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5项符合查询结果。(搜索耗时:0.0000秒)
复杂的疾病和越来越高的养殖成本让养猪越来越难 有研究发现 现在很多猪病不光跟病原有关系 跟饲料也有关系 因为猪的营养水平会影响猪的抗病性和抵抗力 而现在饲料成本大概占了养殖总成本的80 所以稳定饲料品质 饲料原料的采购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饲料原料质量对于饲料质量的重要影响 原料质量的波动对饲料质量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 原料的质量决定了饲料的质量 其二 原料的变异带有累加效应 每一种原料都有一定变异范围 如果配方中的原料种类越多 由于累加效应 就会扩大饲料质量的变异系数 使得饲料的质量更加难以稳定 饲料质量的变动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应激因素 主要表现在动物的营养应激 而营养应激对动物的抗病性有直接影响 饲料质量的变异 2 3来自于原料 1 3来自加工过程 如混合机性能 工人是否完全按照配方配料 因此 配料过程中要确保原料的准确投放 平时要特别注意对粉碎机的筛网和锤片 混合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保证粉碎粒度的精确性和饲料混合的均匀度 例如 玉米的粉碎粒度对猪的饲料利用率影响非常大 有试验表明 玉米粉碎的粒度越细 猪的生产性能越好 能量的利用率越高 但是打得过细的玉米 存在容易导致胃溃疡的致命缺点 因此母猪料不主张打得过细 一般控制在2 5mm 小猪和育肥猪在1 5mm 乳猪在1 0 1 2 mm 保障饲料质量有关键点 1 采购原料应该是价值采购而非价格采购 采购需要关注的是营养素的生物学性价比 如果对生物学价值不清楚 就会出现价格采购 对饲料质量稳定性造成影响 2 要求采购人员具有一定业务素质和技能 这关系到能否做到价值采购 3 供方选择和评定 因为原料质量波动是不可控的 再厉害的采购员也不能保证每一批原料的质量都稳定 供方选择和评定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缺点 涉及到供应商的货源和供应渠道 4 进厂原料的检验 一般中小型的养殖场只能做外观鉴定 化验室鉴定比较困难 5 抽样的代表性 对于变异比较大的原料 抽样的比例要超过30 甚至做到100 的抽样 6 了解加工工艺 特别是对于自己有饲料厂的大型养殖企业 了解一个原料的加工工艺 会对认识这个原料的价值或者存在的危害有比较好的理解 玉米的采购注意事项 玉米是饲料配方中占比例最多的一种原料 一般超过60 因此对饲料质量波动影响最大 根据玉米的国家标准 饲料用的玉米可以分成三级 鉴定玉米质量最基本的指标有容重 杂质 水分 不完善粒以及发霉粒 色泽气味 选择玉米时 最重要的指标是味道和颜色 正常的玉米是没有发霉 没有酸味 没有杀虫剂残留的 当玉米储存时间特别长 玉米中的脂肪会发生氧化 氧化后玉米的适口性就会发生变化 一级玉米的脂肪酸值一般控制在60mgKOH 100g以下 比较大型的饲料厂会允许把脂肪酸值小于50mgKOH 100g的玉米作为保育料 教槽料原料 如果脂肪酸值大于78mgKOH 100g 一般就叫做陈化玉米 这种玉米对于乳猪而言是比较差的 容重指标代表玉米的成熟度 玉米棒养分的传递是从下到上的 因此底部的玉米颗粒比较大 成熟度比较高 容重也比较大 顶部的与之相反 成熟度不同 营养指标也不一样 养殖场采购玉米时 可将可乐瓶剪成刚好能装1L水的大小 就可以用来大概估测玉米的容重了 容重不只跟玉米的成熟度有关系 跟玉米的水分也有关系 容重指标只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23 的玉米 只有在同等水分条件下 用容重来估测成熟度才有意义 正常年景 内蒙古玉米的容重最高 其次是吉林 辽宁和黑龙江 水份是影响玉米品质最大的因素 玉米安全水份为14 水份增加会导致日粮能量不足 稀释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浓度 同时动物采食干物质减少 进而降低动物生产效率 水份化验值仅仅是一个平均值 如果高水份和低水份的玉米混合销售 水份检查合格也并不表示绝对安全 水份越高越容易变质 高水份处自然成为发霉之源 玉米的价值跟水份也有很大的关系 假设玉米的消化能是3400kcal 水份从14 提高到16 消化能就降到3280kcal 去掉了120kcal 如果以小猪料3200kcal kg的消化能 按照2600元 t的玉米价格算 大概算得每10kcal就要6元 所以能量的下降会直接造成料肉比提高或者成本上升 不完善粒除了生霉粒还包括热损伤粒 生芽 病斑 破损及虫蛀和杂质 一粒完整的玉米具有天然的保护作用 就算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也不易变质 一旦因机械作用而破碎 自然成为霉菌发育的温床 发霉粒 是指表面发霉的颗粒 其外观常表现为红 黄 绿 黑等斑点或菌落 比较容易观察到 但是许多内部霉变的玉米在表观上却仍旧是完好的 霉菌的潜在给饲料品控提高了难度 辨别发霉粒还需要跟热损伤粒 烘干过度形成 进行区别 玉米发霉一般先从胚乳开始 因为那里含油最多 蛋白质最丰富 豆粕的采购注意事项 衡量豆粕质量有色泽 形状 气味 脲素酶高低 粗蛋白含量及蛋白溶解度 水份6个指标 金黄色至浅褐色是正常的豆粕颜色 而巴西大豆做出来的豆粕一般是浅褐色的 美国大豆做出来的一般偏金黄色 过生 过熟的豆粕都会大大影响其代谢能 脲素酶的高低只是衡量豆粕成熟度的间接指标 蛋白溶解度才是直接指标 脲素酶的高低与豆粕的利用率没有直接的关系 只是间接地反应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的高低 因为脲素酶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对热的敏感度很相似 但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很难检测 而脲素酶相对容易 因此用它来间接衡量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活性 所以脲素酶活性为0不一定能代表豆粕过熟 最重要的是看蛋白溶解度 蛋白溶解度高于85 表示豆粕过生 容易引起拉稀 低于65 表示加热过度 溶解度在65 左右 通过添加赖氨酸还可以进行弥补 但如果再低 就会降低赖氨酸及其他几大氨基酸的利用率 通常可接受的蛋白溶解度范围为73 85 豆粕结团结块会影响其品质 如果只是运输过程中挤压造成的 问题不大 但如果是在加工过程中结团结块就要引起注意 将加工过程中结块的豆粕切开 可见内外颜色不一 内部由于没被溶剂浸透 没被水蒸气蒸透 颜色发白 含水 油 残留溶剂 脲素酶高 表示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高 使贮存期缩短和味道改变 而高活性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容易导致猪腹泻 豆粕的结块跟大豆生长的环境和成熟度有关 如南美豆和阿根廷豆 生产中大豆破碎后局部含水过高或不均匀时 就会造成挤压结块 结块豆粕中间残留溶剂 其中主要的危害物质是正己烷 正己烷局部超标会对肠道绒毛造成损伤 从而加剧了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过高引起的腹泻 麦麸 鱼粉的采购注意事项 良好的麦麸应该呈细碎屑状 色泽新鲜一致 无发酵 霉变 结块及异味异嗅 水份含量不得超过13 0 不得掺入饲料用小麦麸以外的物质 采购时最怕麦麸氧化 因为相对于玉米等其他原料 它的霉变更不容易分辨出来 目前鱼粉中的掺假现象非常普遍 质量是最难控制的 一般来说 通过粗蛋白 真蛋白 灰分 盐分 钙 磷等常规的检测指标可以有效地控制鱼粉质量 对掺入尿素 食盐 沙土等降低鱼粉品质的掺假情况能够进行控制 但是 随着鱼粉掺假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掺入少量尿醛聚合物 血粉 羽毛粉和鞣革粉等物质后 用常规的检测方法很难发现
更新时间:2025-06-30 13:37:21
目前 我国玉米深加工已由过去的单一干法加工转向湿法加工 湿法加工玉米的年产量已达数百万吨 同时可产生约占玉米淀粉总产量1 3的副产品 1 主要包括玉米蛋白粉 玉米胚芽粕 玉米蛋白饲料 主要成分为玉米浸泡水和玉米淀粉渣 等 其中 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数量最多 价格低廉 且营养成分较为全面 蛋白质含量较高 因此 研究其在家畜日粮中的饲用效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0 粗纤维含量在10 20 半纤维素含量约占38 属于纤维性中量蛋白质饲料 2 近年来 国内用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作为蛋白质补充料饲喂家畜已作过大量研究 试验动物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家畜 但研究不够系统深入 3 5 本研究选定以玉米胚芽粕作为生长肥育猪日粮中蛋白质补充饲料 搭配常规蛋白质饲料 鱼粉 豆粕 和能量饲料 玉米淀粉 制成配合饲料 评价玉米胚芽粕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饲喂效果 为应用玉米工业副产品 优化育肥猪日粮以及提高玉米深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1 1 玉米胚芽粕的营养成分 玉米别名蜀黍 苟谷 珍珠米等 它与水稻 小麦并称为世界三大农作物 是全世界公认的 ldquo 黄金作物 rdquo 玉米胚芽粕是玉米胚芽提取玉米油后的残渣 粗蛋白含量一般为23 25 4 玉米胚芽粕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FAO WHO 联合国粮农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 推荐的人类蛋白质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必需氨基酸含量也很高 5 玉米胚芽榨油后 除油脂含量降低外 其他营养成分基本全部保留在玉米胚芽粕中 其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1 2 玉米胚芽粕对畜禽营养的研究现状 1 2 1 玉米胚芽粕对猪营养的研究现状 张勇 1998 研究表明 单胃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利用能力较低 