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货方面
国内主产区余粮见底,贸易商惜售情绪较高,粮源流通量处于低位水平,部分加工企业对于高价粮源承接有限,部分企业有锁定粮源的操作,报价小幅偏强。东北产地贸易商出货积极性一般,北方港口晨间集港量约1.9万吨,在船作业船只2艘8.6万吨。玉米库存偏高,去库存速度偏慢。南方港口内贸玉米库存166.6万吨,进口玉米6.5万吨。受盘面持续超强及到货成本居高,支撑贸易商报价趋强。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基本稳定,局部略有上涨。东北产区基层购销逐步停滞,中储粮增储收购逐渐减少,陈粮轮出粮相对有限,贸易商出货心态减弱,天气原因影响春播大概率要出现延迟,玉米市场看涨情绪增加,市场流通量相对一般,企业采购心态谨慎,部分企业仍有提价锁定粮源行为。新作方面,东北产区逐步进入播种期,各地公布的大豆以及玉米的补贴政策同比变化幅度不大,预计今年玉米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华北黄淮产区基层余粮不足,种植户售粮逐步减少,购销相对清淡,部分贸易商逢高出货,市场流通量小幅增多,深加工企业厂门到货增,产品利润不足,企业采购意愿不高,维持刚需补库需求,收购价格上调幅度有限。玉米与小麦价差在100-120元/吨附近,饲料企业库存及远期合同偏多,小麦替代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二、期货方面
2025年4月23日CBOT-7月玉米合约收跌4美分,报收479.25美分/蒲式耳。因干燥天气有助于加快春播。
2025年4月24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货主力合约c2507开盘价2320元,收盘价2338元,涨16元,最高价2340元,最低价2317元,结算价2328元,总成交量626037手,持仓1359385手。
三、后期关注热点
天气变化、采购心态、饲料厂策略、国内政策、国际国内玉米市场、产区收购情况、进口玉米到港情况、疫病流行情况、畜禽产品行情、国际运费变化、国际经济形势、小麦价格变化、饲料需求、天气对玉米影响等。
四、相关新闻
1、美国农业部将在周四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分析师们预计这份报告将会显示,截至2025年4月17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净销售量可能介于80万吨到140万吨之间。
2、3月份,中国仅从乌克兰进口了约6万美元的谷物,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413亿美元;从德国进口约4.4万美元的谷物,同比减少99.9%。从法国进口约100万美元的谷物,同比减少99.5%。从丹麦进口的谷物金额降至33.7万美元,从意大利进口的谷物金额降至4.85万美元。
3、乌克兰农业部称,截至4月23日,2024/25年度(始于7月)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3456.6万吨,高于一周前的3411.4万吨,比去年同期的4028.9万吨减少572万吨或14.2%,上周是同比降低449万吨或11.6%。
4、巴西外贸秘书处(Secex)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1-18日,巴西玉米出口量为123,093吨,2024年4月全月为66,139吨。
5、咨询机构Safras& Mercado的调查显示,截至4月17日,巴西2024/25年度首季玉米的收获面积达到种植面积351.2万公顷的74.5%。
6、欧盟作物监测机构MARS发布的4月报告显示,大多数欧盟国家的谷物单产将达到中等至良好水平,但是一些地区的干旱炎热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7、中储粮网4月24日北京分公司玉米竞价采购结果:计划采购玉米7040吨,成交数量1127吨,成交率16%。
8、中储粮网4月24日北京分公司玉米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玉米1684吨,成交数量1684吨,成交率100%。
9、中储粮网4月24日兰州分公司玉米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玉米4759吨,成交数量4759吨,成交率100%。
10、中储粮网4月24日黑龙江公司玉米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玉米35795吨,成交数量35795吨,成交率100%。
11、中储粮网4月24日内蒙古公司玉米竞价销售结果:计划销售玉米24214吨,成交数量24214吨,成交率100%。
12、中储粮网4月24日广西分公司玉米购销双向交易结果:计划交易玉米7334吨,全部流拍。
13、中储粮网4月24日吉林分公司玉米购销双向交易结果:计划交易玉米93368吨,成交数量93368吨,成交率100%。
五、后市分析
4月下旬-5月份,中国玉米库存将继续下降、国储玉米轮出拍卖上市量下降,中储粮4月30日将逐步停收。中美关税争端影响玉米及玉米替代产品进口数量下降而价格上涨的几率在逐步提高,主要粮源被大型贸易商掌控惜售情绪依旧存在,后续需求端养殖及饲料生产消耗玉米数量将保持持续缓慢增长。结合供需两端结构变化状况,预判4月下旬期间产销区玉米交易价格总体略显偏强走势为主的可能性更大但依旧不排除区域市场存回调整理机会,4月份产区及产销区玉米月度均价环比继续上涨的几率依旧偏高。更远看5月-9月份期间玉米现货价格总体呈趋势性偏强走势的可能性大,直到新季玉米上市。受美过关税政策影响玉米及玉米替代品价格低点同比抬升但年度均价同比继续下跌几率偏高因年初基数处于低位的影响,并带动其他能量类原料价格低点抬升的几率在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