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货方面
国内主产区玉米迎来收获高峰期,新收玉米水分较高,贸易商出货积极性尚可,在新季玉米大规模上量的冲击,现货市场仍以回落的运行态势为主。东北产地种植户售粮积极性尚可,北方港口新粮到货量较多,玉米水分较高,贸易商收购相对谨慎,在种植成本支撑下价格跌势有限。产地新玉米上市,北港价格下跌,拖累南方港口贸易商报价走弱,但优质陈粮价格相对坚挺。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基本稳定,局部小幅下调。东北产区新季玉米收割及上市进度进一步加快,深加工企业也相继开秤收购新季玉米,由于基层种植户销售积极性偏高,深加工企业厂门到货量保持高位状态,不过下游需求低迷,用粮企业谨慎观望,贸易商随收随走,收购囤粮热情有所降温,价格继续下调。截至10月8日辽宁省粮食作物已收获2611.2万亩,其中,玉米已完成收获2260.6万亩,完成进度达53.7%。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截至10月10日东北秋粮收获近四成。华北黄淮产区新季玉米集中收割季到来,市场进入一波新粮上市高峰期,虽然有连续多日降雨,但烘干塔企业利润可观,雨后玉米质量会有所下降,基层上量仍充足,深加工企业随到货量灵活调整收购价格,经历了多日的降价过程,现货价格降价格速度有所放缓。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截至10月10日,华北黄淮秋粮收获近八成。截至10月8日河南省秋作物已收获8265万亩,其中玉米已收获4420万亩;山东省秋粮已收3363.2万亩。其中玉米已收3134.9万亩、占53.6%。河北省秋粮收获4300余万亩,其中玉米收获3500余万亩。
二、期货方面
2025年10月10日CBOT-12月玉米合约收跌5.25美分,报收413美分/蒲式耳。因小麦期货下跌,中西部地区的收获压力沉重。
2025年10月1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货主力合约c2511开盘价2136元/吨,收盘收2125元/吨,跌11元/吨,昨结价2136元/吨,最高价2140元/吨,最低价2124元/吨,总成交量393175手,持仓591363手。
三、后期关注热点
天气变化、采购心态、饲料厂策略、国内政策、国际国内玉米市场、产区收购情况、进口玉米到港情况、疫病流行情况、畜禽产品行情、国际运费变化、国际经济形势、小麦价格变化、饲料需求、天气对玉米影响等。
四、相关新闻
1、由于美国政府从10月1日起停摆,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暂停原定周五发布的持仓报告。
2、乌克兰经济部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2025年度谷物收割量已达3303万吨。
3、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截至10月10日,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五成。分作物看,中稻收获近六成,玉米过五成,大豆五成半,双季晚稻零星收获。分区域看,西南过七成、西北过五成、东北近四成、长江中下游过三成、华南近三成、黄淮海近八成。
4、中储粮网10月11日储运公司玉米竞价采购结果:计划采购玉米33720吨,成交数量33720吨,成交率100%。
5、中储粮网9月24日西安分公司玉米竞价采购结果:计划采购玉米30000吨,全部流拍。
6、中储粮网10月11日成都分公司玉米竞价采购结果:计划采购玉米14210吨,成交数量9663吨,成交率68%。
7、中储粮网10月11日湖北分公司玉米竞价采购结果:计划采购玉米30000吨,成交数量30000吨,成交率100%。
五、后市分析
10月份,中国陈化玉米库存将继续下降养殖及饲料生产所需玉米数量将继续增长、国储玉米轮出拍卖上市将继续补充市场供应,基层陈海玉米逐步见底市场流通粮源将进一步吃紧,理论上对价格依旧存在一定的利多支撑。但华中华东及河北早春玉米继续上市,北方主产区新季玉米进入集中收割季,新季供应压力凸显,叠加小麦饲用量继续维持高位的有限补充,总体上10月份期间大多数时候玉米供应不存在缺口,市场利空压力依旧更大。预判10月份期间大多数时候产区玉米交易价格总体继续偏弱走势为主的可能性更大,10月份月度均价环比继续下跌的几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