而日粮中粗纤维在猪的营养中有重要作用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 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生长肥育猪的平均膘厚 增加瘦肉率 玉米胚芽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粗纤维含量较高 一般在10 20 单胃动物的胃及小肠不分泌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 饲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消化主要依靠结肠和盲肠中的细菌发酵 胡薇 7 以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作为蛋白质补充料配制的饲粮对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屠字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单一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同普通饲料相比 公猪日增重 料肉比及眼肌面积 屠宰率均无显著变化 饲料中同时添加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后 平均膘厚显著降低 用廉价的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作为生长肥育猪饲粮中的蛋白质补充料是完全可行的 边连军 8 运用平衡试验法 测得玉米胚芽粕对生长猪可消化磷的含量为26 75 为其在猪日粮中的准确添加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 2 2 玉米胚芽粕对禽类营养的研究现状 王林 9 用玉米胚芽粕代替麸皮和棉粕研究表明 在料蛋比 产蛋率 饲料成本等方面差异不显著 用玉米胚芽粕代替麸皮 加2 的玉米和2 的豆粕 与对照组相比 在料蛋比 产蛋率 饲料成本等方面差异显著 经济效益更高 陈朝江 2005 选用10只北京鸭公鸭 采用排空强饲法 测得其对玉米胚芽粕的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分别为 1864kcal kg和2244 kcal kg 为确定鸭的营养需要量和科学合理配制鸭饲料提供了参考 10 1 2 3 玉米胚芽粕对其它动物营养的研究现状 叶元图 11 采用70 基础配合饲料 30 玉米胚芽粕饲喂草鱼 草鱼对玉米胚芽粕的氨基酸利用率为 Lys 8l His 90 7 Arg 96 Met 78 Asu 79 6 Gly77 6 Ala 88 2 Ile 93 Leu 77 7 Thr 58 1 Ser 68 3 Val 60 4 Tyr 54 6 Phe67 2 林仕梅中 12 采用内源指示剂法和外源指示剂法测得草鱼对玉米胚芽粕粗蛋白的消化率分别为77 39 和77 10 脂肪的消化率分别为67 55 和50 23 研究表明 草鱼对玉米胚芽粕中的氨基酸有较高的利用率 玉米胚芽粕是饲喂草鱼的一种较适宜的原料 孙伟丽 13 测得蓝狐对玉米胚芽粕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9 08 和43 74 低于玉米蛋白粉 豆粕 膨化大豆等原料 表明 在蓝狐日粮中玉米胚芽粕不适于大量使用 2 材料与方法 2 1 试验动物 选择品种相同 健康状况良好 体重相近的26头二元杂交去势公猪 平均体重为30kg 随机分为4组 两组分别为6头 两组为7头 分别为试验 A B C D四组 2 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的设计 A组为对照组 饲喂不添加玉米胚芽粕的普通饲料 B C D组将分别添加有30 35 40 比例的玉米胚芽粕 试验期49d 测定公猪日增重 料肉比及眼肌面积 屠宰率等指标 2 3 玉米胚芽粕饲料配制 不同替代比例的玉米胚芽粕组成的饲料配方 见表2 2 4 痿管手术 饲喂猪采用全封闭式管理 每头猪分别被安排在一个笼子中 瘘管手术的操作 手术前禁食48h 禁水24h 手术室在手术前一天需用新洁尔灭消毒 麻醉后用手术刀在猪的最后肋骨往后两指距离开口 稍往下 皮 肌肉钝性分离 打开腹膜 找到回肠 沿白色韧带切开肠粘膜 肠壁 将瘘管插入肠中 用细线缝合后将其固定于倒数第2 3肋骨之间 刚做完瘘管手术的猪需要大概一周的护理时间 此时应当喂糖水 糖水的组成为白沙糖 食盐 多维 比例是8 3 1 猪有异样情况应及时做出分析 从而解决问题 2 5 测定项目 饲养试验 记录每组每天的投料量和剩料量 以计算各组的日增重 料肉比 屠宰试验 在饲养试验结束时 每组选择3头供试猪称重 集中屠宰 并测定各组屠宰率 瘦肉率 平均膘厚及眼肌面积 3 试验结果 3 1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试验期间B组 C组 D组3个试验组的日增重及料肉比与A组相比均末有显著差异 且A组日增重和料肉比略好于B组和C组 D组的日增重与料肉比与A组接近 3 2 对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30 35 40 玉米胚芽粕的不同替代比例对氨基酸消化率见表3 由表3可见 不同替代比例对氨基酸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3 3 屠宰试验结果 各项屠宰指标测定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见 屠宰率在3组饲粮间无显著差异 P gt 0 05 D组的平均膘厚显著低于A组 B组 C组 P lt 0 05 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p gt 0 05 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在4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P gt 0 05 4 分析 4 1 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B组 C组 D组3个试验组的日增重及料肉比与A组相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这与祁宏伟 14 刘长涛 15 16 研究报告相一致 此外 玉米胚芽粕为玉米胚榨油后的副产品 有一种异味 主要是一些萜烯 醛酮等挥发性物质 这些物质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 使得动物的采食量比A组略有减少 而玉米蛋自饲料的容重小 动物采食速度较慢 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物的采食量 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粗纤维含量较高 一般在10 20 单胃动物的胃及小肠不分泌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 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消化主要依靠结肠和盲肠中的细菌发酵 因而单胃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利用能力较低 而日粮纤维在猪的营养中有重要作用 17 在饲养试验各处理中 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在猪配合饲料中最大添加量不超过16 饲粮的粗纤维水平低于5 对猪育肥效果没有负面影响 这与张勇报道的生长肥育猪饲粮中适宜粗纤维水平 即在5 7 时能达到理想生产性能的结果基本一致 4 2 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对生长肥育猪屠宰性能的影响 屠宰试验中各试验组之间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 但都低于对照组 Powley等曾报道 纤维可用于调节肥育速度和肥瘦度等 并可降低膘厚 18 玉米蛋白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较高 使D组平均膘厚显著低于其余3组 由此可见 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对降低生长肥育猪的膘厚有一定的作用 眼肌面积是猪胴体中最有价值的部位 是评价胴体产肉能力的重要指标 增加眼肌面积将增加胴体的瘦肉率 降低背膘厚度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屠宰试验测定结果表明 3个饲粮组的瘦肉率与眼肌面积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但有增高的趋势 这一结果对商品肉猪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可见 利用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配制的饲粮 19 可发挥这2种饲料的优点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长肥育猪的平均膘厚 增加瘦肉率
更新时间:2025-06-11 14:04:09
