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8月12日消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呼吁中国将美国大豆采购量翻两番后,周一芝加哥大豆价格应声飙升,收盘位于两周最高点。随后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与中国的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至11月9日,但是分析人士普遍质疑两国能否达成如此大规模的大豆采购协议。

  由于中美贸易关系紧张,中国买家迄今尚未像往年那样开始订购美国新豆,这种反常延迟让美国农民和贸易商在出口高峰季节临近之际忧心忡忡。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在周日深夜发帖喊话中国,呼吁中国大量买入美国大豆。尽管特朗普的做法得到一些美国农户的支持,但是分析师们普遍认为,中国将美豆采购量翻两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中国去年进口1.05亿吨大豆,其中约四分之一来自美国,其余大部分来自巴西。若要将美国大豆采购量提高去年的四倍,意味着中国需要从美国进口绝大部分大豆,而这在当前的贸易格局下几乎不可能实现。此外,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大豆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国内豆粕供应已经过剩,很可能会降低中国第四季度的大豆进口需求。

  不过,尽管市场人士对采购增加的规模提出质疑,但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成交最活跃的11月大豆价格仍在周一大涨2.4%,收于每蒲1011.25美分。与此同时,大连豆粕期货下跌0.65%,报每吨3,068元,反映出市场对增加进口美国大豆可能导致供应过剩的预期。

  尽管如此,美国仍将面临巴西的竞争压力。美国头号大豆产区衣阿华州的农场主加里?维特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对美国大豆征收关税,买家将会选择从价格最便宜的生产商那里购买,而巴西目前正扮演这一角色。

  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中美贸易战曾促使中国将大豆采购转向巴西,导致美国痛失头号对华头号大豆供应国的宝座,对美国大豆种植户造成了打击。从那时起,中国便开始积极从南美洲增加作物进口,甚至在秘鲁钱凯港开发新的港口,以进一步巩固其供应来源。尽管中国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曾承诺增加对美国农产品的采购,但实际采购量未能达到目标。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吉姆?萨特承认,虽然美国大豆行业正在努力寻找替代买家,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达到中国这样的规模。他强调中国对美国大豆行业至关重要,因此该协会一直在鼓励美国政府与中国合作,以达成新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