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5项符合查询结果。(搜索耗时:0.0000秒)
乳猪在集约化养猪系统内 特别是在断奶期间 会造成许多问题 如大肠杆菌 球虫等肠道病原体的感染 易对猪仔生长性能 健康状况等产生影响 孙佳丽等 2020 另外 益生菌制剂 如枯草芽孢杆菌 嗜酸乳杆菌等 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改善肠道环境 提高免疫机能等作用 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被广泛应用 孔庆娟等2020 目前关于乳酸菌或芽孢杆菌对肠道感染乳猪生长性能 养分消化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较少 李平等2019 因此 文章旨在评估乳酸菌 芽孢杆菌等益生菌在肠道感染乳猪上的应用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与试剂 乳酸杆菌 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均为1 times 105CFU g 大肠杆菌活菌数为1 times 109CFU mL 血清型为0149 K91 均购于国家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1 2 试验动物及日粮 乳猪由河南原牧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共选取160头健康乳猪 平均体重为 6 03 plusmn 0 13 kg 饲养乳猪的饲料符合标准NRC 2012 仔猪营养需求标准 日粮组成成分及营养成分见表1 表1日粮组成成分及营养成分 日粮组成 含量 营养成分 含量 玉米 60 1 消化能 MJ kg 14 4 发酵豆粕 4 1 粗蛋白质 20 9 大豆粕 15 2 钙 0 25 鱼粉 3 8 赖氨酸 1 2 乳清粉 5 2 蛋氨酸 0 6 大豆浓缩蛋白 5 1 总磷 0 9 磷酸氢钙 1 2 大豆油 3 1 食盐 0 5 赖氨酸 0 4 氯化胆碱 0 2 苏氨酸 0 1 预混料* 1 0 注 *每千克预混料中含有多种复合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 1 3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本试验分为4组 分别为对照组 感染组 乳酸菌组和芽孢杆菌组 每组5个重复 共40头健康的断奶仔猪 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 感染组同样饲喂普通饲料 乳酸菌组在普通饲料中添加0 2g kg的乳酸菌 1 times 105CFU g 芽孢杆菌组在普通饲料中添加0 2g kg的芽孢杆菌 1 times 105CFU g 试验5d后 感染组 乳酸菌组和芽孢杆菌组开始灌服大肠杆菌10mL 1 times 109CFU mL 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试验为期30d 1 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 4 1 生长性能 试验期间测定乳猪体重 计算每组平均日增重 从各组随机抽取10头乳猪为一个重复 一个处理组5次重复 并与采食量相比 计算料重比 1 4 2 养分消化指标 在试验结束前一周 连续收集每组乳猪的粪便 将各重复粪便混合后取500g用干燥鼓风机烘干 制备成风干样品 粉碎过筛 然后测定常规养分指标 1 4 3 免疫功能指标 在试验第一周后 每组随机抽取10头乳猪 每组测定5个重复 空腹抽取10mL血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 IgA 免疫球蛋白G IgG 免疫球蛋白M IgM 和白细胞介素 2 IL 2 含量 1 5 统计分析 试验结果采用SPSS20 0软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 乳酸菌组 芽孢杆菌组的末重和对照组末重增加最多 感染组末重增加最少 乳酸菌组 芽孢杆菌组的平均日增重较感染组分别显著提高18 6 18 9 P lt 0 05 乳酸菌组 芽孢杆菌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感染组 P lt 0 05 乳酸菌试验组和芽孢杆菌试验组的料重比较感染组分别显著降低12 9 和13 3 P lt 0 05 从上述指标可以看出 在日粮中加入乳酸菌或芽孢杆菌对提高肠道感染乳猪生长性能效果显著 表2 不同试验组对乳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n 5 组别 始重 kg 末重 kg 平均日增重 g 平均日采食量 g 料重比 对照组 6 04 plusmn 0 13 12 10 plusmn 0 27a 433 2 plusmn 1 8a 652 1 plusmn 5 0a 1 52 plusmn 0 38a 感染组 6 02 plusmn 0 17 11 48 plusmn 0 21b 360 8 plusmn 1 7b 622 9 plusmn 4 4b 1 73 plusmn 0 19b 乳酸菌组 6 05 plusmn 0 12 12 04 plusmn 0 18a 428 1 plusmn 2 2a 649 2 plusmn 3 6a 1 51 plusmn 0 41a 芽孢杆菌组 6 03 plusmn 0 14 12 03 plusmn 0 26a 429 2 plusmn 1 6a 647 0 plusmn 4 5a 1 50 plusmn 0 26a 注 同列数据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 lt 0 05 肩标相同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 gt 0 05 下表同 2 2 对养分消化的影响 由表3可知 乳酸菌组和芽孢杆菌组乳猪的粗脂肪消化率 粗蛋白质消化率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比感染组显著提高12 8 11 7 和7 9 P lt 0 05 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各组之间差异不大 表3 不同试验组对乳猪养分消化的影响 n 5 组别 粗脂肪消化率 粗蛋白消化率 干物质消化率 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 