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31项符合查询结果。(搜索耗时:0.0000秒)

. 11月23日大豆早评 市场消息面较平静 美豆区间震荡

一 外盘分析 外盘变动收盘价涨跌涨跌幅基金变动 CBOT豆01997 8 40 85 773 CBOT豆031008 2 8 20 82 1375 CBOT豆粕01327 6 42 00 550 CBOT豆油0134 15 0 14 0 41 703 BMD棕油012644 90 34 12377 注 美豆01为主力合约 隔夜CBOT大豆豆粕上涨 美豆主力01合约涨0 85 美豆油跌0 41 目前处于南美大豆播种和美豆供应期 CBOT大豆价格波动将主要围绕这两个因素进行 而近期市场消息面较为平静 南美天气暂时未出现大的问题 CBOT大豆价格波动率不大 预计短期难改区间运行状态 后期继续关注南美天气以及美豆出口情况 二 成本及利润分析 主要品种成本升贴水FOBCNF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粕油 巴西大豆 3月 56391 0 3300 3361 90 2820 6085 美湾大豆 12月 49384 3 3333 3387 96 2903 5920 美湾大豆 1月 51385 1 3339 3387 101 2908 5929 马棕油 2月 635 5569 5494 75 菜籽 1月 4653843 4200 157 2215 6369 菜籽 国产 4968 3828 1311 3124 8981 注 成本为进口到岸成本 利润为盘面压榨利润 油粕为原料成本计算后的理论价格 升贴水单位为美分 蒲式耳 FOB及CNF单位为美元 吨 其他均为元 吨 三 国内现货市场分析 大豆豆粕豆油 均价青岛均价张家港均价张家港 3601 3350 3071 2980 5936 5990 菜籽菜粕菜油 均价湖北均价黄埔均价南通 4968 4900 2346 2360 6648 6750 棕榈油玉米鸡蛋 均价广东均价长春黄冈石家庄 5580 5530 1750 1600 4 00 4 00 备注 1 豆油一级 菜油四级 棕榈油24度 玉米国标二等 2 鸡蛋单位元 斤 其余品种单位元 吨 国内主要油粕品种基差报价情况如下 豆粕 山东日照11 12月现货基差M1801 140 3 5月 60 华东张家港12月 1月M1801 70 广东东莞12 1月1801 120 菜粕 广西防城港1月RM1805 20 广东东莞11月RM801 60 豆油 华北地区12月份基差报Y1801 90 山东日照12月基差Y1801 80 1 3月Y1805 80 华东张家港12 1月基差报价Y1801 110 广东东莞12月报Y1801 20 棕榈油 天津现货报价5690 5700 张家港报5650 菜籽油 张家港11月交货基差报价OI801 30 广东东莞12月交货基差为OI801 320 广西11月基差为OI801 160 四 总结 目前处于南美大豆播种和美豆供应期 CBOT大豆价格波动将主要围绕这两个因素进行 而近期市场消息面较为平静 南美天气暂时未出现大的问题 CBOT大豆价格波动率不大 预计短期难改区间运行状态 后期继续关注南美天气以及美豆出口情况 国内方面 部分油厂豆粕紧张的局面仍没有缓解 对豆粕价格有支撑 盘面价格也较油脂偏强 但根据船期预估 11 12月大豆进口量庞大 豆粕库存紧张状态有望缓解 豆油库存保持高位 对价格施压 再加上未来大量大豆到港 预计豆油库存短时间难以消化 可关注年底消费旺季的需求增量 国内棕榈油库存低位 但冬季需求淡季 低库存对价格的提振难以持久 操作建议 买菜油卖豆油持有 玉米1801多单持有

更新时间:2017-11-23 08:59:57

. 10月31日大豆早评 缺乏消息提振 美豆保持震荡

一 外盘分析 外盘变动收盘价涨跌涨跌幅基金变动 CBOT豆11972 2 3 4 0 35 73899 CBOT豆01984 2 3 0 0 30 8214 CBOT豆粕12312 2 0 2 0 06 1201 CBOT豆油1234 64 0 19 0 55 1811 BMD棕油01281510 04 2496 注 美豆11为主力合约 隔夜CBOT大豆下调 主力11合约跌幅0 35 美农月度供需报告将美豆单产意外下调 提振美豆大涨 本周在报告利多消化之后 美豆将重回基本面 目前北美大豆进入收割期 庞大的供应量是美豆上方最主要的压力因素 另一方面 南美大豆播种期天气开局不太良好 造成南美大豆播种偏慢又给市场提供支撑 综合来看 预计美豆短期仍以震荡为主 缺乏趋势性行情 二 成本及利润分析 主要品种成本升贴水FOBCNF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粕油 美湾大豆 12月 39377 0 3278 3323 105 2787 6103 美湾大豆 1月 41378 0 3285 3356 79 2793 6117 巴西大豆 3月 50385 0 3244 3323 71 2759 6041 马棕油 1月 6355965 5726 239 菜籽 1月 4623815 4198 183 2085 6472 菜籽 国产 4968 3806 1333 2975 9233 注 成本为进口到岸成本 利润为盘面压榨利润 油粕为原料成本计算后的理论价格 升贴水单位为美分 蒲式耳 FOB及CNF单位为美元 吨 其他均为元 吨 三 国内现货市场分析 大豆豆粕豆油 均价青岛均价张家港均价张家港 3625 3400 3042 2950 6066 6150 菜籽菜粕菜油 均价湖北均价黄埔均价南通 4968 4900 2413 2420 6633 6800 棕榈油玉米鸡蛋 均价广东均价长春黄冈石家庄 5792 5710 1756 1630 3 40 3 33 备注 1 豆油一级 菜油四级 棕榈油24度 玉米国标二等 2 鸡蛋单位元 斤 其余品种单位元 吨 国内主要油粕品种基差报价情况如下 豆粕 山东日照12月 1月1801 80 华东张家港12月 1月1801 70 广西11月M1801 100 广东东莞11 1月M1801 120 菜粕 广西防城港RM1801 40 豆油 山东日照12月Y1801 60 华东张家港11 1月Y1801 100 广东11月Y1801 100 棕榈油 仪征P1801 300 菜籽油 广西10月交货OI1801 170 四 总结 在供需报告利多消化之后 美豆重回基本面 目前北美大豆进入收割期 庞大的供应量是美豆上方最主要的压力因素 但另一方面 南美大豆播种期天气开局不太良好 造成南美大豆播种偏慢又给市场提供支撑 综合来看 预计美豆短期仍以震荡为主 缺乏趋势性行情 国内方面 近期豆粕库存持续下滑 部分地区供应偏紧对价格有支撑 但下游饲料消费整体表现偏弱 从需求端难以提振豆粕价格 后期仍主要关注美豆走势 豆油库存已是历史新高 11 12月大豆进口量庞大 预计豆油库存短期难以消化 国内棕榈油库存低位 豆棕价差持续缩小 玉米新粮上市施压市场 短期价格有所回调 但政策导向下长期看多不变 操作建议 豆粕剩余多单离场 买菜油卖豆油持有 玉米1801合约1650 1660逢低试买

更新时间:2017-10-31 09:26:00

. 10月30日大豆早评 缺乏消息提振 美豆保持震荡

一 外盘分析 外盘变动收盘价涨跌涨跌幅基金变动 CBOT豆11975 64 40 45 32821 CBOT豆01987 24 40 45403 CBOT豆粕12312 40 40 13 2208 CBOT豆油1234 830 320 93 5687 BMD棕油01281480 29 9006 注 美豆11为主力合约 隔夜CBOT大豆上涨 主力11合约涨幅0 45 美农月度供需报告将美豆单产意外下调 提振美豆大涨 本周在报告利多消化之后 美豆将重回基本面 目前北美大豆进入收割期 庞大的供应量是美豆上方最主要的压力因素 另一方面 南美大豆播种期天气开局不太良好 造成南美大豆播种偏慢又给市场提供支撑 综合来看 预计美豆短期仍以震荡为主 缺乏趋势性行情 二 成本及利润分析 主要品种成本升贴水FOBCNF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粕油 美湾大豆 12月 39375 0 3263 3329 83 2774 6078 美湾大豆 1月 41376 0 3270 3363 58 2780 6091 巴西大豆 3月 52384 0 3236 3329 57 2752 6030 马棕油 1月 6355925 5706 219 菜籽 1月 4683863 4224 160 2103 6558 菜籽 国产 4968 3827 1311 2966 9248 注 成本为进口到岸成本 利润为盘面压榨利润 油粕为原料成本计算后的理论价格 升贴水单位为美分 蒲式耳 FOB及CNF单位为美元 吨 其他均为元 吨 三 国内现货市场分析 大豆豆粕豆油 均价青岛均价张家港均价张家港 3625 3400 3042 2950 6066 6150 菜籽菜粕菜油 均价湖北均价黄埔均价南通 4968 4900 2413 2420 6633 6800 棕榈油玉米鸡蛋 均价广东均价长春黄冈石家庄 5792 5710 1756 1630 3 40 3 33 备注 1 豆油一级 菜油四级 棕榈油24度 玉米国标二等 2 鸡蛋单位元 斤 其余品种单位元 吨 国内主要油粕品种基差报价情况如下 豆粕 山东日照12月 1月1801 80 华东张家港12月 1月1801 70 广西11月M1801 100 广东东莞11 1月M1801 120 菜粕 广西防城港RM1801 40 豆油 山东日照12月Y1801 60 华东张家港11 1月Y1801 100 广东11月Y1801 100 棕榈油 仪征P1801 300 菜籽油 广西10月交货OI1801 170 四 总结 在供需报告利多消化之后 美豆重回基本面 目前北美大豆进入收割期 庞大的供应量是美豆上方最主要的压力因素 但另一方面 南美大豆播种期天气开局不太良好 造成南美大豆播种偏慢又给市场提供支撑 综合来看 预计美豆短期仍以震荡为主 缺乏趋势性行情 国内方面 近期豆粕库存持续下滑 部分地区供应偏紧对价格有支撑 但下游饲料消费整体表现偏弱 从需求端难以提振豆粕价格 后期仍主要关注美豆走势 豆油库存已是历史新高 11 12月大豆进口量庞大 预计豆油库存短期难以消化 国内棕榈油库存低位 豆棕价差持续缩小 玉米新粮上市施压市场 短期价格有所回调 但政策导向下长期看多不变 操作建议 豆粕剩余多单离场 买菜油卖豆油持有 玉米1801合约1650 1660逢低试买

