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寂静的山坳里,如今传来阵阵悦耳的“咕咕”声。一排排鸽舍整齐排列,一只只羽毛光亮、体态丰腴的肉鸽或在啄食,或扑棱着翅膀,饲养员正忙碌地添水、喂料,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老麻塘村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肉鸽养殖产业,通过“小鸽子”撬动“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养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实现强村富民的一个生动缩影。

  老麻塘村过去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帮扶单位的支持下,经过多方考察和科学论证,结合当地环境承载能力和市场需求,最终将目光锁定在“短、平、快”的肉鸽养殖产业上,努力打造以“一粒贡米”产业为主导,以“一只乳鸽”为辅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我们看中了肉鸽养殖具有投资相对较小、繁殖快、效益高、市场需求稳定等特点。而且村里气候适宜,也有闲置的场地和劳动力,非常适合发展这项产业。”老麻塘村党支部书记杨坤介绍道。

  为确保产业顺利起步并健康发展,村里采取了“支部引领+合作社运营”的创新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整合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引进优质肉鸽种苗,并聘请专业技术员负责种鸽供应、技术培训、疫病防治、饲料采购和成品鸽销售,极大降低了养殖风险和市场门槛。

  村民龙浩是乳鸽养殖圈舍养殖员,他高兴地算起了经济账:“我负责管理这1488对种鸽,乳鸽以玉米、稻谷等杂粮为主食,饮用山泉水,养殖周期严格控制在18天左右,确保肉质细嫩无腥味。”

  如今,老麻塘村的肉鸽养殖规模已从最初的试点,逐步扩大到月出栏乳鸽超600只,产量正在逐月递增。通过收购玉米、稻谷等原材料的方式,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同时,合作社每年按比例为村集体分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村里改善基础设施、开展公益事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悦耳的“鸽”声,已然化作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欢歌,为老麻塘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注入了强劲、持续的产业动力。2025年实现分红3.38万元。

  下一步,老麻塘村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探索开发鸽蛋深加工、鸽粪有机肥转化等,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同时推动养殖观光体验融合发展,让肉鸽养殖真正成为兴村富民、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