酸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 对照组 46 0 plusmn 1 1a 72 1 plusmn 1 2a 86 4 plusmn 1 8a 42 1 plusmn 2 0a 35 5 plusmn 0 38a 感染组 41 2 plusmn 1 7b 64 4 plusmn 2 1b 80 8 plusmn 1 7b 43 9 plusmn 1 4a 35 8 plusmn 0 19a 乳酸菌组 46 5 plusmn 1 2a 72 0 plusmn 1 8a 87 1 plusmn 2 2a 43 2 plusmn 1 6a 36 1 plusmn 0 41a 芽孢杆菌组 46 3 plusmn 1 4a 72 3 plusmn 1 5a 87 3 plusmn 1 6a 43 0 plusmn 1 5a 36 2 plusmn 0 26a 2 3 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 由表4可知 与感染组相比 乳酸菌组和芽孢杆菌组的乳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 IgG IgM含量均有所提高 且免疫球蛋白与感染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lt 0 05 2个添加组 乳酸菌组和芽孢杆菌组 的IL 2含量虽然有一定差异 但差异不显著 且与感染组相比也明显提高 但无显著差异 P gt 0 05 表4 不同试验组对乳猪免疫指标的影响 n 5 组别 IgA mu g L IgG mu g L IgM mu g L 对照组 1 408 plusmn 0 18a 1 92 plusmn 0 14a 1 96 plusmn 0 18a 感染组 1 213 plusmn 0 23b 1 69 plusmn 0 19b 1 70 plusmn 0 21b 乳酸菌组 1 392 plusmn 0 21a 1 89 plusmn 0 20a 1 92 plusmn 0 22a 芽孢杆菌组 1 396 plusmn 0 21a 1 88 plusmn 0 22a 1 91 plusmn 0 10a 3 讨论 3 1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上述试验可以发现 不同益生菌均能提高肠道感染乳猪的生长性能 主要体现在乳猪增重 采食量的提高以及料重比降低 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相吻合 其研究表明 在大肠杆菌感染断奶仔猪的日粮中加入一定量的芽孢杆菌可使仔猪平均日增重得到明显提高 刘庆伟等2018 本试验比较发现 乳酸菌组和芽孢杆菌组的效果明显 其平均日增重比感染组平均提高18 8 耗料增重与感染组相比平均降低13 1 这可能是由于添加乳酸菌和芽孢杆菌组后日粮所含活性物质可以抑制或缓解大肠杆菌在乳猪肠道中的繁殖 减少大肠杆菌对乳猪肠道的损伤 所以在肠道感染的乳猪日粮中加入乳酸菌或芽孢杆菌对其生长性能有较显著的提升 程婷婷和罗毅 2021 3 2 对养分消化的影响 两种益生菌对日粮中养分消化的影响基本与生长性能结果一致 表现为枯草芽孢杆菌与乳酸菌对肠道感染的乳猪效果较好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添加益生菌能显著改善动物粗蛋白质消化率 嗜酸乳杆菌可以改善粗蛋白质 粗纤维和有机物的消化率 马艳华等 2022 本研究无论是日粮中补充乳酸菌还是芽孢杆菌均可显著改善粗脂肪 粗蛋白质 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这说明添加益生菌可提高乳猪营养物质消化率 进而改善生长性能 这是由于益生菌可在乳猪体内释放多肽 有助于弱蛋白水解益生菌的生长 体内营养物质消化率更高 葛龙等 2022 3 3 对免疫指标的影响 免疫球蛋白是组成动物机体免疫系统最为关键的物质之一 是一类具有抗体活性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包括IgA IgG IgM和IL 2 程菊芬等 2022 研究表明 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益生菌可增强动物免疫反应 并使得抗体浓度迅速升高 本试验结果表明 乳酸菌组和芽孢杆菌组血清中IgA IgG IgM含量均显著高于感染组 P lt 0 05 两组血清中的IL 2含量也比感染组有所提高 说明不同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肠道感染乳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提高免疫机能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益生菌制剂所含的活性物质可以激活肠道感染的乳猪免疫系统 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 有效抵抗大肠杆菌感染 张建和马飞 2021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 在肠道感染乳猪日粮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或芽孢杆菌可对其生长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可以改善粗脂肪 粗蛋白质和干物质等养分消化率 进而提高日增重 并能提高乳猪血清免疫指标 这一成果对研发新型饲用益生菌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略
更新时间:2023-07-14 10:56:17
