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南省玉米正陆续进入拔节期。7月10日,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邵瑞鑫提醒农民朋友,需做好玉米拔节期田间管理,降低高温热害的影响,构建“茎粗、穗匀、叶健”的高产群体,为稳产增产奠定良好基础。

  邵瑞鑫建议,首先要水肥精准调控。可在拔节初期(6—8叶)追施尿素,促进茎秆健壮和雄穗分化,在大喇叭口期(10—12叶)重施攻穗肥,保障穗大粒多。同时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尤其需水临界期(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10天)要谨防干旱。

  其次,要注意植株调控与中耕。玉米植株密度较大或旺长田块,要在拔节初期开展化控防倒伏。同时结合追肥深中耕破除板结,在大喇叭口期培土成高约10cm垄,增强植株抗倒能力。

  再次,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玉米拔节期应重点开展大斑病、小斑病、南方锈病、玉米螟、灰飞虱等病虫害及杂草的综合防治,同时需注意高温高湿天气诱发南方锈病、叶斑病及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及时根据天气条件加强统防统治。

  最后,科学防御农业气象灾害。7月份河南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涝渍、高温热害、旱涝急转等,需及时采取疏通沟渠、适时喷灌等措施进行科学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