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继续上涨,基准期约收高0.2%,触及自6月23日以来的两个月新高,主要因为豆油强劲上涨,以及传言中国买家询盘美国大豆,增强了市场对需求前景改善的预期。
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上涨0.25美分到3.25美分不等,其中9月期约上涨2美分,报收1036.5美分/蒲;新作11月期约上涨2.5美分,报收1058.5美分/蒲。
成交最活跃的1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052美分到1062.75美分。
周线图上,本周大豆期货上涨1.53%,之前一周上涨5.57%。
分析人士称,推动本周美国大豆上涨的动力主要来自三方面:其一,芝加哥豆油强劲反弹;其二,传闻中国可能恢复采购美豆,增强了需求预期;其三,美国大豆周度出口销售表现良好。
此前一天,因美国政府即将就小型炼厂豁免生物燃料义务的申请作出裁决,豆油期货飙升近5%。市场认为,如果美国监管部门将生物燃料掺混义务更多分配给大型炼厂,将间接增加对豆油等原料的需求,从而对大豆整体市场构成利好。这一预期为大豆提供了坚实支撑。
与此同时,市场出现中国买家询盘美豆的传闻,引发投资者对中方可能结束长期“零采购”的憧憬。虽然目前尚未有实际成交的确切证据,但这一消息足以点燃市场做多热情。
本周Pro Farmer中西部年度考察结果显示,今年美国大豆和玉米的丰产潜力极高,衣阿华和明尼苏达等州的豆荚数达到至少22年来的最高水平。尽管如此,投资者更多将目光聚焦于潜在需求增长。换而言之,需求端的利好暂时压过了供应充裕的担忧。
总体来看,CBOT大豆的上涨主要是资金对需求改善的提前反应,尤其是中美关系和生物燃料政策成为短期价格走势的最大不确定性。若中国真正恢复采购美豆,价格或进一步上探;若传闻落空,而丰产预期兑现,则市场可能再度承压。
周五,基准大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164,414手,上个交易日为202,358手。空盘量为414,499手,上个交易日为416,266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