饲料企业是联系着种植业 农产品加工业和养殖业的中间产业 生产成本受到原料价格和养殖产品价格的双重制约 随着原料价格上涨 饲料成本不断加大 饲料产品越来越呈现出低利化的趋势 迫于生存压力 饲料企业不得不降低生产成本 然而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习惯了粗放型管理的饲料企业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向集约型企业的转变 这需要一段艰难的历程 更需要饲料企业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重新审视现有的成本控制思想与成本控制措施 从全局角度来统筹安排成本控制的布局 现实管理中 大部分企业往往高度重视制造过程的成本控制 却忽视了成本控制的预防管理与系统管理 没有过多考虑生产工艺 产品设计 配方设计 原料选用等因素的负面影响 在生产成本控制上抓小放大 使生产成本始终居高不下 饲料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原本就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产品研发与市场定位之初 成本控制工作就已经渗透其中 在配方投入生产之前 决定成本大局的数值就已确定 真正的成本控制应当是在事前与事中对成本进行控制 事前要做好市场定位 产品设计 配方设计等成本预测 成本决策 成本计划 成本目标的制定 成本指标分解工作 事中要做好原料采购 原料仓储 生产制造 成品仓储 设备维护等工作 事后要做好成本控制完成情况的考核 执行情况的分析与控制成果收益分配方法等 与其他成本相比较 制造成本更易于量化与控制 但经过整改之后 对产品成本降低的作用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反而系统管理对成本的影响却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 稍有疏忽 就会造成无限放大的蝴蝶效应 1 系统管理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饲料企业的生产成本可细分为原料成本 制造成本 包装成本 折旧成本 损耗成本 仓储成本等 这几项成本虽然由技术 品管 采购 生产等部门分线控制 却是牵一发而动全局 一个部门的工作失误或微小调整都会对整体的成本控制工作造成影响 系统思考对企业成本控制取得成功尤为重要 案例1 某公司原料日装卸量可完成350t左右 由于原料采购计划没有协调到位 某日 原料到货量突然增至700t 为及时完成卸车任务 生产部门只能高薪聘请外部人员协助卸车 制造费用中的人工成本因采购部门的计划不周而增高 同时对本公司人员工作情绪造成负面影响 案例2 配方师为降低成本而使用了未经试验的新原料 但由于该厂生产工艺不具备使用该原料的条件 导致生产效率大幅下降 人工成本及制造费用大幅上升 同时还影响了其他产品的正常供应 给市场造成一定波动 案例3 某产品中 因主要原料的产地及生产工艺发生改变 原料密度比以前小 用量虽然相同 但成品体积变大 成品包装尺寸未变 不能装下原有的重量 而被迫采取其他方法补救 结果生产时间被大量浪费 生产效率大幅下降 客户纷纷投诉 产品内在质量虽然没有下降 但却降低了产品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 其影响是深远的 案例4 因标签标识药物属农业部限制使用品种 执行标准编号更改 营养成分分析值改变 总磷 食盐 粗灰分 粗蛋白质 赖氨酸 蛋氨酸等 等原因 需要重新制作新的饲料标签 原有标签全部作废 造成损失 案例5 空豆粕包装实际重量是160g 条 原料入库时 却按130g 条扣包装重量 相当于每包豆粕少入库30g 以豆粕使用量10000t 年 包重80kg计算 每年少入库豆粕3 75t 以2 250元 t计算 直接损失8 437 5元 案例6 成品库房漏雨 没有及时检查 出库后 接到众多投诉 企业支付赔款的金额超出修理成品库的资金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 单个部门进行单项成本控制并不难 但总体成本控制却需要部门间高度协调的系统控制 不经过各方面的充分论证而单一改变影响总体成本的某一环节 势必会影响全局 因此 饲料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是建立在各部门 各岗位协同作业基础之上 既没有哪个部门起着决定性作用 也没有哪个部门能够单独将生产成本控制下来 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成本控制连锁反应要求企业必须高度关注影响成本的各类因素 探询成本控制的系统管理模式成为现代饲料企业必须破解的管理难题 2 影响制造成本的生产因素 制造成本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由电耗 汽耗 煤耗 水耗 物料损耗 设备维护费用 人工费用 管理费用等构成 现实管理中 饲料企业常用产品出成率 设备利用率 产品合格率 生产计划完成率 成品包重误差 原料包装残留量 成品水分误差等指标对制造成本进行控制与考核 在制造过程中 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很多 但归纳起来 离不开人 机 料 法 环这5类主要因素 人 是指岗位人员配备是否充足 合理 人员的熟练程度与操作规范程度 人员的士气与团队凝聚力等状态 在其他因素既定状态下 成本控制的主导因素是人 制造成本就是由生产现场的岗位操作人员进行控制的 举例来说 熟练工比非熟练工的工作效率要高 人员充足比人员不足的工作效率要高 士气高昂的员工比情绪低落的员工工作效率要高 在同样条件下 技能高超的操作工比新操作工的生产成本要低 等等 机 是指生产设备运行与保养情况以及生产设施 生产工具是否齐备 状态是否良好 举例来说 用皮带机装车比人工装车效率要高出很多 但要承担皮带机的日常维护费用与消耗费用 虽然人工装车虽然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但提高了人工成本 降低了生产效率 从总体上导致生产成本增高 再比如 锤片用到一定程度时就要更换 否则粉碎电耗就会大幅增加 料 是指配方 原料 备品配件 工具以及其他生产必需物资是否充足 齐备 完好 在现实管理中 由于等待 寻找 计划不周等因素造成的生产浪费往往占有很大比例 法 是指生产组织 计划安排 生产工艺与作业方法等 举例来说 由于饲料原料大多以包装形式进厂 在将原料投入生产线时就产生了两种作业方式 解口或划口 从生产效率而言 划口高于解口 但从成本计算 划口造成了大量的可回收物资的浪费 再比如 正常情况下 成品包装不需要折边缝口 但如果成品包装因为质量问题或因为缝包机问题 需要缝包前先进行折边操作 就会大大降低缝包速度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环 是指温度 湿度 天气情况等在内的自然环境 厂区 库房 生产车间及现场管理等在内的工作环境以及规章制度 企业文化等在内的人文环境等 举例来说 许多饲料企业存在 ldquo 生产看天气 rdquo 的现象 因自然气候引发雷击电气设施 线路发热 库房进水 设备被淹等事故而导致被迫停产进行抢修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生产效率 造成浪费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在中国北方 经常出现因冬季温度低而引发的液体添加管道堵塞 蒸汽管道中冷凝水增多 动物性油脂结块等事件 