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兴安盟,农牧业资源丰富,年均粮食产量稳定在130亿斤左右,是世界公认的“玉米种植黄金带”。

  “农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低廉且实惠,服务也非常到位,是我们长期合作的理想银行。”明德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那日苏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2021年,他在农行科右前旗支行获得10万元信贷,用于购买玉米种子、化肥及各类农机具,从而启动了种植业的经营生产。“今年,我又获得农行40万元贷款,种植面积扩大了3000亩,预计总收益可达120万元。”他高兴地说。

  近年来,农业银行内蒙古兴安分行认真落实国家各项金融政策,坚守服务“三农”主责主业,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强化涉农信贷投放,保障重要农产品金融供给,全力做好农牧民金融服务,有力促进了兴安盟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强化涉农信贷投放

  依托全盟“三农”重点产业,农业银行兴安分行利用完善的信贷产品体系,持续优化服务模式,加大对全盟农牧业全产业链的信贷支持。上半年,该分行涉农贷款累计投放69.76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42.44亿元,较年初增加22.41亿元,增速18.6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99.84亿元,较年初增加20.09亿元。

  同时,该分行坚持服务“三农三牧”,按照全产业链模式开展信贷支持。依托“农银e贷”系列产品,加大“惠农e贷”“小微e贷”等产品在农牧业客群的推广应用。今年上半年,该分行累计向农牧业经营主体投放“农银e贷”类产品62.02亿元,惠及6.81万户,贷款余额达到93.29亿元,较年初增加19.87亿元。

  此外,该分行加强信用贷款投放,创新应用“智慧畜牧贷”“粮食收储贷”“新银易贷”等特色产品,采用牲畜活体抵押、粮食存货抵押、担保公司保证担保等方式,丰富担保体系,缓解农牧业经营主体担保难题。2025年上半年,该分行累计向农牧业经营主体投放信用贷款62.18亿元,惠及6.92万户,贷款余额达到94.61亿元,较年初增加19.22亿元;农户贷款投放超过62亿元,贷款余额达95亿元,年增量19.74亿元,农户信息建档1.22万户,“现场+远程”模式办理贷款3.36亿元。

  保障重要农产品金融供给

  依托产业特色,农业银行兴安分行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梳理粮食企业、龙头企业、农机企业、农资企业等清单,开展清单制对接服务,强化信贷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金融供给。

  同时,该分行充分利用“惠农e贷”“个人e贷”“小微e贷”产品体系,结合“粮食收储贷”“粮农e贷”等特色产品,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信贷供给;立足县域做优重点项目和普惠金融服务,做好重点项目跟进服务,加快合作项目的办理效率,推进普惠集群“一项目一方案”批量服务。

  截至2025年6月末,农业银行兴安分行县域各项贷款余额239.12亿元,较年初增加28.53亿元。其中,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64.31亿元,年增量15.27亿元;乡村产业贷款余额114.39亿元,年增量19.01亿元;乡村建设贷款余额44.31亿元,年增量4.07亿元;农业贷款余额101.06亿元,较年初增加18.68亿元;两米(即大米和玉米)两牛(即肉牛和奶牛)产业贷款余额99.76亿元,较年初增加17.77亿元。

  做好农牧民金融服务

  农业银行兴安分行全辖由180余人组成30余支流动服务党员先锋队,以信用贷款为依托积极推进整村授信,将金融服务送到广大农牧户家中;为实现与农牧业生产经营周期的高度适配,将农户贷款还款方式更改为到期还本、按月还息;精准匹配客户生产经营周期,针对生产周期短、现金流动较大客群,按照需求采取短期一次性利随本清等灵活还款方式,解决了农牧民使用贷款资金的后顾之忧。

  该分行还相继推出“惠农e贷·商户贷”“惠农e贷·乡旅贷”“粮农e贷”等产品,单户最高授信额度可达200万元,充分助力全盟各类农牧业客户发展生产。

  今年上半年,该分行累计投放各类实体贷款109.23亿元,实体贷款余额达230.01亿元,较年初增加29.20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42.44亿元,较年初增加22.41亿元;农户贷款余额95.19亿元,较年初增加19.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