鱼粉是指以全鱼或鱼的部分 含杂碎 为原料 经干法蒸干 脱脂 粉碎 或湿法 蒸煮 压榨 烘干 粉碎 制成的饲用物质 鱼粉是蛋白质饲料中品质最优 使用效果最好的一类 1 特征 1 1 感官特征 纯鱼粉一般为黄棕色或黄褐色 另有少量的白鱼粉 红鱼粉和灰白鱼粉等 依鱼品种而有差别 具有烹烤过的鱼香味 并稍带鱼腥味 鱼粉为粉状 含磷片鱼骨等 可见鱼肉纤维 1 2 显微特征 立体显微镜下观察 鱼粉为小颗粒状 表面无光泽 鱼肉表面粗糙 具有纤维结构 其肌纤维大多呈短断片状 易碎 卷曲 表面光滑 无光泽 半透明 鱼骨坚硬 多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 碎片的大小 形状各异 一些鱼骨呈琥珀色 其空隙为深色 一些鱼骨具有银色光 鱼磷呈薄 平而卷曲的片状 外表面有一些同心环纹 鉴定鱼粉的主要依据是鱼骨和鱼磷的特征 生物镜下观察 鱼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 孔隙组织为深色 纺锤形 有波状细纹 从孔隙边缘向外延伸 2 营养特性 鱼粉蛋白质含量高 而且氨基酸的组成与比例比较平衡 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基本上与猪 鸡等体组织含量一致 这是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钙和磷不仅富足 而且比例较适当 磷基本上都是有效磷 含有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中没有的维生素B2及部分脂溶性维生素 含促进家畜生长的未明因子 硒的含量较高 含有砷可助生长 另据报道 鱼粉可减少消化道内的微生物 作用同抗生素 3 质量标准 鱼粉的质量标准见下表 4 品质鉴定 4 1 感官鉴定 看和触 鱼粉呈棕黄色或黄褐色 粒度不太均匀 可见鱼肉纤维 用手捻感到质地松软 呈肉松状 鱼粉呈咸腥味 具鱼香味或干鱼片味 味淡 沙分高时打牙 盐分高时味咸 自然干制的味臭 4 2 物理鉴定 测容重 粒度1 5毫米的纯鱼粉 容重为500 600克 升 燃烧 取一点鱼粉点燃 冒出的烟味像毛燃烧的气味 4 3 显微镜检查 使用体视镜和生物镜 按鱼肉 鱼骨和磷的特征鉴别 详见GB T14698 2002饲料显微镜检查方法 4 4 化学测试 除上述检查外 还应进行化学测试 测试的项目一般有 水分 粗蛋白质 粗脂肪 食盐 灰分 砂分 粗纤维等 水分含量不宜过高 但也不能过低 太低则可能加热过度 氨基酸利用率差 5 掺假识别 鱼粉中掺入价格便宜的低蛋白质的同类或不同类物质 常见的掺入物有 菜籽粕 棉籽粕 沙 盐 谷壳等 可采用感观和简易的物理 化学方法识别 也可测定粗蛋白 灰分以及钙 磷 粗纤维 氨基酸的值来判断 5 1 感官识别 通过视 嗅 触等方法识别 若鱼粉中有棕色微粒 可能是棉子壳的外皮 有白色 灰色及淡黄色的丝条 则是制革工业的下脚料 呈黑褐色 咖啡色 或表面呈褐色油污状 则表明储藏过程中发生过自然或其他形式的氧化变质 呈灰色或污浊色 则可能混有草粉之类的植物杂质 存放时间久而腐败变质的鱼粉有腥臭和刺鼻的氨臭味 掺有棉籽粕和菜籽粕的鱼粉 则有棉籽粕和菜籽粕的气味 鱼粉质地粗糙 小团块经手捻若发粘说明已酸败 捻散后呈灰白色说明已发霉 若手表明有黄沙 贝壳粉等异物 5 2 显微镜检验 详见GB T14698 2002饲料显微镜检查方法 5 3 鱼粉中羽毛粉的识别 取鱼粉10克 放入100毫升高型烧杯中 加入四氯化碳80毫升 搅拌后放置沉淀 将漂浮层倒入滤纸过滤 将滤纸上样品用电吹风吹干 取少许置培养皿中在40倍显微镜下观察 除见表面粗糙且有纤维结构的鱼肉颗粒外 若见羽毛 羽干或羽管 中空 半透明 形同玻璃碎粒 质地与硬度如塑胶 呈灰褐色或黑色的物质 则样品含有羽毛粉或水解羽毛粉 5 4 鱼粉中血粉的识别 取鱼粉1 2克于烧杯中 加水5毫升 搅拌后静置数分钟过滤 取一试管 加N N 二甲基苯胺粉末少许 再加约2毫升冰醋酸 待溶解后 加入3 的过氧化氢溶液 现配现用 2毫升 将样品过滤液徐徐注入试管 如两液接触面出现绿色的环或点 说明有血粉存在 5 5 鱼粉中皮革粉的识别 取2克粉碎的鱼粉样品放瓷坩埚内 在茂福炉中灰化 冷却后用水润湿 依次加入10毫升浓氢氧化钠 4滴3 双氧水 5 毫升戊醇 最后加入足量浓硫酸将溶液酸化 有蓝色出现表明鱼粉中掺有皮革粉 5 6 鱼粉中尿素的识别 取样品20克放入小烧瓶中 加10克大豆粉 适量水 加塞后加热15分钟左右 拿掉塞子后如闻到氨气味 说明有尿素掺入 6 其他事项 鱼粉蛋白质消化率测定方法 取鱼粉约5克 用乙醚脱脂 浸提4小时以上 后 在室温下放置一昼夜 准确称取脱脂样品0 5克 精确至0 0002克 放入300毫升的具塞三角瓶中 加入150毫升预热至42℃ 45℃的0 002 胃蛋白酶盐酸溶液 将三角瓶放在45℃水浴锅中静置16小时 用定量慢速滤纸过滤 用温水洗涤残渣多次 风干滤纸和残渣约20小时 将滤纸卷放入凯氏烧瓶内 其余步骤同粗蛋质的测定 鱼粉在贮藏过程中应注意通风干燥 否则易引起发霉 生虫等 降低了鱼粉的营养价值且有毒害 进口鱼粉中磷含量较高 由于运输时间长 若管理不善 易引起自燃冒出的烟加上高温使鱼粉呈烧焦状态 使鱼粉失去利用价值 鱼粉中的肌胃糜烂素问题 使用鱼粉的鸡 时有肌胃糜烂症发生 主要症状为嗉囊肿大 肌胃糜烂 溃疡 穿孔鸡常呕血死亡 因此又称此病为 ldquo 黑吐病 rdquo 肌胃糜烂素致使肌胃糜烂主要是其具有极强的促胃酸分泌作用
更新时间:2025-03-19 13:51:17
11月13日 黑龙江省黑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消息 在疫情防控中对库存俄罗斯进口食品进行核酸检测时 发现俄罗斯小牛奶粉 生产日期20201008 KONTI红罗尼巧克力威化糖果 生产日期20210804 KONTI巧克力味威化饼干 生产日期20210804 KONTI香瓜味半球软糖 生产日期20210817 四类食品外包装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对流通领域中上述四类该批次食品进行多点采样 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黑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 如市民家中存有上述食品 请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 将食品消毒封存 并及时与当地疾控中心取得联系 同时 提醒广大市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共同守护健康 绥芬河铁路口岸暂停进口奶粉等货物 黑龙江绥芬河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 自11月12日零时起 绥芬河铁路口岸暂停进口奶粉 牛奶 白酒 啤酒 红酒 矿泉水 饮料等饮品 食用油 植物油 面粉 饼干 糖果 食盐 蜂蜜 巧克力 松子 人造黄油等食品及筷子 雪糕棒 木炭等货物 国际联运集装箱除外 疾控中心 购买进口食品注意 ldquo 三证齐全 rdquo ldquo 近期 国内多地发现部分货品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还有网友因接触涉疫包裹导致健康码变黄 rdquo 针对收取快递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成都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范双凤作出提示 1 收快递前 应做好个人防护 佩戴口罩 一次性手套 建议准备消毒湿巾 2 收快递时 避免人流高峰 推荐通过快递柜收取快递 避免人员面对面接触 尽量扫码取件 避免人员聚集 取件时不用手触碰眼口鼻 3 收快递后 避免直接接触物品的外包装 应戴上一次性手套 尽量将快递就地拆封处理 废弃纸盒 废弃物不要让儿童和宠物接触玩耍 拆封后的快递外包装按照生活垃圾处理要求尽快妥善处置 全部完成后及时洗手 消毒 4 购买进口食品 特别是进口冷链食品时 要选购 ldquo 三证齐全 rdquo 海关检疫证明 核酸检测证明和消毒证明 的产品 5 如收到通知您收到或食用的食品为涉疫食品 应立即向社区报备 保存好涉疫食品 配合相关部门落实防控措施 目前 澳大利亚 俄罗斯 法国 英国等部分国家的疫情状况仍在持续恶化之中 来自这些国家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国内民众最好慎重购买 来源 经济日报 央视新闻
更新时间:2021-11-15 10:50:11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 营养 疫病 环境以及管理 近年来随着营养科技的飞跃发展 通过营养的调控从而达到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已初见成效 国内外的研究发现 几乎所有的维生素都对种猪的繁殖性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维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维生素E 维生素E与繁殖机能密切相关 能促进促甲状腺素 TH 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以及促性腺激素的产生 增强卵巢机能 使卵泡增加黄体细胞 母猪日粮中补充维生素E 不仅能提高受胎率 减少胎儿死亡 会增加窝产仔数 而且能增强仔猪的抗应激能力 减少断奶前仔猪死亡 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 提高公猪精液质量 研究表明 饲喂高水平维生素E的母猪窝产仔数 产活仔数都较高 乳房炎 子宫炎 无乳综合症 MMA 发病率较低 当母猪缺乏维生素E时卵巢机能下降 性周期异常 不能受精 胚胎发育异常或出现死胎 2 叶酸 对维持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促进胎儿早期发育有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是在各种不同酶系统中的辅酶参与嘌呤的合成 所以对DNA和RNA的合成相当重要 在维持种母猪的稳定繁殖机能方面 可提高窝产仔数 维持良好的泌乳力 防止泌乳紊乱 研究表明 Lindemann等 1989 母猪日粮添加叶酸可提高胚胎存活率 稳定提高窝产仔数 3 beta 胡萝卜素 母猪饲料中补充 beta 胡萝卜素会改善产仔数 矫正母猪安静发情和排卵延迟 提高胚胎成活率 beta 胡萝卜素还与黄体素合成有关 黄体素不足 将导致怀孕终止 最近研究还发现 公猪饲料中添加 beta 胡萝卜素能促进睾丸发育 提高精液质量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易被氧化破坏 尤其是在湿热和与微量元素及酸败脂肪接触的情况下 4 维生素A 适当提高饲粮维生素A的添加量 可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 Antipas 2003 母猪缺乏维生素A时 受胎率下降 表现发情不正常 难产 流产 死胎 弱胎 畸形胎及胎衣不下 仔猪瞎眼和四肢麻痹容易患肺炎 下痢等 青年母猪发情延迟 影响卵巢发育 胚胎死亡率高 5 生物素 最主要功能是维护母猪蹄部健康 防止蹄裂 跛行和瘫痪 同时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和减少胎儿死亡以及促进泌乳增多 提高母猪排卵率和受胎率 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 如果日粮中生物素的含量低于330ug 会造成死胎增多和哺乳仔猪因母乳不足而生长发育不良 研究发现 补充生物素可以使母猪子宫角的长度增加20 进而增加了胎儿在子宫中所占空间 这对胎儿的生长及存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表明 每吨母猪全价饲料中添加300mg生物素 21日龄平均窝断奶仔猪数显着高于未添加生物素对照组 