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上涨,基准合约收高0.43%,结束了此前连续两个交易日的下跌走势,主要受到技术性买盘的支持。交易商在等待中美高层月底会晤及美国政府农民援助计划的消息,这些因素可能为大豆市场提供新的需求动力。

  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上涨1.75美分到4.25美分不等,其中11月期约上涨4.25美分,报收1022美分/蒲;1月期约上涨3.25美分,报收1039美分/蒲;3月期约上涨2美分,报收1053美分/蒲。

  成交最活跃的11月期约交易区间为1016美分到1025.5美分。

  本周迄今大豆期货上涨0.39%,本月迄今上涨2.02%,今年迄今仍下跌1.23%。

  由于美国政府停摆,美国农业部暂停发布作物进展报告。一项调查显示,分析师们估计,截至上周日(5日),美国大豆收割完成39%,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因为中西部的干燥天气有利于农户加快收割。与此同时,市场仍担忧美国大豆丰产将增加供应压力。

  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预计将于本周宣布一项计划,旨在救助受贸易战以及价格下跌影响的美国农民,初步支出可能高达150亿美元。交易员们也在期待美中两国领导人的会晤。特朗普总统和中国领导人将于本月底举行会晤,届时大豆贸易将成为讨论的议题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美国政府的援助计划力度足够,可能短期内支撑大豆价格,但是能否持续上行仍取决于中国进口需求的恢复。

  交易商表示,在秋季收获的最初几周,农民会积极出售大豆和玉米作物,这将保持供应充足。但是在9月份的最初销售热潮过后,最近几天农户销售速度一直不稳定。

  此外,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部分河段的吃水量持续减少,低水位导致驳船运输放缓。另外,由于出口市场对大豆的需求下降,密西西比河圣路易斯站的谷物驳船运费价格下降。

  周二,投机基金在大豆期货上净买入4,000手。

  周二,基准大豆期约成交量估计为127,719手,上个交易日为100,871手。空盘量为361,143手,上个交易日为370,070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