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青贮收储进入关键时期。连日来,九原区各苏木镇、街道的青贮玉米种植基地里,收割机、运输车协同作业,田间地头一派繁忙。随着一排排玉米连秆带穗被粉碎成青贮料,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青贮大会战”全面打响,为全区畜牧业越冬备足“营养餐”。

  “区里技术员早就来指导了,从收割时间到封窖技术都讲得明明白白,还帮我们对接了养殖企业,销路根本不用愁!”在哈林格尔镇青贮收储点,正在忙碌的农牧民笑着说道。在轰鸣的机械声中,粉碎机高速运转,刚刚收割的玉米秸秆迅速变成青贮饲料,被送往周边养殖场。

  为保障青贮收储工作高质高效推进,九原区农牧局在9月中旬组建技术服务组,深入阿嘎如泰苏木、哈林格尔镇等地,开展全覆盖式技术指导。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户、合作社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详细了解地头收购价、运输成本、劳动力价格等市场动态,为农户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与决策参考,助力大家科学开展收储工作。

  “青贮质量好不好,关键要看收割时机是否恰当、操作流程是否规范。” 在哈业胡同镇一处青贮收储现场,技术人员一边现场示范青贮料水分检测方法,一边向农户细致讲解如何通过观察籽粒乳线位置,判断玉米的最佳收割期。服务组全程紧盯收割、粉碎、压实、密封等关键环节,手把手指导标准化操作,反复强调使用合格青贮膜的重要性,确保每一口青贮窖内的饲料都能充分发酵,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不流失。

  在包头市久元牧业有限公司,秸秆经过机械化深加工,实现“变废为宝”,摇身变为优质饲料。“以前秸秆大多被焚烧或随意废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现在却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企业负责人感慨道,“青贮饲料不仅营养价值高,还能大幅降低养殖成本,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与此同时,九原区农牧局同步启动青贮饲料质量跟踪监测工作,在久元牧业、东兴源养殖公司等实施主体处采集青贮样本,送往专业检测机构,对干物质、粗蛋白、霉菌毒素等18项关键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全方位把控青贮品质,为后续科学饲喂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据了解,九原区2025年粮改饲项目计划完成全株玉米青贮8.5万吨,调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2.8万亩,计划发放补贴资金425万元。目前,全区青贮收储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计划任务的72%,预计10月中旬全部完成。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组织技术人员下沉一线,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同时,持续加大‘粮改饲’政策宣传力度,鼓励更多养殖大户、饲草加工大户积极参与进来,进一步扩大青贮玉米种植规模与收贮体量,让更多玉米秸秆实现‘变废为宝’。”九原区农牧局副局长常新说道。

  这场火热的青贮“大会战”,不仅收储了丰足的优质饲草料,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备足了“口粮”,更奏响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丰收乐章。夕阳西下,一辆辆满载希望的运输车穿梭在田间道路上,正驶向九原区畜牧业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