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消息:中国近期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进口征收75.8%的反倾销税,此举实质上阻断了两国间的该项贸易。分析认为,尽管此次行动出于政治动机,但对油籽种植户而言,当前的最佳策略是专注于收割,暂缓销售并等待市场消化这一突发消息。历史经验表明,市场可能复苏:今年春季中国对加拿大菜油和菜粕征收100%关税导致价格最初暴跌85加元/吨,但仅用四周就完全收复失地,五周后创下年度新高,因此恐慌性抛售并非明智之举。

  从基本面看,此次贸易中断发生的时间点“恰逢其时”。加拿大今年本身已面临供应短缺的困境。今春的关税威胁和反倾销调查担忧已导致油菜籽种植面积减少,为产量不足埋下伏笔,而整个夏季的需求(包括来自中国的需求)却一直非常强劲。加拿大农业部(AAFC)和美国农业部)均预计,由于供应短缺,本销售年度出口将较2024/25年度大幅下降。AAFC预估出口从950万吨降至600万吨;USDA相对乐观,预估产量1925万吨,出口降至760万吨。

  中国若将其年均500万吨的进口量减少200-300万吨,将有助于解决如何在全球油菜籽库存紧张的情况下实现出口降低的难题。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因黑胫病问题实施进口限制期间,中国年均仍从加拿大进口约200万吨油菜籽。鉴于其替代来源(如澳大利亚)有限,且最终裁决前关税措施可能维持,实际对华出口减少量可能难以达到200-300万吨。

  此时,阿联酋的角色备受关注。在上一次贸易中断期间(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阿联酋大幅增加了对加拿大油菜籽的采购,并被广泛认为转口销售至中国以规避限制。历史可能重演:在近期中国对加征菜油和菜粕关税后,阿联酋的采购量已出现增长,市场猜测其正在将油菜籽加工成油和粕后再出售给中国。仅6月份,阿联酋就成为加拿大油菜籽第三大买家,进口了12.9万吨。若此模式持续,阿联酋可能帮助维持高于供应能力允许的出口水平。

  短期最大的价格风险可能来自市场参与者自身。最新的交易员持仓报告显示,管理基金在消息公布后积极平仓其多头头寸,在截至8月12日的一周内卖出了近60万吨合约。然而,回顾三月份,类似的大规模抛售之后出现了更为猛烈的买入,推动价格创下新高。若历史重演,当前的短期抛售不应改变在强劲需求背景下供应紧张的长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