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农业农村部发布行业标准《NY/T 4725-2025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自8月1日起实施,由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制定。《指南》对玉米秸秆制作草食动物饲料所涉及的各环节提供了指导,对离田及存放、物理法处理、化学法处理、生物法处理等技术内容进行了规范,从产品包装、标识、储存、运输和生产记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并给出了秸秆收集、加工和运输等阶段中需考虑的要点信息。

  农作物秸秆上联种植业,下联养殖业。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是扩大草食动物饲料来源、促进养殖业节粮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有效途径。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秸秆饲料化提升行动,以推动秸秆饲料产业化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秸秆转化初加工饲料、成型饲料和营养强化饲料,积极发展秸秆高值饲料,优化秸秆饲料产业布局,加快秸秆资源就地转化、就近利用,实现“秸秆变肉”“秸秆变奶”。

  近年来,秸秆饲料化产业发展迅猛,全国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1.79亿吨,其中,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量1.1亿吨,是饲料转化利用的主要对象。但在实际应用中,中小型养殖场开展玉米秸秆饲料加工主要靠经验、凭感觉,技术简单粗放,缺乏科学规程和严格的品质控制,面对大量秸秆饲料化技术时存在无从选择、盲目选择的实际困惑。该《指南》针对这一问题,集成国内外现有技术,规范了玉米秸秆加工制作饲料的方法要点,对于提升秸秆饲料加工标准化水平、推动秸秆饲料化产业有序发展提供了有效技术指导。

  未来,这一标准将全面嵌入玉米秸秆饲料处理、加工、存储等全流程,并将进一步赋能产业链,加快秸秆饲料行业标准化进程,推动秸秆利用产业高速发展、养殖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