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7月13日消息;截至2025年7月11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软红冬小麦期货基准期约收低2.1%,创下一周新低,主要因为美国农业部周五在供需报告里调高美国小麦产量预期,引发抛售压力;美国小麦收获推进顺利,季节性收获压力主导市场情绪。
美国农业部周五发布的7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5/26年度美国小麦产量预期调高到19.29亿蒲,较上月调高800万蒲,也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9.15亿蒲。其中春小麦产量调高到5.04亿蒲,远超市场预期的4.75亿蒲,成为打压小麦市场的主要利空。本月美国农业部将美国小麦出口上调2500万蒲至8.5亿蒲,同比增加2.9%;期末库存下调800万蒲至8.9亿蒲,但仍同比增加4.6%。小麦年度均价不变,仍为每蒲5.40美元,上年为5.52美元。
美国农业部作物周报显示,截至7月6日,美国冬小麦收获53%,高于市场预期的49%。收割推进顺利增添短期压力。下周一美国农业部将公布最新收割进展,预计冬小麦收割进度将突破75%。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7月3日当周,2025/26年度美麦净销量56.8万吨,略低于一周前的58.6万吨,接近市场预期范围的上端。2025/26年度迄今销售总量为775万吨,同比增加8.8%。而美国农业部预计全年出口增加0.6%。
在头号小麦出口国俄罗斯,7月份小麦出口可能降至2008年以来最低,因为收割开局缓慢,农民惜售。出口商被迫提高价格,以确保获得装船所需的小麦供应。
从技术面看,CBOT小麦期价跌破5.50美元关口,可能下探5.35美元区域支撑。
周五,ICE美元指数报收97.529点,比一周前上涨0.73%。
持仓数据显示基金减持小麦看跌押注。截至7月8日当周,投机基金在小麦期货及期权持有净空单55,594手,比一周前减少12%。下面是过去一周期货市场述评:
7月7日,小麦期货收盘下跌,主要反映收获压力沉重以及全球竞争加剧。
7月8日,小麦期货大多合约下跌,因为北半球小麦收获上市,供应增加。
7月9日,小麦期货收盘下跌,当天呈现区间整理趋势。
7月10日,小麦期货收盘上涨,结束了过去四个交易日的跌势。
7月11日,小麦期货下跌,原因是美国农业部供需数据利空,基金抛售。
7月11日收盘时,7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7美分,报收540.75美分/蒲;9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11.75美分,报收545美分/蒲;12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12.75美分,报收565.50美分/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