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草鱼价格一路上涨,多个产区价格涨幅显著,总体价格比去年上涨近 3 元 / 斤 ,成为淡水鱼市场中的 “明星” 品种。 回顾这半年,草鱼价格的涨势可谓强劲,多个产区价格纷纷上涨,且涨幅明显,让养殖户们喜笑颜开。

  安徽池州某养殖基地,张老板看着电子秤上跳动的数字——2 斤规格草鱼 8.3元/ 斤,他忍不住念叨:"这价搁去年,想都不敢想啊。" 2025 年水产养殖的上半场,草鱼用一条上扬的价格曲线,不仅给坚守者发了红利,也给观望者出了难题。

  一、半年涨势图谱:从春片疯抢看产业变局

  今年草鱼的涨价,是从年初春片鱼苗就埋下的伏笔。8 元 / 斤的春片价格还供不应求,当时不少养殖户骂 "疯了",如今回头看,那只是序幕。

  广西的3.5-4.5斤大规格草鱼显的非常强势,8.5 元 / 斤的塘头价较去年同期暴涨 2-2.5 元。回顾前几年价格低迷时,当地不少养殖户含泪清塘转养,如今的供应缺口,正是那时埋下的伏笔。而江西凭借更低的塘租人工成本,更关键的是,今年到目前草鱼饲料没有明显的涨价,成本的稳定成了利润"护城河"——4.5 元 / 斤左右的成本线,让每斤3 元的利润成了常态。

  西南市场2-3 斤草鱼飙到 9.2元/ 斤,华中小草鱼因缺货持续涨价,华东地区 5 斤以上大规格同样紧俏。这种普涨中带着结构性差异的行情,恰恰印证了草鱼作为 "大宗水产品" 的特殊地位 —— 既受整体供应影响,又因消费偏好呈现区域分化。

  二、涨价密码:周期轮回里的供需博弈

  很多人把今年的草鱼行情归功于"运气",其实不然,"不是今年突然好了,是前几年太苦了。"

  供应端的收缩是最直接的推手。2022-2023 年连续两年的价格低迷,让不少养殖户算清了账:养一亩草鱼亏一亩,不如转养其他品种。这种 "用脚投票" 的结果,在今年集中显现。武汉白沙洲市场李老板观察到一个细节:"往年这个时候,湖北湖南的草鱼车能排到市场门口,今年得提前三天预订。"

  成本端的稳定则给利润加了杠杆。去年草鱼料降价后,今年虽未再降,但也未上涨,形成了"成本锚定、售价上浮" 的理想格局。江西养殖户算过一笔账:同样养到 2 斤,今年的饲料投入比去年少花 0.3 元 / 斤,而售价却多卖 1.5 元 / 斤,一进一出就是 1.8 元的利润差。

  消费端的韧性更不容忽视。作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青树",草鱼的需求弹性极小。业内人士提到一个现象:"哪怕价格涨了,菜市场,超市里的草鱼仍然不愁卖,这不是其他品种能比的。" 这种刚性需求,在供应减少时,必然会放大价格涨幅。

  三、下半场推演:高价位能撑多久?

  "八九月份两三斤的小草鱼会多起来",养殖塘口方老板判断代表了不少市场人士的担忧。随着新鱼陆续上市,下半年的草鱼行情正站在十字路口。

  供应增量的压力已现端倪。据中山黄圃镇草鱼苗流通大户介绍中山地区新草鱼苗价格下滑,1 斤 12 条的新苗降到 7.8 元 / 斤,两周前1-3两规格草鱼苗交易价还能达到7.3元/斤,如今已经回落到6.5元/斤。这意味着两个月后,这批鱼苗将进入成鱼市场。按照养殖周期推算,8-9 月大概率出现上市小高峰,届时价格承压是大概率事件。

  区域分化可能加剧。华南地区因塘租高企,养殖户补苗积极性不高,或许能晚些感受到冲击;而华中、华东地区作为主产区,一旦集中出鱼,价格波动可能更明显。重庆批发商胡老板的话颇具警示:"湖北湖南一旦有鱼过来,我们这边价格立马就掉,这是规律。"

  养殖风险不容忽视。进入高温期后,草鱼肝胆综合征、烂鳃病等进入高发期。近期已有塘口出现死鱼,这给养殖户提了醒:哪怕价格再好,活不到出塘那天都是空谈。那些上半年赚了钱的养殖户,多数是做好了"越冬预防 + 高温管理" 的双重准备。

  四、给养殖户的真心话:别追涨,要守拙

  面对"要不要补苗" 的灵魂拷问,或许江西余总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这边赚得多的,都是按自己节奏来的,没谁跟着价格跑。"

  控制密度比盲目扩养重要。当前阶段,按照1两规格每亩放养密度不超过1500 尾的,或以3两规格为例不超过1000 尾的,既能保证生长速度,又能降低风险。再搭配鲢鳙等其他淡水鱼调节水质,远比多放几百尾鱼更划算。

  投喂策略要算细账。苗期35% 蛋白膨化料 + 成鱼 32% 蛋白料的组合,配合定期添加保肝利胆,能在保证生长的同时控制肝胆问题。有条件的每天加喂少量青草,看似麻烦,实则是降低发病率的 "隐形保险"。之前也有养殖户抬杠说,我养草鱼从来不喂饲料,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是既喂饲料也喂草的养殖户,草鱼条形更好,不会太瘦也不会太肥,条形好,卖价也更好。

  出鱼节奏决定最终收益。华中地区可考虑在8 月前出一批小草鱼,避开集中上市期;西南市场可瞄准节日节点,利用区域价差错峰销售。记住:高价行情里,"卖得好" 比 "养得好" 更关键。

  站在上半年与下半年的交汇点,草鱼行情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些在价格低谷时选择坚守的养殖户,用实践证明:水产养殖从来不是追风口的游戏,而是对周期的敬畏、对细节的把控。下半年的胜负手,或许不在赌价格,而在"把鱼养好、把本控住、把时踩准" 这十二字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