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只肉质细嫩的肉鸽,如何从农家小院“飞”向广阔市场,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湖南临武县南强镇油麻村的村民通过发展科学化、规模化的养殖产业,让这“天空美味”真正变身为带动乡亲增收的“致富鸽”。

  邝道的养殖基地。

  走进养殖基地,一排排标准化鸽舍整齐排列。一只只鸽子羽翼鲜亮、体态丰盈,不时发出悦耳的“咕咕”声。工人们穿梭其间,熟练投喂饲料,并细心查看鸽子的健康状况。

  养殖户邝波道出他的养鸽心得:“我们主要投喂玉米、高粱、豌豆、小麦等天然粮食,不添加任何其他成分。每天定时喂四次——这样鸽子不仅长得健康,肉质也特别鲜嫩。”

  鸽子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2024年,一直在外务工的邝波敏锐察觉到肉鸽养殖的商机。为掌握养殖技术,他专程前往广东韶关等地学习取经。同年5月,他怀揣创业梦想,引进了3000余只鸽子回到家乡临武,开启养殖事业。然而,由于长途运输带来的应激反应,超过一半的鸽子出现了严重拉稀症状。

  幸运的是,凭借及时治疗和精心照料,鸽群成活率最终稳定在90%。这次经历也让邝波深刻认识到科学养殖的重要性。他严格按照科学规律进行饲养管理,定期实施常见疫病的免疫预防,有效控制疫病风险。同时,引进智能化设备

  邝波与农户交流养鸽知识。

  “关键要靠科学养殖,”邝波说,“我们特别注重卫生管理、定期通风,十天彻底清理一次鸽舍。鸽粪也会资源化利用,用于养鱼、种菜,实现生态循环。”此外,基地采用智能孵蛋机进行孵化,通过实时精准控温,提高了乳鸽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缩短了养殖周期,同时保障了肉鸽的品质与安全。正常情况下,鸽子生长30天、达到九两以上便可出栏。通过抽取鸽蛋进行集中人工孵化,还可有效提高产蛋窝数,进一步提升产能。

  目前,该基地每月可向市场供应2500–2800只肉鸽,主要销往湖南本地和广东地区,月销售额可达三万至四万元。邝波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计划继续扩大规模、提升技术,并希望带动更多乡亲参与养殖,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