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跨太平洋航线的货量大幅下滑,但据最新数据统计,美西、美东运价却不降反升。

  自4月9日美国对华关税生效至今,中国至美国的货运集装箱预订量下降超60%。

  对此,有货代公司透露,美西、美东两大航线分别死守2000美元、3000美元大关,且这一局面已持续了2周。

  据SCFI最新数据显示,综合运价指数为1340.93点,较上期下跌0.51%。

  但上海至美西、美东的运价分别为2272美元/FEU和3283美元/FEU,较上期上涨6.12%和0.80%。

  部分船司为“止跌”,纷纷对相关航线增收如旺季附加费(PSS)等费用。

  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货少船多,即使强行涨价,运价也可能回吐。

  为应对关税战导致的货量下滑,众多船司采取取消航线或航次的策略,并将部分美线船只调往欧线。

  据市场消息,美线有超6.65万TEU运力转移至欧线,这一调整导致欧地线运价难以止跌。

  据SCFI最新数据显示,上海至欧洲和地中海运价分别为1200美元/TEU和2089美元/TEU,较上期下跌4.76%和1.88%,已连续第3周下跌。

  为挽救欧线运价,有船司将部分2.4万TEU巨型货柜轮撤出远东-北欧航线,转而投入利润率更高的亚洲-西非与地中海航线。

  不仅如此,据eeSea班轮数据库提供的消息,MSC还关闭了亚洲-地中海凤凰号航线。

  目前,跨太平洋航线的货量大幅下降,美线运价却逆势增长,欧地线运价反而持续下跌。

  随着关税战的持续影响,未来市场运价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