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于4月3日公布的对等关税政策正式出炉,此次关税征收的税率比例远超预期,且未对商品品项进行区分,实行统一税率,这一政策对低价值或低利润商品产生了极大冲击。据大型货代公司反映,关税政策公布后的3日下午,已有出口商通知暂缓出货,预计货量将减少二至三成。尽管3日发布的最新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上涨35.9点至1392.78点,涨幅为2.65%,但业界预计下周美线运价将跌回3月底的成本价。
此次运价指数的上涨主要由美西和美东航线分别上涨6.25%和3.51%所带动,反映了船公司4月初的部分涨计划体现。与此同时,欧线小涨1.37%,地中海航线则继续下跌2.31%,整体呈现筑底盘整的格局。 货代业内人士透露,在公布前船公司一直在等待美国公布对等关税政策,以便据此制定新的运价策略。预计最快在这个周末或清明假期后上班,运价策略将有所调整。由于美国后续仍有可能与各国协商调整关税政策,因此运价和货量的影响仍存在变数。 业界模拟了两种极端情况:一是出口商可能放缓或延迟出货,待第二季度末、第三季度传统开学季等采购需求增加时,运输需求将随之上升;二是若美国公布的普遍关税政策导致消费者通胀预期上升,消费需求可能受到抑制,从而大幅减少运输货量,进而影响运价。
大型货代公司表示,已有东南亚客户通知暂停出货。一家上市货代公司高层透露,事实上,三周前华南地区多家出口商已决定暂停出货,等待特朗普宣布加税比例。 贸易出口商指出,原本预期美国会针对不同商品征收不同税率,但此次关税政策却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如果这种征税方式短期内无法改变,预计许多公司将面临困境。 业内分析认为,知名品牌商可能能够承受高关税,因为其商品利润空间较大,例如一件成本10美元的衣服或鞋子,知名品牌可以卖到30-40美元,即使被征高关税,部分成本也可转嫁给消费者。然而,非品牌商将面临巨大压力,传统产业中利润在一成以下的商品较多,根本无法承担高关税。
船公司本月1日刚刚调升了美线运价,将美西原本低于多数公司成本价(每大箱约1500-1600美元)的运价调高至2300-2500美元,由于清明节假期,预计下周美线运价将跌回3月底的价格。 关于运价是否会进一步下探,业内观点不一。一家大型货代公司认为运价会继续下跌,但另外两家大型货代公司则认为不会,因为运价已经接近成本线,且本月底美线长约即将到期,船公司必将通过减班等方式全力维持运价。 业内人士透露,美线新年度长约已进入密集签约期,船公司一方面通过减班调控舱位,另一方面拉涨现货运价以支撑长约价。本周,除少数船公司冻结运价外,仍有船公司坚持推涨,只是涨幅有所缩小。接下来,4月底和五一长假前,传统上会有一波出货潮,船公司仍计划挑战GRI(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