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成: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68%。报告期内,销售抢抓营养品、新材料、香料等主要领域市场机遇,在巩固原有产品市场优势的同时,积极推动 HA 系列、色氨酸等新产品的市场拓展。公司大部分项目稳步推进,进度整体稳定可控,与中石化镇海炼化合资合作的18万吨/年液体蛋氨酸(折纯)项目投入试生产运营。
浙江医药: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3.2亿元,同比下降1.9%;归母净利润为6.73亿元,同比上升113.5%。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业务保持稳定,主营业务为生命营养品和药品。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业务变动,生命营养品和药品的销售情况未显著变化。尽管面临全球经济压力和关税影响,公司的生命营养品板块依然实现了相关主导产品销售收入的较大增长。
金达威: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13.46%;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90.12%;扣非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86.10%。面对市场环境变化,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产能整合巩固优势,实现利润的逆势增长;尽管维生素 A 原料市场面临库存高企以及产能扩张等多重压力,价格走势持续弱势,但公司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消除了闪爆事故影响,维生素 A 原料销售业绩同比上涨,成为上半年业绩的重要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旗下保健品品牌境内销售大幅增长,其核心驱动力来自于持续扩容的健康消费市场需求。
振华股份: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10.17%;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23.62%。报告期内,公司含铬业务销量约14.7万吨(以重铬酸钠计),同比提升约12%。公司金属铬产品(不含铬刚玉)销量逾5400吨,同比提升约62%。
亿帆医药: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6.4亿元,同比上升0.1%;归母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上升19.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7亿元,同比上升32.2%。报告期内,创新药的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69.57%,是推动高毛利业务占比快速提高的核心驱动力。同时,公司在医药自有产品(含进口)方面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2%。然而,维生素系列产品的销量和平均成交价受到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降。
花园生物: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5.86%;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13.67%;扣非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37.36%。在维生素板块,目前花园生物主要产品有羊毛脂胆固醇、维生素D3、25-羟基维生素D3、维生素A等。目前公司在东阳、金华、杭州建有三个研发中心,分别面向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分离、产业化研究及化工自动化、前沿药物小试等研发,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丰富公司产品线,对现有产品线工艺不断优化,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圣达生物: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01亿元,同比上升4.2%;归母净利润为3781万元,同比上升129.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506万元,同比上升580.6%。报告期内,维生素行业整体需求保持稳定,但市场价格受到影响,部分产品价格下跌,导致一些生产厂家出现亏损。尽管如此,公司的主要维生素产品仍随行业整体趋势波动。在生物保鲜剂及功能配料行业,公司销售量持续增长,特别是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的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0.49%和17.75%。公司通过技术与营销创新,持续推进差异化竞争战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成功完成生物素的国际注册,为未来的高端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
能特科技: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29亿元,同比下降16.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496.36%;基本每股收益0.1288元。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能特科技有限公司的维生素E及医药中间体业务经营情况保持良好,为公司带来利润约4.47亿元,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
东北制药: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8.5亿元,同比下降7.6%;归母净利润为1.29亿元,同比下降17.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936万元,同比下降14.5%。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业务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动。公司通过控股北京鼎成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积极拓展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期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推动可持续发展。鼎成肽源专注于肿瘤细胞治疗产品的开发,建立了相应的技术平台。
华北制药: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2.8亿元,同比上升0.8%;归母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上升71.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上升120.7%。公司在生物药、化学药和健康消费品等领域持续推进,特别是在生物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动了产品管线的丰富。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支出达到4.5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为8.64%。此外,多个新产品的研发与上市进程加快,包括抗感染药和心脑血管药物的仿制药项目。
梅花生物: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80亿元,同比略降2.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8亿元,同比增长19.96%。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继续实现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端与成本端的协同发力。从产品端来看,公司主要产品味精、98% 赖氨酸、饲料级异亮氨酸销量实现增长,70% 赖氨酸则呈现量价齐增态势,带动收入及毛利增加。在成本方面,主要材料成本下降,同时生产指标提升推动生产成本降低。
星湖科技: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6亿元,同比下降3.8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6亿元,同比增长65.22%。2025 年上半年,公司战略投资布局持续推进。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投资建设 45 万吨氨基酸及配套工程项目,目前已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政府正式签约,项目进入建设阶段;公司在新疆投资建设的 60 万吨玉米深加工及配套热电联产项目,按既定节点稳步推进。
中国淀粉: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51.1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6.46亿元下降了9.4%。销售成本为46.8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1.38亿元下降了8.8%。毛利为4.29亿元,较2024年的5.07亿元下降了15.5%。赖氨酸分部于2025年上半年的营业额较2024年同期稳定。然而,业务受到中国持续倾销调查的显著影响,导致销售重心由海外市场战略性转移至国内渠道。因此,国内销量增加至247,596吨(2024年:227,549吨)。平均售价下降至每吨人民币5,644元(2024年:每吨人民币5,877元),而总销量轻微上升至约275,187吨(2024年:273,256吨)。
川发龙蟒: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00亿元,同比增长16.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18.69%。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南漳龙蟒完成对天宝公司的 60%股权收购,收购完成后,南漳龙蟒、天宝公司两个基地根据市场供需及原料供应等实际情况,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深入推进协同作业,上半年合计生产饲料级磷酸氢钙 19.72 万吨(含天宝公司 2025 年 6 月产量 3.34 万吨)。
云天化: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9.92亿元,同比下降21.88%;实现归母净利润27.61亿元,同比下降2.81%。报告期内,公司现有磷矿储量近8亿吨,子公司生产饲料级磷酸一二钙、磷酸二氢钙合计 26.74 万吨。
川恒股份: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35.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6亿元,同比增长51.54%,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各主要产品销量及销售单价上升。公司自上市以来不断完善磷矿采选领域布局,储备了丰富磷矿资源,强化资源粮仓。公司目前已控股小坝磷矿、新桥磷矿、鸡公岭磷矿、老寨子磷矿、参股老虎洞磷矿,合计磷矿储量超过5.8亿吨,公司饲料级磷酸二氢钙在国内市场主要用作水产饲料添加剂,具有较高生物学效价及水体环保优势,随着未来水产养殖精细化程度、国内环保要求的逐步提升,在水产饲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