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8月21日消息:本月印度买家首次从哥伦比亚和危地马拉采购棕榈油,改变了传统由印尼和马来西亚主导的供应格局。

  印度是全球最大棕榈油进口国,2023/24年度进口量达900万吨,长期依赖东南亚供应。但是拉美两国因产量增长且库存高企,选择大幅折扣出口,吸引了印度买家。

  贸易商透露,哥伦比亚与危地马拉提供的船货在FOB基础上大幅降价,确保其到岸成本低于印尼与马来西亚产品。尽管从南美到印度的航程约45天,运费高达每吨90美元,几乎是东南亚的两倍,但因折扣充足,到岸价仍便宜10美元/吨以上,成功吸引印度买家采购兴趣。目前,10月船期毛棕榈油在印度的CIF交货价约为每吨1,165美元,而南美货源在计入运费与保险后仍具价格优势。船期安排显示,9月将从拉美港口装船,10月抵达坎德拉港。

  哥伦比亚和危地马拉分别是全球第四大和第六大棕榈油生产国,年产量约500万吨,其中一半出口,传统市场多为欧洲与北美。此次成功打入印度市场,被业内视为潜在转折点,可能为拉美棕榈油开辟新通道,削弱东南亚在印度市场的垄断地位。

  印度国内需求仍处于旺盛阶段。随着9月起的节庆季临近,糖果和油炸食品产量上升,食用油消费进入高峰期。印度帕坦伽利食品公司副总裁阿查里亚指出,节庆将维持对棕榈油的强劲需求,至少到冬季前都不会减弱。这意味着即便拉美供应量有限,也可能在关键时段增加市场竞争。

  分析人士认为,若拉美国家持续提供折扣货源,可能压制马来西亚棕榈油期价,并迫使印尼与马来西亚调整出口策略。长期来看,印度供应多元化趋势将加快,传统的东南亚独大格局可能逐步被打破。

  综上,印度首次自拉美进口棕榈油,反映全球供应链重组,预示未来价格竞争趋于激烈,可能迫使东南亚调整定价与市场策略,以维持印度这一关键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