更新时间:2017-10-30 09:34:43

. 10月25日大豆早评 缺乏消息提振 美豆保持震荡

一 外盘分析 外盘变动收盘价涨跌涨跌幅基金变动 CBOT豆119801 60 16 10295 CBOT豆01990 42 00 20 6212 CBOT豆粕12315 9 0 9 0 28 1560 CBOT豆油1234 560 41 17 161 BMD棕油012787431 57 2283 注 美豆11为主力合约 隔夜CBOT大豆持续下调 主力11合约跌幅0 61 美农月度供需报告将美豆单产意外下调 提振美豆大涨 本周在报告利多消化之后 美豆将重回基本面 目前北美大豆进入收割期 庞大的供应量是美豆上方最主要的压力因素 另一方面 南美大豆播种期天气开局不太良好 造成南美大豆播种偏慢又给市场提供支撑 综合来看 预计美豆短期仍以震荡为主 缺乏趋势性行情 二 成本及利润分析 主要品种成本升贴水FOBCNF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粕油 美湾大豆 12月 37378 0 3300 3339 111 2822 6074 美湾大豆 1月 37378 0 3300 3371 78 2822 6074 巴西大豆 3月 52387 0 3273 3339 84 2800 6027 马棕油 1月 6355863 5688 175 菜籽 1月 4884023 4169 53 2247 6738 菜籽 国产 4968 3788 1350 3041 9121 注 成本为进口到岸成本 利润为盘面压榨利润 油粕为原料成本计算后的理论价格 升贴水单位为美分 蒲式耳 FOB及CNF单位为美元 吨 其他均为元 吨 三 国内现货市场分析 大豆豆粕豆油 均价青岛均价张家港均价张家港 3625 3400 3042 2950 6066 6150 菜籽菜粕菜油 均价湖北均价黄埔均价南通 4968 4900 2413 2420 6633 6800 棕榈油玉米鸡蛋 均价广东均价长春黄冈石家庄 5792 5710 1756 1630 3 40 3 33 备注 1 豆油一级 菜油四级 棕榈油24度 玉米国标二等 2 鸡蛋单位元 斤 其余品种单位元 吨 国内主要油粕品种基差报价情况如下 豆粕 山东日照12月 1月1801 80 华东张家港12月 1月1801 110 广西11月M1801 100 广东东莞11 1月M1801 120 菜粕 广西防城港RM1801 80 豆油 山东日照12月Y1801 80 华东张家港11 1月Y1801 100 广东12月Y1801 50 棕榈油 仪征P1801 300 菜籽油 广西10月交货OI1801 170 四 总结 在供需报告利多消化之后 美豆重回基本面 目前北美大豆进入收割期 庞大的供应量是美豆上方最主要的压力因素 但另一方面 南美大豆播种期天气开局不太良好 造成南美大豆播种偏慢又给市场提供支撑 综合来看 预计美豆短期仍以震荡为主 缺乏趋势性行情 国内方面 近期豆粕库存持续下滑 部分地区供应偏紧对价格有支撑 但下游饲料消费整体表现偏弱 从需求端难以提振豆粕价格 后期仍主要关注美豆走势 豆油库存已是历史新高 11 12月大豆进口量庞大 预计豆油库存短期难以消化 国内棕榈油库存低位 豆棕价差持续缩小 玉米新粮上市施压市场 短期价格有所回调 但政策导向下长期看多不变 操作建议 豆粕剩余多单离场 买菜油卖豆油持有 玉米1801合约1650 1660逢低试买

更新时间:2017-10-25 08:58:29

. 10月24日大豆早评 缺乏消息提振 美豆保持震荡

一 外盘分析 外盘变动 收盘价 涨跌 涨跌幅 基金变动 CBOT豆11 979 6 1 4 0 14 10270 CBOT豆01 990 2 1 6 0 16 6250 CBOT豆粕12 317 1 0 3 0 09 1954 CBOT豆油12 34 24 0 08 0 23 375 BMD棕油01 2774 30 1 09 0 注 美豆11为主力合约 隔夜CBOT大豆持续下调 主力11合约跌幅0 41 美农月度供需报告将美豆单产意外下调 提振美豆大涨 本周在报告利多消化之后 美豆将重回基本面 目前北美大豆进入收割期 庞大的供应量是美豆上方最主要的压力因素 另一方面 南美大豆播种期天气开局不太良好 造成南美大豆播种偏慢又给市场提供支撑 综合来看 预计美豆短期仍以震荡为主 缺乏趋势性行情 二 成本及利润分析 主要品种成本 升贴水 FOB CNF 成本 销售收入 利润 粕 油 美湾大豆 12月 41 379 0 3304 3348 107 2832 6059 美湾大豆 1月 43 379 0 3304 3380 74 2832 6059 巴西大豆 3月 52 386 0 3263 3348 65 2797 5985 马棕油 1月 635 5797 5654 143 菜籽 1月 488 4019 4165 54 2254 6720 菜籽 国产 4968 3786 1352 3052 9101 注 成本为进口到岸成本 利润为盘面压榨利润 油粕为原料成本计算后的理论价格 升贴水单位为美分 蒲式耳 FOB及CNF单位为美元 吨 其他均为元 吨 三 国内现货市场分析 大豆 豆粕 豆油 均价 青岛 均价 张家港 均价 张家港 3625 3400 3042 2950 6066 6150 菜籽 菜粕 菜油 均价 湖北 均价 黄埔 均价 南通 4968 4900 2413 2420 6633 6800 棕榈油 玉米 鸡蛋 均价 广东 均价 长春 黄冈 石家庄 5792 5710 1756 1630 3 40 3 33 备注 1 豆油一级 菜油四级 棕榈油24度 玉米国标二等 2 鸡蛋单位元 斤 其余品种单位元 吨 国内主要油粕品种基差报价情况如下 豆粕 山东日照12月 1月1801 80 华东张家港12月 1月1801 110 广西11月M1801 100 广东东莞11 1月M1801 120 菜粕 广西防城港RM1801 80 豆油 山东日照12月Y1801 80 华东张家港11 1月Y1801 100 广东12月Y1801 50 棕榈油 仪征P1801 300 菜籽油 广西10月交货OI1801 170 四 总结 在供需报告利多消化之后 美豆重回基本面 目前北美大豆进入收割期 庞大的供应量是美豆上方最主要的压力因素 但另一方面 南美大豆播种期天气开局不太良好 造成南美大豆播种偏慢又给市场提供支撑 综合来看 预计美豆短期仍以震荡为主 缺乏趋势性行情 国内方面 近期豆粕库存持续下滑 部分地区供应偏紧对价格有支撑 但下游饲料消费整体表现偏弱 从需求端难以提振豆粕价格 后期仍主要关注美豆走势 豆油库存已是历史新高 11 12月大豆进口量庞大 预计豆油库存短期难以消化 国内棕榈油库存低位 豆棕价差持续缩小 玉米新粮上市施压市场 短期价格有所回调 但政策导向下长期看多不变 操作建议 豆粕剩余多单以2830为止损持有 买菜油卖豆油持有 玉米1801合约1650 1660逢低试买

