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在现货供应紧张的氛围中,即将迎来新花上市,且预期新年度将迎来丰产。上市前天气如何,新花如何开秤定价,会否出现抢收,收购成本将定在什么位置,产业套保将对盘面造成什么影响,一切悬而未决。而对市场会造成较大影响的宏观因素也需继续关注。在中长期偏乐观的氛围中,在股商共振上涨了约5个月之后,甚至在价格已计价大部分降息预期后,会否出现短期的跌宕,也将是上市期的关键。

  一、行情走势及分析

  8月份,美棉继续窄幅震荡,主要运行在66-68美分/磅区间。期间最高至68.5美分/磅,受USDA8月份月度报告利多数据的支撑。但整体上受美国作物生长良好、需求担忧的影响而略偏弱。

  郑棉8月初结束了短期回调再度反弹,8月中开始,于前高处震荡运行。直至月底,郑棉1月合约突破前高,最高至14340元/吨。但随后也出现了略戏剧性的盘中大跌超300元/吨的情形。郑棉偏强走势一方面受到了国内整个偏乐观股商市场的带动,且无论是反内卷影响的余波,还是国内政策支持前景,都支撑了这种乐观的存续,以及未来中长期预期。另一方面是国内棉花需求持续强劲,使得现货供应紧张情绪持续发酵。

  二、最新数据更新

  (一)棉花供需格局

  按USDA最新8月份数据,全球供需结构同比转利多(产量、期末库存环比同比均减,呈紧平衡状态),但预期仍略偏空。最新预估数据显示,全球棉花产量2539.2万吨,消费2568.8万吨,需求略高于产量。期末库存1609.3万吨,环比调减74.2万吨,同比减24.7万吨。供需数据上看,供需进入紧平衡格局,和上个年度的产大于需相比是利空明显减弱,略转利多。但该预估对中国的产量预估仍偏低,且将消费放在近五年最高水平上。如果将中国可能的增产加入供应端,再预期需求端会因关税扰动导致的前置效应,而难以维持增量甚至减少,则供需仍呈过剩状态,只不过过剩程度同比放缓,但放缓程度需要看最终的产量和消费量。

  (二)国内棉花现货数据

  进口方面,7月份棉花进口仅5万吨,环比增加2万吨,但同比减少15万吨。截至7月底,棉纤维新增供应(棉花产量+花纱进口,但棉花进口为估算的去入储的数量)936.27万吨,同比1022.64减少了86.37万吨。

  棉花库存方面,7月底,全国工商业库存308.82万吨,较去年同期低49.7万吨,环比降低64.46万吨。库存去化数量加进口数量,国内棉花月消费量近70万吨,依然是较高的消费。

  此外,按照棉花信息网公布的最新的商业库存统计,至8月15日,全国棉花商业库存182万吨,较7月31日,半月下降37万吨。其中新疆棉花商业库存仅91.68万吨,半个月去化28万吨。因此低进口和高消费持续存在,继续加剧市场对上市前,期末库存紧张的担忧。

  (三)国内中下游动态

  国内棉花中下游方面,织厂订单连续四周小幅回升,织厂开工也继续小幅回升,而纱厂开工止跌企稳,表明下游需求有启动迹象,时间点也开始临近旺季。此外,纱厂和织厂库存方面,原料库存一降一升,产成品库存均高位回落。均预示淡季转旺季的到来。只不过,利润受到压制,棉花价格走势需要纱价的联动,尤其低原料成本的纱逐渐去化以后。