而在南方的饲料企业中 却经常出现因环境湿度大 温度高而引发成品水分超标 储存原料易发生变质等事件 如果在建厂之初或在生产制程中不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这些现象 浪费的生产成本也是可观的 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细小环节同样影响生产成本 举例来说 饲料厂生产能力设计是以配料系统的工作能力为标准进行设定的 能否达到设定的配料能力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生产管理中 有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着配料能力 比如 在多秤配料系统中 配料仓分布及使用 配料顺序是否合理影响配料周期 原料与料仓的配套使用会影响配料速度与配料精确度 对混合机下仓的走料时间控制 以不同的方式添加同量的原料 设备运行状态 环境温度对原料流动性能的影响也会影响配料周期 等等 因此 在对某项成本进行控制时 只有系统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并找到它们相互作用的平衡点 才能有效实施成本控制 3 影响制造成本的非生产性因素 制造成本控制 应当从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产品设计做起 影响制造成本的非生产性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工艺及布局 设备选用 原料选用及配方组成 产品加工标准等 3 1 生产工艺及布局 先占市场 后建工厂是现代饲料企业的普遍做法 这种做法的基本流程是 依据主要产品设计标准确定最佳的生产工艺流程 依据未来一定时间的销量决定生产能力与规模 然后再依据确定后的工艺流程与生产能力选用合适的设备与确定生产配套设施的合理布局 按照这样的流程确定下来的生产线 对生产成本的小时生产能力 吨产品水电费 吨产品备件费 吨产品维修费 吨产品人工费 吨产品原料损耗等因素都能够明确计算出来 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制造成本是最低的 品质是最好的 专业生产线与非专业生产线的区别就在于此 然而在现实生产中 以专业生产线生产特定产品的企业并不多 许多企业都停留在一条生产线同时生产多系列产品的阶段 结果导致该降的成本没有降下来 该保的品质没有做到 企业吃尽了交叉污染的苦头 质量事故层出不穷 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频繁更换生产品种而带来的无用功与时间浪费惊人 在这样的基础上去追求生产效率的提升与生产成本的降低显然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例如 在同等生产规模状态下 专业蛋鸡料生产线与一般畜禽料生产线同时生产蛋鸡料时 其生产成本相差很远 在不同生产规模状态下生产同一种产品时 其生产成本也会相差很远 20t h的生产线与0 5t h的生产成本是不一样的 3 2 设备选型 饲料生产工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较完善和成熟 从最初的间歇式人工操作发展到现代的除投料工序以外都可以机械化全自动操作 从原来单一的畜禽料生产线发展到可生产高标准 高质量的虾苗料生产工艺 膨化鱼料生产工艺等 有些饲料企业还采用了粉料热处理工艺等 工艺的进步带来生产设备的革命 不同生产工艺需要不同的生产设备 不同类型的设备所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不仅有着巨大差异 它的生产效率和制造成本也是不一样的 例如 在同等情况下 生产3 0mm以下颗粒料时 抱箍式制粒机环模装配速度远远高于螺栓式制粒机环模装配的速度 虽然双轴浆叶混合机比单轴混合机的一次性投资要大 但双轴混合机的混合时间比单轴混合机要节省2~3min 而且混合均匀度要高于单轴混合机 同样体积的螺杆式空压机比活塞式空压机投资大 但螺杆式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质量与稳定性是活塞式空压机无法比拟的 同样压缩比 同样口径的不锈钢环模虽然比合金钢环模价格要高出一倍 但不锈钢环模的品质保证时间 环模使用寿命与耐磨性却是合金钢环模所无法比拟的 使用成本大大低于合金钢环模 虽然进口减压阀的价格是国产减压阀的几十倍 但进口减压阀的使用寿命却是国产减压阀的几千倍 由此节省的设备维修时间 设备故障时间带来的生产效益 品质稳定性更是国产减压阀无法比拟的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因此 在设备与配件选型时 一次性投资固然要考虑 但更应该考虑的是设备维护费用与配件性价比以及所有与之有关的隐性成本与综合收益 3 3 原料特性及配方组成 对于配方来说 原料的价格与营养成分是决定配方成本的关键 但对于饲料加工来说 受水分 粗纤维含量 粗脂肪含量 糊化温度等因素影响的原料加工性能是影响生产效率及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举例来说 原料水分不仅会影响粉碎效率 还会影响制粒过程的蒸汽添加量 半成品水分含量大 蒸汽添加量就会减少 物料因调质温度低而不能完全糊化 制粒生产效率下降 生产成本增高 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易于粗粉碎 却对蒸汽添加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半成品就会因调质温度低 水分含量低而降低制粒速度与颗粒质量 脂肪含量大的原料易于制粒 却不利于粉碎 粉碎时常常因为粉碎机筛孔被堵而造成电流升高 电耗增大 生产效率下降 含糖量大的黏性原料是加工性能最差的原料 因其含糖量大 容易黏仓 黏设备 不仅影响混合的效率 长时间使用 输送设备会因黏满了物料而变得负荷增加 严重时 还会发生刮板机链条断裂 提升机大带断裂等设备事故 同时 对制粒性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 配方师在考虑配方组成时 不仅要考虑成本 还要考虑配方的生产加工性能 因为配方是通过生产转换为成品的 不适宜于生产加工的配方 即使再合理 成本再低 也没有实际意义 举例来说 配方师在饲料配方设计中应优先选用营养价值高 制造成本低的饲料原料 如果同一配方中添加多种液体成分 会造成混合时间延长 配料批次减少 使生产成本增高 配方组成越复杂 配料周期越长 生产成本越高 配方越多 产品结构越复杂 生产效率就会越低 3 4 产品加工标准 料型 粉碎粒度 颗粒直径 