在母猪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可避免母猪冬季出现裂蹄 显着减少猪群足部问题的发生及跛脚的困扰 6 维生素C 在活细胞内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参与肾上腺皮质内固醇的合成 有助于缓解应激 并消除高温对精液质量的不利影响 公猪增喂维生素C后 精子质量有所提高 母猪则受胎率提高 尤其在夏季高温或母猪分娩前后经受环境或生理应激 而维生素C具有较强抗应激作用 可以通过缓解应激 改善母猪繁殖性能 母乳是1周龄前仔猪维生素C的唯一来源 在怀孕期和哺乳期 给母猪补充维生素C可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 7 维生素B2 核黄素 研究表明 母猪配种后4 7d 饲喂100mg d核黄素可提高活胚胎数 胚胎存活率 产仔率和窝产活仔数 Tilton 1991 研究证实 在妊娠早期给母猪补充90 100mg d核黄素可显着提高母猪产仔率 8 维生素K 怀孕母猪日粮中添加100mg kg维生素K3使产仔数提高5 66 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100mg kg维生素K3可提高仔猪增重7 78 和提高仔猪成活率3 81 9 维生素B6 妊娠母猪饲粮加15mg kg维生素B6 对照组1mg kg 可使断奶至发情间隔减少1 1天 10 烟酸 在母猪怀孕期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33mg kg烟酸 母猪子宫炎 乳房炎 无乳综合征发病率降低30 维生素是最容易受到破坏的营养素 高温 高湿 光照 微量元素 氯化胆碱 食盐 酸碱度等环境因素会降低维生素的活性 全价料 浓缩料等虽然添加了维生素 但在饲料加工和仓储 运输 贮藏过程中 饲料中的各种微量元素会加速维生素的氧化 特别是夏季温度高 湿度大 饲料中的脂肪最容易氧化 其生成的过氧化物可促使脂溶性维生素的破坏 加上夏季的高温和高湿会造成猪的应激 在应激的情况下 包括母猪在内的所有猪只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加大 猪维生素缺乏症表现尤为突出 另外 疾病 霉菌毒素等因素会使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提高 疾病和寄生虫感染会影响猪肠道对维生素的吸收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干扰维生素A D E和K的吸收 因此 猪饲料必须另外添加维生素 母猪维生素的补充只占混合饲料成本的2 3 但却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为避免维生素缺乏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 可在母猪空怀 配种 怀孕期间在饲料中额外添加维生素 专家建议 母猪应额外添加优质的多种维生素产品250 500g t等 能显着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编辑总结 从文章中 我们了解到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除了遗传 营养 疾病 环境及管理外 还有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这里主要介绍了十种 维生素E 叶酸 beta 胡萝卜素 维生素A 生物素 维生素C 维生素B2 核黄素 维生素K 维生素B6 烟酸 希望养猪的朋友们记住啦 为避免维生素缺乏而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 平时我们就应多注意在日粮饲料中事宜添加些维生素 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更新时间:2016-10-10 08:26:44
1 钙 钙在生长鸡主要参与骨的形成 产蛋鸡采食钙主要用于蛋壳形成 钙是血凝的必要条件 在酸碱平衡与渗透压恒定中也起重要作用 钙与钾 钠共同为心脏活动所需 钙是配合饲料中添加量最大的矿物质 饲料中充分添加钙并不一定保证钙能被有效地吸收 钙与磷要有适当的比例 才能被鸡充分吸收 mdash mdash 般情况下生长鸡的钙磷比例应为1 mdash 2 1 产蛋鸡为5~7 1 为保证钙的良好吸收还要有充分的维生素I\ 乳糖与蛋白质都可促进钙的吸收 当钙营养不良时 鸡生长受阻 骨质疏松或患佝偻病 不愿意采食与活动 对外界刺激敏感性减低 产蛋鸡蛋壳质量不好 破损率明显上升 严重缺钙会影响到产蛋量 但过多在饲料中补钙也有害无益 因为高钙日粮适口性差 鸡不愿采食 过高的钙反而使钙的吸收率下降 对产蛋鸡来说 饲料中添加钙量的一半是碎片状贝壳比全部都是贝壳粉 或石粉 效果要好 因为蛋壳主要在夜间形成 这时钙的沉积量很大 碎片状贝壳中钙可以缓慢溶解释放进入血液 这样产蛋鸡就不必全部动用贮存在骨髓中的钙 部分利用夜间血液循环中的钙 2 磷 磷除了参与骨骼形成外 还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 存在于细胞 体液中的磷 对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磷还在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磷缺乏后 生长鸡食欲减退 生长受阻 易患软骨症 产蛋鸡产软壳蛋 薄壳蛋 蛋壳粗糙 羽毛脆易折 产蛋量与孵化率下降 骨脆易折 瘫痪鸡现象发生 严重时鸡会发生死亡 鸡对不同磷源的利用率不同 植物性饲料中磷多为植酸磷 大约65%以上 因鸡的肠道中缺少植酸酶而不能充分利用 矿物性饲料中的磷 鸡可充分利用 一般认为植物性饲料中30%的磷可被鸡利用 所以衡量磷的指标用总磷不是十分科学的 有效磷则显得贴切 目前有商品植酸酶出售 添加在产蛋鸡饲料中 可有效解决植酸磷不能有效利用问题 这对解决鸡粪中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有重要意义 3 钠 钠是机体正常代谢的必需元素 在调节体液渗透K和缓冲酸碱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 钠与其他离子共同参与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性 鸡体内的钠主要存在于软组织与体液中 是血浆与其他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 在植物性饲料中钠含量通常很少 所以养鸡生产中要添加氯化钠 食盐 来补充钠的不足 国外的营养标准中多有钠的要求量 中国营养标准则要求食盐的含量 当钠的摄入量满不足了鸡的需要时 鸡体内将减少钠的排泄量 当钠的摄人量超过需要量时 在一定范围内鸡可通过多饮水 将过多的钠排出体外 如超出量很大 将发生食盐中毒 饲粮中缺少钠后 鸡的食欲与消化系统受影响 生长受阻 骨骼变软 产蛋鸡产蛋率下降 体重减轻 有时诱发啄癖 当鸡发生啄癖后 可在短时期内 1~2天 加大2~3倍添加食盐 对减轻症状有益处 4 钾 钾是细胞内液中最主要阳离子 钾与钠和氯共同调节渗透压和保持酸碱平衡 并对保持细胞容积起重要作用 钾在应激反应缓解中起作用 并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 在赖氨酸分解代谢中也有钾参与 在通常饲料中 钾的含量都会超过鸡对钾的需要量 不会发生缺乏 但在应激反应严重时会发生低钾血症 5 氯 氯离子是鸡体细胞外液中重要阴离子 与钠 钾共同调节酸碱平衡与渗透压 在鸡的胃液中氯以盐酸形式作为目液组成成分 对激活胃蛋白酶原起重要作用 氯还与唾液中淀粉酶形成复合物 同钠一样 氯在植物性饲料中含量较少 不能满足鸡体需要 要以食盐形式在饲料中添加 氯缺乏后鸡生长受阻 出现神经症状 严重缺乏后可导致死亡 6 硫 在含硫氨基酸 蛋氨酸 胱氨酸与半胱氨酸 含硫维生素 硫胺素与生物素 含硫激素 胰岛素等 中都含有硫 这三类物质都与鸡的生长 生产有重要关系 硫的功能也是通过上述三种物质的作用表现出来 鸡体内硫的主要来源是饲料中的蛋白质 当蛋白质缺乏时 就产生缺硫症状 羽毛生长不良 脱羽 食欲降低 体质弱 长期缺硫后可发生死亡 7 镁 在鸡体所有组织中都有镁 但主要存在于骨骼中 在代谢反应中很多酶由镁激活 在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代谢中 镁起重要作用 镁与钙 磷代谢有关 过多镁影响钙的沉积 如钙 磷过多也影响镁的作用 鸡体缺镁后 钾不能在体内留存而发生钾缺乏 在植物性饲料中镁含量丰富 特别在麸皮 棉籽粕中含量多 鸡对镁的需要量不大 通常0 05%即可满足 所以一般饲养中不会出现缺镁 营养标准也多不列出镁的需要量
更新时间:2015-09-02 08:38:51
试验项目 试验时间 2012年3月 试验地点 湖北省黄石市 试验单位 黄石市某养猪场 一 试验目的 为了验证猪源康的产品功效 我公司与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合作 进行的猪源康的应用试验 该试验的所有数据均由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提供 二 试验方法 选择同一栋猪舍的体重为65kg左右的肥育猪120头 随机分成2组 每组60头 分3个栏饲养 3个重复栏 每栏20头 试验猪采用颗粒饲料饲喂 自由采食和饮水 试验期间 各组栏舍及饲养管理条件相同 卫生 消毒程序按猪场常规方法进行 试验选用的猪源康为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本试验设2个组 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为养殖公司现用大猪全价配合饲料 65 100kg体重适用 试验组为在对照组基础上按0 25 比例添加猪源康 2个组的日粮处理见表1 日粮参照NRC 1998 饲养标准结合企业标准配制 各组日粮的营养水平 包括 消化能 粗蛋白 可消化赖氨酸 可消化蛋氨酸等 相同 日粮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 原料 对照组 猪源康组 次粉 15 15 玉米 25 25 豆粕 46 9 12 9 12 大麦 45 445 45 245 豆油 2 2 磷酸氢钙 0 26 0 26 石粉 1 4 1 4 霉菌吸附剂 0 15 0 15 防霉剂 0 05 0 05 赖氨酸 0 2 0 2 食盐 0 35 0 35 抗氧化剂 0 025 0 025 猪源康 0 2 预混料 1 1 合计 100 100 营养成分 消化能Mcal kg 3 1 3 1 粗蛋白 14 8 14 8 可消化赖氨酸 0 66 0 66 可消化蛋氨酸 0 18 0 18 钙Ca 0 66 0 66 有效磷P 0 2 0 2 三 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 试验组猪的采食量显着高于对照组 比对照组高250g 提高12 95 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对照组 比对照组高130g 提高21 3 料肉比显着低于对照组 比较公斤增重成本 试验组比对照组低0 46元 节约了养殖成本 经过实验发现 试验组猪体皮肤粉红 有光泽 外观得到改善 猪圈内粪便臭味比对照组明显减轻 无论在日增重 料肉比 降低饲料成本上都有显着改善 提高了经济效益 表2 猪生长性能结果及经济效益结果 组别 头数 始重kg 末重 kg ADG1 g ADF1 kg F G 公斤增重成本 元 对照组 48 64 82 06 610b 1 93b 3 17 6 88 猪源康 45 66 15 86 86 740a 2 18a 2 93a 6 2167 说明 同列数据未表示字母或者标示有相同字母的表示差异不显着 P gt 0 05 标示不同字母的表示差异显着 P lt 0 05
