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周,黄颡鱼价格基本处于下行通道,而近日价格的上扬,让养殖户们重新燃起了希望。由于去年投苗量有所下滑,致使今年成鱼供应不足,大规格鱼价格因此持续上涨。然而,当下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鱼病增多。目前市场囤货量处于高位,小规格鱼供过于求,南方主产区更是病害频发,引发价格阶段性下行,所幸跌势已逐渐收窄。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就有业内人士发出这样的预测:黄颡鱼在下半年究竟能否冲刺20元大关?(去年同期价在15-16元/斤,而现下价格距去年同期仍有2-3元的差距)。
01 各主产区现状剖析
广东地区:暴雨退去,价格或迎理性回调
7月初,广东珠三角地区遭受持续强降雨的侵袭。这场强降雨给养殖户带来了诸多困扰,鱼塘被淹,交通陷入瘫痪,严重阻碍了黄颡鱼的出塘与运输。广东佛山,本周黄颡鱼价格出现轻微下跌,当前4两头黄颡鱼塘头价为11元/斤,5头规格的黄颡鱼价格在14元/斤。天气因素使得病害加剧,不少养殖户为保本选择出鱼,市场行情显得较为平淡。
不过,随着暴雨影响逐渐消退,交通恢复畅通,前期积压的鱼量将逐步得以释放。预计在7月中下旬至8月初,珠三角鱼价将经历理性回调,回落至10.5-11元/斤区间,届时市场将回归到相对平稳的状态。
两湖地区:高温炙烤,存塘量加速减少
湖北地区则遭遇持续高温炙烤,枝江、荆州等地水温急剧飙升。在枝江市场,5.5寸筛规格价格为10.5元/斤,6寸筛价格为12.5元/斤。武汉白沙洲地区7寸筛规格价格13元/斤,相较于前两周的大幅下跌,价格有所回涨。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致使存塘鱼疾病暴发,出鱼量随之增加,加之气温升高,出鱼节奏进一步加快。不过,随着出鱼量不断加大,可售鱼的存塘量会加速减少,后续行情或许会略有回升。
湖南地区黄颡鱼发病情况增多,成鱼存塘量较少。常德地区2.5两规格的黄颡鱼价格维持在11元/斤,在病害的影响下,市场供应相对紧张。
四川地区:存塘量降,价格小幅上涨
四川市场黄颡鱼发病情况持续,但存塘量减少,市场上病鱼的流通逐渐减少,价格有小幅度上升。成都地区5寸规格价格为11.5元/斤,较之前上涨1元;眉山区域黄颡鱼行情相对稳定,5寸规格稳定在11元/斤,秋仔成鱼基本清塘,隔年秋苗临近上市规格,暑假期间需求增加,短期内价格有望提升。
江浙地区:大规格鱼稀缺,价格稳中有升
江苏高邮地区近期开始抽鱼出售,价格小幅上涨,涨幅在0.3-0.5元。目前,炮头4两规格稳定在14元/斤;炮头4.5两规格上涨0.5元,达到15.5元/斤;炮头5两规格价格为16.3元/斤,市场交易逐渐活跃起来。
浙江湖州地区近期黄颡鱼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养殖户惜售待价。4两规格价格约14.5元/斤,较上周上涨1.5元/斤,5两头的大规格黄颡鱼价格为16元/斤。大鱼存塘量较低,预计本月中旬行情会持续上升。
02 存塘量、天气与市场变化
湖北、湖南等地由于病害影响以及集中出鱼,存塘量加速减少;广东、浙江等地大鱼存塘量低,后续供应可能出现收缩。7月,全国多地高温天气加剧了养殖风险,黄颡鱼应激性疾病暴发,部分养殖户被迫出鱼,在短期内对市场价格造成冲击。
目前水温快速升高,部分地区水温高达35摄氏度,水体容易出现分层现象,导致池塘底部氧气不足。而黄颡鱼作为底层鱼,更容易面临缺氧问题,养殖户一定要开好增氧机,合理控制投喂量。
在需求方面,暑假和中秋这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成为了拉动黄颡鱼市场需求的双引擎。在四川、浙江等地,暑假期间餐饮行业的采购量明显增加,这使得中小规格的黄颡鱼价格出现了上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为中小规格黄颡鱼的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从市场数据来看,过去几年在中秋佳节前夕,大规格黄颡鱼的价格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这不仅是因为需求的增加,还与市场的预期和炒作有关。养殖户和经销商们都会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合理调整自己的库存和销售策略,以获取最大的利润。
03 养殖户应对策略:理性控成本,灵活看行情
湖北、广东等地短期价格波动多因天气和病害驱动,盲目集中出鱼易陷入低价抛售,建议根据鱼体健康状况分批出塘。浙江、江苏等地可关注隔年苗上市节奏,错峰出鱼以获取价格优势。高温期加强水质管理,降低投喂量,减少应激反应,避免因病害导致批量死鱼造成损失。养殖户们要严格遵循减投喂、勤改底、稳水质的原则。随着水温的升高,黄颡鱼的消化能力会受到一定影响,此时如果过度投喂,不仅会造成饲料的浪费,还会增加水体的污染。
高温环境下,池塘底部的有机物分解速度加快,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等。养殖户可通过定期使用改底产品,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可以有效分解底部的有机物,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改善池塘底部的生态环境。
为了维持水质的稳定,养殖户们还需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换水、增氧、调节酸碱度等。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也可以促进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的滋生,从而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04 后市预测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黄颡鱼价格上涨确实存在一定的逻辑支撑。去年投苗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今年大规格鱼的供应缺口持续存在。再加上病害的损耗,使得大规格鱼的市场供应更加紧张。而市场对大规格黄颡鱼的需求却一直较为稳定,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随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的临近,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尤其是大规格鱼,作为节日餐桌上的热门选择,其需求的增长有望推动价格上涨至18-19元/斤。如果8月高温天气持续,病害蔓延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一旦病害大规模爆发,养殖户大量抛售,从而压制价格上涨的空间。
小规格鱼过剩的局面目前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市场上囤货的消化速度也需要密切跟踪。如果囤货消化不畅,将会对整体价格产生拖累。小规格鱼的价格相对较低,大量的小规格鱼充斥市场,会拉低黄颡鱼的整体价格水平。而且,囤货的存在也会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一旦囤货集中释放,将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综合来看,短期内黄颡鱼价格可能会在11-16元/斤的区间内。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如果9月后大规格鱼的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叠加节日需求的放量,20元/斤的价格并非没有可能。
养殖户和相关从业者在面对后市行情时,一定要保持理性和冷静 。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的不确定性,不要盲目跟风或过度乐观。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决策,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