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盐城市夏玉米陆续进入拔节期,夏大豆陆续进入分枝期。据7月15日苗情调查,玉米株高52.7厘米,可见叶数8.9片,分别较上年高0.9厘米、多1.1片,一二类苗比例91.6%;大豆株高28.2厘米,主茎节数4.6个,三复叶数4.2片,分别较上年低1.4厘米、多0.2个、多0.3片,一二类苗比例88.0%。生育进程较上年偏快,大豆生长量较上年略偏小,总体苗情较好,但存在区域不平衡、草害风险及局部病虫隐患。加之7、8月份强降雨、台风、高温干旱等天气多发,各地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落实好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和防灾减灾关键措施,促进旱粮壮苗稳长。

  一、清沟松土,优化田间环境

  健全配套田间沟系,加强渠道清淤,改善排水条件,确保排水畅通,做到雨止田干。遇到强降雨天气造成积水严重地块,建议机械强排积水,防涝降渍。涝渍影响严重的地块可酌情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促进植株恢复生长。有条件的地块,适时做好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提高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二、分类施策,促进苗情转化

  对玉米种植密度大,长势较旺的田块,精准把握控旺时间,在6—8张展开叶及时化控,选择玉米专用化控剂科学喷施,增加茎粗,缩短节间,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度,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倒能力,注意“喷高不喷低、喷旺不喷弱、喷黑不喷黄”。对于前期施肥量不足、长势较弱的玉米田块,建议在喇叭口期重施穗肥,确保玉米养分充足,有条件的地区建议机械深施入土。大豆底肥施用少的田块,可适当追肥。在分枝期至初花期根据大豆长势,对旺长田块科学喷施化控药剂,防止植株徒长倒伏。

  三、精准防控,减轻病虫草害

  根据植保部门的监测预报与防治策略措施,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当前苗龄较大田块,建议化学防除与机械除草相结合。对于晚播苗龄较小田块,如前期封闭化除效果不好,根据草情选择对路的除草剂配方和施药方式,及时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做到除早除小、安全高效。如发生除草剂药害,可在作物叶面及时喷施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等缓解药害。密切监测田间病、虫情动态,玉米重点监测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斑病,大豆重点监测烟粉虱、甜菜夜蛾发生发展情况,早防早治、科学用药。

  四、防灾减灾,增强抗逆能力

  目前我市正处于强降雨、大风、高温等极端天气频发阶段,要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力争把气象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对田间沟系不配套、沟系淤堵田块要及时疏通,做到能灌能排,遭遇暴雨时要能及时排尽田间积水。遇到极端高温天气,可提前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氨基酸等营养剂,提高植株抵御高温热害的能力。大风、台风造成玉米倒伏的,前、中期一般不需要人工扶理,让其自行直立。涝渍后易滋生病虫害,应及时调查田间发生情况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