更新时间:2013-07-08 11:40:31
维生素 是维持畜禽正常生命活动和健康的营养物质 虽然畜禽对它们的需要量甚微 但它们在畜禽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饲料中都会按比例添加维生素 但是在养殖生产中常常出现维生素缺乏的情况 严重影响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成绩 下面就影响畜禽维生素缺乏的原因进行介绍 维生素是最容易受到破坏的营养素 1 高温 高湿 光照 微量矿物质元素 氯化胆碱 食盐 酸碱度等环境因素会增加维生素的损耗或降低维生素的活性 2 饲料的加工 仓储 运输和贮藏过程中 其含有的部分微量矿物质元素会加速维生素的氧化 3 夏季温度高 湿度大 饲料中的脂肪最容易氧化 其生成的过氧化物可加速脂溶性维生素的破坏 疾病和霉菌毒素等因素会提高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 肠道疾病和肠道寄生虫感染会影响猪肠道对维生素的吸收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干扰维生素A D E和K的吸收 畜禽患慢性腹泻 消化不良 胃肠功能紊乱和胃酸分泌不足等疾病时 其吸收功能较正常情况差 对维生素的吸收量 满足不了机体代谢的需要 一些维生素 如维生素D3 需在肝 肾中转化才具有生理活性 肝肾功能不良的畜禽 维生素D3的利用受阻 畜禽在特殊情况下 幼龄畜禽快速发育期 妊娠 泌乳 高热 疾病感染恢复期 强应激等条件 机体对维生素需要增加 对畜禽额外补充维生素的成本只占混合饲料总成本的2 3 但却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为避免维生素缺乏对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 实际生产中必须额外添加复合维生素 专家建议 畜禽应该通过拌料或者是饮水方式额外补充优质的复合维生素 能显着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增强抗病和抗应激能力
更新时间:2023-11-07 14:22:09
目前 肉鸡养殖中使用的抗生素替代品主要有复合有机酸 植物提取物 微生态制剂 抗菌肽等 微生态制剂在改善肉鸡肠道健康 提高生长性能方面的效果较理想 微生态制剂可调节动物肠道菌群结构 使有益菌大量在肠道中定植和生长 改善肠道健康 益生菌的代谢产物可刺激动物机体产生肽和紧密连接蛋白 进而起抑菌作用 保证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 肉鸡养殖中 肠道炎症是主要的多发疾病 严重影响了肉鸡的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 肠道炎症表现为动物肠道中的有益菌数量减少 有害菌数量增加 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研究发现 日粮中使用乳杆菌可增加肉仔鸡肠道中的有益菌数量 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 减少有害菌的数量 如大肠杆菌等致病菌 降低肉仔鸡的死亡率 在日粮中添加乳双歧杆菌可通过改善肉仔鸡的肠道健康 提高其生长性能 本研究在AA肉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 探讨复合益生菌对肉鸡生长性能 免疫力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为复合益生菌在肉仔鸡养殖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本试验使用的复合益生菌由干酪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乳双歧杆菌 比例为1 1 2 的冻干菌粉组成 由陕西某生物公司提供 有效活菌数大于3 times 109CFU g 1 2 试验设计 试验选取1200只AA肉仔鸡 随机分为4组 每组10个重复 每个重复30只鸡 各组AA肉仔鸡分别饲喂添加0 对照组 0 1 试验1组 0 2 试验2组 0 4 试验3组 复合益生菌的基础日粮 试验期6周 分为试验前期 1~21d 和试验后期 22~42d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项目 1 21d 22 42d 营养水平 1 21d 22 42d 原料组成 代谢能 MJ kg 12 05 12 58 玉米 59 51 63 12 粗蛋白 20 88 19 75 豆粕 30 50 28 00 钙 1 02 0 88 鱼粉 3 00 2 00 总磷 0 69 0 57 豆油 2 50 3 00 有效磷 0 50 0 38 L 赖氨酸 0 83 0 77 赖氨酸 1 46 1 38 DL 蛋氨酸 0 23 0 18 蛋氨酸 半胱氨酸 0 95 0 87 磷酸氢钙 1 55 1 17 氯化胆碱 0 20 0 20 石粉 0 88 0 76 食盐 0 30 0 30 预混料 0 50 0 50 合计 100 00 100 00 注 1 预混料购自乌鲁木齐贸丰饲料有限公司 2 营养水平均为计算值 1 3 饲养管理 试验开始前 对试验场地进行熏蒸消毒处理 通风晾干后开始试验 试验前期 第1周为育雏期 严格把控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 AA肉仔鸡饲养于层叠式育雏笼内 试验后期将AA肉仔鸡转入到育成舍3层重叠育成笼 试验期间 AA肉仔鸡的免疫程序按照养殖场的日常管理程序进行 自由采食饮水 每日仔细观察鸡群健康状况 及时淘汰病弱鸡 1 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 4 1 生长性能 试验第1 21 42d空腹称量AA肉仔鸡的体重 试验期间准确记录每组AA肉仔鸡的采食量 计算平均日采食量 平均日增重 料重比 平均日增重 末重 初重 试验天数 1 平均日采食量 总采食量 试验天数 2 料重比 平均日采食量 平均日增重 3 1 4 2 免疫功能 分别于试验的第21 42d 从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10只AA肉仔鸡 翅下静脉采集血液5mL 3500r min离心6min 取上层的血清于EP管中 用于检测血清免疫指标 检测指标包括 免疫球蛋白A IgA 免疫球蛋白M IgM 免疫球蛋白G IgG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 肿瘤坏死因子 a TNF alpha 白细胞介素 2 IL 2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AA肉仔鸡屠宰后 采集脾脏 胸腺和法氏囊称重 考察免疫器官指数指标 免疫指标检测的试剂盒购自苏州卡尔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疫器官指数 免疫器官重 活体重 4 1 4 3 肠道指标 采集上述屠宰的AA肉仔鸡的空肠 十二指肠 回肠约2cm 使用0 9 的生理盐水将肠道食糜冲洗干净 使用甲醛固定24h 对空肠 十二指肠 回肠组织进行HE染色 制成石蜡切片 ML 50显微图像采集分析系统在光学显微镜低倍镜 40倍 下挑选典型视野拍摄图片 测量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 计算绒隐比 1 5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使用SPSS24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LSD法进行组间多重比较 P lt 0 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对AA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见表2 由表2可知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2组 试验3组的AA肉仔鸡的42日龄体重提高了18 53 20 26 P lt 0 05 1~42日龄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8 91 20 66 P lt 0 05 料重比显著降低了9 14 9 14 P lt 0 05 与试验1组相比 试验2组 试验3组的AA肉仔鸡1~42日龄平均日增重比显著提高了10 20 11 82 P lt 0 05 表2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对AA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项目 1日龄体重 g 42日龄体重 kg 平均日增重 g middot 只 middot d 1 平均日采食量 g middot 只 middot d 1 料重比 对照组 45 30 2 32b 54 16b 94 67 1 75a 试验1组 45 35 2 50ab 58 44b 97 67 1 67ab 试验2组 45 30 2 75a 64 40a 102 32 1 59b 试验3组 45 30 2 79a 65 35a 103 78 1 59b SEM 2 83 0 24 4 62 7 65 0 17 P值 0 319 0 048 0 032 0 095 0 016 2 2 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对AA肉仔免疫功能的影响 见表3 表4 由表3可知 