更新时间:2017-10-24 09:35:05

. 10月18日大豆早评 美豆缺乏持续走强基础

一 外盘分析 外盘变动收盘价涨跌涨跌幅基金变动 CBOT豆11985 4 5 6 0 57 10150 CBOT豆01996 5 6 0 56 4489 CBOT豆粕12321 8 2 9 0 89 1649 CBOT豆油1233 62 0 010 03 2571 BMD棕油012741 21 0 76 7887 注 美豆11为主力合约 隔夜CBOT大豆继续小幅下跌 主力11合约跌幅0 56 上周美农月度供需报告将美豆单产意外下调 提振美豆大涨 本周在报告利多消化之后 美豆将重回基本面 目前北美大豆进入收割期 庞大的供应量是美豆上方最主要的压力因素 另一方面 南美大豆播种期天气开局不太良好 造成南美大豆播种偏慢又给市场提供支撑 综合来看 预计美豆短期仍以震荡为主 缺乏趋势性行情 二 成本及利润分析 主要品种成本升贴水FOBCNF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粕油 美湾大豆 12月 44382 1 3312 3359 103 2836 6084 美湾大豆 1月 45382 5 3315 3392 73 2838 6089 巴西大豆 3月 56390 2 3266 3333 82 2749 6193 马棕油 12月 635 5793 5616 177 菜籽 1月 4703856 4186 130 2175 6451 菜籽 国产 4968 3807 1332 3063 9084 注 成本为进口到岸成本 利润为盘面压榨利润 油粕为原料成本计算后的理论价格 升贴水单位为美分 蒲式耳 FOB及CNF单位为美元 吨 其他均为元 吨 三 国内现货市场分析 大豆豆粕豆油 均价青岛均价张家港均价张家港 3625 3400 3041 2950 6077 3625 菜籽菜粕菜油 均价湖北均价黄埔均价南通 4968 4900 2413 2420 6631 6800 棕榈油玉米鸡蛋 均价广东均价长春黄冈石家庄 5798 5710 1755 1630 3 40 3 33 备注 1 豆油一级 菜油四级 棕榈油24度 玉米国标二等 2 鸡蛋单位元 斤 其余品种单位元 吨 国内主要油粕品种基差报价情况如下 豆粕 山东日照11月 1月1801 100 华东张家港10月 1月1801 80到100 广西现货10月M1801 50 广东东莞11月M1801 100 菜粕 广东未报 广西防城港10月RM1801 90 豆油 山东日照10月基差平水 华东张家港10月Y1801 100 广东10月平水 广西未报 棕榈油 仪征未报 菜籽油 张家港10月交货OI1801 10 广西10月交货OI1801 200 广东未报 四 总结 在上周的供需报告利多消化之后 美豆重回基本面 目前北美大豆进入收割期 庞大的供应量是美豆上方最主要的压力因素 但另一方面 南美大豆播种期天气开局不太良好 造成南美大豆播种偏慢又给市场提供支撑 综合来看 预计美豆短期仍以震荡为主 缺乏趋势性行情 国内方面 近期豆粕库存持续下滑 部分地区供应偏紧对价格有支撑 但下游饲料消费整体表现偏弱 从需求端难以提振豆粕价格 后期仍主要关注美豆走势 豆油库存已是历史新高 11 12月大豆进口量庞大 预计豆油库存短期难以消化 国内棕榈油库存低位 豆棕价差持续缩小 玉米新粮上市施压市场 短期价格有所回调 但政策导向下长期看多不变 操作建议 豆粕多单可部分止盈 买菜油卖豆油持有 玉米1801合约逢低试买

更新时间:2017-10-18 08:54:18

. 10月9日大豆早评 出口需求旺盛支持豆价

一 外盘分析 外盘变动收盘价涨跌涨跌幅基金变动 CBOT豆11973 4 20 43 8387 CBOT豆01983 4 3 60 37 4894 CBOT豆粕12319 5 1 90 60 904 CBOT豆油1233 1 0 050 15 970 BMD棕油122732 150 55 1174 注 美豆11为主力合约 中国节日期间三因素支持美国CBOT大豆走强 一是出口需求旺盛 二是大豆收获遇阻 三是南美天气引发市场担忧 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 美豆最新一周出口销售数量为1016100吨 符合市场预期 但是 报告显示新豆收割进度只有22 落后市场预期的25 也不敌五年平均值26 同时巴西和阿根廷方面天气恶劣 影响大豆播种 也对价格造成支撑 二 成本及利润分析 主要品种成本升贴水FOBCNF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粕油 巴西大豆 10月 77384 132093269 9127126051 美湾大豆 10月 55376 032273302 7527276084 美湾大豆 11月 51374 532163269 9827186064 马棕油 11 12月 63556785524 154 菜籽 1月 474386440811621436510 菜籽 国产 49683704 143430169164 注 成本为进口到岸成本 利润为盘面压榨利润 油粕为原料成本计算后的理论价格 升贴水单位为美分 蒲式耳 FOB及CNF单位为美元 吨 其他均为元 吨 三 国内现货市场分析 大豆豆粕豆油 均价青岛均价张家港均价张家港 3624 3450 2934 2850 6118 6250 菜籽菜粕菜油 均价湖北均价黄埔均价南通 4968 4900 2391 2370 6510 0 棕榈油玉米鸡蛋 均价广东均价长春黄冈石家庄 5762 5750 1761 1650 3 50 3 47 备注 1 豆油一级 菜油四级 棕榈油24度 玉米国标二等 2 鸡蛋单位元 斤 其余品种单位元 吨 国内主要油粕品种基差报价情况如下 豆粕 山东日照10月1801 70 华东张家港现货1801 60 10 1月1801 90 广西现货9月M1801 50 广东东莞10月M1801 110 菜粕 广东9月基差报价1801 130 广西防城港9 10月RM1801 140 豆油 山东日照现货Y1801 40 华东张家港11 12月Y1801 180 广东现货Y1801 40 广西未报 棕榈油 仪征1801 350 菜籽油 张家港10月交货OI1801 30 广西9月交货OI1801 200 广东9月1801 240 四 总结 中国节日期间三因素支持美国CBOT大豆走强 一是出口需求旺盛 二是大豆收获遇阻 三是南美天气引发市场担忧 但目前全球大豆供应充足 除非大面积的灾害发生影响新豆产量 否则大豆不具备大涨的基础 国内方面 部分饲料企业节前备货使油厂出货好转 部分油厂停机计划也让豆粕市场短期供应偏紧 对价格有提振 但节日过后需求暂时回落 价格预计将重新调整 方向性趋势主要跟随美豆 油脂方面 豆油库存仍然在高位稳定 棕榈油库存有所恢复 但国内双节过后需求下滑 油脂基本面缺乏亮点 玉米新粮上市步伐将会逐步加快对市场施压 近日燃料乙醇政策提振玉米市场 但持续性有限 玉米整体仍以区间运行对待 操作建议 节后需求回落 暂时观望

