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巩固提升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落实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战略,高质量完成我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各项工作任务,根据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青岛市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青农计财字〔2025〕19号),结合工作要求及生产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统筹当前和长远、兼顾用地与养地,总结推广经验,按照“尊重科学规律、稳步示范推广,优化区域布局、熟化集成技术”的思路,着力破解品种、农艺、农机等瓶颈制约,提高关键环节技术到位率、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作物单产水平,努力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生产目标,力争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00公斤,为持续提升大豆产能和自给率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重点

  (一)坚决完成面积任务。今年青岛市继续安排我市70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各镇(街道)要及时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到主体、到地块,重点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对集中连片开展复合种植。鼓励参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麦实际种植面积核定相关流程,落实复合种植面积确定及补助发放等工作。

  (二)科学选择种植模式。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今年主要推荐适合较大面积规模种植的4种种植模式(4:2模式、6:4模式、4:4模式、6:3模式),各镇(街道)可以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和现有机具配套条件,科学选择适宜本地的种植模式(不局限于以上4种模式)。

  (三)加大指导力度。持续深化“千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聚焦重要农时、关键环节,聚力极端天气、重大病虫草害,组织力量开展巡回指导和应急帮包。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围绕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病虫草害防控等开展全方位、多轮次培训,确保模式不走样、技术不走形。

  (四)积极交流总结。在播种、除草、收获等关键环节,适时召开现场观摩会和技术应用推进会,组织各级农技人员和种植主体交流学习,使其直观感受技术成效。要注重生产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全面深入分析带状复合种植效果,及时总结经验做法,为下一年示范推广积累经验。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机制保障。各镇(街道)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将大豆产能提升摆在农业农村工作重要位置,常抓不懈。今年我市继续将大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纳入市对各镇(街道)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考核范畴,持续夯实各级责任。成立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业务科室、站所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2),统筹推进相关工作,细化责任分工,密切协作配合,确保高质量完成复合种植推广任务。种植业管理科具体负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市里将适时组织市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指导组开展巡回指导和技术服务,各镇(街道)要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落实任务要求,推动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二)强化政策扶持。中央、省级和青岛市级财政对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主体,继续按照300元/亩的标准给予支持。

  (三)强化过程监管。今年继续填报“山东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监测系统”,各镇(街道)要严把系统填报关口,指导种植户填报信息,建立信息台账,省里将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核查复合种植面积数据,青岛市也将择机开展随机抽查工作。复合种植面积核定工作,参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麦面积核定方式,按照种植主体自报告—村级核实丈量—镇街审核—村镇县三级公示的程序,公示时间分别不少于5天,经公示无异议后各镇街将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核定情况正式文件于8月10日前报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要严格落实种植面积,最终依据核定面积据实拨付补贴资金。各镇(街道)要持续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建立种植主体台账,狠抓任务、资金、技术落地,要严把落实质量关口,对敷衍应付、私自改种其他作物的主体,经核实后取消当年补贴资格;对虚报种植面积、套取政策补贴、违反资金使用规范等违纪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四)强化宣传引导。鼓励各镇(街道)集中建设生产基地、培育示范主体、推广关键技术,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要积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及新型媒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细致开展政策解读,积极宣传推广成效,交流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各镇(街道)要于秋收后,结合工作开展,梳理总结好本年度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的典型做法及意见建议,于11月15日前报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

  附件:1.平度市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分解表

  2.平度市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领导小组

  3.平度市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小组

  复合种植附件123.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