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交易日不多,市场主要消化国庆期间外盘信息,受MPOB超预期累库影响,周五菜系跟随回落。目前来看,后期跟踪主线仍在于中加经贸关系的动态发展,以及澳菜籽&俄菜油/菜粕的上市进度和报价情况,分别构成“驱动”和“估值”的参考线索。
出口仍然悲观,ICE菜籽维持相对弱势
节日期间受美加会晤以及CBOT大豆扰动影响,ICE菜籽有所波动,但整体来看仍处于偏弱运行态势。目前加菜籽基本收获结束,而25/26年度累计出口仅79.6万吨,同比下降近60%,卖压隐现。虽然受结转库存偏低影响,目前加菜籽商业库存仍同比偏低,但环比上涨程度迅猛。总的来说,在加菜籽自身增产、缺失中国市场的背景下,预计ICE菜籽仍将维持弱势,主力合约600加元/吨的整数关口较难守住。
APEC会议月底召开,澳菜籽上市日期渐近
受菜籽出口压力推动,近期加菜籽主产区马尼托巴省省长致信加拿大总理,再次呼吁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100%关税,并引用中国驻加拿大大使5月接受CTV采访中的内容,强调用“取消电动汽车关税,换取加拿大农产品完全恢复进入中国市场的资格”。
从时间节点上看,中加有可能在月底举行的2025韩国APEC峰会上进行经贸交涉。据悉,10.21-10.23韩国仁川将举办APEC结构改革部长级会议,随后在10.27-11.1将在韩国庆州举行APEC组织领导人及部长级会议,届时需关注中加可能进行的会晤。
目前来看,留给加拿大出口菜籽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窄,因为25/26年度澳大利亚新季菜籽将于11-12月陆续收获上市,将构成加拿大的潜在竞争者。由于国庆期间乌克兰方面宣称可能调整大豆、油菜籽出口关税措施,届时乌克兰菜籽或重新对欧盟出口,这将影响澳洲菜籽对欧盟的出口潜力,或重新提高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澳菜籽出现局部干旱,但仍维持潜在出口潜力
不过,9月期间澳大利亚整体降雨偏少,部分产区出现干旱。澳洲气象局数据显示,9月期间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州降雨量低于历史均值的44%和45%,此外西澳州中东部、新南威尔士州东海岸地区降雨也低于正常水平。由于降雨偏少,澳菜籽单产表现可能不如前期预估,但仍有较大概率实现610-620万吨左右的产量水平,具备潜在出口潜力。后期仍需关注中国澳菜籽进口配额资质审核以及沿海菜籽压榨厂条线是否出现调整。
俄罗斯菜籽增产兑现,但报价依然坚挺
近期俄罗斯连续下调葵籽单产预估,IKAR将25/26年度葵籽产量预估下调至1792万吨,但菜籽方面截然相反,继续维持增产态势。最近几个月,IKAR连续上调25/26年度俄菜籽产量预估,从490万吨先后上调至500、515和548万吨。同时,25/26年度俄菜油/菜粕出口潜力调整到163.2和93.7万吨。不过,近期俄菜油对华报价依然保持坚挺,税前价格在8690-8700元/吨,税后成本在10400元/吨左右。
菜油未必继续去库,但空间分布不均衡
考虑到俄菜籽、澳菜籽陆续收获上市,后期中国菜系进口在边际上有恢复的可能,其中俄菜油、菜粕到港将早于澳菜籽。由于目前俄菜油维持160万吨以上的出口潜力,后期中国菜油进口数量恢复可能性较高,菜油未必还能持续去库。目前来看,中国菜油供应的主要矛盾仍是空间上的不均衡,华东地区较为集中,而西南地区流动性偏紧,导致全国三级菜油基差维持相对坚挺。
总的来说,随着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季陆续上市,中国后期进口潜力在边际上得到改善,但短期内进口成本依然偏高,在单边上形成估值支撑。我们认为,若后期俄罗斯菜油到港正常化,中国菜油可能重新转为累库预期,这将对1-5月间价差形成压力,但11月之前供应仍相对无解,11-1月间价差仍有支撑。菜粕方面,由于四季度水产饲料缺乏“刚需”叙事,而目前离01主力合约时间仍然较远,交割品题材升温概率不大,预计跟随豆粕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