与对照组相比 42日龄时 试验2组 试验3组AA肉仔鸡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了24 24 25 00 P lt 0 05 胸腺指数显著提高了27 87 30 66 P lt 0 05 表3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对AA肉仔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单位 g kg 项目 21日龄 42日龄 脾脏指数 法氏囊指数 胸腺指数 脾脏指数 法氏囊指数 胸腺指数 对照组 0 90 1 50 3 84 1 32b 0 89 2 87b 试验1组 1 02 1 79 4 16 1 49ab 0 94 3 19ab 试验2组 1 05 1 80 4 34 1 64a 0 96 3 67a 试验3组 1 05 1 83 4 40 1 65a 0 98 3 75a SEM 0 09 0 24 0 58 0 17 0 10 0 48 P值 0 173 0 087 0 104 0 044 0 138 0 039 由表4可知 各试验组AA肉仔鸡血清中的IgM和s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lt 0 05 试验2组和试验3组AA肉仔鸡血清中的IgM和sIgA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 P lt 0 05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AA肉仔鸡血清TNF alpha IL 2含量均显著降低 P lt 0 05 IL 10含量显著提高 P lt 0 05 试验2组和试验3组AA肉仔鸡血清中的IL 6含量显著降低 P lt 0 05 表4 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对AA肉仔免疫指标的影响 项目 IgA g L IgM g L IgG g L sIgA mg L TNF alpha mu g L IL 2 mu g L IL 6 mu g L IL 10 mu g L 对照组 0 50 1 47c 4 07 7 73c 105 45a 335 60a 176 04a 10 56c 试验1组 0 58 1 56b 4 18 9 04b 85 17b 253 98b 157 18ab 11 84b 试验2组 0 65 1 68a 4 25 10 63a 73 06c 248 39b 139 17b 13 45ab 试验3组 0 68 1 73a 4 30 11 74 69 50c 245 07b 128 94b 14 69a SEM 0 08 0 25 0 59 0 84 8 32 20 65 10 74 1 52 P值 0 092 0 045 0 386 0 008 0 003 0 016 0 013 0 005 2 3 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对AA肉仔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见表5 由表5可知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鸡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分别提高了20 29 21 09 P lt 0 05 十二指肠的绒隐比分别提高了21 23 22 11 P lt 0 05 表5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对AA肉仔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项目 空肠 十二指肠 回肠 绒毛高度 mu m 隐窝深度 mu m 绒隐比 绒毛高度 mu m 隐窝深度 mu m 绒隐比 绒毛高度 mu m 隐窝深度 mu m 绒隐比 对照组 918 45 85 27 10 77 964 97b 94 38 10 22b 749 06 82 64 9 06 试验1组 929 41 84 98 10 94 1063 87ab 93 80 11 34ab 763 10 81 06 9 41 试验2组 953 40 84 84 11 32 1160 73 93 65 12 39a 784 26 80 86 9 70 试验3组 960 37 84 80 11 33 1168 48a 93 60 12 48a 790 53 80 52 9 82 SEM 45 62 7 04 1 39 50 74 8 64 1 30 37 04 7 43 1 28 P值 0 541 0 831 0 205 0 042 0 361 0 044 0 728 0 296 0 517 3 讨论 3 1 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对AA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中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AA肉仔鸡42日龄体重显著提高了18 53 20 26 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了18 91 20 66 料重比显著降低了9 14 9 14 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AA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比0 1 复合益生菌组显著提高了10 20 11 82 表明日粮中添加0 2 的复合益生菌可以有效改善AA肉仔鸡的生长性能 田浪等研究发现 黄羽肉鸡养殖中使用由枯草芽孢杆菌 嗜酸乳杆菌 酪酸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 平均日增重最多比对照组提高了4 11 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了4 58 复合益生菌的最适添加量为0 1 刘淑娇等研究发现 由乳酸菌 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等比例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可显著提高雄性AA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 显著降低料重比 且复合益生菌的最适添加量为0 6 本试验结果与上述结论类似 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复合益生菌可以有效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 益生菌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可能是由于有益的益生菌可在动物肠道中有效定植 分泌大量消化酶 帮助动物机体有效吸收日粮中的营养物质 进而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 3 2 同水平的益对AA肉仔免疫功能的影响 家禽主要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 脾脏 法氏囊 对机体的中枢 外周及体液免疫起至关重要作用 其发育状况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水平 本研究中 42日龄时 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AA肉仔鸡的脾脏指数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4 24 25 00 胸腺指数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7 87 30 66 表明AA肉仔鸡饲喂0 2 水平复合益生菌可以有效促进其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 谢童等研究表明 在黄羽肉鸡日粮中使用0 1 复合乳酸菌制剂可显著提高肉鸡脾脏指数 添加0 2 可显著提高法氏囊指数 郭欣怡等研究表明 饲喂1mL kg的乳酸菌可显著提高AA肉仔鸡胸腺指数 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 因此 在肉鸡养殖中使用适量的益生菌制剂可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 动物机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对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至关重要 免疫球蛋白可清除病原微生物及抗原 溶解细菌 中和病毒 在免疫调节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细胞因子包括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 当动物机体受病原微生物侵害时 Thl细胞产生促炎因子 而Th2细胞可分泌白细胞介素 其中IL 10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抗炎因子 本研究中 各试验组AA肉仔鸡血清中的IgM和s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试验2组和试验3组AA肉仔鸡血清中的IgM和sIgA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 与对照组相比 各试验组肉仔鸡血清中的TNF alpha IL 2含量显著降低 IL 10含量显著提高 试验2组和试验3组AA肉仔鸡血清中的IL 6含量显著升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 AA肉仔鸡饲喂适量的复合益生菌可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宋丹等在AA肉公鸡日粮中添加1g kg包被植物乳杆菌 1g kg屎肠球菌可提高IgA IgM IgG含量 提高抗炎因子IL 10的含量 降低促炎因子TNF alpha IL 2 IL 6的含量 于明等研究发现 添加1 0 复合益生菌能够明显提高肉鸡血清IgA和IgG含量 Wu等研究发现 使用植物乳杆菌可增加肉鸡回肠黏膜IL 10的表达量 