更新时间:2017-10-09 09:03:00

. USDA报告利空已尽 农产品春寒未褪

昨日 大宗商品农产品板块整体上扬 在4月12日凌晨美国农业部 USDA 4月份供需报告发布后 市场利空出尽迎来上涨 回望一季度 农产品市场整体表现低迷 多品种收跌 农产品板块多头配置优势黯淡 展望二季度 部分分析人士明确看好白糖期货 认为其将冲击新高 而其他品种延续震荡局面概率较大 豆类 谷物徘徊于7 10年低位 USDA4月份供需报告数据未给市场带来太多意外 本次供需报告预计2016 2017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为8741万吨 印证了此前分析师 ldquo 供应过剩 rdquo 的预期 美国豆类期货在利空消息下重挫后迅速拉起 截至发稿时 美国大豆主力合约上涨0 72 豆粕期货上涨0 91 玉米期货上涨0 22 小麦期货上涨0 18 国内市场方面 截至4月12日收盘 农产品期货板块 油脂期货全线下挫 豆粕 白糖 棉花 小麦 菜籽 菜粕期货上扬但幅度不大 分析人士认为 本次USDA报告与预期偏差不大 对农产品期货影响有限 国内品种则更多受制于各自基本面 新纪元期货农产品研究员王成强认为 USDA4月供需报告中 美豆产量43 07亿蒲 上月43 07 压榨19 40亿蒲 上月19 40 出口20 25亿蒲 上月20 25亿蒲 以上数据维持不变 期末库存4 45亿蒲 上月4 35亿蒲 预期4 47亿蒲 巴西产量11100万吨 上月10800万吨 预期10986万吨 去年9650万吨 阿根廷产量5600万吨 上月5550万吨 预期5600万吨 去年5680万吨 美豆期末库存小幅上调 巴西 阿根廷产量也如期上调 基本符合预期 南美产量增加可能会导致全球大豆供应过剩量迅速增加 因此USDA将全球2016 2017年度大豆年末库存预估上调459万吨至8741万吨 与历史高位的产量和库存相对应的是 豆系或谷物价格整体处于近7年到10年的低位区域 供过于求的熊市波动特征较为突出 期权 期货 USDA报告窗口游击 新市场豆粕期权方面 长江期货期权业务部副总经理李富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昨日是豆粕期权上市交易的第7个交易日 市场成交量再次突破4万手 上市首日在4万手以上 由于USDA报告结果符合市场预期 并未给豆粕期货价格带来太大波动 从豆粕期权成交看 投资者对主力月份 M1709 虚值看涨期权的参与积极性较高 这可能部分反映出投资者在运用期权来捕捉反弹收益 主力月份的隐含波动率昨日上升 但低于上市首日 处于相对合理水平 从期权整个交易情况看 投资者相对理性 做市商功能发挥明显 并未有明显的套利机会出现 业内人士指出 USDA供需数据常常被投资者当作估计农产品价格风向标 每逢报告发布窗口时期 农产品期货常常出现波动加剧的情形 在报告数据令人很意外时 农产品往往出现大涨或大跌行情 USDA报告擅长 ldquo 变脸 rdquo 由来已久 部分研究人士对报告的权威性提出质疑 USDA虽在数据的准确性上力保自己的权威地位 但他们可以通过控制发布时间 考察范围等方式来 ldquo 偷偷 rdquo 影响市场 无论如何 在报告引起的大行情中 不乏一些狙击猎手 以往 国内猎手常常通过期货市场验证自己的判断 猎取波动收益 随着新工具豆粕期权的推出 似乎给了这些投资者更多游刃的空间 李富建议 如果客户之前没有进行期货操作 单纯地想用期权来捕捉收益的话 建议同时买M1709的平值附近看涨和看跌期权 在豆粕期权上 考虑到目前豆粕市场本身基本面偏空 且预期也是偏空 所以前期的期货空单已有盈利 这时会建议前期已有盈利的期货空单买M1709平值附近的看涨期权 锁定利润 且保留期货继续下跌的盈利机会 ldquo 期权结合期货的操作 比单纯利用期货或期货工具的风险相对较低 比较适合期权上市初期投资者操作 rdquo 李富说 二季度白糖期价有望创新高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综合各农产品指数观察 就一季度而言 除玉米 玉米淀粉 鸡蛋等收涨外 农产品期货整体下跌 表现低迷 饲料板块玉米 豆粕分化严重 整体来看 截至目前 农产品板块仍未褪尽寒意 据生意社统计 3月份油脂板块下跌幅度与2月份基本保持一致 跌幅接近5 3月份农副榜单价格跌幅前四均为油脂品种 豆油 跌幅为9 47 菜籽油 跌幅为7 78 棉籽油 跌幅为5 81 和棕榈油 跌幅为4 36 二季度农产品行情会否出现反转呢? 王成强认为 4月初 豆系市场价格已计入美豆季度库存及种植意向面积均高于预期的利空冲击 美豆 美粕均跌入去年秋季的收割季低位区域 预计将启动技术面的超跌反弹行情 国内配合水产养殖需求备货启动 菜粕 豆粕等反弹幅度偏大 长期来看 除非迫于美国农业经济所面临的压力而缩减种植相应谷物面积 或遭遇天气不可抗力出现一定减产 否则 当前全球主要国家作物均实现历史性丰产的背景下 本年度农产品价格的表现或将稀疏平常 震荡或寻底是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发展方向 软商品 油脂 玉米期货方面 华泰期货研究认为 二季度 在原糖底部盘整 淀粉糖出现替代 资金紧张导致国内商品低迷 国内抛储及走私抬头的情况下 国内糖上升幅度并不会太大 而到了夏季 随着对厄尔尼诺的炒作 国内快速去库存及夏季消费旺季 中秋备货和进口政策尘埃落定的情况下 届时糖价有望出现新高 棉花市场多空因素交织下将继续以震荡为主 油脂方面 国内棕油库存维持在57万吨附近 市场走货较差 菜油近期现货市场库存压力较大 2013年菜油目前已快拍完 之前抛储暂停 但市场消化库存需要时日 豆油库存压力短期也难有好转 短期看跌油脂 玉米及淀粉方面 玉米与淀粉期货9月合约增仓跌破60天均线 主要源于市场抛储政策消息 目前玉米主要体现为贸易成本与下游需求之间的博弈 淀粉则主要体现为供需与成本的博弈 后期重点关注抛储带来的冲击 建议谨慎观望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 王成强指出 大宗商品市场目前需注意金融避险情绪或系统性驱动力 其负面溢出性影响将对农产品价格带来干扰 例如美国空袭叙利亚的扰动 朝核危机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而4月下旬5月初将迎来法国总统大选 恐加剧市场动荡 上半年风险释放的压力不减 选择多头策略需尤为谨慎

更新时间:2017-04-13 07:58:09

. 全球油籽2022年第48周综述 特斯拉搅局 生物燃料市场僧多粥少

