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观点:

  种植产业链:8月19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秋粮作物中后期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会,组织主产省份观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作业现场,邀请行业专家重点讲解水稻和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动员安排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会议指出,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要完成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任务,关键看秋粮。把好秋粮病虫害防控关,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意义重大。当前,受降雨偏多等不利因素影响,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重于上年,监测防控任务仍较为艰巨。8—9月份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多发重发期。各地要高度重视,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科学防控,抓住主要作物、重点区域、重大病虫和关键环节,全力以赴推进“虫口夺粮”保秋粮丰收行动。在粮食安全背景下,转基因技术在提升单产方面具有革命性作用,我们判断转基因商业化进程将继续扩面提速,以通过提升单产从根本上提升关键品种自给率,同时,农业农村部强调“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赋能种业创新发展”,也有利于转基因种业发展。标的选择方面,种植端北大荒(15.210, 0.21, 1.40%)和苏垦农发(9.870, 0.12, 1.23%)将受益;种业方面我们重点推荐先发优势明显的大北农(4.270, 0.05, 1.18%)、隆平高科(10.090, 0.10, 1.00%),登海种业(10.060, 0.02, 0.20%)、荃银高科(9.720, 0.31, 3.29%)、丰乐种业、万向德农(9.780, 0.07, 0.72%)等也有望持续受益。

  生猪养殖:根据猪易通数据,本周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3.80元/公斤,周环比-0.07%,周度重心变化并不明显,截止本周五,全国生猪均价为13.82元/公斤,周内猪价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近期猪价在13.80元/公斤左右震荡。目前需求端仍处于淡季,需求表现平淡,我们认为短期内需求暂无利好提振。供应端,7月中下旬以来标肥价差逐步拉大,目前稳定在0.5元/公斤左右(肥猪价格较标猪价格高0.5元/公斤),反映标猪供应稳定而中大猪源整体供应偏少。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5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较去年年末高点减少37万头,7月第2周,生猪宰后均重为90.24公斤,已连续8周下降。养殖利润端,本周外购仔猪养殖利润头均亏损151.8元,较上周有所收窄,自繁自养头均利润为33.95元,周环比上升17.68%。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我们认为未来生猪行业发展“提质增效”是主要趋势,落后产能将逐步出清,成本低财务状况好的优质产能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建议继续关注成本改善显著,且未来出栏量弹性较高的标的。具体标的选择上,我们认为:(1)养殖板块:立华股份(19.860, 0.11, 0.56%)、德康农牧、京基智农(16.060, 0.13, 0.82%)、牧原股份(51.380, 1.03, 2.05%)、温氏股份(17.930, 0.22, 1.24%);(2)饲料板块:海大集团(62.190, 1.08, 1.77%);(3)动保后周期板块:金河生物(7.310, 0.04, 0.55%)、生物股份(8.980, -0.01, -0.11%)、普莱柯(15.370, 0.04, 0.26%)和中牧股份(7.690, -0.02, -0.26%)等都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

  动物疫病的爆发与传播,产品销售不及预期,转基因种子推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