益生菌可有效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 通过平衡机体内的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水平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 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稳定动物肠道的内环境 3 3 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对AA肉仔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肠道的健康发育对机体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至关重要 主要的检测指标包括小肠绒毛的高度 隐窝深度及二者的比值 本研究中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鸡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显著提高了20 29 21 09 绒隐比分别提高了21 23 22 11 结果表明 在AA肉仔鸡日粮中使用0 2 的复合益生菌可促进肠道发育 改善肠道健康 田浪等研究发现 在日粮中使用300g t的复合益生菌可显著提高黄羽肉鸡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及绒隐比 谢文惠等研究表明 使用由枯草芽孢杆菌 酿酒酵母 嗜酸乳杆菌 乳双歧杆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 可改善AA肉仔鸡小肠绒毛高度 隐窝深度及绒隐比 但影响不显著 张彩凤等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1000mg kg的复合益生菌 乳酸菌 酵母菌 显著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 益生菌能够改善肠道健康的原因是益生菌进入动物肠道中可有效在肠道定植 抑制有害菌繁殖 阻止有害菌对肠道黏膜的损害作用 保证肠道形态及功能的完整性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 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可以改善AA肉仔鸡的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及肠道健康 综合生产成本考虑 复合益生菌在AA肉鸡生产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 2 参考文献 略
更新时间:2023-09-22 12:17:15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类需氧型杆状革兰氏阳性菌 在畜禽饲料添加剂方面是我国允许使用的微生态制剂的菌种之一 在促进畜禽生产性状 粪便无公害化处理和吸附环境中的重金属方面的应用已有广泛报道 在极端的外界环境条件下 枯草芽孢杆菌能够诱导产生抗逆性较强的内源孢子 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尤其在耐高温 耐酸和耐盐能力等方面 范彧等 李俊波等研究表明 在蛋鸡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维持蛋鸡肠道微生态平衡 增强机体免疫力 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 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蛋鸡高产蛋率 平均蛋重 降低料蛋比和破软蛋率 是蛋鸡生产中替代抗生素类药物的一种新型添加剂 王翔宇等试验结果表明 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改善海兰褐商品蛋鸡产蛋后期鸡蛋的蛋壳结构 增加蛋壳强度 提高蛋品质 在日粮中添加适量枯草芽孢杆菌 可显著改善肉仔鸡日增重和血清总蛋白含量 张红芬 林淑媛等研究表明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 能够改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显著降低料肉比 本试验在海兰褐蛋鸡的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 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探讨分析其在蛋鸡体内的作用机理 确定适宜添加量 为在蛋鸡生产中合理选择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 1试验材料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由某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本品含有枯草芽孢杆菌亚种 分泌抗革兰氏阴性菌枯草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以及代谢产物 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 ge 1 times 108cfu g 生产批号20200312 03 1 2试验场地与条件 试验在凉州区金凤凰禽业有限公司蛋鸡场进行 试验鸡饲养于同一栋鸡舍内 采用3层立体笼养 人工光照16h 机械通风 自由饮水 常规免疫 每天自动清粪2次 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消毒 1 3试验动物与饲粮 试验采用单因子对比试验 选取480只30周龄健康 体重和产蛋率 95 2 都相近的海兰褐蛋鸡 随机分成4组 每组120只 其中试验组为对照组 试验Ⅱ Ⅲ Ⅳ组为试验组 每组3个重复 每个重复40只 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Ⅱ 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200mg kg 400mg kg 600mg kg 预饲期7d 试验期84d 基础日粮参照NRC 1994 NY T33 2004 鸡饲养标准 配制 并结合海兰褐蛋鸡饲养管理手册配制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 日粮组成 含量 营养成分 含量 玉米 62 7 代谢能 MJ kg 11 66 豆粕 20 0 粗蛋白质 17 21 麸皮 4 0 钙 3 95 食盐 0 3 有效磷 0 41 石粉 8 0 蛋氨酸 0 37 磷酸氢钙 1 0 蛋氨酸 胱氨酸 0 65 预混料 3 0 赖氨酸 0 95 植物油 1 0 注 预混料可为每千克全价日粮提供 VA 9000IU VD31600IU Ve 5 001U VK 0 50mg VB1 0 60mg VB2 3 50mg 泛酸3 2mg 烟酸20mg VB6 3 0mg 生物素0 1mg 叶酸0 25mg VB12 0 004mg 锌70 00mg 铁65 00mg 铜7 00mg 锰60 00mg 碘0 65mg 硒0 35mg 除粗蛋白质外 其他营养成分为计算值 计算依据为 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 2019 年第 30版 1 4测指标及方法 本试验中检测的各项指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 T 823 2020 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 中介绍的方法进行测定或计算 1 4 1生产性能指标 试验期每天11 00 15 00以重复组为单位收集鸡蛋 记录产蛋数 蛋重 破 软 壳蛋数 死淘数 每周一统计各重复的饲料消耗情况和试验鸡的产蛋率 统计平均蛋重 料蛋比 死淘率等 计算公式如下 采食量 g d middot 只 统计期内每个重复的采食量 统计期内每日平均饲养母鸡数 只 产蛋率 统计期内每个重复的产蛋量 统计期内的每个重复饲养母鸡数 破蛋率 统计期内每个重复的破蛋量 统计期内每个重复的产蛋量 平均蛋重 g 统计期内每个重复的总蛋重 统计期内每个重复的产蛋量 死淘率 统计期内每个重复的死淘数 统计期内每个重复的饲养母鸡数 1 4 2蛋品质测定 收集试验结束前3天鸡蛋 每个重复每天随机收集鸡蛋10个 用于测定蛋品质指标 其中 蛋黄相对重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蛋黄相对重 蛋黄重 蛋重 蛋形指数使用 NFN383型蛋形指数测定器 FHK公司 测定鸡蛋长径 短径 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蛋形指数 蛋纵径的长度 蛋横径的长度 蛋壳厚度使用NFN380型蛋壳厚度计 FHK公司 测量 分别测量蛋壳钝端 中部 锐端的厚度 求其平均值 单位为mm 蛋壳强度用EFR 01型蛋壳强度测定仪 ORKA公司 测定 测定时将蛋垂直放置且钝端向上 单位为N 蛋壳颜色采用CM2300D 型蛋壳颜色测定分析仪 柯尼卡公司 测定 分别测定蛋壳钝端 中部 锐端的色泽 求其平均值 蛋白高度 哈氏单位 蛋黄颜色 蛋重等采用EA 01型蛋品质测定仪 ORKA公司 测定 1 5 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应用SPSS 22 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显著性检验采用Duncan多重比较法 以P lt 0 05作为差异性判断的标准 结果以 平均值 plusmn 标准差 形式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 1枯草芽孢杆菌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枯草芽孢杆菌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 枯草芽孢杆菌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蛋率上升和平均蛋重增加上 试验Ⅱ Ⅲ Ⅳ组产蛋率分别比Ⅰ组高1 03 2 42 2 12 差异显著 P lt 0 05 试验Ⅲ组 Ⅳ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Ⅱ组 P lt 0 05 试验Ⅲ组 