截至2022年12月2日的一周 全球油籽价格涨跌互现 最引人关注的事件莫过于美国豆油期货暴跌 本期报告里我们将重点讨论引发豆油暴跌的美国环保署生物燃料提案 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CBOT 的2023年1月大豆期约报收14 385美元 蒲 比一周前上涨0 2 美湾11月船期的1号黄大豆现货平均报价为每蒲15 685美元 比一周前下跌0 7 CBOT的1月豆粕报每短吨424 1美元 比一周前上涨4 4 1月豆油期货报收每磅65 22美分 比一周前下跌9 1 泛欧交易所 Euronext 的2023年2月油菜籽期约报收566 75欧元 吨 比一周前下跌3 9 洲际交易所 ICE 的3月油菜籽报收841 7加元 吨 比一周前上涨4 5 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现货报价为每吨589美元 含33 出口税 比一周前下跌0 5 周五ICE美元指数报收104 500点 比一周前下跌1 3 美国环保署提议未来三年掺混目标 美国环保署 EPA 周四公布的未来三年掺混目标显示 2023年到2025年期间美国生物燃料总体增长约20亿加仑 包括生物柴油在内的先进生物燃料的供应仅仅增长2亿加仑 而该行业的产能已经远远高于环保署规定的数量 芝加哥国际期货公司分析师称 大多数交易商预计2023年的可再生燃料掺混要求将增加10到15亿加仑 而实际公布的增加量只有1 9亿加仑 从2022年度206 3亿加仑提高到了208 2亿加仑 特斯拉搅局 周四EPA提议创建一个e RIN 从而将可再生燃料计划扩大到电动汽车 这表明拜登政府将减少汽车碳排放的重点放在推进电动汽车行业发展 而不是使用更多农作物生产生物燃料 意味着 quot 食品vs燃料 quot 之争的结果更有利于食品 所谓食品燃料之争 是指应当将更多农作物用来生产食品还是可再生燃料 一个多月前就有媒体报道称 特斯拉公司帮助拜登政府制定了e RIN计划 按照周四公布的提案 如果使用可再生资源 例如从垃圾填埋场的沼气 作为电动汽车动力 就有资格生成 quot D3 quot RIN 随着e RIN从2024年1月1日生效 D3类RIN也将从2023年的7 2亿份大幅提高到2025年时将高达21 3亿份 每份代表1加仑生物燃料 按照EPA提案预测 特斯拉这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将在2024年生成多达6亿个e RIN 到2025年将产生12亿个 特斯拉每生产基于可再生燃料的6 5千瓦时电动电池 就可以生成一份e RIN 油菜籽也来分一杯羹 EPA还首次允许油菜籽菜籽油进入可再生燃料项目 使用油菜籽 菜籽油 生产的生物柴油 可再生柴油 航空燃料以及加氢处理的取暖油 如果是通过加氢处理工艺生产 有资格生成D4类RIN 如果是通过共同加工可再生的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的工艺生产 有资格产生D5类RIN 使用加氢处理工艺使用菜籽油生产的石脑油和液化气也有资格生成D5类RIN 通过酯化工艺从菜籽油中生产的生物柴油和取暖油有资格生成D4 RIN 僧多粥少 RIN下跌 生物柴油生产利润下滑 我们可以把RIN理解为一种合规货币 EPA批准的生产设施 如特斯拉 每生产1加仑可再生燃料 包括乙醇 生物柴油 可再生柴油和其他先进生物燃料 就可以生成一个38位的RIN代码 可以卖给那些需要完成合规任务的美国炼油厂 这就相当于货币池子变大了 而基于豆油的先进生物燃料的掺混要求低于预期 意味着需要购买RIN的需求减少了 反过来对RIN价格构成压力 进一步挤压生物燃料生产商的利润率 大豆压榨利润大幅下滑可能引发多头进一步在大豆市场平仓 周四EPA公布掺混目标后 每份RIN交易价介于1 65美元至1 70美元之间 低于上一交易日的1 84美元 大豆行业表示不满 EPA目前正在征求各方面对提案的反馈 2月10日定为反馈截止日期 EPA承诺在2023年6月14日之前最终确定该规则 明年1月10日将在国会举行公开听证会 美国生物柴油和高级生物燃料团体直言不讳的提出异议 认为提案未能反映美国可再生柴油和其他产品的增长 美国清洁燃料行业协认为EPA大大低估了现有的生物柴油产量 并且未能为该行业已经投资的额外产能提供需求增长空间 其中包括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 美国大豆协会 ASA 说 未来三年的掺混要求显示EPA对生物柴油的承诺开了倒车 ASA总裁布拉德 middot 多伊尔在EPA公告后发布声明称 美国大豆行业已经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已经用于建设和发展支持这一行业所需的基础设施 拜登总统也明确承诺减缓气候变化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但是EPA的提案对生物燃料投资和行业发展 quot 踩了刹车 quot 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 到2024年时美国可再生柴油产能将从2020年的不到10亿加仑增长到超过50亿加仑 豆油预计将成为最主要的原料 截至2022年2月 美国当前的可再生柴油生产能力为15亿加仑 周四美国环保署表示 已经宣布的新可再生柴油产能超过50亿加仑 但是很可能不是所有这些宣布的项目都会建成 而且不是所有完工的项目都会在未来三年生产可再生柴油 环保署认为 鉴于可再生柴油厂的高成本 原料来源将很重要 如果不能保证有足够的原料来实现产能 那么已经宣布的可再生柴油工厂似乎更有可能不会建造 美国大豆出口步伐放慢 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 截至11月24日当周 美国2022 23年度大豆净销售量为69万吨 和上周基本持平 当周对中国销售93万吨 上周72万吨 去年同期66万吨 2022 23年度迄今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总量 已装船和未装船销售量 为3730万吨 同比增加0 4 前一周同比增1 4 其中对中国销售2260万吨 同比增10 9 前一周同比增9 8 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的分析师称中国买入了4到5船1月船期的美国大豆 5到7船2月 3月船期的巴西大豆 中国正在完成1月份的采购计划 2月份将转至南美大豆 阿根廷大豆销售步伐加快 周三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 BCR 称 周二 11月29日 阿根廷农户销售了567 815吨大豆 再次刷新两个月来的最高单日销量 比周一的销售量298 911吨提高了90 从11月28日到12月31日 阿根廷政府将大豆销售的汇率为230比索兑1美元 比按照官方汇率销售大豆的收入高出近40 从而鼓励农户积极卖出大豆 在优惠汇率实施前 11月25日的销售量量只有78 303吨 这是阿根廷政府第二次实施大豆优惠汇率 此前在9月5日到30日期间 阿根廷曾实施200比索兑1美元的优惠汇率 当时的官方汇率在140比索 这有助于农户一个月内销售1330万吨大豆 而通常阿根廷农户每月销售大豆的数量为440万吨 阿根廷下周天气干燥炎热 11月份南美天气一直干燥 11月份的中上旬 几乎整个南美大陆主要种植区的降水量都低于正常水平 自10月底以来的30天里 阿根廷和巴西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大约比正常值低了30到75毫米 1 2到3英寸 大约是正常降雨量的30 60 最近巴西东北部降雨有所改善 巴拉圭降雨接近或高于正常 阿根廷最南部种植区出现局部大雨 但是阿根廷主要农业区以及巴西南部和中部的降雨仍然低于正常 远期气象模型显示 12月份巴西南部和阿根廷的降雨将低于正常水平 未来10天 巴西整个大豆种植带的降雨预计正常到高于正常水平 未来10天阿根廷南半部整个地区更加干燥 本周末和下周阿根廷各地将出现高温干燥天气 此前普遍的干旱已经减缓了阿根廷春季大豆和玉米播种 12月1日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表示 由于天气持续干旱 阿根廷超过三分之一的早播大豆评级一般到差劣 12月第一周的天气不会有任何显著改善 气温将高于正常水平且降雨持续不足