颗粒长度 调质温度 分级筛尺寸 粒料含粉率 粒料粉化率等生产工艺参数是主要的产品加工标准 这些产品加工标准的确定大都是依据动物生长需要确定的 但有时也会掺有市场销售的炒作因素而发生改变 加工标准越高 生产成本越高 例如 水产料的加工标准高于畜禽料 生产成本明显高于畜禽料 在同类产品中 颗粒料的加工成本明显高于粉料的加工成本 粉碎粒度小的加工成本高于粉碎粒度大的加工成本 直径小的颗粒料加工成本高于直径大的加工成本 含粉率与粉化率越低加工成本越高 避免过度加工 合理设定参数是降低制造成本的一项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 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很多 只有从企业实际出发 深度剖析各个因素对生产成本可能造成的连锁反应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 由此获得成本控制的思想与方法 成本控制工作才有可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以质量求生存 向管理要效益并非是一句空话 饲料企业应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一样 建立起具有企业特色的成本控制体系 并进行流程化 制度化 规范化管理 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才会变难为易 化繁为简 全员 全面地进行成本控制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
更新时间:2023-05-05 13:47:19
影响淀粉热膨化效果的因素 淀粉热膨化效果取决于很多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包括淀粉来源 结构及组成等 外在因素包括共存成分 热膨化方法以及工艺因素等 1 淀粉的来源 根据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淀粉的组成结构是影响其热膨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关于淀粉来源对其热膨化性能的影响 下面从直链淀粉含量 支链淀粉结构 结晶度等组成结构参数进行讨论 为考察直链淀粉含量对大米淀粉热膨化的影响 JIAMJARIYATAM等从糯米和非糯性稻米中提取淀粉 将两种淀粉按照不同比例复配后 直链淀粉含量0 12 19 00 w w 经熟化成型 冷却 干燥等工序制成料坯 棕榈油油炸处理 结果发现大米淀粉的膨化率随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而减小 研究还指出 即使是直链淀粉含量非常接近的稻米品种 加工的炒米在感官品质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为探讨稻米原料与膨化米饼品质之间的关系 谭汝成等研究了21种稻米制作膨化米饼的效果 结果表明 稻米的直链淀粉 0 21 26 02 粗脂肪 0 43 1 77 粗蛋白 4 51 9 44 的含量与膨化米饼的感官品质存在相关性 直链淀粉含量中低 10 72 12 63 粗脂肪含量高 1 42 1 77 蛋白质含量低 4 70 5 25 的品种适于加工膨化米饼 由此可见 淀粉热膨化不完全取决于加工原料中直链淀粉含量 早期的一项研究表明 Keropok 一种马来西亚淀粉基膨化食品 的膨化品质与受试淀粉原料中支链淀粉含量正相关 张立彦等的研究也发现 含支链淀粉较多的混合物料 糯米粉及马铃薯淀粉 的膨化产品组织结构好 优于木薯 玉米及小麦的淀粉 淀粉的热膨化不仅仅是由物质组成决定的 还包括结构因素 JIAMARIYATAM等研究报道淀粉的相对结晶度与产品膨化品质密切相关 直链淀粉含量9 相对结晶度为2 8 3 7 的大米淀粉干凝胶具有良好的热膨化性能 随着相对结晶度增高 膨化率下降 孔隙变密 尺寸变小 根据目前的研究 淀粉热膨化加工特性的原料学因素未完全明晰 2 淀粉的糊化度 在热膨化前 将淀粉原料进行适度的糊化处理有利于提升膨化制品的品质 未经糊化的大米无法加工出符合期望的米花 在糊化过程中 淀粉粒发生膨胀并吸收水分 淀粉结晶结构破坏 水分子进入结晶簇发生水合作用 糊化破坏了淀粉粒原本的结构 降低了淀粉的相对结晶度 创造了淀粉与水分子相互作用的条件 为热膨化奠定了物质结构基础 GURAYA 和TOLEDO报道由木薯淀粉和甘薯淀粉复配制作的料坯油炸膨化 其膨化率随糊化度 低于80 时 增大而增大 LEE等研究发现 为取得最佳热膨化效果 料坯的糊化度应在50 左右 当糊化度低于50 时或高于66 时 均无法进行充分的热膨化 这表明 适当的糊化度有利于料坯生成充足的气相成核位点 3 淀粉的老化度 淀粉老化在糊化冷却时即发生 在料坯制备过程中 老化不可避免发生 因此老化是影响淀粉热膨化特性的重要因素 孙翠霞等通过将糊化的淀粉在4℃冰箱中储藏4 72h来探究不同老化时间对淀粉热膨化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对马铃薯淀粉及豌豆淀粉适度老化 lt 12h 可改善热膨化性能 膨化率最高达3 5 但是过度老化 gt 12h 则使之降低 有研究指出 老化使淀粉分子有序性提高 内部形成网络结构 将水分均匀分布其中 受热后蒸发外逸 形成均匀的气室 但同时结晶结构形成 当结晶过多时 打破物料原有的结构所需要的能量值升高 从而水分难以外逸 膨胀率降低 4 初始水分含量 原料中的水分作为汽化剂 其在膨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分汽化可为热膨化过程提供驱动力 同时对食品聚合物基质的相变和拉伸粘度产生影响 蒸汽压力足够大时 基质迅速膨胀孔隙扩张 膨化产品获得期望的多孔结构和质地 研究显示 水分含量及其分布 水分子与淀粉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热膨化密切相关 水作为塑化剂 能影响料坯中淀粉的T 适宜的相变温度有利于物料在进入橡胶态及膨化前累积蒸汽压力 这要求原料具有合适的初始水分含量28 过低则基质硬且易碎 且因水分蒸发使累积压力的水汽不足 难以在基质内部产生气室结构 过高则使基质受热后软化 且由于大量水汽外逸形成裂纹 降低膨化率 甚至膨化不完全 5 热膨化温度 加热温度是影响淀粉热膨化的重要因素 温度在热膨化过程中发挥两种作用 1 在相变阶段升温使物料越过淀粉的Tg 从玻璃态进入橡胶态 增强密闭结构的韧性和膨胀性 2 加热物料中的水分使其越过沸点 迅速汽化形成气压推动膨化结构形成 当温度不足以使淀粉发生相变时 加热仅起到蒸发水分的作用 无法为热膨化创造条件 当温度过高 则导致表面水分快速蒸发 热量来不及传导至物料内部 