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9月4日消息:周四亚洲电子交易时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小幅上涨,小麦期货连续第三日下跌。

  截至周四中午,成交最活跃的11月大豆上涨0.75美分或0.07%,报1032.25美分/蒲。

  12月玉米期货持平,报418美分/蒲。

  12月小麦期货下跌1美分或0.19%,报521美分/蒲。

  周四大豆期货小幅反弹。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最新报告称,巴西2025/26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计仅增长1.5%,明显低于过去3.5%的历史平均增幅。由于种植扩张有限,巴西产量增幅或受抑制,但总体仍可能创下历史纪录。

  周四玉米期货呈现窄幅波动。经纪商艾伦代尔的农户调查显示,2025年美国玉米产量有望达到166.31亿蒲,平均单产估计为187.52蒲/英亩,略低于美国农业部当前预期,但是仍然为创纪录高点,这导致玉米上涨受到制约。

  从需求面看,美国现货大豆与玉米基差报价稳健,显示压榨厂与收购商正为新季收割做准备,而农户也逐步清理陈作,以便在秋季丰收前腾出库存。

  周四,芝加哥小麦期货连续第三日收跌,因全球供应充裕而承压。

  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大规模收成将显著提升黑海地区的出口能力,澳大利亚和德国的小麦产量也高于均值。

  其中,德国农业部预计冬小麦产量将同比增长26.3%,至2245万吨。

  整体而言,全球谷物供应宽松,价格仍缺乏突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