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奔涌的黑龙江畔,同江口岸正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今年一季度,这个东北边陲门户以跃上147.2万吨的货运量良好开局,同比增长11.7%的曲线划出开年上扬线,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以强劲发展态势实现“开门红”。作为区域经济循环的“主动脉”,这里正通过智慧海关与创新服务的双轮驱动,为东北振兴注入强劲脉动。

  数字口岸的破茧蝶变

  走进同江海关指挥中心,电子屏上跳动的数据流勾勒着“数字孪生口岸”的生动图景,三维可视化平台犹如“智慧大脑”,让列车轨迹、货物流向、通关状态尽收眼底。在大宗能源运输通道上,全流程电子化让纸质单据成为历史记忆,“两步申报”“提前申报”“即报即检、即检即放”等便利化措施让商品享受“通关零等待”。中欧班列更在“宽轨重出”“铁路快通”模式加持下实现7×24小时通关。

  同江海关关员开展进口煤炭检查作业

  “进口煤炭‘落地检’实现以来,煤炭取样送检时效提升了50%,通关效率大幅提升。”同江海关驻铁路口岸查验一科科长贾湘楠说。

  边境经济的破冰之旅

  清晨的口岸通关大厅,此起彼伏的热线铃声异常繁忙。“白鲜皮进口需要哪些资质?”“进口牛肉罐头检测标准是什么?”同江海关综合业务科宋丹科长见证着这种转变:“一季度企业的咨询量同比翻番,各类产品让不让进口,进口有什么要求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我们设置了专职接线员,全天候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全力护航口岸进出口扩容增类。”

  同江海关关员开展进境桦木胶合板查验作业

  来自俄罗斯的豆粕、玉米以及白俄罗斯的牛肉罐头首次经同江口岸进口,首车“白鲜皮”顺利通关放行,标志着同江口岸获批药材进口边境口岸资质后,中药材进口业务正式落地,开启了同江口岸中俄药材贸易新纪元。随着进口品类从“通道货物”向“落地经济”蝶变,口岸功能正从物流枢纽升级为产业孵化器。

  电商包裹的破界远征

  跨境电商监管场内,智能分拣线吞吐着发往欧洲的包裹,同江海关现场关员对包裹即时查验、即时放行,实现包裹“秒级通关”,境外消费者下单到收货最快只需6天。随着“9610”零售出口模式在同江口岸顺利落地,同江跨境电商模式更加齐全,业态更加丰富。

  跨境电商“9610”零售出口模式落地同江

  同江海关关长李华庆表示,同江海关将持续对标高水平开放要求,进一步做强口岸功能“硬支撑”、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助力更多“本地口岸首单”落地,让更多新业务落地生根,为区域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海关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