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续菜籽进口影响

  针对本次加菜籽存在倾销的事件,调查机关决定采用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该措施规定进口商需在清关时按公告确定的保证金比率向海关提供现金保证金或保函。高昂的保证金会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增加进口商的资金成本与经营压力,尤其对中小进口商影响更为显著。资金占用成本的上升则可能导致进口商减少采购量或暂缓进口订单,结合临时措施期限通常不超过4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至9个月),也就意味着直至今年年底,加菜籽进口量将明显受到限制。

  从我国近几年油菜籽进口国来看,自2021年起加菜籽进口占比均保持在90%以上,对国内市场有着深远影响。加菜籽进口受限将直接影响到总的进口量。虽然中国与澳大利亚签署《中澳自贸协定审议实施谅解备忘录》,协议恢复包括油菜籽、葡萄酒、牛肉等在内的农产品贸易。并允许澳方试运五批油菜籽,总量15万至25万吨,前提是必须满足杂质含量低于1%、严格防控黑胫病的技术标准。同时,来自俄罗斯方面的菜籽进口量也有望增加,但短期而言,其数量仍无法完全填补加拿大方面的缺口。故而,国内供应将明显紧缩。

  菜油粕供应亦趋紧

  同样,在今年3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油渣饼、豌豆加征100%关税,水产品、猪肉加征25%关税。在此关税政策下,加拿大菜油粕基本不太可能进入中国市场。不过,由于加拿大菜油和菜粕在我国进口总量中占比不同,对其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菜油而言,据海关数据显示,加菜油直接进口占比从前期最高的92.42%,下降至2024年的0.03%。所以菜油进口量基本不受加拿大方面的影响。当前,我国菜油进口主要来源于俄罗斯、阿联酋、白俄罗斯、乌克兰,其中俄罗斯进口占比在一半以上。故而,菜油的直接进口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俄罗斯。

  菜粕方面,中国直接进口的菜粕大部分仍然来自于加拿大,对加拿大菜粕进口依存度相对较高,近年来基本保持在75%左右。虽然在中加贸易矛盾升级影响下推动部分企业转向印度菜粕,但短期内进口量也无法完全弥补其缺口,且存在是否可交割的问题。故而,菜粕供需较菜油或将相对偏紧。

  综合来看,我国对加拿大油菜籽采用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增加进口商的资金成本与经营压力,资金占用成本的上升则可能导致进口商减少采购量或暂缓进口订单,直接影响加拿大菜籽的进口量,减少国内市场供应压力。同时,此前我国已对加拿大菜油粕征收100%关税,且短期他国替代尚存一定缺口,故而,菜系产品供应将明显趋紧,提振其市场价格。不过,由于菜油粕对加拿大进口依存度不同,菜粕供应面或较菜油更为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