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哥斯达黎加进口商正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高度依赖大米、豆类、扁豆和鹰嘴豆等主粮进口的国家,哥斯达黎加正密切监测主要产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并制定针对性预案,确保国内粮食供应稳定。
哥斯达黎加《世界报》20日报道,国际气象与农业信息分析显示,美国、加拿大、尼加拉瓜、巴西、乌拉圭、巴拉圭和阿根廷等主要供应国正面临干旱、暴雨及飓风等极端气候挑战。
具体来看,美国豆类生产平原预计将遭遇干旱,同时飓风季节活跃,或波及豆类、扁豆、鹰嘴豆及大米产量。加拿大的干旱气候可能导致扁豆和鹰嘴豆供应减少。中美洲尼加拉瓜预计将经历长期旱季,威胁豆类和水稻收成。南美地区则呈现一定复苏迹象,巴西预计豆类和大米产量将上涨,乌拉圭和巴拉圭的收成均较为稳定,阿根廷有望实现明显增长。
基本食品篮子供应商拉马奎拉·拉马(La Maquila Lama)总经理胡安·卡洛斯·桑多瓦尔(Juan Carlos Sandoval)表示,必须密切关注供应国的天气变化,因为任何气象事件都会立即反映在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和本地供应稳定性上。为确保供应链稳定,该公司已实施多项措施,包括增加储备库存和建立多元化的供应商网络。
桑多瓦尔强调,农业极易受到极端气候变化影响,持续的气象监测至关重要。他总结道,具有前瞻性思维和高效的供应链响应机制,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