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自从老头上台,全球都发生了“逆天”大变,特别是金融市场受到最大波及,其次就是大宗商品市场,特别是与我们普通百姓最最相关的玉米、豆粕、蛋、肉等。都因为各种“突发”的消息从而忽高忽低,如同过山车一样,让人们的情绪随着波动。

  但整个市场的情绪还没有意识到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挑战”不是暂时,而是继续升级——“世界经济秩序的重塑”。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用文字形式来解释,需要很多字,在这里不进行赘述。我们回想一下08年的金融危机就会知晓,现在要比08年上升到新的(level)等级。

  大白话——面对的挑战是完全完全“超乎我们想像”的,而接下来的“难”,也是近几十年以来没有经历的。

  说出以上这番话,并不是在制造恐慌,而是在告诉大家,要理性、克制的来看待当下以及未来有可能要发生的很多事情。

  言归正传,对于大宗商品来说,近期市场受到的情绪波动变化要大于真实的状态,因为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农副产品,大多数都不是给人吃的,大部分都是用来做饲料的。

  同时,我们的粮食储备量级,说一个比较极致、夸张一点,3~5年的时间都不会有“饿”的现象出现,对于这样的言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1)对于我们几十年前,大多数家庭都是以主食为主,肉蛋奶等需求非常之少,相信老一辈人最明白,也最懂,所以那时候对于所谓的粮食安全来说,只要粮食够用就可以。

  2)但走到了现在,我们大多数家庭对于主食的食用量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主因就是肉蛋奶的丰富了餐桌,从而此发了对于粮食的食用,大白话一斤肉顶5斤的粮食。

  这就是我们饮食结构的最大变化。

  所以,如果我们单一去拿主粮的“粮食安全”在过去有意义,但走到了现在,拿主粮去谈“粮食安全”已经没有意义,应该拿“副食(肉蛋奶)”的粮食安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

  玉米,对于我们来说,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所谓的缺口会有大量的陈化粮食进行替代,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这里告诉大家一声,我们库里还有2014年的陈化水稻没有出库呢!#玉米#

  您相信吗?肯定不会相信!虽然每个库点的量级较小,但叠加起来还有1000多万吨呢?

  豆粕,这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80%以上的大豆都要进口,从而满足国内饲料的补充。看起来是满足了动物的食用,其实才是真正的满足了主粮的安全,也满足了副食的安全。

  它,才是根本。

  整个市场都在“叫嚣”着,我们不从美国进口,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这话一点也不假,但是,对应的是14亿人口大国,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满足。

  懂得都懂!以上的观点,不代表正确,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看市场的角度。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5年4月11日,在这里再加一个话题,那就是我们的市场不是一个“完全自由市场”,这点大家都懂的,所以我们现在做的就是“逆周期”操作,而且后面会释放出各种“逆周期”的手段。

  所以,那些人叫喊着玉米马上就要大涨,暴涨的人,请闭嘴吧!玉米即使上涨,也是一种循序渐进式的上涨,也是我经常说的“台阶”式上涨,而不是“大踏步”上涨,否则容易扯到蛋。

  第一个坏消息陈化稻谷拍卖

  在上面文字中已经为当下的内容做了一个铺垫,那就是陈化水稻,从2014、2015、2016、2017、2018年,不同年份的陈化水稻一起进行拍卖。

  但大家不要对市场过于恐慌和消极,好像陈化稻谷如同“洪水猛兽”一样是为了“压制”行情,根本不是大家这样理解的。

  它只是市场炒作的一点,特别是对于情绪上有影响,但也只是阶段性,改变不了行情趋势变化。因为进口玉米在南方市场进行替代之时,也没有影响玉米上涨和下跌。

  同时,拍卖完不会立刻投入市场,需要进行加工(掺混玉米),然后再投放给饲料企业,而这个时间段有可能,注意是有可能在6~7月份。

  第二个坏消息豆粕价格下跌

  随着30船的美国大豆(200万吨)量级,将有一半量级将在4月中旬左右到达,国内的豆粕价格开始下跌,随着豆粕价格的下跌,玉米短期内想要借东北涨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换言之,指望着短期内的玉米行情会有“真正”好的行情出现——梦里想一想。即使有好的行情出现,也是昙花一现!不可持续!

  综上,对于南北各地贸易商朋友来说,手中持有的玉米,不同成本,不同利润,不同预期,卖与不卖,无法给出建议。您是想赌行情,还是做行情,自行去判断。

  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祝我的所有朋友们都有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