更新时间:2022-12-05 08:13:59

. 2022年度奶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

1 2022年奶业生产与贸易情况 1 1 国际方面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 全球奶业主要生产国家的原料奶总产量连续下降 至2022年6月 主要生产国月度总产量连续10个月下降 自2022年7月开始 主要生产国的总产量再次回到增长轨道 截至2022年10月 主要生产国当月总产量同比增长0 49 但是12个月累计总产量同比仍减少0 51 其中新西兰月度总产量连续15个月减少 由于供需偏紧和成本上涨 2022年主要国家原料奶价格总体都有较大幅度上涨 在成本上涨和原料奶供需紧张等因素的驱动下 2022年全球乳制品价格总体趋涨 下半年随着供需紧张关系缓解 乳制品价格转为下降 全年乳制品价格指数均值142 46 比2021年全年平均价格指数高23 35个百分点 在贸易方面 2022年美国折原料奶后的乳制品出口量继续增长 新西兰基本与2021年持平 欧盟出口量 扣除欧盟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后的净出口量 下同 出现明显下降 主要出口国的出口总量与2021年相比略有下降 1 2 国内方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22年中国奶牛养殖业生产能力继续增长 牛奶总产量3 932万t 同比增幅达到6 8 全年奶类总产量预计将首次超过4 000万t 奶牛单产9 2 t 较2021年的8 7 t提升500 kg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导致乳制品需求下降 2022年原料奶供给出现阶段性过剩并驱动原料奶价格下行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 原料奶全年均价4 16元 kg 同比下降3 1 由于饲料粮长期供给不足 加上俄乌冲突与国际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 2022年饲料投入品价格和原料奶生产成本都继续升高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 2022年12月末全国玉米 豆粕均价分别为3 05元 kg和5 07元 kg 分别同比增长1 5 和23 6 中国乳制品生产以液态奶为主 奶粉为辅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22年乳制品产量3117 7万t 同比增长2 0 乳制品贸易方面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 2022年我国共计进口各类乳制品339 9万t 同比减少16 3 这是自2015年以来中国乳制品进口总量首次出现下降 其中 进口干乳制品239 8万t 同比减少13 3 进口液态奶100 1万t 同比减少22 8 这也是液态奶进口量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中国乳制品出口量很小 主要产品为婴幼儿配方粉 大包粉 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我国香港地区 2022年我国共计出口各类乳制品4 47万t 同比减少1 2 其中出口干乳制品1 46万t 同比减少14 3 出口液态奶3 0万t 同比增加6 8 2 2022年国际奶牛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2 1 繁殖与育种技术进展 2 1 1 奶牛关键性状遗传机制解析和遗传标记挖掘取得重要进展 高通量测序技术加快了奶牛重要性状遗传机制研究进程 截至2022年底 已报道7 383 9 958 11 911 2899个与牛产奶量 乳蛋白率 乳脂率和体型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组座位 QTLs https www animalgenome org 牛性状分子调控机制的组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英国爱丁堡大学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 中国农业大学等合作 构建了牛的基因型 表达量图谱 CattleGTEx 包括了牛的100多种组织和细胞类型的表达谱 21种组织的DNA甲基化图谱 定位了调控牛43种重要经济性状的候选基因 成果发表于 自然 遗传学 Liu等 挖掘出部分新性状的遗传机制 美国 日本学者研究证明牛奶导电率 h2 0 39 0 50 牛奶流量 h2 0 37 启动泌乳时间 h2 0 22 和挤奶时间 h2 0 29 具有中高遗传力 可作为遗传改良目标性状 Gloria等 Kawakami等 Martin等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GWAS 鉴定出40个与先天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组区域 Carthy等进行8年研究发现 娟姗牛肠门闭锁与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区域有关 中国农业大学报道了导致奶牛胚胎早期死亡的IFT80基因突变 Yang等 2 1 2 利用多组学信息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 2022年研究者将多层次的组学数据应用在遗传评估模型中 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Legarra和Christensen提出了GOBLUP Genomics omics BLUP 模型 分析中先估计多组学信息对复杂性状的影响和剩余育种值 然后再估计经多组学信息介导的基因组育种值 Mediated Breeding Values 可以提高复杂性状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 Arneson等通过DNA甲基化芯片位点信息 捕捉到所有环境因素引起的表观修饰表达变化 弥补了SNP芯片位点信息捕捉到的随机遗传效应 有助于进一步完善G times E模型 在哺乳动物中已开发一款36K保守CpG的芯片 涵盖200个物种的特定跨物种突变 2 1 3 奶牛快繁技术研究不断深入 2022年奶牛快繁技术不断深入 Zhu等应用核糖体图谱结合转录组测序首次揭示了牛卵母细胞以及植入前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mRNA选择性翻译的调控方式 为卵子高效利用和胚胎发育调控提供了潜在的调控靶点 体外胚胎生产体系不断优化 胚胎培养液中血清类型和调控因子的筛选有效提高了囊胚率和移植妊娠率 Amaral等 外泌体可能在调控胚胎 输卵管 子宫细胞间通讯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Bastos等 通过改进程序 Nabi等 添加辣椒精 N 氨甲酰谷氨酸 能量平衡等以提高情期受胎率 阿根廷依据母牛发情表现追加GnRH给药次数 提高配种后的情期受胎率达58 5 Tschopp等 2 2 饲料与营养技术进展 2 2 1 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 蛋白水平和过瘤胃氨基酸的应用仍是研究重点 Doran等报道 与18 粗蛋白相比 泌乳后期放牧奶牛饲喂14 粗蛋白水平补充料在不影响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前提下增加了0 9 kg d的干物质采食量 但氮利用率降低了2 3 Hisadomi等研究发现围产期奶牛饲喂过瘤胃谷氨酸可增加采食量和饲料消化率 产犊后减少体脂和蛋白质的动员 对产奶量无影响 Ding等给泌乳奶牛静脉灌注精氨酸 发现可通过提高产奶量和促进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增加乳脂产量 2 2 2 碳水化合物营养 碳水化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以及饲料资源的开发等方面 Jenchieh等发现添加0 5 mL纤维溶酶对奶牛的采食量 泌乳性能以及消化率均有提高 但添加过高也会对奶牛产生负面影响 Ravelo等采用体外试验 用糖蜜或浓缩乳清渗透液代替日粮中的玉米 发现浓缩乳清渗透液代替组的总挥发酸显著高于糖蜜替代组 在等能等氮的前提下 Wesley等分别使用玉米农副产品代替全株玉米青贮 粗料代替 使用柑橘颗粒和玉米酒酿代替湿玉米麸质饲料 精料代替 结果显示粗料替代后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升高 精料替代后奶牛产奶量 乳蛋白 乳脂以及乳糖产量均显著升高 2 2 3 奶牛脂肪 酸 营养 脂肪 酸 对于犊牛日增重 泌乳牛产奶量 乳脂肪率 炎症等均有影响 饲喂含 alpha 亚麻酸的亚麻油 日粮补充棕榈脂肪酸或大豆油可提高犊牛的日增重 Jasem等 奶牛日粮组合添加 alpha 亚麻酸和亚麻籽油 Pereira等 菜籽油 Razzaghi等 有机硒 VE 葵花籽油 Saran等 均会提高产奶量 在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 Huang等 补充氢化棕榈脂肪酸 Pacheco等 会增加乳脂含量 相较于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更有效地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 使机体更容易发生炎症反应 Vanacker等 Feng等 2 2 4 奶牛营养与环境 提高氮和碳的利用可以有效降低氮和甲烷的排放 饲喂草地雀麦 Beltran等 甜叶菊干草 Jiang等 枯草芽孢杆菌和麦落菌提取物 Jia等 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外源 beta 甘露聚糖酶 Tewoldebrhan等 可提高氮利用 日粮补充大豆油和葡萄籽单宁提取物 Thanh等 高脂肪含量的辣椒油树脂和丁香精油混合物 Silvestr等 均可降低奶牛甲烷产量 2 3 奶牛疾 疫 病防控研究进展 2 3 1 传染性疾病 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是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人畜共患病 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鉴别蛋白的筛选一直是研究热点 Novak等研发了1种可用于鉴别诊断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的布鲁氏菌血清型的免疫层板方法 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 9 和100 Novoa等研发了1种检测牛奶中布鲁氏菌抗体的间接ELISA试剂盒 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 61 和98 79 Tarrahimofrad等研制了1种多表位肽类疫苗 可预防羊布鲁氏菌 猪布鲁氏菌和牛布鲁氏菌 Subramanian等报道了1种基于ESAT 6 CFP 10和Rv3615c多肽组成的结核皮试方法 可以鉴别自然感染和芽孢杆菌 卡介苗 疫苗免疫牛只 特异性较好 其他传染病的研究也在有序推进 Wernike等发现 市售的BVDV ELISA试剂盒和抗体对阴性样品的检测准确率都比较高 但对阳性样品尤其是牛奶样品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Klimowicz Bodys等报道 多次接种含有BVDV 1a灭活疫苗的怀孕母牛和胎牛无法完全预防其他BVDV亚基因型感染 甚至有导致胎儿发生PI感染的可能 Klimowicz Bodys等 Petrini等报道 IBR标记疫苗对野生型BHV 1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但对野生型BHV 1感染潜伏期无免疫效果 伊维菌素具有抗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和羊痘病毒效果 Toker等 Penterman等发现奶牛出现牛支原体病征前后都可以检测出牛支原体 且犊牛和育成牛也都可以检测出牛支原体 2 3 2 常见普通病 2022年奶牛常见普通病监测和防控方面技术成果主要集中在乳房炎 犊牛腹泻 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病 低钙血症及瘤胃酸中毒等 MIR光谱数据与SCS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预测临床乳房炎的发生 Rienesl等 血液代谢组学分析可用于诊断亚临床乳房炎 Zhang等 FN1和APOC4可能是诊断犊牛湿热泄泻的潜在临床生物标志物 IgA产生 咖啡因代谢 