造成膨化率低 甚至容易烧焦物料 6 热膨化时间 热膨化发生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但加热时间仍然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加热时间不足 热膨化不充分 但并非时间越长越好 BOISCHOT等对玻璃态支链淀粉挤出物进行微波膨化时发现 加热30s可使 Aw 0 73的样品达到最大膨化率 随着加热继续 膨化率反而下降 长时间加热的另一个问题是产品容易发生焦化 淀粉热膨化特性的调控技术 淀粉热膨化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 调控其热膨化特性就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主要策略包括原料前处理和热膨化方式两方面 在原料前处理中 控制淀粉的糊化或老化程度 控制物料水分含量等己在前面述及 下文主要从原辅料 包括对淀粉的改性和外源物添加 和热膨化方式等的角度进行论述 1 淀粉改性 1 通过化学改性提升淀粉的热膨化性能 在工业生产中 对淀粉进行化学改性是拓宽其使用范围的常用手段 MATTA JUNIOR等将木薯淀粉经臭氧处理 研究发现其热膨化性能的提升效果可与木薯淀粉经自然发酵的效果相当 DIAS等报道 对酸木薯淀粉采用次氯酸钠进行适度氧化处理 可提升其热膨化性能 但过度处理会使淀粉发生降解 不利于热膨化 有研究观察到氧化改性并非对所有淀粉有效 如过氧化氢溶液处理对提升木薯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的热膨化性能有效 而对普通玉米淀粉无效 鉴于目前淀粉结构 热膨化性能关系尚未明晰 通过对淀粉的改性 不仅是改善热膨化的手段 而且是研究热膨化机制的重要途径 2 通过物理改性提升淀粉的热膨化性能 淀粉的物理改性方法不涉及化学试剂 具有绿色 安全 经济高效等特点 其机制在于通过对淀粉分子链的空间组织或聚集态结构的适度改变来调整淀粉的理化性质和加工特性 传统物理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挤压 高压 湿热 干热和韧化处理等 近年来 新型物理场包括超声波 微波 电场 射频或等离子体技术在淀粉改性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蒸谷米加工是一个改善印度炒米的热膨化效果的典型例子 蒸谷米以未脱壳的稻谷为原料 经浸泡 蒸制 干燥等处理后 再按照常规稻米加工方法生产的大米制品 在蒸制过程中 稻米中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 这些都对后续热膨化有利 MAHANTA和 BHATTACHARYA的研究指出 蒸制是决定蒸谷米热膨化效果的关键环节 适度蒸制促使米粒外层淀粉糊化和直链淀粉 脂质复合物形成 从而有利于热膨化 有趣的是 太阳光也是改善淀粉热膨化性能的重要因素 尽管这一积极结果的实现有赖于气象条件 但是有学者指出太阳光辐照应适量 否则淀粉在阳光中紫外线等因素长时间作用发生组分或分子结构改变 反而会损害其热膨化性能 QI等报道太阳光或紫外灯照射可进一步提升发酵木薯淀粉的热膨化性能 研究指出辐照引起淀粉结晶区的破坏并使支链淀粉降解形成低分子量的产物 这有利于形成蒸汽压力和热膨化结构 3 通过生物改性提升淀粉的热膨化性能 用于制作酸面包的木薯淀粉的生产 是生物法提升淀粉热膨化性能的一个经典案例 传统上木薯淀粉采用湿法工艺提取 经晾晒得到干木薯淀粉 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微生物生长和自然发酵 在引入工业化设备和技术后却发现 烘干得到的木薯淀粉的热膨化加工性能不及经传统的自然发酵后晒干得到的木薯淀粉 这被解释为发酵 晒干组合工艺使木薯淀粉分子结构发生适度改变 并形成了有利于热膨化的结构 但相关机制尚仍未明确 按照同样的自然发酵方式处理马铃薯淀粉 其热膨化性能却未得到改善 令人颇感意外 2 外源物添加 在淀粉基膨化食品加工中 淀粉以外的组分不可避免地引入 从而对其热膨化性能和产品品质产生影响 在过去研究中 出于从成本 风味或口感等方面的考虑 基于配方优化开展了大量工作 1 糖类 糖类能影响淀粉的糊化和老化 在加工料坯时 添加糖类物质必将对其结构产生影响 并最终影响热膨化效果 KRAUS等采用挤压工艺加工料坯 在配方中添加蔗糖 研究发现蔗糖可诱导形成更多的气相成核区 且随添加量增加而增多 料坯的膨化率增大 孔隙更加均匀细腻 研究还发现蔗糖通过塑化作用来影响膨化制品的外观 蔗糖无添加时 产品枕形率为92 蔗糖添加量10 20 时 产品枕形率下降至57 0 此外 蔗糖促进了淀粉的糊化 20 蔗糖使淀粉糊化度增加27 8 同时改变了料坯中淀粉老化进程 这些都是与改善热膨化效果有关的因素 研究表明 多糖类物质也可以起着改善热膨化的作用 2 蛋白质和油脂 蛋白质是淀粉基膨化食品中频繁出现的配料或组分 如虾片 米花 米饼中就含有蛋白质 虽然蛋白质对其热膨化的影响机制尚未明晰 但已有研究表明适度添加食品蛋白质对热膨化有利 WANG等将木薯淀粉和白鲑鱼糜按1 1 制备混合凝胶 干燥至水分含量7 后进行微波真空膨化 研究发现其膨化效果优于木薯淀粉凝胶 孔隙均匀 感官评分更高 油脂对淀粉热膨化的影响与其种类和添加量有关 NGUYEN等研究油脂 添加量0 21 对虾片微波膨化的影响时 结果发现虾片硬度随着油脂添加量增加而降低 膨化率在添加量3 时达最大值 继续添加则膨化率降低 研究认为低熔点油脂容易与直链淀粉形成复合物 这不利于料坯加工时淀粉的糊化老化以及凝胶结构形成 3 盐类和食品添加剂 研究表明 盐类在改善淀粉热膨化性能上可发挥积极作用 在印度炒米加工前通常进行调温处理 即将食盐水与蒸谷米混在一起 密封保温一段时间 蒸谷米中添加2 食盐 其膨化率可提高15 添加盐对淀粉基质的热膨化作用虽然不是必须的 但可提高膨化率和膨化速度 其机制可能在于适度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提高传热速率 从而使热膨化更早发生 VAN DER SMAN 和 BROEZE2研究指出 NaCl可降低淀粉的Tg 可使料坯在更低水分含量 与未添加NaCL组进行对照 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热膨化效果 这意味着适度增加初始水分含量也可以有相同热膨化效果同时实现减盐的目的
更新时间:2023-03-30 15:34:06
