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10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期货下跌,基准期约收低1.3%,主要原因是中美贸易关系再度恶化,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美国新作大豆收获上市,南美大豆播种顺利。
因美国政府停摆致使重大报告推迟发布,本周豆粕市场消息面相对匮乏。美国大豆收获步伐加快,市场供应增加,南美大豆播种顺利,令大豆及制成品市场承压。
美国农业部通常周四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但美国政府自10月1日以来持续停摆,美国农业部无限期推迟发布出口销售报告。一项调查显示,分析师们预计,截至2025年10月2日的一周,美国豆粕出口净销售量位于15万到35万吨之间。其中2024/25年度的净销售量为0到5万吨;2025/26年度净销售量为15到40万吨。
中美贸易关系再度恶化,令大豆及制成品市场雪上加霜。豆粕期价下滑的主因不仅在于大豆期价走弱,更在于贸易不确定性削弱了饲料企业的采购意愿。
与此同时,南美供应预期增加,巴西与阿根廷压榨企业积极扩大出口,进一步压低了国际豆粕报价。
从技术上看,12月豆粕期约目前仍处于长期移动均线下方(即200日、100日和50日移动均线)。下面是过去一周期货市场述评:
10月6日,豆粕期货下跌,其中基准期约收低0.54%。
10月7日,豆粕期货大多下跌,其中基准期约收低0.07%。
10月8日,豆粕期货小幅上涨,结束了此前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的走势。
10月9日,豆粕期货收盘下跌,追随邻池大豆市场的跌势。
10月10日,豆粕期货收盘下跌,追随邻池大豆市场的跌势。
10月10日收盘时,10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3.3美元,报收267.4美元/短吨;12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3.6美元,报收275.0美元/短吨;1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3.8美元,报收279.3美元/短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