  当然了,时间节点上,先看季节性到来的支撑,而后就需要关注旺季的成色。一旦旺季不旺,或者整体表现一般,叠加后期棉花丰产压力,对价格的压制会反向而来。

  三、新花上市期焦点

  (一)关于新花上市及收购

  1.新疆地区新棉产量。

  目前市场对新疆棉花产量的预测范围比较宽。700-800万吨均有,但是主要落在720-750万吨之间。以720-730为分水岭,低于该数据,则市场会预期在没有政策增量的情况下,国内新年度供应会继续偏紧。但是高于该数据,除非对需求继续乐观,认为新年度需求会在本年度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增长,否则供应紧张不会继续加剧。未来可关注预期差产生的价格驱动。第一个可能预期差,国内丰产不及预期。第二个预期差,如果新疆增产较多,则国内新棉继续紧张的预期不复存在。

  此外,目前就预期未来年度现货紧张,还把政策预期也给做了提前量,有些过于乐观。如果国家增加配额,或者抛储,均是一定风险。反之,如果新年度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出现较大调整,则会强化紧张预期。但整体而言,先定产量和其影响,政策的出台时间上会相对靠后,且政策有望组合调整。

  2.新年度基差走势。

  本年度基差明显走高,带来了基差赚钱效应。加之10月底前现货资源紧张预期,以及贸易商经营需要,使得新年度预售火爆,也逐步推升了基差价格。无论是大贸易商对已购买基差的挺价意愿,还是轧花厂对已售基差的竞争意识,收购期基差或难以走弱。但是一旦有丰产存在,也难以再走高。而后期的基差走势更多取决于期货价格运行趋势,趋势走高,基差有望回落。棉价趋势明显走弱,基差则有望走高。

  3.籽棉价格及收购。

  籽棉收购的定价,原则参考收购期期货价格和棉副价格来定。虽然市场担心较高的预售会否产生抢收,据调研了解看,轧花厂尤其北疆地区轧花厂,因连续两年经营亏损压力,其风险偏好受限。在预售基差影响下,与盘面倒挂1000元/吨左右收购的概率较大。目前南疆有部分手摘零星收购,北疆也出现了和棉农的保底收购合同,但要么量少缺乏参照性,要么也是依据当下期货价格而定。此外,收购起点棉价所处位置也很关键。收购期一旦期货价格处于低位,更容易上涨,或宏观面加产业需求预期向好,均可能增加抢收心态,否则在收购期较短的压力下,整体以稳为主。

  4.新棉上市压力表现

  新棉收购价决定了加工成本,进而也是新年度棉花的初始成本。一般而言,新棉集中上市期,现货压力是最大的,再加上大企业敞口限制,会有套保压力待消化。此外,新棉集中上市期,如果以偏高价格开启收购,或者市场预期转差,价格容易高开低走,那么盘面套保压力会更大。

  当然了,正是因为担心后期价格回落,出现了预套行为。无论是本年度现货套保仓位移仓到1月合约上的,还是在收购定价前预套的,均属于“投机”头寸。但收购前,市场处于青黄不接的时间窗口期,实盘压力最轻。因此容易引起博弈行情,需谨慎应对。

  (二)关注其他影响驱动

  无论是产业还是供需,目前棉花自身缺乏明显矛盾,处于上有卖压,下有买盘的区间运行态。不过,除了等待新花上市的波动和定价,目前离新花集中上市还有二十多天甚至一个月,在此期间,还有其他一些驱动因素需重点关注。产业上,供应端需要关注北半球生长尾端的天气变量。需求端需关注9月旺季需求的成色。而宏观上,9月也是关键时间点。国内需关注9.3日前后的股市表现、后期的政策发布,商品整体走势的引领。全球市场,需关注9月份发布的主要经济体经济数据,尤其是美国,以及9月美国的降息情况。

  五、小结

  棉价在上涨中,已逐步消化了宏观和产业的共振式利多。以当下估值看,暂时处于合理态,随短期驱动上下波动均合理。新花集中收购加工上市前,因现货偏紧持续、缺乏实货压力,以及旺季启动,有偏强支撑。但商品这轮上涨已持续较长时间,容易出现兑现回调压力。此外,市场对9月降息和中长期宏观乐观均有计价,那么反向摇摆也将是转头下行风险,也需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