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判旱情,当好抗旱“参谋员”。农技员分片包干,深入田间地头,对全镇7个行政村的水源储备、土壤墒情、作物长势进行全面调查,建立旱情动态台账,重点标注缺水严重区域及受旱作物种类,为分类施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通过微信群、村级广播每日推送天气预警和抗旱技术指南,指导农户科学调整播种期、优先抢墒播种耐旱作物。针对水稻、玉米等主粮作物,制定《抗旱保苗技术方案》,明确保水、补灌、改种等应急措施。
强化分类指导,织密抗旱“保障网”。组建由农技员、土专家组成的指导组,按作物类型、生长阶段精准施策,重点指导“穴灌+喷灌”技术,同时对玉米弱苗追施叶面肥1000余亩,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推广遮阳网降温、滴灌补墒技术,对萎蔫严重地块及时补种,稳住“菜篮子”供应。对缺劳力、缺设备家庭,由村集体统筹农机具支援,落实“一对一”托管服务,确保抗旱不留死角。
技术下沉到田,化身生产“护航员”。推广秸秆覆盖、增施腐熟农家肥等农艺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指导临河农户启用移动水泵,开展引水浇灌,采取“穴灌+喷灌”模式精准补水,同时发动群众利用喷雾器对缺水地块进行早晚喷淋。对已播种田块,指导农户及时中耕松土、覆盖秸秆,增强土壤蓄水能力;对出苗不齐的玉米、大豆田,推广“坐水种”“带水移栽”等补种技术。针对干旱易引发的红蜘蛛、蚜虫等虫害,开展“统防统治”行动,指导农户采用“生物防治+物理诱杀”绿色防控技术,避免因灾叠加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