Ⅳ组的产蛋率间差异不显著 P gt 0 05 试验Ⅱ Ⅲ Ⅳ组平均蛋重分别比Ⅰ组高1 93g 2 75g 2 78g 差异显著 P lt 0 05 试验Ⅱ Ⅲ Ⅳ组平均蛋重间差异不显著 P gt 0 05 而在采食量 破蛋率 死淘率和料蛋比方面 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 gt 0 05 表2 枯草芽孢杆菌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组别 采食量 g d middot 只 产蛋率 破蛋率 平均蛋重 g 料蛋比 死淘率 Ⅰ组 110 65 plusmn 5 78 93 35 plusmn 2 66b 1 06 plusmn 0 38 60 22 plusmn 4 63b 1 96 plusmn 0 11 1 380 Ⅱ组 111 02 plusmn 6 02 94 32 plusmn 1 86ab 0 74 plusmn 0 28 62 15 plusmn 4 56a 1 89 plusmn 0 09 0 690 Ⅲ组 110 93 plusmn 5 89 95 73 plusmn 1 77a 0 68 plusmn 0 26 62 97 plusmn 4 23a 1 87 plusmn 0 09 0 550 Ⅳ组 110 85 plusmn 5 76 95 43 plusmn 1 79a 0 68 plusmn 0 32 63 00 plusmn 4 43a 1 87 plusmn 0 19 0 560 P值 0 756 0 021 0 847 0 039 0 682 0 596 注 同列数据肩标相同小写字母或无肩注者表示差并不星著 P gt 0 05 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开显著 P lt 0 05 下同 2 2枯草芽孢杆菌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 试验Ⅱ Ⅲ Ⅳ组与I组相比在蛋壳颜色 蛋黄相对重 蛋壳强度差异显著 P lt 0 05 试验Ⅱ Ⅲ Ⅳ组间相互比较 此三项指标差异不显著 P gt 0 05 试验I Ⅱ Ⅲ Ⅳ组间蛋形指数 蛋壳厚度 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等指标差异不显著 P gt 0 05 Ⅳ组各项指标与Ⅲ组差异不显著 P gt 0 05 表 3 枯草芽孢杆菌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组别 蛋型指数 蛋壳颜色 蛋壳厚度 mm 蛋壳强度 N 哈氏单位 蛋黄颜色 蛋黄相对重 Ⅰ组 1 31 plusmn 0 05 85b 0 39 plusmn 0 023 36 06 plusmn 10 00b 89 plusmn 9 43 6 28 plusmn 0 62 24 12 plusmn 2 56b Ⅱ组 1 32 plusmn 0 04 87a 0 41 plusmn 0 019 38 81 plusmn 9 51a 90 plusmn 9 21 6 42 plusmn 0 53 26 51 plusmn 2 67a Ⅲ组 1 33 plusmn 0 05 87a 0 41 plusmn 0 024 40 18 plusmn 9 31a 90 plusmn 9 18 6 45 plusmn 0 65 26 38 plusmn 2 43a Ⅳ组 1 33 plusmn 0 06 87a 0 41 plusmn 0 014 40 18 plusmn 9 51a 90 plusmn 9 23 6 44 plusmn 0 55 26 36 plusmn 2 53a P值 0 876 0 465 0 634 0 032 0 653 0 321 0 025 3 讨论 3 1枯草芽孢杆菌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表明 在30周龄海兰褐蛋鸡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 可显著提高产蛋率和蛋重 对采食量 破蛋率 死淘率和料蛋比等指标影响不显著 但三者有降低的趋势 这与赵姝娴等 黄晨轩等 吴俊锋等 裴跃明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赵姝娴等在日粮中添加1g kg的枯草芽孢杆菌 处理组鸡蛋重量显著提高了3 8g 料蛋比显著降低 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黄晨轩等研究表明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的枯草芽孢杆菌 试验组的产蛋率显著提高了2 62 采食量 料蛋比和破蛋率分别降低了1 01 3 18 和8 10 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吴俊锋等研究指出 在基础日粮中直接添加0 05 枯草芽孢杆菌菌粉 试验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2 18 料蛋比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 77 各组间日采食量及死淘鸡率无显著差异 裴跃明等研究发现 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 5 0 75 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 各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平均蛋重 显著降低腹泻率 降低破蛋率 料蛋比 枯草芽孢杆菌能提高蛋鸡产蛋性能 可能是因为其进入胃肠道后 可以提高肠道健康和肠壁完整性 增强了小肠的吸收功能 分泌活性很强的中性消化酶类 促进了饲料中蛋白质 糖类等物质的降解 促使饲料进一步消化 提高饲料利用率 从而提高了产蛋率 蛋重等生产性能 降低了蛋鸡的采食量和料蛋比 枯草芽孢杆菌能迅速消耗肠道中的游离氧 形成低氧状态的肠道环境 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 改善了胃肠道的微生态环境 产生了枯草菌素 短杆菌肽等多种活性物质 抑制了病原菌的繁殖生长 增强了机体免疫力 提高了抗病能力 从而降低了蛋鸡死淘率 腹泻率 3 2枯草芽孢杆菌对蛋品质的影响 蛋品质是蛋鸡生产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蛋品质直接影响蛋的营养成分 食用价值 进而影响蛋的市场售价及蛋鸡场的经济效益 同时对鲜蛋的保存 种蛋孵化率 种蛋的运输等有一定的影响 蛋壳强度 蛋壳颜色 蛋形指数 哈氏单位 蛋黄相对重等是评价蛋品质的重要指标 蒋一秀等以如皋黄鸡为试验对象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枯草芽孢杆菌研究其对蛋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试验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 蛋黄重量随着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有增长趋势 且以0 75 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最优添加量 丁鹏等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芽孢杆菌蛋白酶制剂 试验组蛋壳强度和鸡蛋哈氏单位相比对照组提高了11 37 和4 39 蛋黄颜色和蛋黄重量等指标差异不显著 但高于对照组 崔闯飞等在饲粮中添加800mg kg枯草芽孢杆菌 显著增加了蛋壳厚度 显著降低了破软蛋率 显著提高了蛋壳强度和壳重比例 吴俊锋等研究发现 在基础日粮中直接添加0 05 枯草芽孢杆菌菌粉 试验组蛋黄颜色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32 8 蛋壳比例比对照组极显著降低3 14 蛋壳厚度 蛋壳强度 蛋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有改善趋势 裴跃明等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 5 0 75 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 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蛋黄相对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4 57 和5 89 均差异显著 由上述试验可以看出 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改善鸡蛋品质 但研究结论不尽一致 这可能与蛋鸡品种 周龄 试验周期 添加水平等不同有关 本试验结果显示 蛋鸡日粮中适量的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蛋壳颜色 蛋壳强度 蛋黄相对重影响明显 蛋形指数 蛋壳厚度 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等指标差异不显著 但上述指标有一定的上升趋势 蛋壳颜色与鸡群的品种 年龄 健康 营养 应激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试验中蛋壳颜色 蛋黄相对重明显改善 可能与枯草芽孢杆菌可产生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和尼克酸 叶酸 烟酸 维生素C 维生素B1 维生素B2等多种维生素 降解饲料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 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减少了蛋鸡的应激危害有关 枯草芽孢杆菌进入肠道内作用后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 在酸性条件下有效促进了钙盐等复合物的溶解 加快了对钙 磷的吸收 从而改善蛋壳品质 提高了蛋壳强度 4 结论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海兰褐蛋鸡的产蛋率 蛋重和蛋黄相对重 明显改善蛋黄颜色 蛋壳强度 在本试验条件下 在日粮中添加400mg kg较为合适 参考文献 略
更新时间:2023-09-08 09: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