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9月27日消息:截至2025年9月26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连续第二周下跌,基准合约收低1.15%,一度跌至六周新低,核心压力源于美国大豆出口需求持续疲软,特别是中国在美国新豆上市季转而大量采购阿根廷大豆,令市场情绪遭受重击。
阿根廷政府本周初宣布暂停谷物出口税,迅速激发中国采购热情,据报道有约40船阿根廷大豆(主要销往中国)登记在11月和12月出口,这恰逢美豆传统出口旺季。尽管阿根廷随后恢复出口税,但这些交易已经实质性挤占了美豆出口份额。中国商务部表示美国应取消不合理关税,为扩大贸易创造条件。这表明在贸易关系实质性缓和前,中国大规模采购美豆的可能性极低。虽然美国农业团体呼吁政府优先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但特朗普政府似乎更侧重于为农民提供金融援助,令市场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短期内取得突破的期望降低。
美国农业部出口周报显示,截至9月18日当周,2025/26年度美豆净销量72万吨,低于一周前的92万吨,位于市场预期范围的低端。2025/26年度迄今总销量1100万吨,同比减少36.9%。中国迄今尚未采购任何2025/26年度美国大豆。
从美国大豆收获情况看,美国农业部作物进展周报显示,截至9月21日,大豆收获完成9%,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2%,但是和五年均值持平。大豆优良率有所下滑,从一周前的63%降至61%,但是目前市场聚焦于需求疲软的前景。
美国农业部将于下周二发布季度库存报告。分析师平均预计9月1日美国大豆库存为3.23亿蒲,同比下降5.6%,低于美国农业部9月份供需报告预测的3.3亿蒲。
持仓数据显示基金对大豆态度转为看空。截至9月23日,投机基金在大豆期货以及期权持有净空单29,302手,一周前为净多单2,287手。下面是过去一周期市述评:
9月22日,大豆期货跌至六周低点,因中美在农产品出口谈判上未取得进展。
9月23日,大豆期货略微上涨,因为技术面超卖严重。
9月24日,大豆期货收盘下跌,因为中国积极从阿根廷采购大豆。
9月25日,大豆期货上涨,因阿根廷恢复出口税。
9月26日,大豆期货上涨,但连续第二周下跌。
9月26日收盘时,11月大豆期约比一周前下跌11.75美分,报收1013.75美分/蒲;1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11.75美分,报收1033美分/蒲;3月期约比一周前下跌11.75美分,报收1049美分/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