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货方面

  国内主产区新玉米将陆续上市,贸易商观望心态逐渐转强,饲料企业以消化小麦和玉米库存为主,深加工企业也保持随采随用策略,现货价格以弱势调整为主。产港倒挂导致贸易商集港意愿偏低,北方港口晨间集港量不足0.3万吨,在港作业船只3艘4万吨。玉米去库存化提升,供应端压力有所缓解。南方港口进口谷物陆续到货,到货成本高企,贸易商报价心态继续增强,终端饲企整体仍以刚需补库为主,随买随用。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基本稳定,局部小幅波动。东北产区随着贸易粮库存迅速下降,贸易商出货紧迫性降低,贸易商外发为主,陈粮供应也逐渐进入收尾阶段。用粮企业备库较充足,大型企业安全库存可维持使用至10月初,多家加工企业控制收购量,收购价大体稳定,个别企业收购价持续下滑。华北黄淮产区基层余粮减少,贸易库存也不断消耗,随着春玉米上量增加,东北货源不断补充供应,市场流通量小幅增多,饲料企业采购维持谨慎,企业观望心理增强,深加工企业随采随用,收购价格继续窄幅调整。

  二、期货方面

  2025年9月2日CBOT-12月玉米合约收涨2.75美分,报收423美分/蒲式耳。因病害和干旱天气威胁单产潜力。

  2025年9月3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货主力合约c2511开盘价2200元,收盘价2193元,跌13元,最高价2207元,最低价2191元,结算价2197元,总成交量417947手,持仓944476手。

  三、后期关注热点

  天气变化、采购心态、饲料厂策略、国内政策、国际国内玉米市场、产区收购情况、进口玉米到港情况、疫病流行情况、畜禽产品行情、国际运费变化、国际经济形势、小麦价格变化、饲料需求、天气对玉米影响等。

  四、相关新闻

  1、在占到全国玉米播种面积92%的18个州,截至8月31日,美国玉米糊熟期比例为90%,一周前83%,去年同期89%,去年同期为91%。

  2、截至2025年8月28日当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1,407,050吨,上周为修正后的1,338,532吨,去年同期为966,544吨。

  3、印度气象局(IMD)表示,截至9月2日,印度在当前季风季节(6月至9月)的降雨量累计为767.1毫米,比长期均值(过去50年)高出7%,一周前高4%,两周前高2%。

  4、世界气象组织(WMO)9月2日表示,拉尼娜现象可能自本月起重新出现,并对全球天气格局带来影响。

  5、美国农业部预计未来几周美国将开始收获玉米和大豆,收成将创下历史最大规模之一。过去数年的连续高产已经造成供应过剩,价格持续下行,严重压缩农户利润。虽然技术进步推动单产提升,但是出口拓展不及预期,致使国内大量库存积压。

  6、截至8月30日,巴西2024/25年度的二季玉米收获进度为97.0%,一周前94.8%,去年同期100%,五年均值93.2%。

  7、阿根廷油籽加工和出口商会(CIARA-CEC)称,8月份阿根廷谷物以及衍生品(包括大豆、豆粕、豆油以及玉米和小麦))出口收入仅为18.2亿美元,较7月份的41.02亿美元减少55%,较去年同期降低25%。

  8、乌克兰经济部副部长塔拉斯·维索茨基表示,由于南部和东南部遭遇干旱,乌克兰谷物和油籽收成将损失300万至400万吨。

  9、中储粮网9月3日成都分公司玉米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玉米7439吨,成交数量6472吨,成交率 87%。

  10、中储粮网9月3日成都分公司玉米竞价采购结果:计划采购玉米6900吨,成交数量6900吨,成交率100%。

       五、后市分析

  9月份,中国陈化玉米库存将继续下降养殖及饲料生产所需玉米数量将继续增长、国储玉米轮出拍卖上市继续补充市场供应,基层粮源逐步见底市场流通粮源将依旧总体充足依旧略偏紧,主产区玉米供应进入青黄不接阶段,理论上对价格存一定的利多支撑。但随着华中华东及河北早春玉米陆续上市,叠加小麦饲用量持续增加,极大缓解了玉米供应紧张矛盾,叠加轮出玉米拍卖的有效补充,总体上9月份期间大多数时候玉米市场多空因素继续维持势均力敌略偏弱态势不变,预判9月份期间期间大多数时候产区玉米交易价格总体呈稳中窄幅波动、略显偏弱走势为主的几率更高,9月份月度均价环比继续下跌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