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0月29日消息:本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飙升至15个月高点,主要受到中美达成初步贸易框架协议的消息推动,令市场对中美恢复大豆贸易的期待升温。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中国将“大规模”恢复采购美国大豆,这一趋势“或将持续多年”,令美国农民重燃信心。市场密切关注周四上午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的会晤,期待能够有更多细节揭幕。
巴西多位分析师对未来中美大豆贸易的前景发表了不同解读。皇家农村公司(Royal Rural)的分析师罗纳尔多·费尔南德斯指出,目前协议细节仍不明朗。以往美方常高调宣布贸易进展,实则久拖不决。这次不同之处在于,中方主动确认协议草案存在。他认为若协议真能落地,大豆价格仍有上行空间,但这轮利好可能仅持续至明年初,随后巴西新豆上市将再次压低美豆价格。
巴西家园农商公司的分析主管马修斯·佩雷拉则提醒市场保持理性。他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已持续七年,双方经济结构与出口格局早已调整。美国对华依赖下降,而中国也在深化与南美国家的合作。若真有协议,最可能的结果是将大豆关税恢复至2025年前的25%,难以出现结构性改变。短期美豆或受提振,但中长期而言,中国仍以巴西为首选供应源。他特别强调巴西中部干旱问题或将影响新季供给,成为市场潜在推力。
Agrometrika的费尔南多·皮门特尔则持谨慎态度,认为特朗普的谈判筹码不如以往,而中国在稀土出口和大豆采购方面更具战略主动。他指出,即便达成协议,履约风险仍高,从4月谈到如今尚无明确结果,足以表明过程艰难、前景未明。
分析师维克托·卡佐指出,美国将现有关税延长90天,与即将签署协议的说法矛盾,暗示谈判仍有不确定性。若协议细节不涉及采购量与时间表,市场涨势或难持续。他建议农户趁反弹锁定利润,分阶段卖出。
分析师吉尔伯托·莱尔则从巴西视角指出,目前巴西陈作大豆因质量与竞争力仍获中国青睐,短期内无显著压力。而新作则受供应充裕与销售放缓影响,溢价承压。莱尔称,当前大豆市涨除受贸易预期刺激外,还受美联储可能降息与资金流入商品市场推动。
总体来看,中美大豆贸易“复苏”的市场热情更多基于政治信号与资金预期,而非现实交易。分析师普遍认为,短期内协议若落实,CBOT大豆可能上探12美元,但长期供需格局仍由巴西主导。中美元首会晤结果、美国出口数据及巴西天气变化,将成为决定大豆行情走向的关键三大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