嘌呤代谢和PI3K信号通路的肠道免疫网络是治疗犊牛湿热泄泻的候选靶点 Yan等 益生菌可改善肠道健康 降低腹泻发生 如戊糖山球菌RM119 Jayswal等 双歧杆菌 干酪乳杆菌 粪链球菌等多菌株益生菌 Wu等 Guo等 Stefańska等 miR 26a和MAP3K8可能是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Huang等 围产期能量负平衡是奶牛脂肪分解过程的氧化应激加剧了脂肪分解和炎症反应 进一步促进氧化应激 Zachut等 位于牛常染色体BTA6和BTA16上的2个主要区域与奶牛低钙血症相关 Cavani等 酮病奶牛导致该胎次患有蹄底溃疡和白线蹄病的数量是对照奶牛的0 66倍 Wynands等 泌乳第1周发生酮病的奶牛该胎次产奶量减少3 7 kg d 且与繁殖性能及淘汰率呈显著相关 而泌乳第2周发生酮病的无此现象 Rodriguez等 饲料添加维生素D及镁利于围产期奶牛维持钙稳态 Poindexter等 Lobo等 产后注射氨基酸 Chandler等 棕榈脂肪酸钙盐 Dos等 乙酸钠 Matamoros等 可改善能量和乳脂代谢 2 4 奶牛环境控制和卫生研究进展 2 4 1 奶及奶制品中嗜冷菌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生乳中运输中的嗜冷菌显著影响乳制品质量 2022年度 研究者重点从嗜冷菌的来源 热加工处理对嗜冷菌的影响 嗜冷菌残留对乳制品质量进行了研究 Longhi等发现奶罐车生乳均含有荧光假单胞菌 60 含有恶臭假单胞菌 并且装载牧场数量最多的奶罐车中假单胞菌的蛋白水解强度较大 Balthazar等发现葡萄球菌是第1天巴氏杀菌羊奶样品中最普遍的属 而假单胞菌在冷藏15 d后成为相对丰度最高的属 Ummugul等发现运输条件对生乳中菌落总数计数有影响 微滤处理后生乳中的菌落总数明显减少 膜孔径越小 除菌效果越好 Luiz等发现较高的嗜冷菌与蛋白分解指数有关 而酸度和游离脂肪酸指数更高 2 4 2 奶牛舍环境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牛舍建筑领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牛舍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方面 Kic等研究表明 饲养干奶牛 泌乳牛或围产牛阶段采用砖砌牛棚具有更好的储热性 Bleizgys等发现围护结构隔热效果好的牛舍可以为奶牛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在热应激评价及降温方面 开展了热浪来袭时奶牛对热的耐受性和适应性模型研究 Hut等 研发了将牛奶产量和天气信息相结合 红外热成像技术等奶牛热应激评价方法 Mbuthia等 Bang等 Foroushani等提出了一种初步评估蒸发冷却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图解方法 绘制完的干湿图可指示是否需要蒸发降温以及降温效率 2 4 3 奶牛粪污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准确测算奶牛肠道甲烷排放量相关研究较为集中 如牛奶中红外反射光谱 人工神经网络与偏最小二乘相结合 示踪气体分散法 气体排放测量数据同步 匹配滤波器等方法可用于奶牛养殖过程的甲烷排放估算 Crompton等 Shadpour等 Vechi等 Milkevych等 在废弃物处理利用方面 关注奶牛场污水中磷回收利用 Behjat等 混凝人工湿地和混凝间歇砂滤等奶牛场污水处理技术 Mohamed等 Mohamed等 基于厌氧发酵热电联产和沼肥农田利用的奶牛场废弃物管理过程温室气体减排方案 每年可减少3 280万t CO2当量 且产生1 700万t有机肥料 Villarroel Schneider等 2 4 4 奶牛智能化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在非接触式智能感知技术研究领域 借助计算机视觉实现对奶牛体重 体型 体况 跛行 发情以及呼吸等行为的监测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最新研究表明 利用RGB D图像 Na等 和奶牛全身3D图像 Xavier等 通过建模可实现奶牛体重估计 Li等和Kang等利用三分支网络和YOLOv4算法检测奶牛跛行 检测精度分别达到97 5 和98 5 Wang等和NOE等对奶牛爬跨行为进行检测 检测精度分别达到了94 3 和95 5 在奶牛穿戴式智能感知技术研究领域 设备检测精度不断提高 主要通过集成了加速度 角速度 RFID等信息的智能项圈 Tran等 脚环 Achour等 等设备获取奶牛状态及行为信息 实现对奶牛采食 运动与发情行为的监测 2 5 乳制品加工研究进展 2 5 1 国际液态奶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如何在乳品加工过程中保留更多的天然免疫活性成分仍然是乳制品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表明紫外线 UV C 处理可以有效保留牛乳中关键生物活性成分 同时杀灭乳中病原体和腐败菌 Tedeschi等 与热加工相比 超声处理 US 的牛乳中乳蛋白消化率更高 并且其蛋白含量也显著提高 Wang等 相比于UV和US处理 高压加工 HPP 能更好地保留牛奶的营养成分和风味 例如防止UV处理导致的维生素损失和来自US处理造成的牛乳风味劣化 Pitino等 冷等离子体 CP 可以通过最小的质量变化来加工牛奶和乳制品 实现牛奶和乳制品的非热巴氏杀菌或灭菌 Nikmaram等 Martysiak urowska等发现微波加热不会导致蛋白质降解 并且微波加热后脂肪酸组成没有变化 2 5 2 国际奶粉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国际奶粉产业研究聚焦于奶粉营养成分和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革新 新型比率荧光传感器成功用于奶粉中痕量水的定量检测 具有高灵敏度和高效性 Li等 硼酸盐亲和交联放大动态光散射 BAR DLS 免疫分析技术能够极大地缩短奶粉中乳铁蛋白的检测时间 实现乳铁蛋白快速灵敏便捷的即时检测 Zhu等 婴儿配方奶粉中添加适量胆碱对于婴儿脑部发育发挥积极作用 Zhang等建立了一种比色法实现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胆碱的快速检测 空心共价有机骨架 HCOF 结合固相微萃取 mdash mdash 高效液相色谱或液质联用技术 SPE HPLC HPLC MS MS 能有效地对婴儿配方奶粉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黄曲霉毒素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和控制 Yang等 2 5 3 国际干酪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国际干酪产业规模和市场需求较大 干酪的安全和保存仍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高密度二氧化碳 DPCD 技术处理干酪对酵母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 能够减缓干酪的蛋白水解 pH和颜色变化 有助于挥发性特征风味的保持 Song等 高水分马苏里拉干酪 HMMC 经过羧甲基纤维素 CMC 或羧甲基纤维素 纳他霉素 CMC N 涂层处理后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性 可使干酪保质期延长1倍 植物乳植杆菌作为辅助发酵剂 能够延缓干酪的真菌腐败 提高干酪的安全性 后生元对干酪贮藏期间的腐败菌也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 Prabawati等 Sharafi等 3 2022年国内奶牛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3 1 遗传育种技术研发进展 3 1 1 解析了奶牛关键性状遗传机制 挖掘了遗传标记 针对荷斯坦牛通过GWAS 血液转录组分析 验证了MET GnRH1 SP1 RPL23A ACACB SERPINE2 PKLR ALDH18A1和MAT2A基因SNP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对奶牛乳房 产奶等性状具有遗传效应 许静漪等 Du等 Ye等 乳肉兼用牛相关研究取得进展 柴河等通过对不同外血比例的三河牛的生产性能进行分析 发现引入德系西门塔尔牛对三河牛的体重 体尺 肉用和产奶性能均有很显著的改良效果 对新疆褐牛不同冻精来源后裔生产性能对比分析发现 德系后裔的305 d产奶量 乳蛋白率 乳脂率显著优于美系后裔及新疆褐牛 王彩云等 皮下脂肪中leptin基因可能参与新疆褐牛肉质形成过程 李红波等 西门塔尔牛在群天数和生产寿命的遗传力范围在0 03 0 08之间 均为低遗传力性状 李雪等 3 1 2 完成了全国奶牛遗传评估和基因组评估工作 中国使用CPI和GCPI进行选择 2022年完成了2次遗传评估结果 主要评估性状包括乳蛋白量 脂肪量 体型总分 泌乳系统 肢蹄和体细胞评分等 常规遗传评估将仅公布符合后裔验证条件 合格女儿分布于至少3个省的15个牧场 的种公牛 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评估参考群达1 8万余头 中国荷斯坦牛3个繁殖性状的基因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无偏性 研究获得最佳预测策略 为中国荷斯坦牛繁殖性状的基因组预测奠定了基础 师睿等 2022年乳肉兼用牛将采用TPI单独排队 评估性状包括体型 出生重 6月龄重 18月龄重和4 乳脂率校正奶量 FCM 等 品种包括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 新疆褐牛 三河牛和蜀宣花牛等品种 3 1 3 高效繁殖技术取得进展 高效快繁技术是我国奶牛养殖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技术 但是我国奶牛性控精液生产几乎被国际垄断 近10年来我国牛精液进口数量和金额整体上逐年增多 牛精液的进口依赖程度日趋严重 刘雪凝等 为摆脱这一困境 国内不断尝试突破奶牛性控精液的核心技术 膜联蛋白V Annexin V 标记的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展现了一定的优势 张健等 国内首次利用100 k的高通量SNP芯片对牛体外早期胚胎的种用价值进行了评估 初步实现了对植入前早期胚胎染色体质量和生产性能的评估 胡智辉等 3 2 饲料与营养技术进展 3 2 1 蛋白质与氨基酸 国内对氨基酸利用进行了研究 刘德强研究表明 泌乳奶牛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可提高日粮中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 并增加了产奶量和乳脂率 陈娇报道 苯丙氨酸通过调控4EBP1和eIF2 alpha 的磷酸化水平促进以mTOR为核心的酪蛋白翻译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从而提高 alpha 酪蛋白的合成 3 2 2 碳水化合物 国内奶牛产业碳水化合物营养的研究在淀粉 糖蜜 青贮等方面均有所涉及 邓波波等将甘蔗糖蜜经酿酒酵母菌发酵后 在保证日粮能氮一致的前提下 将发酵液按照不同的比例 1 3 5 添加在奶牛的日粮中 发现1 的添加组干物质采食量 产奶量以及4 的标准乳产量比对照组分别高了6 7 7 和7 9 青贮方面 李小娜等将苜蓿干草全部替换成苜蓿青贮 结果发现 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有着显著的提高且不会引起酸中毒 郝智强等用黑麦草青贮替代苜蓿干草或额外添加黑麦草青贮 结果显示用黑麦草青贮代替苜蓿干草可以提高奶牛的乳蛋白含量同时降低成本 而额外添加黑麦草青贮却降低了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以及产奶量 3 2 3 奶牛脂肪 酸 研究进展 脂肪 酸 对产奶量 改善乳品质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奶牛饲粮中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可以显著提高乳中总不饱和脂肪酸 共轭亚油酸的含量 有效改善乳品质 许鹏等 在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中链脂肪酸月桂酸丁酸甘油二酯 可提高牛奶乳脂率 张峰 在围产期奶牛日粮中补充棕榈油 玉米油和杨梅素制备的混合颗粒 可提高产奶量和乳糖含量 降低乳脂率 杨明茂等 给奶牛饲喂共轭亚油酸会抑制乳脂肪的合成 减小乳脂肪球粒径 黄啟雪等 降低乳脂率 杨静娜等 在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添加大豆油和粉碎玉米混合物 