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截至10时53分,农牧渔ETF(159275)盘中表现疲软,场内价格现跌0.9%,成交额为865万元,基金最新规模为2.03亿元。
成份股方面,天马科技(15.610, 1.42, 10.01%)、华英农业(3.010, 0.08, 2.73%)和神农种业(5.160, 0.07, 1.38%)表现最为突出,涨幅分别达到4.65%、3.75%和3.73%。另一方面,牧原股份(49.500, -1.69, -3.30%)、众兴菌业(14.170, -0.20, -1.39%)和瑞普生物(20.420, -0.59, -2.81%)表现较弱,跌幅分别为2.95%、2.51%和2.48%。
消息面上,2025年10月31日牧原股份公布第三季度报告,公司营业收入达1117.90亿元,同比增长15.52%,生猪养殖业务表现稳健。此外,2025年11月2日温氏股份(17.910, -0.28, -1.54%)迎来上市十周年,公司十年来累计为市场供应4300万吨畜禽产品,持续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太平洋(4.450, -0.04, -0.89%)证券指出,养殖业面临多重压力:生猪行业持续亏损,产能去化动力增强,能繁母猪存栏仍处高位,叠加非瘟疫情风险上升及政策引导减产能;白鸡行业产能升至历史高位,毛鸡价格低位震荡,中期有望反弹;黄鸡价格受消费旺季推动持续上涨,产能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动保行业景气回升,抗生素价格维持高位。种植产业链方面,粮价企稳中期有望上涨,种子产业战略地位突出,转基因推进带动行业升级。
财通证券(8.500, -0.03, -0.35%)指出,生猪养殖方面,猪价延续上行,供应月底缩量,仔猪交易增加,二育入场放缓,供需博弈推动猪价上涨。9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20%,产能去化或加速。禽类养殖方面,海外禽流感频发,祖代鸡引种存不确定性,利好白羽鸡产业链价格。种业方面,关注生物育种扩面进度及转基因玉米推广。动保行业需求有望触底回升,新品上市提供增长动力。宠物行业出口受关税扰动影响有限,内销延续较快增长。
农牧渔ETF(159275)及其联接基金(联接A:013471,联接C:013472)被动跟踪农牧渔指数,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海大集团(57.640, -0.88, -1.50%)、梅花生物(11.440, 0.07, 0.62%)、新希望(9.750, -0.10, -1.02%)、大北农(4.110, -0.02, -0.48%)、生物股份(10.460, -0.16, -1.51%)、圣农发展(16.790, -0.16, -0.94%)、北大荒(14.580, 0.07, 0.48%)、隆平高科(9.730, -0.05, -0.51%)。
数据来源于沪深交易所、公开资料等。
风险提示:以上产品由基金管理人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须谨慎!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