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6月是我国长江流域油菜的收获期,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自5月中旬以来,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冬油菜主产区陆续进入收割季,当前整体收割进度已经超过四成。

  近期调研归来的中州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黄绍华告诉记者,2025年湖北主产区油菜种植面积同比大体持平,单产明显提升,增产几成定局。今年,湖北主产区风调雨顺,预计单产达到340斤/亩,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政府补贴仍然是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的重要因素,2025年湖北补贴力度不低,大企业能够拿到丰厚的补贴收入。”黄绍华表示,湖北地区的企业对新季油菜籽的开秤价预测比较一致,大约在2.8元/斤,企业都表现出一定的收购意愿。

  中信建投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石丽红表示,3月的寒潮天气整体影响不及2024年的“倒春寒”,去年受损较为严重的湖北、湖南产区油菜单产有所改善,接近丰产水平。

  “从调研情况来看,2025年安徽主产区油菜种植面积增加,单产增减不一。皖东、皖北因干旱减产,单产不足300斤/亩,皖西南丰产,单产或达330斤/亩。安徽总体单产预计有所下降,总产量大体持平。”黄绍华说,安徽各地油菜的种植成本相差较小,大约在650元/亩,但各地油菜种植补贴政策差异较大,补贴幅度对种植积极性有明显的影响。

  事实上,自去年秋播以来,国内油菜主产区的气象条件总体利于油菜生长,油菜丰收在望。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冰欣表示,今年国内油菜籽质量和产量较去年有所提高,只有安徽等主产区受到干旱气候影响,产量和质量可能会有所降低。不过,目前零星上市的油菜籽质量大多较好,含油率普遍在40%以上。

  四川方面,石丽红表示,去年冬季绵阳、成都、凉山等地的降雨量高于历史同期均值,土壤墒情整体较好,预计今年产量企稳。绵阳等地油菜籽理论含油率为39%,扣除加工折损后在37%左右。

  有市场人士表示,作为全国核心产区,湖北和安徽的油菜籽总产量同比将有所增加,为2025年全国油菜籽产量奠定了基础,保证了各经营主体平稳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沿江地区新季油菜籽陆续上市,供应量增加导致湖北、云南两地油菜籽价格小幅回调。刘冰欣认为,目前,湖北荆州40%含油率的毛籽报5600元/吨,净籽分销价稳定在5900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200~250元/吨。与此同时,四川和江苏产区的新季油菜籽预计将于5月底大规模上市,后期油菜籽价格可能承压。

  石丽红预计,5-6月国产油菜籽价格将季节性走弱。目前,绵阳、荆州、黄山等地的净菜籽价格分别为2.85元/斤、3.1元/斤、3元/斤,同比下跌0.1~0.15元/斤,油菜籽整体收获情况良好,处于供应上量阶段,价格仍面临季节性回落压力。油粕需求方面,目前农村小榨菜油售价普遍在10元/斤以上,而安徽等地国产黄饼价格在2100元/吨左右,价格相对稳定。

  展望后市,石丽红认为,市场变数仍然存在。2024年四季度,四川、湖南等地油菜籽协会曾呼吁对国产油菜籽进行支持和保护,反对不正当竞争。目前,相关部门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的反倾销调查仍在进行中,若后期出现利多消息,国产油菜籽价格可能反弹。

  “从国际油菜籽供需情况来看,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主产区后期产量仍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大部分贸易商对后续油菜籽价格保持观望态度,投资者需关注油菜籽上市节奏及相关反倾销调查的最新进展。当下菜油和菜粕呈现油强粕弱的市场格局,可以适时做多油粕比。”刘冰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