粪便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 李斌等 茶树油可以降低乳腺上皮细胞促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 提高乳腺组织中 beta casein基因的表达水平 武小姣等 3 2 4 维生素和矿物质 国内矿物质 维生素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甜菜碱 维生素矿物质复合添加剂 维生素A 维生素E 硒 锰 锌等添加的功效和影响 赵艳丽等发现 维生素A对一氧化氮诱导损伤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具有正向缓解作用 但高剂量的维生素E会对细胞造成氧化损伤 王敬林发现 从生产性能 环境保护及经济成本方面考虑 在奶牛饲粮中添加20 mg kg或40 mg kg有机锰 赖氨酸锰 谷氨酸锰1 1螯合物 效果更佳 陈一等指明了维生素E富硒舔砖和日粮中添加硒代蛋氨酸锌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降低乳房炎发病率 3 2 5 粗饲料资源利用与评价 由于进口饲草价格大幅上升 2022年国内进行了大量本地粗饲料开发研究 陈东等发现用全株水稻青贮替代饲粮中35 的全株玉米青贮降低了奶牛干物质采食量 并且能提高泌乳后期奶牛的免疫能力 邵丽玮等用鲜蛋白桑替代部分进口苜蓿饲喂奶牛 发现用3 5 kg鲜蛋白桑替代1 kg进口苜蓿饲喂奶牛 可以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 翟云飞等发现 用国产苜蓿干草50 替代进口苜蓿干草对奶牛的生产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健康无负面影响 Jiang等设置等氮等能日粮 用甜叶菊干草代替基础苜蓿干草 结果表明饲喂6 的甜叶菊 取代一部分苜蓿干草可以改善泌乳奶牛的泌乳性能和氮利用率 Wu等在日粮中用纸桑青贮饲料代替苜蓿干草在提高低泌乳奶牛抗氧化能力的同时不会影响其生产性能 3 3 奶牛疾 疫 病防控研究进展 3 3 1 传染性疾病 传染病仍旧是国内的研究重点 布鲁氏菌生物型3和布鲁氏菌M5 90蛋白可被选作候选标记物 用于区分疫苗接种和野生型感染的动物 Zhang等 结核分枝杆菌能够诱导更多的脂质成分变化 尤其是神经酰胺磷酸胆碱 聚苯乙烯 睾酮酸和醋酸睾酮 牛分枝杆菌则特别诱导1 烷基2 酰基甘油磷酸肌醇的积累 Chen等 疾病检测技术不断进步 国内建立了牛支原体 刘立兵等 BVDV 叶京飞等 的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和基于BVDV主要流行亚型Erns蛋白的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 张宇名等 基于融合表达蛋白Rv3403c CFP10 ESAT6的牛分枝杆菌抗体ELISA检测方法 潘家良等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原的多重PCR检测方法 张晓梅等 牛群的布鲁氏菌病净化 要结合牛群污染和免疫情况以及净化的不同阶段选择适用的检测方法 建议先用iELISA或FPA或RBT进行初筛 再用cELISA或SAT进行确诊 进而对确诊为阳性牛的阴道拭子或奶样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 以确定是否存在布鲁氏菌感染 吴小梅等 董浩等 防治方面 Liu等构建了一种可表达双BVDV 1E2糖蛋白且gE基因缺失的BoHV 1基因工程载体疫苗 其在预防BVDV 1或BoHV 1感染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槲皮素 Chen等 连翘苷A Yang等 盐酸小檗胺 Wang等 根皮苷 Zhang等 具有抗BVDV作用 可用于控制BVDV感染 3 3 2 常见普通病 2022年国内奶牛常见普通病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发病机制及诊疗技术研发 徐闯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奶牛围产期能量代谢 矿物质代谢 酸碱代谢 炎性应答 ldquo 四维度 rdquo 稳态调控理论 提出了 ldquo 协同互补式 rdquo 产品研发理论 揭示了酮病奶牛肝脏DGAT1高表达保护肝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机制 Yang等 Xu等 阐明了奶牛低钙血症介导中性粒细胞SCOE调控的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下降 进而介导中性粒细胞NETs能力降低的围产期奶牛免疫机制 Zhang等 确定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相关的特定模块和枢纽基因DCXR MMP15和MMP17 Wang等 阐明了奶牛瘤胃酸中毒情形下 病理性代谢因子组胺调控中性粒细胞粘附及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机制 Wang等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奶牛常见病一直是国内研究重点 研究报道白头翁皂苷注射液 汪培嘉等 白头翁皂苷B4 戴建华等 黄芪多糖 徐丽云等 黄芩苷 马改彦等 黄芪甲苷 樊嘉琦等 槲皮素 袁天翔 沙棘黄酮 张一涵 银杏叶提取物 张国礼等 当归提取物 李杰等 雪白睡莲花活性成分 张伟等 茶树油 武小姣等 等抑菌 抗炎 抗氧化性能有利于提高奶牛抗乳腺炎能力 徐闯团队研发了一种奶牛呼吸给药装置及方法 明确了杨梅素 番茄红素通过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有效降低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酮病和脂肪肝的发病率 Yang等 罗胜缤等 开展了辣椒素 核桃青皮 营养功能包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缓解效果的研究 陈威等等 安文娟等 张彬等 葛根多糖 莘余等 甜叶菊提取物 李鹏等 可促进犊牛生长 降低犊牛腹泻 3 4 奶牛环境控制和卫生研究进展 3 4 1 奶及奶制品中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对嗜冷菌分布规律以及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 Liang等在中国北京 河北 内蒙古 上海和广东的生乳样品中的嗜冷菌类型进行了调研 结果发现热氏假单胞菌 魏氏假单胞菌和拉恩氏菌是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 而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与魏氏假单胞菌的相对丰度呈正相关 Du等从中国黑龙江 内蒙古 甘肃 河南 安徽 江苏 湖南和重庆等地生乳中分离出假单胞菌116株 60 3 的假单胞菌携带aprX基因 在4 deg C条件下68 9 的假单胞菌菌株具有蛋白水解能力 不同地区蛋白水解酶活力存在差异 此外 产生的蛋白水解酶具有很强的耐热能力 3 4 2 奶牛舍环境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在牛舍建筑优化方面 赵俐辰等对单彩钢屋顶进行了改造 在彩钢板外侧铺设反光膜 可以提高牛舍隔热效果 显著降低夏季牛舍温度 缓解青年奶牛热应激 滑国华等提出将牛舍采食通道 卧床 运动场改良后有机结合的床场一体化养牛模式 具有提高牛体清洁度与舒适度 及时降解粪便 增加牛躺卧时间等优点 针对牛舍环境问题 凌泽晖等发现隧道式通风牛舍在夏季热应激时能有效通过雾化冷却入口热空气 快速流通以调节牛舍内温湿度 吕慧洁等发现沈阳地区夏季风机全开 湿帘喷淋水采用常温水20℃时 舍内环境可满足舍内奶牛舒适性要求 在热应激研究方面 张婷基于大数据智能环控系统监测奶牛热应激 提升了牛奶产量 可作为奶牛热应激的解决方案 3 4 3 奶牛粪污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粪污处理方面 杨增玲等研发了一种用于管道中粪水成分在线分析的光谱检测系统 黄光群等研发了适合规模化奶牛养殖的粪污高效固液分离系统 刘志豪等采用Greenfeed测定系统获取干奶期奶牛肠道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8 419 83 g d 鞠鑫鑫等参考IPCC指南方法估算成年奶牛全产业链 粪污沼气工程处理且三沼利用 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仅为3 742 t CO2当量 头 middot 年 3 4 4 奶牛智能化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围绕奶牛个体生长 生理等养殖健康信息数字化表征指标的智能化感知 在非接触式智能感知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且个别方向已达到甚至赶超国外最新研究水平 张楷等实现了奶牛步态的分割 准确率达到了91 67 刘天舒等对奶牛爬跨行为进行识别 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7 5 在牧场环境监测与控制研究方面 研究发现冷热应激均会对奶牛生产性能 产奶量 采食量等产生很大的影响 吴洁等 李延秋等 孙愉等 王封霞等 李晨阳等 伍梓斌等 3 5 乳制品加工研究进展 3 5 1 国内液态奶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液态奶作为国内乳品行业的主导产品得到了空前发展 其组分分析及安全检测仍是研究热点 林强等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 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快速检测液态奶中的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分析方法 吕涛等采用四甲基联苯胺法检测液态奶中的乳过氧化物酶 作为优质巴氏杀菌乳筛选的一种有效手段 佘之蕴等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发酵乳酸度进行了快速分析检测 液态奶产品种类和适用人群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赵晓研发出一款低血糖生成指数 GI 大米发酵乳 风味独特 组织均匀 奶香协调 口感宜人 柴云美等以高产共轭亚油酸 CLA 的发酵乳杆菌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为基础 以核桃油为底物 研制出了一款色香味俱佳 活菌数达1 times 108 CFU mL CLA含量达225 56 mu g mL的发酵乳 邓凯等以蓝莓 紫薯和牛乳为主要原料 经过乳酸菌发酵而制成蓝莓紫薯发酵乳 3 5 2 国内奶粉产业技术研究发展 国内乳粉检测技术也不断提升 刘文菁等建立了气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方法 杜茹芸等创建了一种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乳粉和乳清粉中的 alpha 乳白蛋白含量的方法 武伦玮等创建了HPAEC PAD快速检测乳粉中的N 乙酰神经氨酸 Neu5Ac 和N 羟乙酰神经氨酸的方法 贺燕等优化了国标微生物法测定泛酸的关键步骤 简化了操作过程 提高了测定样品的准确性 3 5 3 国内干酪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在干酪制作中 添加盐可起到改善口感和质地 促进凝乳的脱水和抑制腐败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而过量食用盐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2022年我国干酪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盐干酪的研制 沈建洋等研究了不同乳化盐添加量 0 6 3 0 对再制干酪拉伸性能的影响 发现当乳化盐从0 6 增加至3 0 时 钙交联作用逐渐减弱 干酪的乳化效果增加 水合程度增加 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由强变弱 从而再制干酪的拉伸性先升高后降低 李红娟等利用热变性乳清蛋白对黄油进行预乳化处理 形成乳清蛋白 黄油乳液凝胶 WPI EG 后将其用于干酪加工 能够有效降低再制干酪中含钠乳化盐添加量 改善了干酪品质

更新时间:2023-03-14 08:17:59

下载饲料行业信息网AP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