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砥砺奋进硕果累累,象屿集团已连续8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今起我们推出“看产业 绘图景”系列报道,带您走进集团旗下投资企业,领略在诸多细分领域发力领跑的“象屿答卷”。

  供应链是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大动脉”。在全球贸易格局重塑、产业加速升级的今天,“稳链、补链、强链”已成为打造企业乃至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命题。

  象屿股份作为象屿集团旗下从事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的核心企业及A股上市公司,正是这一领域的深度参与者和领跑者。公司立足供应链、服务产业链、创造价值链,乘中国制造业崛起之势,服务新发展格局,于时代浪潮中引领行业变革,向着世界一流供应链服务企业加速进发。

  搭平台

  构建共赢生态

  产自陕西的优质动力煤,沿着象屿的多式联运网络跨越山海,为长三角的制造业提供稳定的电力保障;源于南美巴西高原的大豆,依托象屿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来到胶东半岛的压榨厂,继而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在象屿股份搭建的供应链平台上,上下游高效协同的“好戏”已经成为常态。

  “我们沿产业链上扩资源、下拓渠道,打造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与流通服务平台,为制造业企业客户提供原材料采购、产成品分销、库存管理、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等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精准对接产业上下游需求,最大限度释放协同共赢的乘数效应。”象屿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

  例如,在钢铁工业品领域,象屿股份打造“贸易+加工+物流”的工贸一体化模式,布局区域流通加工中心,每天早、晚两次为百公里范围内的企业进行集中配送,单次运输即可服务多家客户,帮助企业建立合理库存,极大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除此之外,象屿股份还联通多方渠道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帮助钢厂以合适的价格稳定获取优质原料供应,守护企业生产经营的“生命线”。

  作为链接原材料、生产制造与终端消费的“经络”与“血脉”,高效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命力,更为落实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面对产区在北、销区在南的粮食产业格局,象屿人自2013年起便在龙江大地上落子,逐步建立起集“种、收、储、运、销、加”于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供应体系。产业前端,象屿股份扎根广袤黑土,直接触达优质粮源,以总仓容达1300万吨的七大粮食仓储物流平台为依托,叠加“粮链通”等增值服务,让农户卖好“舒心粮”“放心粮”,实现“颗粒归仓”;产业后端,象屿股份编织“北粮南运”流通网络,每年通过公、铁、水联运将超千万吨粮食从东北运到南方,确保国家粮食调得动、用得上。

  象屿股份正在塑造一个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平台化生态,将链路越连越广、“朋友圈”越扩越大。2024年,象屿股份经营货量达2亿吨以上,黑色金属、铝、不锈钢、新能源、煤炭、油品、谷物原粮等优势品种名列行业前茅,以“链主”企业的担当与实力,带动上下游万千企业协同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坚实力量。

  链全球

  畅通服务网络

  在几内亚博法码头,一艘艘满载铝土矿的驳船正向远洋货轮驶去。象屿团队轮班值守,精准协调从矿山开采到远洋运输的每一个环节,在西非内陆矿区与深水港口间架起了一条高效流通的“矿产走廊”。这不仅是象屿股份深耕非洲市场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国企业以创新供应链服务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精彩缩影。

  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链的深度重构和中国企业的出海热潮,非洲大陆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从几内亚的优质铝土矿到津巴布韦、尼日利亚的高品位锂精矿,全球产业发展的需求在此孕育出勃勃生机。象屿股份积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主动在关键节点布局服务网络,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链条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2024年,一家企业的锂盐厂即将试车投产,可原定供应锂精矿的海外矿山建设却一再延期,原料“断供”危机迫在眉睫。接到客户的求助消息后,象屿股份立马调配手头的矿源,同时通过期货市场进行货量匹配,确保首批5000吨、次批10000吨锂精矿如期运抵工厂,化解了客户燃眉之急,也展现了象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优势与责任担当。

  而在持续的业务创新中,象屿股份还不断突破传统服务边界,以供应链思维重塑产业生态。面对几内亚复杂的水文条件,象屿团队创新采用“驳船+浮吊”联运模式,成功将铝土矿运输成本压缩30%~40%;针对非洲港口集装箱紧缺的困境,象屿团队另辟蹊径地采用散货船直运方案,不仅破解了锂精矿的发运难题,更将运输周期缩短15天以上。“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常规,用更全面、更高效的方案解决产业痛点。”象屿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些专业服务所产生的价值,已经超越业务往来本身,在拉动区域共同繁荣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矿区里,由象屿运输的现代化开采设备,让开采效率实现质的飞跃;象屿带来的大型件杂设备和光伏组件直达内陆矿山腹地,为矿企清洁能源电站建设提供关键支撑。象屿新能源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成立的集采中心,正吸引着更多专业开矿、选矿的大型企业进驻,加速推动当地锂矿行业的规范、可持续发展。

  如今,象屿股份的全球化布局已经蔚然成势。除了在非洲构建矿产资源供应链体系,象屿股份还在东南亚打造“资源进口—精深加工—全球销售”的产业生态,依托本地化物流体系,有效覆盖东盟市场;在美洲深化矿产品、农产品及能源领域的合作往来,持续提升区域市场影响力;在澳大利亚等传统资源强国,建立稳定多元供应渠道,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象屿股份旗下象屿海装更是凭借64000DWT散货船和中小型不锈钢化学品船两大核心产品赢得全球客户信赖,以一张张远航的“象屿名片”向世界展示“中国智造”的非凡实力。

  目前,象屿股份已在新加坡、美国、德国、沙特、新西兰、印尼、越南、南非等10个国家及地区设立驻外公司或办事处,服务网络覆盖110余个国家,将“象屿模式”的供应链服务经验带到世界各地,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书写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壮美诗篇。

  向未来

  推动数智赋能

  依托完善的资源渠道和强大的稳链保供能力,象屿股份多年前就开始在供应链数字化领域前瞻布局。“屿链通”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架起实体产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桥梁,盘活存货和订单,为中小企业注入资金活水;“智运”网络货运平台让货物和车辆沿最优路线“双向奔赴”,确保每一单运输安全高效抵达;新一代大宗商品供应链核心系统集成管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全方位支撑大宗商品交易和风险管控……紧跟AI技术爆发式发展的步伐,象屿股份还积极探索前沿科技与供应链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将行业智能化水平推向新高度。

  “自从钢材仓库借助AI落地智能行车功能之后,每辆车在库内的耗时从原来的1小时下降到26分钟,效率提升近六成。”象屿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象屿这套智慧系统中,AI如同一位永不打烊的“数字员工”:前端,它能自动捕捉交易需求,帮助业务一线快速生成单据流转,实现订单秒级响应;物流环节,它构建起从工厂出库、运力匹配、在途监测到入库拣货的全流程“智能调度网”,为每批货物保驾护航;系统后台,它让在途货物的“数字足迹”与金融系统无缝对接,为风险管控和资金流动装上“智慧引擎”;与此同时,这些鲜活的数据最终都会汇入企业的核心系统,持续优化从经营策略到生态协同的每个决策环节,驱动产业链从单点效率优化向全局智能跃迁。

  以供应链“硬基建”为骨,以数智化“软实力”为魂,象屿股份正以技术创新重塑供应链的时代表达,推动更敏捷、更透明、更智能的产业新生态加速成型。

  向下扎根涵气象,红帆破浪见经纬。在象屿集团成立30周年的新起点上,象屿股份将以供应链为楫,以产业链为帆,以价值链为舵,把“计利天下,相与有成”的故事写入五洲四海,用更开放的姿态链动全球资源,续写国际产供链创新变革的“象屿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