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农民正深陷中美贸易冲突的漩涡。随着收获季临近,美国将迎来数千万吨大豆的上市,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买家却停止采购,转而从巴西、阿根廷及乌拉圭增加进口。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德警告,许多农户将因价格下跌与市场萎缩难以生存。
数据显示,美国每年约四分之一的大豆出口至中国,去年出口额近130亿美元。但是自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征收关税以来,中国将大豆纳入反制清单,令中美大豆贸易陷入停滞。中方谈判代表提出,如果华盛顿取消因芬太尼问题施加的20%关税,中国可考虑增加进口。但是美国态度谨慎,要求中国先加强管控化工品流通。
与此同时,中国通过建立大豆战略储备与替代采购加强对冲。例如,巴西去年供应了中国70%的大豆进口量,并在基础设施方面获得中国资本的大规模投入;阿根廷和乌拉圭对中国的大豆出口份额也明显上升。
相比之下,美国农民的处境因而更加艰难。美国政府数据显示,今年大豆种植者平均将亏损每英亩100美元。政府虽提供补贴以弥补贸易战损失,但市场恢复有限。
随着中国积极推动猪饲料中减少豆粕比例,大豆需求的结构性下降更使美国农户担忧。部分农民表示,不再将中国视为长期可靠市场,而是寻求拓展国内用途,例如发展豆油用于生物柴油或道路建设材料。
中美大豆贸易摩擦表明,中国正在通过调整进口来源与消费结构削弱对美国的依赖。未来,即使双方重启谈判,美国农民也难再完全恢复过去对华出口的份额。这场博弈凸显大豆不仅是农产品,更是大国关系中的战略筹码。