有限,上量持续低位,部分饲企库存已经下降半月左右用量,企业涨价吸引有效粮源填补库存。随着辽宁、黑龙江新粮收割范围扩大,部分深加工企业多已公布收购价格,开秤价格高开,随着辽宁新玉米上货量逐步增多,局部新粮收购价小跌。华北黄淮产区春玉米陆续批量上市,夏玉米大量上市预计九月底,东北玉米也陆续到货,新陈粮源交替之时,玉米市场供应相对充足,用粮企业收购心态依旧较为谨慎,价格继续偏弱。新作方面,据机构调研,河南整体呈现区域分化显著特征,部分地区霉变现象突出,局部区域存在明确减产预期。
二、期货方面
2025年9月17日CBOT-12月玉米合约收跌2.75美分,报收426.75美分/蒲式耳。因多头获利了结和美元上涨的影响。
2025年9月1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货主力合约c2511开盘价2153元,收盘价2155元,跌3元,最高价2160元,最低价2152元,结算价2155元,总成交量123139手,持仓444349手。
三、后期关注热点
天气变化、采购心态、饲料厂策略、国内政策、国际国内玉米市场、产区收购情况、进口玉米到港情况、疫病流行情况、畜禽产品行情、国际运费变化、国际经济形势、小麦价格变化、饲料需求、天气对玉米影响等。
四、相关新闻
1、美国农业部将在周四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分析师们预计这份报告将会显示,截至2025年9月11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净销售量可能介于50到190万吨之间。
2、近期北美及全球主要农业区的天气模式对春季作物收获及新季种植产生显著影响。未来2-3周,温暖天气将主导美国和加拿大作物区,总体有利于收获推进,但区域性强降雨可能造成局部收获中断和质量问题。
3、印度气象局(IMD)表示,截至9月17日,印度在当前季风季节(6月至9月)的降雨量累计为869.1毫米,比长期均值(过去50年)高出8%,一周前高8%,两周前高8%。
4、贸易商表示,韩国农协饲料公司(NOFI)在上周末通过私下谈判,买入了65,000吨饲料玉米,产地来自美国或南美。
5、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表示,如果印度不开始从美国购买玉米,那么可能会失去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6、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发布提案,拟将小型炼油厂豁免(SRE)计划所豁免的生物燃料掺混义务重新分配给大型炼油厂,并提供分配50%和全额100%配额的两个主要方案。
7、巴西外贸秘书处(Secex)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1-12日,巴西玉米出口量为306万吨,去年9月全月为642万吨。
8、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9月份巴西将出口711.7万吨,高于一周前预估的696万吨,也高于去年同期的656万吨。
9、航运数据显示,俄罗斯8月份海运谷物出口量降至530万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16.4%。
10、法国小麦生产者集团(AGPB)呼吁欧盟将谷物最低收购价(干预价格)从25年未变的101欧元/吨提高至170欧元/吨,以帮助面临严重亏损的农民。
11、加拿大统计局和加拿大农业部(AAFC)联合发布了9月份产量报告,2025年谷物玉米产量将增加1.0%,达到1550万吨,尽管单产预计下降2.0%至每英亩165.3蒲,但收获面积预计增加3.1%至370万英亩。
12、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5年8月玉米及玉米粉进口量为4万吨,同比锐减90.5%;1-8月玉米及玉米粉进口量为88万吨,同比下滑92.9%。
13、中储粮网9月18日山西分公司玉米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玉米2000吨,成交数量2000吨,成交率100%。
五、后市分析
9月份,中国陈化玉米库存将继续下降养殖及饲料生产所需玉米数量将继续增长、国储玉米轮出拍卖上市继续补充市场供应,基层粮源逐步见底市场流通粮源将依旧总体充足依旧略偏紧,主产区玉米供应进入青黄不接阶段,理论上对价格存一定的利多支撑。但随着华中华东及河北早春玉米陆续上市,叠加小麦饲用量持续增加,将极大缓解玉米供应紧张矛盾,叠加轮出玉米拍卖的有效补充,总体上9月份期间大多数时候玉米市场利空压力更大,预判9月份期间期间大多数时候产区玉米交易价格总体继续偏弱走势为主的几率更高,9月份月度均价环比继续下跌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