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海关总署更新《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新增西班牙4家猪肉产品企业10.05427/B、10.01649/B、10.00680/LO、10.01781/GE自2025年4月28日及之后生产/贮存的符合中国要求的肉类产品输华。
扩大西班牙猪肉在中国市场准入
4月11日,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之际,中国与西班牙签署了两项涉及猪肉和樱桃的农业贸易协议,扩大了西班牙猪肉在中国的市场准入。
4月11日下午中西双方共同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西班牙王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5-2028年)》显示,双方同意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贸易往来,造福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有意签署西班牙鲜食樱桃和猪肉输华议定书,并承诺启动促进多种农产品输华协议的谈判。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西班牙是我国最大的猪肉(不含杂碎)供应国。去年我国猪肉主要进口国前三分别为西班牙(进口29.5万吨,占比27.6%)、巴西(23.8万吨,22.2%)、加拿大(7.7万吨,7.1%)。
美国加工巨头不再乐观
史密斯菲尔德首席执行官谢恩•史密斯(Shane Smith)表示,中国约占史密斯菲尔德销售额的3%。该公司主要向中国出口猪的各种副产品,比如美国消费者通常不吃的猪胃、猪心和猪头。很显然,这次中美贸易战的烈度超出了该公司之前的预期。今年3月,在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之前,史密斯曾表示,他认为,即使关税提高,中国仍将是猪副产品的最佳市场。史密斯在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由于中国市场基本上等同于关闭了大门,我们真的必须调整业务重心。”
不过,对于该公司来说,想要寻找替代市场可能并不容易。美国政府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价值约11亿美元的猪肉产品。而更重要的是,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猪内脏等猪副产品的唯一主要买家。
美国肉类出口协会(USMEF)副总裁博罗尔 (Erin Borror)近期曾表示:“中国是猪内脏等猪副产品的主要买家,若失去中国市场,以猪副产品来看,(美国猪肉行业)全年总损失上看10亿美元。”
美国农业贸易公司Global AgriTrends创办人、经济学家斯图亚特(Brett Stuart)分析,中国市场的特殊之处在于其购买的产品——包括购买各种内脏副产品部位(如猪颈骨、猪头、猪脚、猪尾巴、猪肠等),“中国是唯一接受这些产品的市场,而且他们的采购量巨大。”
史密斯菲尔德高管们表示,在关税压力下,该公司还面临着原材料成本的挑战。为了节省开支,史密斯菲尔德在第一季度削减了公司和工厂的工作岗位。
美国关税从145%降到10%
2025年5月12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发布的联合声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45%关税骤降至10%,中国同步暂停对美反制措施。这场持续数月的“关税拉锯战”终于迎来戏剧性转折,不仅让两国企业松了一口气,更引发外媒集体关注,并直言:“中国用实力证明,贸易战没有赢家,但谈判桌上需要真正的智慧。”
尽管降低关税带来曙光,但隐患犹存。中美依旧保留10%基础关税,以警惕特朗普“反复无常”的作风。商务部发言人强调:“若美方再搞‘边打边谈’,中方必将加倍反制。”
不过,国际社会已从这场博弈中看清趋势:单边主义终将被多边合作取代。正如日内瓦协议中那句意味深长的条款——“未来90天,将是检验诚意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