饲料是动物饲养必不可少的物质 饲料的设计配制直接影响动物生长速度和畜产品质量 分析研究饲料设计配制应注意的事项 考虑有关因素 更科学更有效的配制高质量 高产能饲料 提高养殖效益 动物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过程以及用于满足生长 繁殖 生产 劳役等活动需要 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所以 能够满足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需要 且在一定条件下无毒副作用的物质称为饲料 也就是说 动物缺少饲料是无法生存和维持生命的 饲料的作用是任何物质无法替代的 在一定程度上 饲料的好坏 饲料配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动物生长速度和畜产品质量 所以 在设计和配制饲料时 一定要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和有关问题 如饲料的营养成分 饲料来源 饲料价格 饲料质量 饲料形态等 不然 会造成浪费又达不到理想的饲养效果 严重时还会造成动物出现中毒现象 直接影响动物生长 一 饲料配方设计应注意的因素 1 使用对象 在给动物设计饲料配方时首先要考虑使用对象 生猪饲料与肉鸡饲料是不一样的 奶牛饲料和肉羊使用的饲料也是不同的 在给同一种动物设计饲料配方时 还要考虑到每一个生长阶段 甚至一个生长环节都要详细设计 如仔猪生长阶段与育肥阶段 催肥阶段要区分开 怀孕母猪料与断奶母猪料分别设计 奶牛干奶期与泌乳期设计不同的饲料配方等 2 动物用途 不同用途的动物或者畜产品形态对日粮营养水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产奶动物与产肉动物不一样 瘦肉型猪需要较高水平的蛋白质日粮 而肉脂型需要较高水平的能量日粮 产蛋鸡需要蛋白质含量高的日粮 肉鸡则需要含脂肪较高的饲料 所以在设计日粮配方时要区分开 3 养分需要 各类动物养分需要量要参照各自的饲养标准 同时还要考虑到动物的品种 饲养管理条件 环境温度 健康状况等因素 饲养条件好的与饲养管理条件差的饲料转化率 利用率有明显差异 冬季和夏季日粮水平与养分需要不尽相同 必须分别设计配方 当然 对于国内外最新研究的资料和报告也要及时掌握 并作为参考应用 4 原料成分 原料是影响饲料质量的主要因素 同样的原料不同的产地 不同的土壤 不同的种植加工方式 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环境下 其营养成分也是不一样的 在设计配方时 要考虑到原料来源的稳定性 质量保障性 5 原料价格 设计饲料配方时 要考虑到饲料价格 这关系到养殖成本问题 同样的原料 同样的营养成分 同样的质量 价格低廉作为首选 价格低而质量不稳定不能作为原料配制饲料 6 生产因素 在设计时 要考虑到配合饲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于营养成分是有一定影响的 如粉碎 加工 配制等过程中对氨基酸的利用率 搅拌均匀度 维生素的效价均有影响 二 设计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饲养标准是对动物实行科学饲养的依据 因此 经济合理的饲料配方必须根据饲养标准所规定的营养物质需要量的指标进行设计 在选用的饲养标准基础上 可根据饲养实践中动物生长或生产性能等标准所规定的营养物质需要量的指标进行设计 一般按动物的膘情 生长需要 生长阶段或季节 天气 环境等条件的变化 对饲养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2 当地性原则 一般来讲 饲料配方设计以当地资源为主 主要是减少原料运输成本 要根据当地饲料资源的品种 数量 质量 营养成分以及各种饲料的理化特性和饲用价值 尽量做到全年比较均衡地使用各种饲料原料 3 经济性原则 饲料原料的成本在饲料企业中及畜牧业生产中均占很大比重 所以 必须考虑到饲料原料要经济适用 大众化市场化 没有特殊要求的不要追求高成本饲料 营养参数的确定要结合实际 饲料原料的选用应注意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 要合理安排饲料工艺流程和节省劳动力消耗 降低成本 不断提高产品设计质量 降低成本是配方设计人员的责任 长期的目标自然是为企业追求最大收益 4 可行性原则 即生产上的可行性 配方在原材料选用的种类 质量稳定程度 价格及数量上都应与市场情况及企业条件相配套 产品的种类与阶段划分应符合养殖业的生产要求 还应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 5 安全性与合法性原则 按配方设计出的产品应严格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条例 如营养指标 感观指标 卫生指标 包装等 尤其违禁药物及对动物和人体有害物质的使用或含量应严格遵照国家规定禁止使用 企业标准应通过合法途径注册并遵照执行 随着社会的进步 饲料生物安全标准和法规将陆续出台 配方设计要综合考虑产品对环境生态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尽量提高营养物的利用效率 减少动物废弃物中氮 磷 药物及其他物质对人类 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6 科学预混原则 就是按照饲料中原料先后逐级进行预混 目的是提高微量养分在全价饲料中的均匀度 原则上讲 凡是在成品中的用量少于1 的原料 均首先进行预混合处理 如预混料中的硒 就必须先预混 还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添加剂也要先进行预混合 否则混合不均匀就可能会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不良 均匀度差 饲料转化率低 三 配制饲料应注意的事项 1 确保饲料质量 饲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配制质量的好差 在饲料配制时 应选用新鲜无毒 无霉变 质地良好的饲料 黄曲霉和重金属砷 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超过规定含量 或者是不能作为饲料原料使用 经过雨淋的玉米含有霉菌 要尽量少用或不用 棉饼 菜籽饼等含毒素的饲料应在脱毒后使用 或控制一定的喂量 含有杂质的饲料原料应该除去杂质 青贮的饲料如果变质也不能在饲喂家畜 经过风霜雪冻的饲草饲料也不能配制饲料或者直接饲喂家畜 污染的饲料更不能在饲喂畜禽 所以 我们在平时购置饲料时一定要严把质量关 2 把握饲料的适口性 每一种动物对饲料的适口性都不一样 饲料的适口性直接影响采食量 饲喂动物应选择适口性好 无异味的饲料 若采用营养价值虽高 但适口性却差的饲料须限制其用量 在夏季 草食家畜对青绿新鲜的饲草料适口性好 特别是为幼龄动物和妊娠动物设计饲料配方时更应注意 对味差的饲料也可采用适当搭配适口性好的饲料或加入调味剂以提高其适口性 促使动物增加采食量 3 把握饲料配制程序 饲料配制逐级预混 把含量低于1 的微量元素 维生素等先充分混合 然后再加入含量在1 5 的原料 如矿物质添加剂 食盐 油脂类等 最后再加入含量高的玉米 饼类 麦麸等 充分混合均匀 在配制饲料时 要尽量轻拿轻放 防止粉料飞扬降低含量 在配制草食动物饲料时 按预混料 mdash 浓缩料 mdash 饼类 玉米 青贮料 或苜蓿 干草 块茎 秸秆等 顺序混合 最好使用TMR技术 保证配合饲料的质量 4 把握时间 配合饲料时要在清洁干净处进行 特别是养殖场 一定要防止饲料被污染 养殖场配料一定把握时间节点 一次不要配制过多的饲料 最好现配现喂 这样能够保持饲料的新鲜性 适口性和营养水平 一次过多的配制饲料会降低营养价值 饲料加工厂对配置好的饲料应随时加工包装 保持饲料产品质量
更新时间:2023-01-10 14:27:43
2023年6月30日 我国GB 2762 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将实施 届时皮蛋中铅的限量将进一步降低到0 2mg kg 皮蛋 又称松花蛋 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风味美食 以其口感鲜滑爽口 微咸 色香味独到等特点 深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 然而 吃的时候虽开心 随之而来的疑虑也不少 皮蛋黑乎乎的 是不是含铅量高 里面花纹各异 是不是有很多有害物质 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讲一讲关于皮蛋的那些事 皮蛋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我国GB T 9694 2014 皮蛋 的定义 皮蛋是以鲜蛋为原料 经用氢氧化钠 烧碱 食盐 茶叶 添加或不添加 水等辅料和食品添加剂 含食品加工助剂硫酸铜等 配成的料液或料泥腌制 包装等工艺制成的产品 皮蛋按包装方式不同 一般可分为包泥蛋 在成品皮蛋外包一层料泥 泥灰或再裹一层稻壳的蛋 涂膜蛋 在成品蛋外涂以石蜡等各种食品保鲜剂的蛋 真空包装蛋和光头蛋 不包涂任何物质的成品蛋 1皮蛋 能不能放心吃 皮蛋大多是鸭蛋制作而来的 但它通体黑黢黢的 还一点蛋香味都没有 反而有股刺鼻的味道 这不禁让人怀疑这皮蛋到底能不能吃 安不安全 1皮蛋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这么黑 传统的皮蛋是以鸭蛋 部分地区会用鸡蛋代替 为原料 用生石灰 氧化钙 草木灰 茶叶末 盐 黄丹粉 稻壳等成分混和稀泥灰 包裹腌制 而现代皮蛋的制作工艺已经逐步演变为烧碱 硫酸铜和浸泡工艺 至于皮蛋的黑 是正常的黑 皮蛋在腌制过程中 经历了一场蛋白质的分解与重组 又由于褐变产生了深色物质 但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2皮蛋到底含不含铅 皮蛋的确含铅 皮蛋传统工艺中的重点辅料黄丹粉 主要成分是氧化铅 能起到防止过量的碱渗透导致蛋清水解的作用 而在皮蛋逐渐成熟的十几天中 会有一定剂量的氧化铅渗透到蛋内 不过早在2015年起 国家规定皮蛋一律采用无铅工艺 在皮蛋生产过程中不可添加含铅的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 即使不加含铅的物质 皮蛋制作过程中也需要使用硫酸铜 硫酸锌 硫酸亚铁等金属盐 而这些金属盐里会有少量杂质 可能包括铅 所以市场上售卖的 ldquo 无铅皮蛋 rdquo 可能并不是完全没有 ldquo 铅 rdquo 通常只要皮蛋含铅量不超过0 5mg kg 就可以标为 ldquo 无铅 rdquo 而且符合这个规定量的话 适量吃也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3蛋壳上黑点多 含铅量高 并不一定 蛋壳上的黑斑 其实就是 ldquo 加工助剂 rdquo 发生化学反应后的沉积物 举例来说 若用硫酸铜制皮蛋 发生反应后会形成黑色的硫化铜沉积物 蛋壳上也就会有黑点 黑点的形成还会受制作温度 腌制时长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蛋壳上的黑斑多 就是含铅量超标 2鸭蛋变皮蛋 营养哪个好 1皮蛋相对更易消化 皮蛋只是蛋白质发生变性 与新鲜的鸭蛋 鸡蛋相比 脂肪 蛋白质 硫胺素 核黄素等营养物质其实都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 而在鲜蛋制作成皮蛋的过程中 蛋内的脂肪和蛋白质被分解 相对来说 减少了一定的消化压力 更易吸收 不过 以下两方面的变化还是较明显的 2皮蛋中的维生素B含量减少 B族维生素喜酸怕碱 无论鸡蛋还是鸭蛋 形成松花蛋后 维生素B1和B2均有显著降低 3皮蛋的钠含量增高 皮蛋的钠含量是542mg 100g 差不多是鲜鸭蛋钠含量的5倍 一个剥了壳的皮蛋重量以60g来算 钠含量约有325mg 相当于每天钠参考摄入量的1 5了 而由于皮蛋的咸味不明显 用来做菜时往往还会加入大量的酱油 盐等 又会额外摄入更多的钠 3吃皮蛋 讲究4件事 ①每天最多吃一个皮蛋 若用皮蛋做菜 则最好少加甚至不加盐 ②孕妇和儿童 少吃或者不吃 因为皮蛋中难免含有铅 而孕妇和儿童的铅的吸收率比普通人群要高3倍~5倍 应尽量避开 另外 有肝病的人也最好不吃 以免加重肝脏的解毒负担 ③切开后放置一会 因为皮蛋里含有一定的氨气和硫化氢 切开后放置半小时可以让其充分挥发 ④巧搭配 配上姜末 蒜一起吃 不仅能去腥 还能中和其中含有的碱性物质 有效去除碱涩味 配上豆腐 其中的蛋白质可与铅结合形成不溶物 加快排出体外 所含的钙可阻止机体对铅的吸收 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与铅结合生成难溶于水而无毒的盐类 可随粪便排出体外 4如何挑选好的皮蛋 1找标志 选择包装完整并带有SC标志的合法企业的产品 从正规渠道购买 皮蛋虽然是常温保存销售的食品 但是常温超过三个月很容易发生沙门氏菌污染 有可能造成食物中毒 购买时要特别注意保质期和上架时间 2看 ldquo 颜值 rdquo 应挑选皮色灰白 无裂纹 蛋壳完整的皮蛋 3有颤动感 生蛋在生石灰等原料的作用下 蛋白质发生变性 逐渐凝固 变得很有弹性 如果用手晃一晃皮蛋 能明显感觉到里面有颤动感 说明皮蛋腌制好了 4剥壳品味 整个蛋白凝固状 不粘壳 呈半透明棕黄色 有松花样纹理 纵向剖开 蛋黄呈浅褐或浅黄色 中心较稀 没有刺鼻恶臭味或霉味 5闻一闻 有淡淡的碱味 无其它异味 就是比较好的皮蛋
更新时间:2023-03-24 08: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